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層住宅外墻保溫施工技術措施

高層住宅外墻保溫施工技術措施

2024-07-11 閱讀 4082

高層住宅外墻保溫施工技術措施

1外墻保溫概述

外墻外貼聚苯板厚度為80mm,做法需嚴格執行《EPS板外墻外保溫設計規程》(DB21/1271-2003,J10299-2003)及遼2004J1001《EPS外保溫墻體構造》第21頁外墻37的規定。

2外墻保溫施工

2.1主要施工工具

聚苯板電熱絲切割器、開槽器、萬能刀、剪刀、墨斗、棕刷、粗細紗紙、電動攪拌器、塑料攪拌桶、抹平抹刀、帶齒平抹子、沖擊鉆、錘子、鋼角尺、拖線板、水平靠尺、塑料量杯等。

2.2施工條件

墻面應清潔、干燥、平整并無松散的砂漿和雜物。門窗框應安裝到位。

施工過程中及施工后24小時內,施工現場環境溫度和基層墻體表面溫度不得低于5℃,風力不大于5級。

施工時應避免直接日曬和雨淋。必要時,應在腳手架上搭設防曬布遮擋墻面以避免陽光的直射和雨水的沖刷。

墻體系統在施工過程中所采取的保護措施,應按設計要求施工完畢后方可拆除。

2.3施工工藝流程

本工程采用的工藝是將按電腦排版裁切好的EPS板用專用粘結膠漿鋪貼在外墻表面,然后在EPS板表面抹抹面膠漿,壓入耐堿玻纖網格布,最后在表面涂刮彈性抗裂膩子和噴涂外墻涂料。

(1)基面處理

不能直接在鋼筋混凝土、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墻體上直接涂抹粘結膠漿,鋪貼EPS板,應當先抹1:3水泥砂漿找平層,且找平層的平整度和每層垂直度允許偏差均應控制在4mm內。

必須徹底清除基層表面的粉塵。松動、不清潔的墻體及模具油、泛白的墻面必須事先清除掉。凹陷部位用輕質抹面砂漿進行修平處理。基層必須干燥并具有一定的機械度。

(2)基層與膠粘劑的粘結強度必須檢驗

保溫系統施工前,應按《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規程》(JGJ144.2004)附錄B第B?1節規定做基層與膠粘劑的拉伸粘結強度檢驗,粘結強度不應低于0.3MPa,并且粘結界面脫開面積不應大于50%。符合要求后方可施工。

現場可按以下方法檢驗:用中性的洗滌劑清洗基層墻面,用清水沖洗后晾干;配制少量粘結膠漿,切割一塊75mm×75mm×50mm的EPS板,滿抹上厚度為10mm的粘結膠漿,將該小塊EPS板粘貼到需檢驗的基層墻面上,養護3d后,用手拉整塊EPS板,如果是EPS板破壞,則適用于該墻體,如果是粘結膠漿層破壞,則不適用該墻體。

(3)干粉型粘結膠漿應隨拌隨用

應將袋裝的粉料分批倒人干凈的容器中,倒入適量凈水,用手提式電動低速攪拌器攪拌成糊狀膠漿,膠漿放置5min后再攪拌均勻,使其具有適宜的粘稠度,以達到理想的施工性能;膠漿的固化時間約6h,可操作時間一般為2h,夏天高溫季節應隨拌隨用,以確保膠漿的粘結性能。

(4)用粘結劑粘貼聚苯保溫板

每塊EPS板周邊宜為條式粘結,其粘結寬度不宜小于50mm;每塊EPS板內為點式粘結,粘結點宜均勻布置,直徑宜為50-100mm,中心距不應大于250mm。用瓦工抹刀把

粘結膠漿批抹在EPS板背面,涂膠漿面積不得小于EPS板面積的40%,應及時將EPS板貼到墻上,要防止膠漿表面凝固結皮。

EPS板應自下而上沿水平方向橫向鋪貼,粘貼時應輕揉,均勻擠壓,為了保證板面平整度,可使用一根長度2米的靠尺進行壓平操作。按樓層每20m抽查一處,但不少于3處,每處檢查不少于2塊,在膠粘劑終凝之前用尺量檢查,取其平均值。EPS板應逐行錯縫,墻角處應交錯互鎖,門窗洞口四角處不得拼接,應采用整塊EPS板切割成形,接縫應離開角部至少200mm,角部沿45度應加設加強型耐堿網布一層,尺寸應≥300×200。

分別如下圖所示。

(5)打磨

對于聚苯板接縫不平處可用襯有平整物的粗砂紙打磨進行平整處理,打磨動作應作為輕柔的圓周運動,不可沿著聚苯板接縫平行的方向打磨。

打磨完畢,可用刷子或壓縮空氣將由于打磨操作所產生的碎屑及其它粉塵清理干凈。

(6)外墻外保溫施工各分項工程和子分部工程完工后應做好成品保護工作

外墻外保溫工程施工及養護期間,應防止雨水沖刷,外墻陽角及門窗口應采取保護措施,嚴禁踩踏窗口;上料口應采取防污染的措施。工程完工后應防止重物撞擊墻面。

篇2:外墻保溫施工技術交底書

外墻保溫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

工程名稱:**縣zz鎮

建設單位:**縣zz鎮人民政府

監理單位:安徽省科信工程建設監理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安徽宏瑞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技術交底內容:

一、采用標準:

1、施工圖紙及設計變更;2、《外墻外保溫工程技術標準》JGJ144-2004;3、《膠粉聚苯顆粒外墻外保溫系統》JGJ158-2004;4、《外墻外保溫建筑構造》皖2004J113;5、《建筑節能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411-2007。

二、施工條件:

1、基層墻體應符合《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和《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BG50203-20**)的要求。

2、施工環境溫度不低于5℃,風力不應大于5級,風速不應大于5m/s。嚴禁雨天施工,雨期施工應做好防雨措施。

三、施工機具:

1、強制式砂漿攪拌機、手提攪拌器、垂直運輸機械、手推車、電鉆等。

2、常用抹灰工具及抹灰的專用檢查工具、經緯儀、放線工具、水桶、剪子、滾刷、鐵锨、手錘、鏨子、壁紙刀、托線板、靠尺、鋼尺等。

四、材料配制:

1、界面砂漿的配制:

粉料:水=1:0.25(重量比),用砂漿攪拌機或手提攪拌器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

2、膠粉聚苯顆粒的配制:

粉料:水:顆粒=1kg:1kg:1L

先將35kg水倒入砂漿攪拌機內(加入的水量以滿足施工和易性為準),倒入一袋(35kg)膠粉料,攪拌5min后加入聚苯顆粒210L,直至攪拌均勻。該膠粉劇本顆粒應隨攪隨用,且在3h內用完。

3、抗裂砂漿的配制:

粉料:水=1:0.25(重量比),用砂漿攪拌機或手提攪拌器攪拌,攪拌時間不少于5分鐘,攪拌成熟后需靜置10分鐘后方可使用,且在3h內用完。

五、施工程序:

膠粉劇本顆粒外保溫系統→基層處理→配制界面砂漿→涂刷界面砂漿→配膠粉聚苯顆粒→用膠粉聚苯顆粒抹灰餅、沖筋→抹膠粉聚苯顆粒、沒遍小于20厚→涂料飾面或面磚飾面→配抗裂砂漿→裁剪耐堿網布→配抗裂砂漿→抹抗裂砂漿壓入耐堿網布→抹首遍抗裂砂漿→

刷彈性底涂--固定熱鍍鋅鋼絲網→配柔性膩子→抹第三遍抗裂砂漿→刮柔性膩子--配面磚粘結砂漿--外墻涂料施工--粘貼面磚

面磚勾縫

六、施工操作要點:

1、基層處理

1)徹底清除基層墻體表面浮灰、油垢、脫模劑、空鼓及風化物等影響墻面施工的物質。墻體表面凸起物大于或等于10mm時應剔出。

2)各種材料基層墻體均應滿涂混凝土界面砂漿。

2、保溫層施工

1)膠粉聚苯顆粒保溫層施工至少應分兩遍,每遍所抹膠粉聚苯顆粒厚度不宜超過20mm,間隔24h。施工溫度偏低時,間隔時間可延長。

2)膠粉聚苯顆粒保溫施工應自上而下。

3)最后一邊膠粉聚苯顆粒施工時應達到貼餅、沖筋的厚度,并用大杠搓平,使墻面平整度達到要求。

4)保溫層固化干燥(一般5天)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4、抗裂保護層施工

1)涂料飾面(3層以上)

1.1抹抗裂砂漿壓入耐堿網布;

1.1.1將3-4厚抗裂砂漿均勻的抹在保溫層上,立即將裁好的耐堿網布用鐵沫子壓入抗裂砂漿內,耐堿網布之間的搭接不應小于50mm,并不得使用耐堿網布皺褶、空鼓、翹邊。

1.1.2門窗洞口四角應預先沿45°方向增貼300*400的附加耐堿網布。

2)面磚飾面(1-2層):

2.1抹抗裂砂漿并固定鍍鋅鋼絲網;

2.1.1保溫層固化達到一定強度后,抹第一遍抗裂砂漿2min-4min厚。

2.1.2待抗裂砂漿干燥后達到一定強度后固定熱鍍鋅鋼絲網,固定件間距為雙向@500,每平方米不得少于4個,鋼絲網的搭接寬度應大于40mm,搭接處每隔500mm用塑料膨脹錨栓固好,局部不平部位可用U型卡子壓平。

2.1.3鋼絲網鋪貼完畢經檢查合格后抹第二遍抗裂砂漿,厚度控制在3mm-4mm,以鋼絲網剛好埋入抗裂砂漿中為宜。抗裂砂漿面層必須平整。

2.1.4抗裂砂漿達到一定強度后應適當噴水養護。

七、質量檢查標準

1、主控項目

1.1本系統使用的所有材料質量和技術性能均應滿足有關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要求,應檢查出廠合格證或進行復查。

1.2保溫層的厚度及構造做法應符合建筑節能設計要求,保溫層厚度應均勻,不允許有負偏差。

1.3保溫層與基層墻體以及各構造層之間必須粘接牢固,無脫層、空鼓、裂縫。

2、一般項目:

2.1表面平整、潔凈、接茬平整,無明顯抹紋,線角應順直、清晰,面層無粉化、起皮、爆灰現象。

2.2首層外墻陽角需安裝專用金屬網護角,其余各層陰角、陽角以及門窗洞口四角等部位均需用網格布加強。

2.3分隔縫寬度和深度均勻一致,平整光滑,棱角整齊、順直。

2.4滴水線(槽)流水坡向正確、且順直。

3、允許偏差項目:

膠粉聚苯顆粒外墻保溫系統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項目允許偏差(mm)檢驗方法

立面垂直3用2M托線板檢查

表面平整3用2M靠尺及塞尺檢查

陰陽角垂直3用2M托線板檢查

陰陽角方正3用直角檢測尺及塞尺檢查

分隔條(縫)平直2拉5M小線和尺量檢查

立面總高度直度H/1000且≯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上下窗口左右偏移≯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同層窗口上、下≯20用經緯儀、吊線檢查

保溫層平整度1.5用2M靠尺檢查

保溫層厚度主題不為平均厚度不允許有負偏差用探針、鋼尺檢查

篇3:復合硅酸鹽外墻內保溫施工技術措施范本

復合硅酸鹽外墻內保溫施工技術

1施工準備

(1)材料

①雙組分復合硅酸鹽保溫材料,由保溫漿料和保溫粉料組成。與保溫板材相比,其適用范圍廣泛,施工簡便,材質穩定且阻燃、吸聲、質輕、防裂,綜合造價低,可直接涂抹,工藝簡單,易與其他工序配合。

②雙組分復合硅酸鹽保溫材料專業配套罩面劑。

③32.5級水泥、砂子、水。

(2)工具

木抹子(用于粗平抹面)、平鐵鍬(拌和上料用)、鐵抹子(用于抹灰壓光)、長毛刷(清掃灰塵及刷漿用)、陰陽角抹子、砂漿攪拌機、托灰板、灰桶、2.5m大杠、1.5m中杠、2m靠尺板(檢查垂直及平整用)。

2工藝流程

檢查處理基層→沖筋→門窗洞口護角處理→第一遍涂抹→晾干→第二遍涂抹→晾干→第三遍涂抹→晾干→剔沖筋灰餅填實→罩面。

3操作要點

(1)檢查處理基層

①砌體墻面應平整,無灰塵。高處應剔平,低處用水泥砂漿填實,如有必要須抹底灰,腳手架洞口應用1∶3水泥砂漿填嵌密實。

②現澆混凝土墻面應事先拉毛,用毛刷甩界面處理劑,水泥砂漿在界面成均勻毛狀體。經過8h,水泥砂漿達到終凝后方可涂抹保溫材料。要求拉毛長度適合,當設計保溫層厚15~20mm,拉毛長度為3~5mm。

(2)沖筋

按設計保溫層厚度進行沖筋,沖筋厚度與保溫層厚度相同。

(3)門窗洞口護角處理

在門窗洞口處用1∶3的水泥砂漿抹出5cm寬與保溫層厚度相等的護角,并向內延伸成斜面,留作與保溫層結合的接槎(見下圖)。

(4)第一遍涂抹

在符合要求的墻面上直接涂抹10mm厚RR-801保溫砂漿,基本平整即可。抹灰時應注意按壓,以保證與墻面的粘結,但不宜在一個部位反復抹壓。

(5)第二遍涂抹

待第一層保溫材料經1~2d(根據天氣狀況及涂抹厚度而定)達到基本干燥(顏色由白變灰白,表面不粘手)后,可進行第二遍涂抹,厚度10mm,基本平整即可,涂抹方向與第一遍交叉。

(6)第三遍涂抹

待保溫材料基本干燥(顏色由白變灰白,表面不粘手)后,可進行第三遍涂抹,保證總厚度達到設計要求。剔除灰餅,并用保溫漿料填實,方向與前一遍涂抹交叉,第三遍要求表面壓光找平。保溫層未干燥時,不得用尖銳物刻劃。對因操作失誤一次涂抹厚度過大造成的保溫層開裂、下墜、空鼓應及時修補。

(7)罩面

①保溫層全部完成且干燥后統一罩面,嚴禁零星罩面。

②將罩面劑按水灰比0.45∶1的比例在灰桶內先加水后加灰攪拌制備漿料,可用電動攪拌器由下至上反復攪拌成均勻糊狀即可。

③罩面涂抹厚度5mm,要求平整均勻,先用木抹子刮平,修整抹光,再用鐵抹子壓光,不留抹痕,自然干燥后即可交工。

④踢腳部位保溫作法:踢腳線以下部分,保溫層不罩面,掛加強鋼絲網后粘貼瓷磚踢腳。

4質量要求

(1)材料品種、配合比及保溫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2)保溫層與基體墻面之間粘結牢固,不得有空鼓、起泡、裂縫。

(3)外觀質量應達到表面光滑、潔凈、接槎順平,灰線清晰順直。

(4)保溫層干燥后,輕敲有均勻空聲為正常情況。

5安全措施

抹灰使用的木凳、金屬支架應搭設平穩牢固,腳手板跨度不得大于2米。

架上堆放材料不得過于集中,在同一跨度內不應超過兩人。

應避免交叉作業,防止墜物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