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地下人防工程土方開挖施工方法措施

地下人防工程土方開挖施工方法措施

2024-07-11 閱讀 5859

地下人防工程土方開挖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制定基坑開挖施工方案,確定開挖路線、順序及土方堆放地點及土方外運安全路線。

(2)完成測量控制網的設置,包括控制基線、軸線和水準基點。

(3)在施工區域內做好坑內降水,坑外排水的各項措施。

(4)規劃土方開挖邊線范圍,規定坑邊堆載的禁示范圍,設置坑邊圍欄。

(5)基坑安全搶險應急措施準備工作:應急預案的編制、應急物資的準備和應急搶險隊的人員落實。

(6)土方車輛進出口處應設置水沖洗設施,以防泥土污染城市道路。

(7)確定基坑內及周邊管線的位置,制訂清除及保護措施。

2土方開挖施工區域分層劃分

(1)基坑土方開挖遵循土釘墻分層分段,跳槽開頂和SMW工法樁+支撐段的原則。

(2)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基坑支護結構體系,本工程基坑土方開挖施工區域劃分和挖方流程嚴格執行挖方流程和施工分區圖。

(3)土方開挖分層劃分

(4)出土通道布置及出土點的設置

3施工操作工藝要求

(1)機械開挖由深而淺,圈梁以下分層開挖時要先在周邊開挖2~3m寬應力釋放溝。

(2)每層土方開挖前,在基坑開挖前應提前兩周采用降水對基坑內土體進行預降水疏干,以加固坑內土體,坑外設置適量的水位監測孔,以監測圍護體內降水對坑外水位的影響,防止因圍護體降水導致圍護體外地基土的沉降。如現場發現此類情況應及時通知各方協商處理。

(3)每層開挖深度不得超過土釘以下0.3m~0.5m。開挖出工作面后應立即進行土釘墻施工,坑壁暴露時時間不得超過12小時。下層土方開挖必須待上層土釘墻強度達到設計值的70%時方可進行。

(4)土方開挖到基底時應預留30cm厚用人工清底找平,以避免超挖和基底土遭受擾動。

(5)分段跳槽開挖每次開挖面長度不得超過20m,在淤泥質土中不得超過10m。間段開挖留有土墩。

4成品保護

(1)開挖時應注意保護測量控制定位樁、軸線樁、水準基樁等,防止被挖土和運土機械設備碰撞、行駛破壞。

(2)基坑四周應設排水溝、集水井,場地應有一定坡度,以防雨水浸泡基坑和場地。

5安全措施

(1)開挖基坑土方,嚴禁切割坡腳,以防導致邊坡失穩。

(2)機械行駛道路應平整、堅實;路基應鋪設建筑垃圾、道渣、鋼板或路基箱墊道,在飽和軟土地段開挖土方,應先降低地下水位。

(3)多臺挖掘機在同一作業面開挖,挖掘機間距應大于10m;

(4)挖掘機工作回轉半徑范圍內不得站人或進行其他作業。挖掘時應待整機停穩后進行,不得將鏟斗從運輸汽車駕駛室頂部越過;裝土時任何人都不得停留在裝土車上。

(5)挖掘機操作和汽車裝土行駛要聽從現場指揮;所有車輛必須嚴格按規定的開行路線行駛。

(6)夜間作業,機上及工作地點必須有充足的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志和護欄。

(7)基坑四周設置1.2m高防護護欄,并要設置一定數量臨時上下樓梯。

6土方外運

(1)運輸車輛載重噸位必須滿足宿遷市交管部門的規定,且必須到市政物業管理公司辦理土方運輸手續。

(2)運輸車輛開出基坑開挖工地和棄土場地必須經輪胎沖洗,并負責保持運輸線路清潔無塵。運輸車輛使用的道路不得因土方運輸受到損壞,若損壞道路必須得修復。

(3)運輸車輛在道路行駛時,須考慮噪音對城市和居民的影響。

7土方施工的重點、難點、特殊部位的處理

7.1工程樁、降水井、支護樁的保護措施

(1)、每臺挖機派專人指揮,降水井周邊土人工清除,嚴禁挖機碰撞、擠壓樁。

(2)、挖土必須從樁的四周均勻開挖,以免在一邊開挖后,另一邊側向土造成樁受損。

(3)、挖機在土方開挖中,嚴禁扒挖工程樁頭。

(4)、沒有施工到設計樁頂標高的工程樁應插上紅旗作為警戒標志,隨著土方開挖及時跟進截斷。

(5)、施工中做好與土釘、坡面掛網噴漿施工的配合,基坑挖至設計標高后,土建及時跟上,將積極做好配合的服務工作,確保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7.2其它施工措施

(1)、在工程樁密集區及超出設計標高區域掏土使用0.30m3小挖機進行,小心輕挖。

(2)、雨季施工遇下雨坑內積水較多,如果無法滿足明水排放要求,應用集井中排水,確保坑內無明顯積水。

(3)、基坑底0.30m3小挖機不能挖到位底情況下,采用人工清土的方法處理。

(4)、基坑滲漏水,及時采取堵漏引流措施。

(5)、位移、應力過大,應放慢土方開挖速度,調整挖土順序,使應力釋放速度減緩。

(6)、基坑底隆起,應加強降水,降低坑內地下水。

8搶險應急措施

(1)、基坑開挖前,由項目工程師組織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總監認可后方能實施土方開挖。

(2)、成立基坑搶險突擊隊。

(3)、現場備足搶險材料,應急用品包括:發電機、挖掘機、鏟、鎬、水泵等,搶險組人員24小時待命,出現滲水,立即停止該部位開挖,如滲水量大,應立即復土填壓,緩解險情。

(4)、基坑放坡掛網噴漿部分,若發現局部支護體系不穩定,可在基坑坡底采用土包堆壓,減緩土方開挖速度等綜合性措施來確保工程萬無一失。

(5)、堵漏采用插管引流法,如水流較大,難堵,則在滲水口上部再插引流管,逐步將出水口水位向上抬,減小水位差后再封堵。如險情很嚴重,考慮在支護樁間澆注砼擋墻。

(6)、如基坑底出現管涌、流砂,應及時降低涌砂處基坑深度,拋片石填壓,必要時基坑內局部進行輕型井點降水。

(7)、如產生位移過大,可暫停開挖,局部回土填壓,待分析清原因,采取相應措施后,方可繼續開挖。支護樁體有較大位移或受力過大時,可用增加鋼支撐的辦法來控制樁體位移或減小樁體最大受力彎矩。

(8)、基底土的保護:積極做好降水工作,人工清理好的基坑底盡量少上人踏踩;抓住晴好天氣,基底清好一段驗收一段,及時進行墊層施工。減少基坑暴露時間,確保基坑安全。

篇2:建筑工程土方開挖施工規定

1、應根據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施工順序及工況進行土方開挖。不得超工況開挖。

2、土方應分區、分塊、分層均衡開挖;土方分區、分塊、分層開挖后應按設計及專項施工方案的要求及時支撐、澆筑墊層。

3、進場施工機械應由施工企業安全管理部門檢查驗收合格后方可作業,并應有驗收記錄。

4、機械作業位置應穩定、安全,不得利用基坑支護結構體作為機械作業的支承體。

5、嚴禁挖土機械和施工人員在同一工作面作業。

6、基坑開挖過程中,應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護結構、工程樁或擾動基底原狀土。

7、應根據基坑監測數據及周圍環境情況指導土方開挖施工;當基坑及周圍環境監測數據超過設計報警值時,應立即停止施工,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施工。

8、地下結構工程施工過程中應及時進行夯實回填土施工。

篇3:土方開挖基坑支護降水工程監理實施細則

一、專業工程的特點

本工程概況

根據周圍環境、場地地質條件(區域氣象條件、位置與地形地貌、巖土分布與特征及水文地質條件等)、基坑開挖深度、降排水條件、基坑側壁安全等級等綜合考慮,基坑支護結構形式采用排樁加錨桿加阻水帷幕和懸臂樁支護型式。截水帷幕施工完畢,土方開挖前在基坑范圍內布置降水井(采用管井)降水,基坑開挖后采用明排水。土方開挖與錨桿工程交替進行,土方分層開挖,采用機械開挖基底預留200mm厚土層由人工開挖至設計標高。基坑規模:長約210m,寬約100m,開挖深度#樓區域為5.6m、#樓區域為5.8m,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施工單位已編制了專項施工方案經專家論證,并按照專家論證意見進行了修改、補充、完善。

基坑較深且基底標高存在高差,在電梯井及集水井部位開挖深度要加大;二期車庫與一期車庫需要連接,連接部位的降水與支護需要著重考慮;基坑東南側要考慮地下管網;大面積降水,要考慮東側原有住宅小區的安全;涉及的工序多,如:基坑降水、排樁支護、錨桿施工、旋噴樁施工等,要考慮各工序的有序進行,需科學、合理地組織施工,采取保證施工質量、安全、工期、進度等有效措施;本工程處于市中心,人員密集、交通擁擠,要考慮降低噪音、防止揚塵、不擾民等文明施工措施。

二、監理工作流程

(1)審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建立

重點審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組織架構、資源配置、工作制度及措施等是否與工程規模及安全生產特點相適應,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組織機構設置是否合理;

2)施工單位項目經理資格及專職安全管理人員配置數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和本工程要求;

3)項目管理部各職能部門及人員職責權限是否明晰、制度是否完善;

4)是否對危險源和不利環境因素進行辨別、評價和論證,并制定相應的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控制措施;

5)各類人員安全教育和培訓的內容及職能部門或責任人是否明確,安全員、特種作業人員應持證上崗;

6)施工機械及安全設施的驗收規定。

其中,項目監理機構主要從以下兩方面審查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和專職安全管理人員資格:

1)項目經理應具有注冊的執業資格證書,資格等級應與承包工程的規模相適應,應具有有效的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

2)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應具有有效的安全生產考核合格證書,人數配備應符合相關規定。

(2)審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項目監理機構重點檢查施工單位總承包單位報送的如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施工技術交底制度、安全生產檢查制度、特種作業人員持證上崗制度、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制度、機械設備(包括租賃設備)管理制度、專項施工方案專家論證制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應急救援預案管理制度、生產安全事故報告和調查處理制度、安全生產費用管理制度、工傷和意外傷害保險制度、安全生產獎懲制度、操作規程等。

(3)審查與安全生產有關的開工條件

項目監理機構重點審查以下內容:

1)施工單位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

2)施工組織設計或專項施工方案;

3)進場機械、設備的驗收手續;

4)特種作業人員上崗資格;

5)應急救援物資的準備與落實情況;

6)安全教育及交底情況;

7)臨時用電驗收情況。

(4)審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

1)對編審程序進行符合性審查,即項目監理機構在審批專項施工方案前,應首先審查專項施工方案的編制和審批程序是否符合相關規定。符合規定的,進行實質性內容審查。對于不符合規定的,書面通知施工單位重新報審,符合規定后再行報審。

2)對實質性內容進行符合性審查,即項目監理機構對專項施工方案中安全技術措施是否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進行審查。根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規定,專項施工方案應包括工程概況、編制依據、施工計劃、施工工藝技術、施工安全保證措施、勞動力計劃、計算書及相關圖紙等內容,其中,施工安全保證措施又包括組織保障、技術措施、應急預案、監測監控等措施,其內容應符合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對于施工單位報審的安全技術措施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的,應要求其重新編制、報審。

3)針對性審查,專項施工方案應針對工程特點以及所處環境等實際情況,編制內容應詳細具體,明確操作要求,應包括安全技術和保證措施、應急救援預案和文明施工措施。

(5)巡視檢查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情況

1)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專項施工方案及應急救援預案的要求,落實深基坑工程各工序及關鍵部位的安全防護措施,同時加強監理旁站,巡視的檢查力度,發現未按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時,及時簽發監理通知責令整改,要求施工單位按專項方案實施,施工單位拒不整改的,項目監理機構應及時向建設單位報告。

2)定期組織有關各單位參加的安全檢查,發現違章冒險作業要責令其停止作業,發現安全事故隱患要責令其停止施工,并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監理將及時向建設主管部門報告。

3)在深基坑施工過程中發生安全事故,監理單位督促施工單位按照國家有關事故處理的規定,及時如實的向負責安全監督管理的部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報告,同事督促施工單位采取措施防止事故擴大,保護事故現場。

(6)檢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體系的運行

1)檢查施工單位(總包、分包)資質、安全生產許可證的符合性和有效性;

2)檢查施工單位項目經理、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資格情況;

3)檢查施工單位現場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實施情況。

三、監理工作要點

1、?深基坑施工前的控制要點

(1)監理工程師要認真閱讀本工程地質勘察報告,了解基坑開挖地段的地形、地貌和地質特點。分析可能對影響邊坡的關鍵地段、重要地層及土質指標做到心中有數。

(2)審查施工單位深基坑安全專項施工方案及應急救援預案,包括安全管理,施工安全保證體系的組織機構,方案是否按要求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3)檢查施工單位現場專職安全員到崗就位情況。

(4)審查進場原材料出廠合格證、質量保證資料試驗檢測報告,重要材料要現場抽樣送檢。

(5)審查施工機械是否滿足施工進度要求,進場設備是否能正常運轉。

2、?基坑降水控制要點

(1)施工期間施工降水要連續不斷,直至地下頂板澆筑完成。

(2)?降水排水機械必須有專人負責,嚴禁非電工人員操作。

(3)?降水期間,必須由監測單位對鄰近建筑物等進行沉降、變形觀測,如遇異常,必須立即分析原因,采取防護、控制措施。

3、土方開挖控制要點

(1)土方工程應嚴格按照批準的專項施工方案實施。施工前應進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機械操作人員應經過專業技術培訓

(1)挖掘機挖土作業時,其最大開挖高度和深度,不應超過機械本身性能規定。

(2)土方開挖應分層進行,與錨桿施工交替進行。各層開挖深度由專職測量員跟蹤控制。

(3)土方開挖前,必須會同有關單位對鄰近建筑物、管線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在整個施工期間,加強監測其沉降和位移、開裂等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與設計、建設等單位協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處理。

(4)施工期間,應對開挖范圍內存在的各種障礙物,如溝渠、管線,凡影響施工的均應拆除、清理和遷移。

(5)深基坑四周要設置防護欄桿,人員上下要設置爬梯。

(6)夜間施工要合理安排施工項目,防止土方超挖,施工現場要根據需要設置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設置紅燈警示標志。

(7)土方開挖應從上至下分層開挖,并按照設計要求的開挖深度進行開挖。

(8)土方開挖要注意對排樁、錨桿的保護,避免挖機碰撞而產生破壞。

(9)開挖過程中,要加強巡視檢查力度,如發現坡體有裂紋或局部坍塌現象,要及時采取措施。

(10)施工現場發現危及人身安全和公共安全的隱患時,必須立即停止作業,排除隱患后方可恢復施工。

(11)基坑支護結構必須在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后,方可開挖下層土方,嚴禁提前開挖和超挖。

4、基坑支護控制要點

(1)基坑支護應保證基坑周邊建(構)筑物、管線、道路等的安全和正常使用;保證主體地下結構的施工空間。

(2)當基坑開挖面上方的錨桿、土釘、支撐與混凝土腰梁未設置完成,且未達到開挖要求的強度或承載力,以及未按設計要求施加預加力時,嚴禁超挖土方。

(3)采用錨桿或支撐的支護結構,在未達到支護結構設計規定的拆除條件前,嚴禁拆除錨桿或支撐。

(4)基坑周邊施工材料、設施或車輛荷載,嚴禁超過設計要求的地面荷載限制。

(5)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提高監測頻率:

1)監測數據達到報警值;

2)監測數據變化較大或者速率加快;

3)存在勘察未發現的不良地質現象;

4)進行超深、超長開挖,或未及時加撐等違反設計工況施工;

5)基坑及周邊大量積水、長時間連續降雨,以及市政管道出現泄漏問題;

6)基坑附近地面荷載突然增大或超過設計限值;

7)支護結構出現開裂;

8)周邊地面突發較大沉降或出現嚴重開裂;

9)鄰近建筑突發較大沉降、不均勻沉降或出現嚴重開裂問題;

10)基坑底部、側壁出現管涌、滲漏或流沙等現象。

(6)當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立即報警,并應對基坑支護結構和周邊環境中的保護對象采取應急措施。

1)監測數據達到監測報警值的累計值;

2)基坑支護結構或周邊土體的位移值突然明顯增大或基坑出現流沙、管涌、隆起、陷落或較嚴重的滲漏等。

3)基坑支護結構的支撐或錨桿體系出現過大變形、壓屈、斷裂、松弛或拔出的跡象;

4)周邊建(構)筑物的結構部分、周邊地面出現較嚴重的突發裂縫,或危害結構的變形裂縫;

5)周邊建筑變形突然明顯增長或出現裂縫,周邊管道泄漏等。

(7)巡視檢查以下內容:

1)周邊道路、地面裂縫、沉降;

2)樁后土體裂縫、沉陷;

3)止水帷幕開裂、滲漏;

4)周邊建(構)筑物裂縫;

5)場地地表水、地下水排放的狀況是否正常;

6)基坑頂面周邊超載情況;

7)監測設施是否完好。

四、監理工作的方法及措施

(一)監理工作方法:

1、審查核驗

項目監理機構重點審查施工單位報送的相關安全生產管理文件及資料。

1)開工前由總監理工程師主持,專業監理工程師審查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專項施工方案和應急救援預案;

2)審查深基坑開挖支護方案編制是否合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是否按照要求編制、審批,方案必須要組織專家進行論證,并出具論證報告。

3)開工前,專業監理工程師核查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及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建立和落實;審查總、分包單位資質及人員資格、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資格證書及其合法有效性、安全生產協議;

4)負責審核安全防護及文明施工措施費用使用情況等;

2、巡視檢查

1)施工作業是否按專項施工方案進行,是否有違反強制性標準情況;

2)施工單位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及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到崗工作情況;

3)施工現場與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專項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護措施費用使用計劃的相符情況;

4)施工現場存在的安全事故隱患,及按照項目監理機構的指令整改情況;

5)項目監理機構簽發的工程暫停令實施情況;

6)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作業時加大巡視檢查力度,并填寫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巡視檢查記錄;

7)對施工單位組織的安全生產檢查進行抽查,并加強節假日、季節性、災害性天氣期間以及建設主管部門有規定要求時的抽查次數。

8)參加建設單位組織的安全生產專項檢查。

3、告知

項目監理機構對在安全生產管理監理工作中對施工單位的要求進行事先告知。

4、通知

項目監理機構對巡視檢查中發現的安全隱患或違反現行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和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未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安全技術措施和專項施工方案組織施工等情況,由專業監理工程師或總監理工程師簽發監理通知單指令限期整改。監理通知單發送施工總包單位,并報送建設單位。

施工單位針對監理機構指令進行整改后填寫監理通知單回復單,項目監理機構收到監理通知單回復單后重點對整改結果進行復查,并簽署復查意見。

5、停工

項目監理機構發現施工現場安全事故隱患情況嚴重,應報建設單位要求暫停施工,如施工現場發生重大險情或安全事故,由總監理工程師及時簽發工程暫停令,并按實際情況指令局部停工或全面停工。工程暫停令在發送施工總包單位的同時報送建設單位。

施工單位針對項目監理機構指令整改后,需填寫工程復工報審表進行報審,項目監理機構著重復查整改結果,并簽署復查意見。項目監理機構簽發的工程暫停令中應重點詳細說明停工原因、停工范圍、停工時間以及相關要求等內容。

6、會議

按照第一次工地會議所確定的監理例會制度予以落實。同時根據實際需要,必要時召開安全生產專題會議。

各類會議均由項目監理機構相關人員支持并形成會議紀要,會議紀要經與會各方會簽、蓋章形成文件予以落實。

7、報告

項目監理機構在實施監理過程中,發現存在安全事故隱患時,及時要求施工單位整改;情況嚴重時,要求施工單位暫時停止施工,并及時報告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拒不整改或者不停止施工時,項目監理機構及時向有關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報告。

8、監理日志

項目監理機構由專業監理工程師每日如實記錄安全生產管理的監理工作,監理日志中包括以下安全生產管理的監理工作:

1)當日施工現場的安全狀況;

2)當日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工作;

3)當日有關安全生產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處理情況。

9、監理月報

項目監理機構每月編制監理月報,經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后發送本監理單位、建設單位。監理月報中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

1)當月工程形象進度(重點描述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進度);

2)當月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作業和施工現場安全狀況及分析,并附影像資料;

3)當月施工單位安全生產管理情況;

4)當月安全生產管理的主要監理工作、措施和效果;

5)當月簽發的安全生產管理監理文件、指令及回復情況;

6)下月安全生產管理的監理工作計劃。

10、定期組織安全檢查

(1)督促施工單位每天上崗前對每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提醒,監理人員每天進行安全巡視;對臨時用電、設備安全運轉、基坑防護、現場文明施工、夜間施工的照明進行一次全面巡視,按照施工現場實際情況,認真填寫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監理日志。

(2)每周定期安全檢查

由施工單位安全員牽頭進行現場安全大檢查,安全監理人員負責督促安全檢查執行與參與,檢查現場存在的問題及上周檢查存在的問題的整改情況。

(二)監理工作措施

1、監理單位安全生產管理責任制度

法定代表人責任制:監理單位法定代表人對本企業監理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全面負責。

總監理工程師責任制:總監理工程師對工程項目的安全生產管理負責。

監理人員責任制:各專業監理人員根據工程項目特點,對本專業工程的安全生產管理負責。

2、監理單位安全生產管理制度

審查核驗制度、巡視檢查制度、督促整改制度、監理例會制度、報告制度、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生產管理制度、資料管理與歸檔制度。

3、內部學習和培訓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