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體育場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措施

體育場模板工程施工工藝措施

2024-07-11 閱讀 8064

體育場模板工程主要施工工藝

1框架柱

1.1框架柱采用可調定型鋼模板。施工工藝流程:彈柱位置線→安裝柱模板→安柱箍→安拉桿和斜撐→驗收。

1.2粱柱節點處理

附圖7-18框架柱可調定型模板及梁柱節點模板示意圖

附圖7-19梁柱節點定型模板

附圖7-20梁柱接頭平面拼裝大樣

1.3柱垂直度控制。

由于結構空間高,在本工程中,柱子高度多為6m左右,為保證框架柱的垂直度及穩定性,將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加固及支撐。

模板用帶錐度式穿墻螺栓,模板螺栓安裝時可直接采用穿墻螺栓,不但方便取出,而且為施工節約大量塑料套管的費用投入,降低工程成本。

柱模的拉桿或斜撐:如果柱截面過大,為避免過多孔洞,不能采用過多的穿墻螺栓。可在柱模每邊設2根拉桿,固定于事先預埋在大放腳或樓板內的插筋或預埋鋼筋環上,用吊線墜和拉通線的方法控制垂直度,用花蘭螺栓調節校正模板的垂直度,拉桿與地面夾角不大于45°。

附圖7-21柱垂直度控制

2框架梁

1.1所有梁模板均采用定型制作,即每道梁底、梁側各采用一塊模板,模板按圖紙尺寸特別加工。采用定型模板可以提高支模速度,保證模板空間位置尺寸準確,減少接縫,當模板發生破損后可以更換,以使模板表面保持平整。

1.2梁模板施工工藝流程:

彈線→支立柱→調整標高→安裝梁底模→綁梁鋼筋→安裝側模→驗收。

1.3框架梁側模示意圖:

附圖7-22框架梁側模

1.4框架梁板支撐體系:

附圖7-23TLC早拆頂板支撐體系

1.5曲線形墻、梁、板的控制:本工程建筑平面、立面變化大,建筑效果現代、宏偉并具有創新精神,這也對土建施工提出了更高要求。由于看臺等部位曲線形梁板較多,施工中將根據設計圖紙及施工規范,將對測量、定位、模板加工制作、施工等環節嚴格管理。利用專業計算機軟件進行計算及復合驗算。

下面以南側看臺某一局部梁的曲線設計為例,梁幫按最大尺寸6m計算,計算出其弦高為0.051m。其弧度各項參數見下圖:

附圖7-24弧形模板曲線控制

弧形構件處首先考慮定型弧形大模板周轉方便,角模處采用以直代曲的方案,保證工程質量。

3頂板

3.1工藝流程圖:

支立柱→加水平拉桿→鋪主楞→鋪次楞→鋪模板→標高校正→模板清理→驗收。

3.2支撐系統采用TLC早拆體系。頂板模板采用大塊膠合板模板作板面,下用木方作雙向龍骨。

附圖7-25樓板模板早拆柱頭

3.3拆模工藝:

落下柱頭托板→拆除斜撐及上部水平支撐→拆除面板→拆除下部水平支撐→清理拆除支撐件→運至下一施工面→待樓板達到設計強度拆除立柱。

3.4此種模板支撐體系較其它的模板支撐方式有如下優點:

結構合理,施工安全可靠。該產品已形成系列化的定型產品,其桿件構造及結點連結方式規范,減少了搭設時的隨意性,避免出現不穩定狀態,并能確保上下層支撐桿件受力傳遞準確,形成了可靠的剛度和強度,確保了模板的施工安全。

支拆快捷,提高工效。該模板支架構造簡單,操作靈活、方便,施工工藝容易掌握。支拆快捷,與傳統支拆方式(扣件式腳手架)比較,工效可提高三倍左右,因此可加快施工進度、縮短施工工期。

由于模板周轉快,可以達到投資少,見效快的目的。

功能多,適應能力強。該早拆模板體系適應于各種頂板模板的施工,特別有利于本工程房間平面尺寸,豎向尺寸(立體空間)多變及周轉材料規格變化條件下均有很強的適應能力,并還可作為腳手架、平臺架、承重貨架等使用。

利于文明施工及現場管理。在支拆模板施工過程中,避免了周轉材料的中間堆放環節,模板支架齊整、規范化,立、橫桿用量少,施工人員通行方便,便于清掃、有利于文明施工及現場管理。

4樓梯模板:本工程樓梯數量多、形式多樣。保證樓梯模板的施工質量,也是確保模板整體施工質量的重要方面。對于標準樓梯模板,將采用預制加工的方法。

4.1工藝流程:

立平臺支柱→安裝平臺桁架→立梯板支柱→安裝梯板桁架→鋪模板。

4.2樓梯模板施工注意事項:樓梯的角度及長度受平臺位置的控制,所以平臺的梯高及位置要絕對準確,樓梯間墻上要彈出梯梁板位置線,以便校對。部分踏步板擬采用定型鋼踏步模板,支撐加固體系為龍骨和φ48架子管搭花架。施工時要注意保護鋼筋。

5特殊部位:電梯井內筒模采用定型大鋼摸板。在安裝模板前,除備好應用的材料和工具外,對作業條件做好準備,對筒體的鋼筋、墻內的水電設備以及埋件都要辦好隱檢手續,并彈好模板控制線。模板安裝時,先內模后外模,用塔吊將大模板吊運就位。電梯井筒模采用定型模板:模板可整體吊裝,拆裝模板只需調整四周螺拴。

附圖7-26電梯井模板示意圖

篇2:模板腳手架施工安全防護制度

第一節支模拆模

1、模板支撐不得使用腐朽、扭裂的材料。頂撐要垂直,底端平整堅實并加墊木。

2、采用桁架支模應嚴格檢查,發現嚴重變形、螺栓松動等應及時修復。

3、支模應按工序進行,模板沒有固定前,不得進行下道工序。禁止利用拉桿支撐、攀登、上下。

4、設4米以上的立柱模板,四周必須頂牢。操作時要搭設工作臺;不足4米的,可使用馬凳操作。

5、拆除模板應經技術人員同意。操作時應按順序分段進行,嚴禁猛撬、硬砸或大面積撬落和拉倒。完工前,不得留下松動和懸掛的模板。拆下的模板應及時送到指定地點集中堆放,防止釘子扎腳。

6、拆除薄腹梁、吊車梁、桁架等預制構件模板,應隨拆隨加頂撐支牢,防止構件傾倒。

第二節腳手架材料

1、鋼管腳手應用外徑48-51毫米、壁厚3-3.5毫米的鋼管,長度以4-6.5米和2.1-2.3米為宜。有嚴重銹蝕、彎曲、壓扁或裂紋的不得使用。

2、扣件應有出廠合格證明,發現有脆裂、變形、滑絲的禁止使用。

3、木桿應采用剝皮杉木和其它各種堅韌硬木。楊木、柳木、樺木、椴木、油松和腐朽、折裂、枯節等易折木桿,一律禁止使用。

4、木腳手立桿,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7厘米,大橫桿、小橫桿(排木)有效部分的小頭直徑不得小于8厘米,6-8厘米之間的可雙桿合并或單根加密使用。

5、鋼制腳手板應采用2-3毫米的Ⅰ級鋼材,長度為1.5-3.6米,寬度23-25厘米,肋高5厘米為宜,兩端應有連接裝置,板面應鉆有防滑孔。凡是裂紋、扭曲、斜紋、破裂和大橫透節的不得使用,板的兩端8厘米處應用鍍鋅絲箍繞2-3圈或用鐵皮釘牢。

6、竹片腳手板,板厚不得小于5厘米,螺栓孔不得大于1厘米,螺栓必須擰緊。竹編腳手架,其兩邊的竹杠直徑不得小于4.5厘米,長度一般以2.2-3米,寬度以40厘米為宜。

7、腳手架的綁扎材料可采用8#鍍鋅鐵絲,直徑不小于10毫米的麻繩或水、蔥竹篾。

第三節外腳手架

1、鋼管腳手架的立桿應垂直穩放在金屬底座或墊木上。立桿間距不得大于2米;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5米。鋼管立桿、木橫桿接頭應錯開,要用扣件連接擰緊螺栓,不準用鐵絲綁扎。

2、木腳手架的立桿應埋入地下30-50厘米,埋桿前應先挖好土坑,將底部夯實并墊以磚石,如遇松土或者無法挖坑時,應綁扎地錨桿。木腳手架的立桿間距不得大小1.5米;大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2米;小橫桿間距不得大于1米。

3、腳手架的負荷量,每平方米不能超過270公斤(2700牛頓)。如果負荷量必須加大,應按照施工方案進行架設。

4、腳手架兩端、轉角處以及每隔6-7根立桿應設剪刀撐和支桿。剪刀撐和支桿與地面的角度應不大于60度,支桿端要埋入地下不小于30厘米。架子高度在7米以上或無法設支桿時,每高4米,水平每隔7米,腳手架必須同建筑物連接牢固。

5、架子的鋪設寬度不得小于1.2米。腳手架板須滿鋪,離墻面不得大于20厘米,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腳手板搭接時不得小于20厘米;對頭接時應架設雙排小橫桿,間距不大于20厘米。在架子拐彎處腳手板應交叉搭接。墊平腳手板應用木塊,并且要釘牢,不得用磚墊。

6、翻腳手板應兩人由里往外按順序進行,在鋪第一塊或翻到最外一塊腳手板時,必須掛牢安全帶。

第四節內腳手架

1、內腳手架底腳要墊有木塊,并磕在能承受荷重的結構上,搭設雙層架時,上下支架必須對齊,同時支架間應綁斜撐拉固。

2、高度超過4米時,必須在墻外搭設能承受160公斤(1600牛頓)荷重的安全網或防護擋板。同時再設一道隨施工高度提升的安全網。網應外高里低,網與網之間須拼接嚴密,網內雜物要隨時清掃。

第五節其它腳手架

1、用鋼管搭設腳手架,相鄰兩立桿接頭錯開不少于50厘米,橫桿和剪刀撐(十字架)要同時安裝。

2、腳手架安裝完畢,必須經施工負責人驗收合格后方準使用。

第六節腳手架拆除

1、拆除腳手架,周圍應設圍欄或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看管,禁人入內。拆除時應按順序由上而下,一步一清,不準上下同時作業。

2、拆除腳手架大橫桿、剪刀撐,應先拆中間扣,再拆兩頭扣,由中間操作人往下順桿子拆除。

3、拆下的腳手桿、腳手板、鋼管、扣件。鋼絲繩等材料,應向下傳遞或用繩吊下,禁止往下扔。

篇3:建筑模板工程施工一般規定

1、工程施工前應編制專項施工方案,經施工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審核批準后方可實施。對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模板工程(包括支撐體系),應按有關規定進行專家論證。

2、模板工程專項施工方案應根據國家有關規范標準及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施工設備和材料等條件進行編制,其主要內容應包括該工程模板及支撐體系的總體情況、結構計算、特殊部位的質量安全要求、裝拆施工安全技術措施、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要求和施工圖。

3、支撐架搭設高度不宜超過24m。高寬比不宜大于3,當高寬比大于3時,應設置纜風繩或連墻件。

4、施工單位應對進場的承重桿件、連接件等材料的產品合格證、生產許可證、檢驗報告進行復核,并進行抽樣檢驗。

5、模板支撐系統的地基承載力、沉降等應能滿足方案設計要求。如遇松軟土、回填土,應根據設計要求進行平整、夯實,并采取防水、排水措施,按規定在模板支撐立柱底部采用具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的墊板。

6、模板支撐架的搭拆人員必須取得建筑架子工操作資格證書。

7、模板工程施工前應組織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8、模板工程在施工完畢后應組織驗收,驗收不合格的,不得澆筑混凝土。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