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特殊質量要求拱施工分項施工技術

特殊質量要求拱施工分項施工技術

2024-07-11 閱讀 5849

特殊質量要求拱施工分項工程施工技術

1工程概況

根據圖紙設計,**綜合體育中心工程有兩道平行的鋼筋混凝土拱跨越體育中心上空,用以支承其屋蓋。拱的中心跨度115.54m,拱頂高度29m。拱的斷面呈空腔形的矩形斷面。壁厚均為250,空腔斷面尺寸為寬×高=700×(1300~4000),斷面外形尺寸為寬×高=1200×(1800~4500)。兩道拱軸線距離18m,兩拱之間由14榀鋼筋混凝土桁架連系。

大型鋼筋混凝土拱是本工程結構設計的特點,也是施工的難點與重點,其施工的快慢,直接關系著工程施工的總進度,是本工程施工組織與質量控制的關鍵所在。

2施工部署

3主要施工方法

(1)鋼筋工程

鋼筋混凝土拱中鋼筋直徑Φ≥22mm的采用套筒擠壓連接技術,直徑中Φ≤22mm的采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施工中,嚴格按規范及操作規程施工,加強過程控制,嚴把鋼筋工程質量關,以此來保證結構工程的質量。

(2)模板工程

1)拱模板

(A)外模板

鋼筋混凝土拱屬于長期外露構件,其內在質量及外觀質量至關重要,為此決定大型鋼筋混凝土拱底模、側模及頂模均采用定型特制鋼框膠合板模板,提前在工廠內加工制作,現場拼裝;其中底模和頂模均為標準模板,側模為非標準模板。

模板應根據放樣尺寸及設計要求加工制作,達到清水混凝土對模板的有關要求。底模板和側模板共加工兩套,底模板每套62塊,側模板124塊,,不考慮周轉。頂模板20塊,考慮周轉5次。

(B)拱的內模板(底模和側模)采用木楞木膠合板,預制成定型大模板,現場拼裝。為保證拱下層混凝土澆筑密實,在內部空腔的底模板上鉆Φ6排氣孔。內部空腔模板分兩次支設,側壁板混凝土澆筑后,拆除模板,而后支設頂模板,頂模板采用25厚企口木模板,現場散拼散裝,此模板不拆除,成為永久性模板。

(C)施工縫處模板

另做詳細布置。

(D)模板安裝順序:支外底模板→綁底部及側壁鋼筋→支內底及內側模板→支外側模板→支施工縫處模板→澆第一次混凝土→拆除內底及內側模板→支內頂模板→綁頂板鋼筋→支外頂模板→澆第二次混凝土→拆除外頂及外側模板。

2)桁架模板

桁架模板采用木楞木膠合板,現場拼裝。

(3)支撐架

鋼筋混凝土拱跨距長、高度高、施工荷載大,每延長米荷載55kN(含施工荷載),施工中對支撐體系的剛度、穩定性、整體性有很高的要求。為此,拱的模板承重架擬采用Φ48×3.5鋼管搭設滿堂架,拱下采用雙立桿,橫向間距600mm,縱向間距800mm,并且連續設置,。支撐架兼作施工腳手架。

在兩拱之間桁架位置搭設14道橫向間距600mm,縱向間距800mm的腳手架,即增強兩拱承重架的穩定性,又是桁架的支撐架兼作施工腳手架。詳見拱的支承架平面示意圖。拱、桁架模板承重架基礎必須堅實,土方回填密實,并澆筑150mm厚混凝土作為架子基礎。

(4)混凝土工程

1)拱承臺板混凝土工程

拱腳承臺板混凝土長30m×18m×2m,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為防止混凝土結構產生溫差及收縮裂縫,將采取如下的技術措施,保證混凝土質量。

(A)選用水化熱較低的32.5號礦渣硅酸鹽水泥,摻高效減水劑、防裂外加劑、磨細粉煤灰,盡量降低單方水泥用量、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選用適宜的粗細骨料:5~32mm碎石,中粗砂細度模數2.6~3.2,含泥量及其他技術要求符合相應質量標準。

(B)拱承臺板混凝土澆筑布置兩臺混凝土泵車,按順序依次澆筑,每小時混凝土供應量30m3?;炷翍扇⌒泵娣謱?、循序漸進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法,同時對分層混凝土進行兩次振搗,即在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先將振搗棒臥倒,對下層混凝土均勻振搗一次,立即澆筑上層混凝土。

(C)表面處理及養護混凝土澆筑2-3h,初步按標高用大杠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待混凝土表面收水后,再用木抹子反復抹壓,閉合收水裂縫。然后用黑色塑料布覆蓋嚴密,再覆蓋一層阻燃稻草被,即防止熱量過快散失,又防止水份蒸發。

(D)為具有可比性,采用電子儀測溫和人工測溫相結合的方法,繪制測溫點布置圖,采用上、中、下三層測溫。測溫間隔從12h開始,每2h采樣一次;5d后每4h測溫一次。根據測溫情況及時調整養護措施,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小于25°C。

2)拱混凝土澆筑

拱混凝土分7個小段、每個小段上下兩層澆筑,但每段混凝土必須同時從拱的兩側向拱中間同步澆筑?;炷翝仓蓛膳_泵車從兩端對稱下料。為了保證拱混凝土的密實性,避免漏振、過振等施工中的人為因素,拱采用免振搗自密實混凝土澆筑。

(A)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

免振搗自密實混凝土是一種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高抗分離性、高填充性和高間隙通過能力,能夠在自重作用下不需振搗,自行填充模板內的空間,形成密實的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耐久性,避免漏振、過振等施工中的人為因素以及配筋密集,結構形式復雜等不利條件對施工質量的影響;降低作業強度,節省勞力;簡化工序、縮短工期、提高效率。

(B)自密實混凝土施工

(C)供應商的確定

本工程自密實混凝土可在商品混凝土站生產,亦可在現場攪拌。其生產工藝通過了國家技術鑒定,并且已在我公司施工的多項工程中實例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技術經濟效益。

(b)技術準備

自密實混凝土的特點之一是高流動性。

自密實混凝土的強度、填充性和密實性是自密實混凝土的關鍵。原材料的控制和配合比的優化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項目同攪拌站一起嚴格檢測原材料,如砂、石、水泥、外加劑等,并進行充分試配,最終確定配合比。

(c)現場準備

要求模板拼縫嚴密,拼縫縫寬最大不超過3mm,模板拼縫全部用膠帶紙封貼。適當留置排氣孔,保證混凝土不流失、漏漿。

(d)其他準備同普通混凝土。

(e)混凝土澆筑

--拱梁混凝土澆筑,應從兩端拱腳開始,同時對稱澆筑,最后澆筑到拱頂合攏。

--自密實混凝土的開盤鑒定自密實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攪拌時間需延長(約5min),必須嚴格控制攪拌時間,項目總工同攪拌站一起做好開盤鑒定,確定質量合格后開始大批量攪拌混凝土。

--現場檢測

混凝土運至現場后由現場試驗員對每罐混凝土進行目測檢查和工

作度、擴展度試驗,工作度要求24~27cm,擴展度大于55cm,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一律不得入模。

--試塊制作:

自密實混凝土試塊制作要求先注入試模一半混凝土,混凝土坍平后再注入剩余混凝土,用抹子收平,然后用黑塑料布封蓋,混凝土終凝后移入標養室養護,養護條件同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拆模后,在外面裹上一層黑塑料布,在黑塑料布外面裹一層阻燃稻草被。

篇2:單跨系桿拱橋拱肋安裝安全技術規定

1必須配備相應的防高處墜落等安全防護設施和相應的個人防護用品,在作業區危險部位應設置相關的安全標識。

2在施工前進行安全策劃,編制與工程相適應的施工組織設計和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

3按有標準規范的要求選擇確定拱肋吊裝的起重機械。

4應先計算、驗算拱肋吊裝機械的工作地基與拱肋拼裝場地承載能力,并有地基處理方案。

5腳手架和作業人員的安全操作通道、可靠立足點、臨邊洞孔等的安全防護設施的設計,要滿足動態吊裝需要(含輔助腳手架的設計和使用)。

6拱肋運輸過程中的安全要求、運輸路線及交通組織,可參照本規程第六章6.17節相關規定執行。

7設計拱肋運輸到現場后吊裝的安全施工順序和航道安全措施。

8選用與施工組織設計相符合的起重機械,所有起重機械必須驗收合格方可進場使用。

9按施工組織設計要求設置夜間大型起重吊裝作業的照明,并遵循多角度多方位投光的原則。

10為保證拱肋的運輸、吊裝的過程安全,必須對每一個施工作業面設置專職安全員及監控人員。

11嚴格執行起重吊裝作業的“吊裝令”會簽制度,起重機械的工作地基及大型運輸車輛的行走通道未經驗收合格、起重機械及索具吊具未經驗收合格、腳手架未經驗收合格、現場照明不符合要求、勞動組合不滿足施工組織設計要求、作業人員未經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及安全操作規程交底、墩橫梁的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要求或未經橫向張拉、大風大雨等惡劣氣候不予簽發吊裝令。

12組織拱肋運輸人員對已確定的拱肋運輸路線,進行沿線路面、路寬、沿途各轉彎半徑、橋梁限寬限重、跨越交通道的電氣線路高度等情況的交底。

13運輸車輛必須在拱肋裝車前,做好例行保養工作,并重點檢查其制動、主承載部件、方向器、燈光等關鍵部位裝置,必須保證性能良好,避免車輛在運輸途中產生不必要的故障而引發事故。

14拱肋裝車后固定的方法和固定所采用的索具、大型構件運輸車輛警示信號設施,必須符合施工組織設計和交通管理部門的要求。

15拱肋裝車固定、警示信號設施安裝完畢后,必須經檢查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放行。

16拱肋吊運裝車,應事先確定最佳停車位置,當汽車就位拱肋起吊裝車時,汽車駕駛人員必須關閉發動機、拉好手動剎車,放上墊木固定車輪,離開駕駛室到安全位置等候。

17掛車在掛設、脫離時,作業人員應在車輛停妥后進行,嚴禁車輛在行動時進行掛車掛設或脫離作業。

18拱肋運輸車輛的行走路線,必須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和交通方案所確定的路線運行,不得私自變更行走路線。

19拱肋的吊點,應嚴格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規定選用材料,加工制作。在拱肋起吊前,應根據施工組織設計要求,沿拱肋全長規范搭設腳手架(亦可采用定型化、工具化的產品腳手架),供作業人員進行起重掛鉤脫鉤、三榀拱肋的連接等高處作業使用。腳手架及拱肋的吊點應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1為了能使拱肋起吊后從拼裝的橫臥狀態改變為豎起的直立狀態,一般采用兩臺主起重機在主吊點起吊拱肋,另設兩臺起重機起吊拱肋的端部,作為輔助吊裝。由于四臺起重機的距離較遠(隔岸),起吊時,應設分級指揮,明確起重指揮信號(應采用對講機),起重機械操作人員應集中思想,謹慎駕駛。

20兩臺起重機抬吊時,起重指揮人員應能在看到整個構件的同時,能看到兩臺起重機械的駕駛人員。起重機械駕駛人員在看到起重指揮的同時,能看到構件吊裝過程的全部。

22當起重機與拱肋所有吊點的吊索安裝完畢后,應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設置纜風繩,并進行試吊。通過試吊再次檢查起重機械的地基和位置是否合適、纜風繩的地錨等是否符合要求、作業人員是否真正掌握了交底內容等的綜合情況,在各項內容均符合施工組織設計要求后方可進入正式吊裝。

23在拱肋正式起吊翻身前,應對起重機械駕駛人員、纜風繩控制人員再次進行操作過程和操作要領的交底。現場作業區吊裝、翻身部位無關人員應全部撤離。

24單榀拱肋的起吊翻身是通過兩臺主起重機在多個主吊點處起吊,兩臺輔助起重機在拱肋的兩個端部進行起吊,將拱肋自地面平行地起吊至一定的高度(略大于拱肋矢高的高度),此時主起重機繼續起吊或略作提升,而端部的輔助起重機卻開始下降吊鉤來實現拱肋翻身。整個過程一氣呵成。

25單榀拱肋翻身豎直后纜風繩的控制十分重要,應配合吊機緩緩移動拱肋使其準確進入拱腳定位。單榀拱肋就位固定,起重機松鉤后,其豎直橫向的穩定性完全依靠纜風繩來進行穩定。

26在拱肋兩端的橋墩位置,應搭設腳手架并與拱肋上的腳手架規范連接。

27相鄰拱肋安裝就位后,必須及時安裝水平支撐系統,使相鄰拱肋形成整體。

28整個拱肋的吊裝,應充分做好準備工作,連續進行直至全部工序完成。

篇3:特殊質量要求拱施工分項施工技術

特殊質量要求拱施工分項工程施工技術

1工程概況

根據圖紙設計,**綜合體育中心工程有兩道平行的鋼筋混凝土拱跨越體育中心上空,用以支承其屋蓋。拱的中心跨度115.54m,拱頂高度29m。拱的斷面呈空腔形的矩形斷面。壁厚均為250,空腔斷面尺寸為寬×高=700×(1300~4000),斷面外形尺寸為寬×高=1200×(1800~4500)。兩道拱軸線距離18m,兩拱之間由14榀鋼筋混凝土桁架連系。

大型鋼筋混凝土拱是本工程結構設計的特點,也是施工的難點與重點,其施工的快慢,直接關系著工程施工的總進度,是本工程施工組織與質量控制的關鍵所在。

2施工部署

3主要施工方法

(1)鋼筋工程

鋼筋混凝土拱中鋼筋直徑Φ≥22mm的采用套筒擠壓連接技術,直徑中Φ≤22mm的采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施工中,嚴格按規范及操作規程施工,加強過程控制,嚴把鋼筋工程質量關,以此來保證結構工程的質量。

(2)模板工程

1)拱模板

(A)外模板

鋼筋混凝土拱屬于長期外露構件,其內在質量及外觀質量至關重要,為此決定大型鋼筋混凝土拱底模、側模及頂模均采用定型特制鋼框膠合板模板,提前在工廠內加工制作,現場拼裝;其中底模和頂模均為標準模板,側模為非標準模板。

模板應根據放樣尺寸及設計要求加工制作,達到清水混凝土對模板的有關要求。底模板和側模板共加工兩套,底模板每套62塊,側模板124塊,,不考慮周轉。頂模板20塊,考慮周轉5次。

(B)拱的內模板(底模和側模)采用木楞木膠合板,預制成定型大模板,現場拼裝。為保證拱下層混凝土澆筑密實,在內部空腔的底模板上鉆Φ6排氣孔。內部空腔模板分兩次支設,側壁板混凝土澆筑后,拆除模板,而后支設頂模板,頂模板采用25厚企口木模板,現場散拼散裝,此模板不拆除,成為永久性模板。

(C)施工縫處模板

另做詳細布置。

(D)模板安裝順序:支外底模板→綁底部及側壁鋼筋→支內底及內側模板→支外側模板→支施工縫處模板→澆第一次混凝土→拆除內底及內側模板→支內頂模板→綁頂板鋼筋→支外頂模板→澆第二次混凝土→拆除外頂及外側模板。

2)桁架模板

桁架模板采用木楞木膠合板,現場拼裝。

(3)支撐架

鋼筋混凝土拱跨距長、高度高、施工荷載大,每延長米荷載55kN(含施工荷載),施工中對支撐體系的剛度、穩定性、整體性有很高的要求。為此,拱的模板承重架擬采用Φ48×3.5鋼管搭設滿堂架,拱下采用雙立桿,橫向間距600mm,縱向間距800mm,并且連續設置,。支撐架兼作施工腳手架。

在兩拱之間桁架位置搭設14道橫向間距600mm,縱向間距800mm的腳手架,即增強兩拱承重架的穩定性,又是桁架的支撐架兼作施工腳手架。詳見拱的支承架平面示意圖。拱、桁架模板承重架基礎必須堅實,土方回填密實,并澆筑150mm厚混凝土作為架子基礎。

(4)混凝土工程

1)拱承臺板混凝土工程

拱腳承臺板混凝土長30m×18m×2m,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為防止混凝土結構產生溫差及收縮裂縫,將采取如下的技術措施,保證混凝土質量。

(A)選用水化熱較低的32.5號礦渣硅酸鹽水泥,摻高效減水劑、防裂外加劑、磨細粉煤灰,盡量降低單方水泥用量、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強度。選用適宜的粗細骨料:5~32mm碎石,中粗砂細度模數2.6~3.2,含泥量及其他技術要求符合相應質量標準。

(B)拱承臺板混凝土澆筑布置兩臺混凝土泵車,按順序依次澆筑,每小時混凝土供應量30m3?;炷翍扇⌒泵娣謱?、循序漸進一次到頂的澆筑方法,同時對分層混凝土進行兩次振搗,即在澆筑上一層混凝土時,先將振搗棒臥倒,對下層混凝土均勻振搗一次,立即澆筑上層混凝土。

(C)表面處理及養護混凝土澆筑2-3h,初步按標高用大杠刮平,在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待混凝土表面收水后,再用木抹子反復抹壓,閉合收水裂縫。然后用黑色塑料布覆蓋嚴密,再覆蓋一層阻燃稻草被,即防止熱量過快散失,又防止水份蒸發。

(D)為具有可比性,采用電子儀測溫和人工測溫相結合的方法,繪制測溫點布置圖,采用上、中、下三層測溫。測溫間隔從12h開始,每2h采樣一次;5d后每4h測溫一次。根據測溫情況及時調整養護措施,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小于25°C。

2)拱混凝土澆筑

拱混凝土分7個小段、每個小段上下兩層澆筑,但每段混凝土必須同時從拱的兩側向拱中間同步澆筑?;炷翝仓蓛膳_泵車從兩端對稱下料。為了保證拱混凝土的密實性,避免漏振、過振等施工中的人為因素,拱采用免振搗自密實混凝土澆筑。

(A)自密實混凝土的性能

免振搗自密實混凝土是一種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高流動性、高抗分離性、高填充性和高間隙通過能力,能夠在自重作用下不需振搗,自行填充模板內的空間,形成密實的混凝土結構,具有良好的力學性能和耐久性能。其優越性主要表現在:提高混凝土的密實性和耐久性,避免漏振、過振等施工中的人為因素以及配筋密集,結構形式復雜等不利條件對施工質量的影響;降低作業強度,節省勞力;簡化工序、縮短工期、提高效率。

(B)自密實混凝土施工

(C)供應商的確定

本工程自密實混凝土可在商品混凝土站生產,亦可在現場攪拌。其生產工藝通過了國家技術鑒定,并且已在我公司施工的多項工程中實例應用,并取得良好的技術經濟效益。

(b)技術準備

自密實混凝土的特點之一是高流動性。

自密實混凝土的強度、填充性和密實性是自密實混凝土的關鍵。原材料的控制和配合比的優化是至關重要的一環,項目同攪拌站一起嚴格檢測原材料,如砂、石、水泥、外加劑等,并進行充分試配,最終確定配合比。

(c)現場準備

要求模板拼縫嚴密,拼縫縫寬最大不超過3mm,模板拼縫全部用膠帶紙封貼。適當留置排氣孔,保證混凝土不流失、漏漿。

(d)其他準備同普通混凝土。

(e)混凝土澆筑

--拱梁混凝土澆筑,應從兩端拱腳開始,同時對稱澆筑,最后澆筑到拱頂合攏。

--自密實混凝土的開盤鑒定自密實混凝土比普通混凝土攪拌時間需延長(約5min),必須嚴格控制攪拌時間,項目總工同攪拌站一起做好開盤鑒定,確定質量合格后開始大批量攪拌混凝土。

--現場檢測

混凝土運至現場后由現場試驗員對每罐混凝土進行目測檢查和工

作度、擴展度試驗,工作度要求24~27cm,擴展度大于55cm,不符合要求的混凝土一律不得入模。

--試塊制作:

自密實混凝土試塊制作要求先注入試模一半混凝土,混凝土坍平后再注入剩余混凝土,用抹子收平,然后用黑塑料布封蓋,混凝土終凝后移入標養室養護,養護條件同普通混凝土。

--混凝土的養護

混凝土拆模后,在外面裹上一層黑塑料布,在黑塑料布外面裹一層阻燃稻草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