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變電倒閘操作工作條例

變電倒閘操作工作條例

2024-07-11 閱讀 1736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我局變電運行人員在變電設備正常運行及事故情況下進行倒閘操作時應遵循之事項。

本標準適用于本局變電所運行人員及有關技術人員。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在標準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408-91《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發電廠和變電所部分)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電力部一九六二年頒布,一九七二年重申《電氣事故處理規程》

《縣調度規程》二00四年

3內容及要求

3.1總則

3.1.1變電運行人員都必須把保證倒閘操作的正確性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嚴肅、認真地執行調度規程,嚴格執行發令、復誦、錄音、核對、監護、記錄和匯報制度。倒閘操作應盡量避免在有關調度和運行人員交接班,系統高峰負荷期間或系統結線不正常的情況及電網發生事故時進行,應盡可能安排在電網低谷和輕負荷時進行。

3.1.2凡須改變設備狀態,必須得到相應各級值班調度員的命令或許可后方可進行操作(除威脅人身、設備安全情況之外)。凡是屬縣調管轄的設備,必須有縣調值班調度員的命令,才能進行倒閘操作;屬縣調許可設備現場值班人員在設備狀態變動前須得到縣值班調度員的許可才能進行。

3.1.3為了保證倒閘操作的正確性,除事故處理外值班調度員對一切倒閘操作都應填寫操作命令票。值班調度員一般應發操作予令,說明操作的目的和內容;重大、復雜的倒閘操作,調度員必須先發予令并作必要說明。調度發布操作予令時,不準發布操作時間,無人值班變電所操作予令必須提前一天發布而操作正令必須在操作班人員到達現場后下達。

變電所的倒閘操作必須在接到正式調度命令后方可進行。

3.1.4縣調值班調度員發布操作命令有以下之方式:

A、操作任務命令形式;

B、逐項操作命令形式;

C、上述二者綜合的多項操作命令形式。

不論采取何種發令形式務必使受令人員弄清該項操作的目的要求,必要時提出注意事項并對所選擇的操作命令形式與內容的正確性負責。

3.1.5值班調度員發布操作命令(包括調荷節電操作和限荷命令)和集控站值班員(受令人),應互報姓名,使用統一的調度術語,并進行錄音(變電所在受令時也應啟用錄音機)。

使用過的錄音磁帶一般應保存三個月。

值班調度員應對發令的正確性負完全責任,避免出現發錯令再追令的不正常現象。對值班調度員發布的一切操作命令(包括調荷節電命令),受令人都要主動進行逐句復誦,只有在受令人復誦命令全部內容無誤后,發令人方可發出允許操作的命令時間。發、受令時間,雙方應記入操作票或有關記錄簿冊內。

縣調值班調度員在正式發布操作命令時應根據予擬并經審查的操作命令票,按如下方式發布:

A、縣調值班調度員發出:

操作正令、操作任務“1、××……;2、××……”

B、集控站值班員在作記錄后正式復誦:

操作正令“1、××……;2、××……”

C、當需要核對操作步驟時,復誦形式為:

操作正令“1、××”第一步……,第二步……

操作正令“2、××……”第一步……,第二步……

D、縣調值班調度員在集控站值班員復誦無誤后應發出:“對,執行發令時間×時×分”

E、集控站值班員記錄時間后即執行

“發令時間”是縣調值班調度員正式發布命令的依據,現場值班員沒有接到發令時間不得進行操作。

對調度發布的操作命令,集控站值班員都應迅速、正確地執行。

對調度員命令有不同意見,集控站值班員可向調度員提出,在調度員重復命令后,應立即執行,在行動上不得反對;不同意見可以保留;并向有關領導匯報。

如果值班調度員的命令直接威脅人身或設備的安全,則無論在什么情況下均不得執行。當集控站值班員接到此類命令時,應把拒絕執行命令的理由報告值班調度員和本局的生產、技術負責人,并記載在有關記錄簿冊中,然后按本局生產、技術負責人的指示行為。

3.1.6倒閘操作的全過程應始終貫徹監護制、核對制,并嚴格按華東電管局關于電氣倒閘操作“六要八步”的要求謹慎操作。

操作中發生疑問時,不準擅自更改操作票,必須向值班調度員或值班負責人報告,弄清楚后才能繼續執行。

在操作過程中不聽與調度無關的電話。

3.1.7現場值班員在操作完畢后,應由受令人親自向仙居縣調匯報操作完成情況,其方式:

A、現場值班員應先報告:受令人×××執行匯報

操作任務:1、××……,2、××……,操作完畢,時間×時×分

B、仙居縣調值班員應復誦:

操作任務:1、××……,2、××……,操作完畢,時間×時×分,最后說:“對,我是調度員×××”。

“操作完畢時間”是現場執行完畢的依據,仙居縣調只有收到“操作完畢時間”后,記錄時間,更改模擬圖(屏),才算該操作完畢。操作完畢,調度和變電所應立即校正各自的模擬圖板,使模擬圖板在任何時間均能正確地顯示出所有接地點和開關、閘刀及其它設備的實際狀態。

操作完成情況、執行命令和匯報的時間,雙方都應記入相應的記錄簿冊內。

3.1.8微機開票的有關規定:

3.1.8.1值班員接受調度予令,做好錄音,先在值班運行日志上寫明預令內容,并復誦無誤。

3.1.8.2打開微機,進入開票系統,根據預令內容逐張開票。

3.1.8.3當微機輸出一張操作票后,值班員應立即進行審票、簽名、蓋章后,再開第二張操作票,不能連開幾張操作票,再突擊簽名、蓋章,防止審票走過場。

3.1.8.4預開票人應填寫:設備的雙重命名,按順序逐項核對正確,每一步以標點符合“;”或“。”確認,接地線的編號現場填寫。

3.1.8.5微機開出票后,內容不得涂改;非典型操作任務,允許用微機打空白格式,按順序編號,用手工開票,手工開票按原規定執行。

3.1.8.6操作票編號以每座變電所為獨立單位,個別連續編號,在程序中設置自動累加,并打印在右上角上。發生錯票不得銷毀,應蓋“作廢”章,注明原因,保存。

3.1.9遙控拉、合閘的操作,一般由值班員操作(單一拉、合開關的遙控操作由值班員執行)。

值班員在遙控拉、合開關操作時,應嚴格校對命令票。

遙控拉、合閘的開關KK手柄位置,不得變動,若檢修工作,運行人員在工作終結時,應檢查KK手柄位置確在合閘后位置。

3.1.10有人值班變電所值班員接班后,及運行操作班人員到達現場操作前,應及時與仙居縣調值班調度員核對設備運行狀態。

3.2事故處理

3.2.1當系統中發生事故時,調度及變電所值班員對下列各點有權自行處理,并在事后再向上級調度及有關領導匯報。

A、將直接威脅人身和設備安全的設備停電;

B、用開關將事故設備隔離,運行中的設備有受損傷的威脅時,根據現場事故處理規程的規定加以隔離;

C、;當主變中、低壓側開關跳閘時(母線失電),應立即對所有饋線進行檢查,如查明確系線路故障而發生的越級跳閘,則應僅將保護動作而未跳閘的開關拉開;否則,須將連接到該母線上的所有開關拉開;

D、當所用電全停或部分停電時,恢復其電源;

E、其它在調度規程或變電所現場運行規程中規定的可不待值班調度員命令自行處理的操作。

3.2.2無人值班變電所發生事故,值班調度員一般先行通知變電操作班立即前往現場處理,其首要任務是:

①全面檢查事故現場;

②采取緊急必需的隔離措施;

③匯報當值調度和工區,就地待命;

④保留事故現場,直至局領導、安監人員到達為止,并遵守事故處理的有關規定。

3.2.3重合閘停用或未裝重合閘而遮斷容量符合短路要求的線路開關跳閘,在跳閘次數未超過其許可值的情況下,值班員可立即強送一次,然后將結果報告值班調度員(電廠聯絡線并環運行的線路和開關跳閘次數超過允許次數者例外),聯絡線路并環運行由縣調值班員事先通知變電所值班員,無人值班變線路,可由當值調度員強送一次。

裝有重合閘的線路,當開關跳閘后重合閘失靈(即未重合),值班員可以不經對設備進行檢查即將重合閘停用,并強送一次,然后報告值班調度員。當開關跳閘后,重合失敗,應立即報告縣調值班員,由其決定是否強送,一般情況下,可由變電所戶內外設有檢查后再試送一次,特殊情況如雷擊,明顯近距離故障對系統影響大者或開關有異狀者,暫不試送,無人值班變線路不再立即試送,應通知操作班至現場檢查后,由當值調度員決定是否試送。在通訊中斷的情況下,允許值班員在對開關及有關設備進行初步檢查后,在無異常情況下再試送一次,并于事后報告值班調度員。

3.2.4系統低周減載裝置應按調度命令投入使用,不得擅自停用。動作后開關跳閘時,不得自行送電,應匯報調度聽候命令。通訊中斷時系統發生低周波事故,若低周減載裝置動作,變電所部分線路跳閘停電,值班員應加強對周波的監視,待周波恢復到整定數值以上時,可自行恢復對停電線路供電。

3.2.5在通訊中斷情況下,雙母線中有一組母線故障時,應將故障母線上所有饋線停電后切換到新故障母線上恢復供電。故障母線沿外部檢查后,若未發現異常情況,可試送一次,試送不成功,不得再行試送。若雙母線同時停電,經外部檢查后對無故障現象的母線可試送一次,試送成功后,所有饋線轉移到該母線恢復送電。

3.2.635kV及以下母線停電,在通訊中斷時,沿外部檢查良好,集控站值班員應立即檢查饋線(包括主變)有無繼電保護動作。如有保護動作而開關拒動發生越級跳閘,應立即拉開此開關,恢復送電;若饋線繼電保護均未動作,應拉開所有饋線開關,試送母線,若試送成功,再逐條試送各饋線(試送前應先停用重合閘)。

3.2.7通訊中斷時發生事故,集控站值班員在根據部頒《電氣事故處理規程》和各級調度規程,變電所的現場運行規程進行處理時,應首先設法恢復對重要單位(部門)供電。重要單位(部門)的名單由有關部門事先書面通知集控站。

3.3操作票

3.3.1除事故處理、拉合開關的單一操作,拉開接地閘刀或拆除全所僅有的一組接地線外(這些操作應記錄在有關簿冊內),一切操作均應填寫操作票。

這里的“事故處理”是指事故發生后,為了迅速將故障設備(線路)與電源隔離,防止擴大事故,或為了減少對用戶少送電而需對故障設備(線路)進行強送或通過應急的運行方式送電而進行的操作;但當故障設備(線路)已與電源隔離,為了組織搶修而增設安全措施或搶修結束后恢復送電的操作,仍應填寫操作票。

“拉合開關的單一操作”系指僅拉合一臺開關或一把閘刀,投入或撤出一套保護的一塊壓板的操作。更改保護定值應開操作票。

3.3.2為了保證倒閘操作的正確性,除事故處理外值班調度員對一切正常操作都必須寫操作命令票。值班調度員發布操作的調度命令前,應認真、仔細核對結線、潮流、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的運行情況和對操作后可能出現的異常情況作出設想。需要相應變更繼電保護、自動裝置方式的命令,應列入操作票中,倒換負荷時,操作前后的“檢查負荷”亦應列入操作票中。

3.3.3上級調度決定的一令一操作,變電所值班員可以不開操作票,但調度員仍應填寫操作命令票。

3.3.4操作票由操作人(予開人)填寫,監護人(予審人)審票,審票人發現操作票有錯誤時應退回操作人重新填寫。

3.3.4.1調度命令一般應由值長(主值)接受,并由接令人擔任操作票審核人或操作監護人。

特別重要的復雜的倒閘操作,如:

A、不同系統的并、介列;

B、系統的合、介環;

C、倒換母線等。

應由熟練的值班員操作,值班負責人或值長監護。

3.3.5大型操作或接班后一小時內需進行的操作,操作票可由上班值班員根據交接班時的運行方式進行填寫和審核,并分別在操作票有關欄目內簽名。接班值班員在執行操作任務前,操作人和監護人均應對操作票再行審核并簽名。

3.3.6每個變電所應編制典型操作票,但典型操作票只能作為填寫操作票的參考,不能代替實際操作票。典型操作票只能作為填寫操作票的參考,不能代替實際操作票。

典型操作票應經生技科、調度室、安保科等部門審核,經生產局長批準,典型操作票制訂后一經批準執行,就必須嚴格實施,不得任意現改。若因方式變動等原因確須更改,必須經生技或有關技術人員批準,更改語句要規范化,并由改動者在更改處簽名(蓋章)及注明改動日期,否則更改無效。

3.3.7操作票應事先統一編號使用,并按各級調度劃分,以便查考。

3.3.8一張操作票只能填寫一個操作任務,并使用統一的調度術語和操作術語。

“一個操作任務”系指根據同一個操作命令,且為了相同的操作目的而進行的不間斷的倒閘操作過程。如:

A、將一種電氣運行方式改變到另一種運行方式;

B、將一臺電氣設備(線路)由一種狀態改變到另一種狀態;

C、一系列相互關聯,并按一定順序進行的操作;

D、同一母線的電氣設備一次倒換到另一母線;

E、倒換變壓器的操作(包括該主變及其所有間隔的設備);

F、同一電壓等級的幾條線路的同狀態轉換;

G、同一變電所不同電壓等級的翻電操作。

值班調度員的一張操作票,可以包括幾個變電所依次進行的系統性操作。

3.3.9根據調度命令,為了一個操作目的,將一臺電氣設備由一種狀態改變為另一種狀態,需經間斷后重新通過調度命令才能繼續進行的操作(例如:一條雙端供電的線路需由運行狀態改為檢修狀態,在操作時,必須先由運行狀態改為冷備用狀態,然后匯報調度,經對方變電所也將線路開關改為冷備用后,再經調度命令方能繼續進行由冷備用改檢修狀態的操作),應分別填寫操作票。

3.3.10操作票應用鋼筆或園珠筆填寫(一般宜用蘭色或黑色的墨水、園珠筆芯),內容正確,語句簡單、明了、字跡清楚,對個別錯、漏字修改時不得用橡皮擦試。

3.3.11在填寫操作任務和具體操作項目時,應寫清設備的雙重命名(即設備的名稱和編號)。主變各側設備必須同時注明電壓等級。

3.3.12凡屬下列核對性檢查,應作為一個單獨的操作項目填入操作票內:

A、停、送電操作中,在拉、合閘刀前的“檢查”相應開關“確在斷開位置”。

B、倒換母線前的“檢查母聯開關及其兩側閘刀確在合閘位置”。

C、進行倒負荷操作(包括主變切換操作)或解列操作時“檢查另一電源(或主變)運行情況確系良好”;操作后的“檢查負荷分配”。

D、設備檢修結束,合閘送電前“檢查送電范圍內的接地閘刀確已拉開”或“所有接地線均已拆除”。

E、屬遠距離控制操作的設備操作后的檢查。

3.3.13凡屬就地操作的閘刀和拆接地線,取放保護壓板等,在操作現場能清楚看清的,則對該設備操作后的檢查可附在本操作步驟后填寫“并檢查”三字。

3.3.14開關檢修或復役時取下或放上該開關的合閘熔絲,操作熔絲(包括拉開或合上液壓或彈簧儲能電源)及該開關兩側閘刀的操作能源斷開或接通,均應填入操作票內。取下或放上電壓互感器低壓回路的保險器,也應填入操作票內。

3.3.15一次系統的操作需同時更改保護或定值時,更改保護或定值的操作也應填入操作票內。

3.3.16操作票上對需裝、拆的每一組接地線均須注明編號和確切位置。接地前的驗電,應和掛接地線(或合上接地閘刀)合為一個操作項目填寫入操作票內;當驗明設備確無電壓后,即應立即將被檢修設備接地并三相短路。如驗電與掛接地線(或合上接地閘刀)間的間隔時間較長,則在掛接地線(或合上接地閘刀)前應重新驗電。

3.3.17變電所倒閘操作票蓋章的要求:

“以下空白”章,蓋在其未項空白處,予開后即蓋;

“已執行”章,蓋在已執行的“操作任務”欄內,執行評價時蓋;

“作廢”章,蓋在作廢的操作任務欄內,并在操作票“備注”欄中注明原因;

“不執行”章,蓋在不執行的操作任務欄內,并在“備注”欄中注明原因;

“合格”或“不合格”章,蓋在操作票的最后一項空白處,不合格應注明原因,評價時蓋。

3.3.18為減少廢票和節約重開票的時間,規定除四步及以下的操作任務外,發生單步開票錯誤允許使用單步“不執行”小章,將錯誤的一步用小章頂格蓋去,凡使用單步“不執行”的操作票,每張操作票最多可使用小章三次,超過三次即為不合格。

3.3.19變電所“五防功能”裝置,在正常運行,倒閘操作和設備檢修時,必須處在投入使用狀態,未經生技科長或生產局長同意不得擅自拆除或撤出,因故必須啟用解鎖裝置,應按“仙居縣供電局變電防誤裝置解鎖規定”經有關人員批準后啟用。

3.4操作注意事項

3.4.1按操作順序進行操作,如遇設備故障,需要停止操作,應向值班調度員匯報,由值班調度員決定停止操作或作出處理意見,如處理后可繼續操作(但不得恢復原狀態),操作票可繼續執行,如故障嚴重,設備需改檢修狀態,則應由調度發令,按事故處理,可不開操作票,原操作票蓋“不執行”章,注明原因,故障處理,應重新填寫操作票進行操作。

3.4.2線路的停、送電均應按照值班調度員的命令執行,并按《安規》有關規定做好安全措施,嚴禁約時停、送電。

3.4.3將檢修設備停電,必須把各方面的電源完全斷開,并拉開閘刀,使各方面至少有一個明顯的斷開點。與停電設備有關的變壓器和電壓互感器必須從各側斷開,防止向停電設備反送電。斷開開關和閘刀的操作能源,閘刀操作把手必須鎖住。

3.4.4就地操作的開關、閘刀進行就地手動操作時,應戴絕緣手套;雨天操作或接地網電阻不符合要求的場所操作,還應穿絕緣靴(包括監護人)。

雷電時禁止進行倒閘操作(能進行遠方操作的開關和閘刀的倒閘操作除外),如遇特殊情況,應根據有關調度命令進行操作。

停電拉閘操作必須按照開關、負荷側閘刀、電源側閘刀順序依次操作;送電合閘的順序與之相反。

為防止帶負荷拉合閘刀造成事故,在拉合閘刀前必須對開關進行嚴格的“三核對”檢查,即:核對開關位置指示燈,核對三相儀表指示,核對開關本體位置批示器確在“分”的位置;任一證狀不符,都應查明真正原因,然后決定是否繼續進行操作。

3.4.5開關合閘前必須檢查繼電保護是否已按規定投入;開關合閘后必須檢查三相電流是否平衡,有功、無功表計及指示燈指示是否正常。

35kV及以上電動操作的開關電動操作機構失靈時,在帶電的情況下嚴禁用千斤頂進行慢速分、合閘操作。

當發現油開關缺油時,現場應該將開關改為非自動,并禁止用該開關切斷負荷電流。

3.4.6未裝開關的設備,允許使用閘刀進行下列操作:

A、拉合壓變、空載所用變和無雷雨時拉合避雷器(設備本身故障除外)。

B、拉合變壓器中性點閘刀。但中性點上接有消弧線圈者,只有在系統無接地故障時才可以進行操作。

C、拉合空載母線和直接連接在母線上設備的電容電流。

D、拉、合與開關并聯的閘刀(拉、合開關在合閘位置時間旁的電流前,應將并聯開關改為非自動)。

E、拉、合電磁電流不超過2安的空戴變壓器和電容電流不超過5安的無負荷線路,但當電壓在20千伏及以上時,應使用屋外垂直分格式的

三聯閘刀。

F、用屋外三聯閘刀拉、合電壓10kV及以上且電流在15安以下的負荷。

G、拉、合電壓10kV及以下電流在7-安以下的環絡均衡電流。

3.4.6.1在進行以上操作時,拉合閘刀應迅速果斷,以便迅速消弧,但在操作終了應緩慢進行,以免損壞設備。

3.4.6.2不得用閘刀切斷各級電壓的單相接地電流和用閘刀進行并環,解列操作。如確實需要,并經計算可行的并環,解列操作在進行前須經有關領導批準。

3.4.6.3對于長期處于停役狀態或檢修結束的以上設備,應盡量避免用閘刀向該設備充電(應用帶有能反映各種故障之速斷保護的開關進行充電)。如必須用閘刀對上述設備充電,則應在確證該設備絕緣良好的基礎上進行。

3.4.7系統合環操作必須相位相同。操作前應檢查電壓差,合環時電壓差一般允許在20%以內,并應確保合環后環路中各環節潮流的變化不超過繼電保護、電網穩定和設備容量等方面的限額。對于比較復雜環網的合環操作應先進行計算或試驗。兩個電源合環前,必須確知系統在同期運行狀況。

3.4.8系統解環操作應先檢查介環點的有功、無功潮流,確保解環后電網各部分電壓質量在規定范圍內,各環節潮流的變化不超過繼電保護、電網穩定和設備容量等方面的限額。

3.4.9解、并環操作必須符合有關整定單或技術聯系單要求。

3.4.10變壓器操作

3.4.10.1變壓器并列運行的條件是:

A、結線組別相同;

B、電壓比相同;

C、短路電壓相等。

電壓比不同的短路電壓不同的變壓器,必須經過計算,只有在任何一臺變壓器都不會過負荷的情況下,才可以并列運行。

3.4.10.2變壓器的停電操作順序一般如下:

先拉開負荷側開關、電源側開關;再拉開負荷側閘刀,電源側閘刀。

送電順序與之相反(注:必要時,調度可根據運行方式要求另行決定操作順序)。

3.4.10.3110kV半絕緣變壓器在拉、合閘操作前須先合上變壓器中性點接地閘刀,待充電后再按規定改變接地方式。

3.4.10.4倒換變壓器時,應檢查并入的變壓器確已帶負荷后才允許斷開應停電的變壓器。

3.4.11母線操作:

3.4.11.1由一母線倒換部分或全部線路到另一母線供電時,必須先將母聯開關改為運行狀態(如母聯開關原已處于運行狀態,則在操作前應先檢查母聯開關及其兩側閘刀是否確在合閘位置),并將母聯開關改為非自動,才可進行倒閘操作。

3.4.11.2進行母線操作時尚應注意:各組母線電源與負荷分布是否合理(停用母線壓變時應考慮對繼電保護自動裝置和測計量影響及相應措施)。

3.4.11.3用開關向不帶電的母線充電時,充電開關必須有反映各種故障的速斷保護,母線檢修結束復役時,盡量避免用閘刀向不節電母線充電。如必須用閘刀向不帶電母線充電時,應檢查母線絕緣必須良好。

3.4.12在下列情況下,必須切斷開關的直流電源:

a、開關檢修,傳動機構調整時:切斷操作、信號、合閘電源;

b、在二次回路和保護回路上工作時:切斷操作、信號電源及有關聯跳保護板;

c、在合閘回路上工作時:切斷合閘電源。

在液壓和彈簧機構上工作時,還應切斷電動機電源。

3.4.13杠桿式手動開關操作時應迅速、果斷。液壓和彈簧機構的開關在電動操作前必須對液壓是否正常或彈簧是否儲能進行檢查。

電動合閘和分閘時,KK把手必須按分解動作進行,并在把手于予備合、分閘位置時再次認真核對設備編號和操作后果,確認無誤后再繼續操作。,

3.4.14當誤合閘刀時(如把閘刀接向短路回路或有故障回路,或把不同期的系統用閘刀連接),在任何情況下(不管是合上了一相、二相還是三相)均不允許把已合上的閘刀再行拉開;只有用開關將這一回路斷開后,方可將誤合的閘刀拉開。

3.4.15當誤拉閘刀時,應按傳動裝置形式的不同分別按下列方法處理:

3.4.15.1如用絕緣拉桿式或杠式傳動裝置拉開時,通常應當把最初的操作一直繼續到操作完了,如果閘刀已全部拉開,則決不允許將誤拉的閘刀再合上。(如是單極閘刀,操作一相后發現錯拉,則對其它兩相不應再繼續進行操作)。如果是齒輪型或螺絲輪型(蝸母輪)的傳動裝置,因其拉開過程很慢,在接點拉開不大時(2~3mm以下),就能發現錯誤,這時應訊速作反向操作(即將閘刀合上)。

3.5驗電

3.5.1驗電時,必須用相應電壓等級而且合格的專用驗電器在檢修設備各側各相分別驗電。驗電前,應先在有電的設備上進行試驗,確證驗電器良好。

表示設備斷開和允許進入間的信號,經常接入的電壓表等,不得作為無電壓的根據、但如果指示有電,則視為有電進行核實。

3.5.2使用高壓驗電筆(包括有光的高壓驗電器)進行試驗電或正式驗電時,只允許將其端部接近或觸及帶電部位,護環以上的絕緣桿各部位根據《安規》的有關規定,與其它帶電部位或開關構等接地部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3.5.3高壓驗電必須戴絕緣手套。

3.6接地

3.6.1凡有可能送電到停電檢修之設備的各方面或停電設備所能產生感應電壓的均應裝高接地線并作好裝拆記錄,在交班時交待清楚。裝拆接地線必須使用絕緣棒或戴絕緣手套,人體不得觸及接地線。

3.6.2裝設接地線必須先接接地端,后接導體端。拆接地線的順序與之相反。

3.6.3裝設的接地線應保證接地部位及設備的導電部分接觸良好(嚴禁用纏繞的方法進行接地或短路),并使其與帶電部分的距離在可能擺動的情況下保持以下安全距離:

10kV及以下—————0.7M;

35kV————————1.0M;

篇2:倒閘操作工作票制度

一、倒閘操作的基本要求

1、為防止誤操作事故,變配電室的倒閘操作必須填寫操作票。

2、倒閘操作必須兩人同時進行,一人監護,一人操作。特別重要和復雜的倒閘操作,應由公司分管領導監護。

3、高壓操作應戴絕緣手套,室外操作應穿絕緣靴、戴絕緣手套。

4、如逢雨、雪、大霧天氣在室外操作,無特殊裝置的絕緣棒禁止使用,雷電時禁止室外操作。

5、裝卸高壓保險時,應戴防護鏡和絕緣手套,必要時站在絕緣墊上。

?二、倒閘操作的技術規定

?1、送電時,先合上母線側刀閘,再合線路側刀閘,最后合上油開關。停電時順序相反,嚴禁帶負荷拉、合刀閘。

2、帶聯絡線的操作:停送電時,同一系統要用開關進行并列、解列,不得用刀閘并列或解列。

3、母線停電操作:電壓互感器應最后停電,送電時應先合電壓互感器。

4、變壓器停電:先停負荷側,再停電源側。送電時順序相反。

5、拉開或合上刀閘時,應迅速果斷,但不可用力過猛。操作機構有故障時,不得強行拉、合,操作完畢應檢查銷子是否到位。

6、室外跌落保險在停電拉閘時先拉中相,再拉下風向一相,最后拉余下的一相。嚴禁帶負荷操作。

?三、操作票填寫

1、操作票必須根據上級通知要求填寫。接通知時,受令人要認真復誦,審核無誤,并將上級通知記入值班記錄。

2、倒閘操作票應將下列項目填入票內:

①應拉合的開關和刀閘。

②檢查開關和刀閘的位置。

③檢查接地線是否裝設或拆除。

④裝拆臨時接地線。

⑤安裝或拆除控制回路或電壓互感器回路的保險。

⑥檢驗是否確無電壓。

3、操作票必須由操作人在接受指令后操作前填寫。經監護人、值班負責人審核簽字后方可操作。

4、操作票必須按操作項目的順序逐項填寫,不得顛倒或并項填寫。

5、操作票應用鋼筆和圓珠筆填寫,不得用鉛筆。字跡工整,不得涂改。

6、操作票統一編號,按順序使用。填廢的工作票應注明“作廢”的字樣。已操作完的應注明“已操作”的字樣。已操作的操作票應妥善保管。

7、填清操作任務、操作開始和終止時間,填清操作人、監護人、下令人的姓名,禁止代簽。

四、倒閘操作的安全要求

1、操作票的執行

①填好的操作票,必須與系統接線圖核對,經核實無誤后,由值班人簽字。

②操作前首先核對將要操作設備的名稱、編號和位置,操作時由監護人唱票,操作人應復誦一遍,監護人認為復誦正確,即發出“對”或“操作”的命令。操作人方可進行操作。每操作完一項,立即在本操作項目前做“√”的標記。

③操作時要嚴格按照操作票的順序進行,嚴禁漏操作或重復操作。

④全部操作完成后,填寫終了時間,并做好“已執行”的標記。

⑤操作中發生疑問時,應停止操作,立即向上級報告,弄清后再繼續操作。切不可擅改操作票。

2、操作監護

操作監護就是由專人監護操作人操作的正確性和人身安全,一旦發生錯誤操作或危及人身安全時,能及時給予糾正和制止。在操作中對監護人有如下要求:

①監護人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

②監護人在操作前應協助操作人檢查在操作中使用的安全用具,審核操作票等。

③監護人必須在操作現場,始終監護操作人操作的正確性。不得擅離職守,參與同監護工作無關的事宜。

④每一操作步驟完成后,應檢查開關設備的位置、儀表指示,聯鎖及標示牌等情況是否正確。

⑤設備投入運行后,應檢查電壓、電流、聲音、信號顯示、油面等是否正常。

3、送電操作要求

①明確工作票或上級指令的要求,核對將要送電的設備,認真填寫操作票。

②按操作票的順序與系統接線圖核對。

③根據操作需要,穿戴好防護用具。

④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監護人的監護下,拆除臨時遮欄、臨時接地線及標示牌等設施,由電源側向負荷側逐級進行合閘送電操作,嚴禁帶地線合閘。

4、停電操作要求

①明確工作票或上級指令的要求,核對將要停電的設備,認真填寫操作票。

②按操作票的順序與系統接線圖核對。

③根據操作要求,穿戴好防護用具。

④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監護人的監護下,由負荷側向電源側逐級拉閘操作,嚴禁帶負荷拉刀閘。

⑤停電后驗電時,應用合格有效的驗電器,按規定在停電的線路或設備上進行驗電。設遮欄、掛標示牌等安全措施。

篇3:倒閘操作票制度

一、總則

1.倒閘操作主要是指拉開或合上斷路器或隔離開關,拉開或合上直流操作回路,拆除和裝設臨時接地線及檢查設備絕緣等。它直接改變電氣設備的運行方式,是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如果發生錯誤操作,就會導致發生事故或危及人身安全。

2.為保障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在倒閘操作過程中必須做好組織和技術措施的落實,認真執行倒閘操作票制度。

二、倒閘操作的基本要求

1.為防止誤操作事故,變配電所(室)的倒閘操作必須填寫操作票。

2.倒閘操作必須兩人同時進行,一人監護,一人操作。特別重要和復雜的倒閘操作,應由電氣負責人監護。

3.高壓操作應戴絕緣手套,室外操作應穿絕緣靴和戴絕緣手套。

4.如逢雨、雪、大霧天氣在室外操作,無特殊裝置的絕緣棒及絕緣夾鉗禁止使用,雷電時禁止室外操作。

5.裝卸高壓保險時,應戴防護鏡和絕緣手套,必要時使用絕緣夾鉗并站在絕緣墊或絕緣臺上。

三、倒閘操作的技術規定

1.送電時,先合上母線側刀閘,再合線路側刀閘,最后合上開關。停電時順序相反,嚴禁帶負荷拉、合刀閘。

2.帶聯絡線的操作:停送電時,同一系統要用開關進行并列、解列,不得用刀閘并列或解列。

3.母線停電操作:電壓互感器應最后停電,送電時應先合電壓互感器。

4.倒換母線操作:應先合上母線備用開關,取下該開關操作保險,將要停用母線所帶的線路倒置運行母線,最后再斷開原運行母線開關。

5.變壓器停電:先停負荷側,再停電源側,送電時相反。

6.拉開或合上刀閘時,應迅速果斷,但不可用力過猛。操作機構有故障時,不得強行拉、合,操作完畢應檢查銷子是否到位。

7.室外單極刀閘,跌落保險在停電拉閘時先拉中相。再拉下風向一相,最后拉余下的一相。嚴禁帶負荷操作。

四、倒閘操作票的填寫

1.倒閘操作票的格式按電力部頒發的統一標準填寫。

2.操作票必須根據調度指令或上級通知要求填寫。接受指令時,受令人要認真復誦,審核無誤,并將指令記入值班記錄。

3.倒閘操作票應將下列項目填入票內:

3.1.應拉合的開關和刀閘。

3.2.檢查開關和刀閘的位置。

3.3.檢查接地線是否拆除。

3.4.檢查負荷分配。

3.5.裝、拆臨時接地線。

3.6.安裝或拆除控制回路或電壓互感器回路的保險。

3.7.切換保護回路。

3.8.檢驗是否確無電壓。

4.操作票必須由操作人在接受指令后操作前填寫。經監護人,值班負責人審核簽字后方可操作。

5.操作票必須按操作項目的順序逐項填寫,不得顛倒或并項填寫。

6.操作票應用鋼筆和圓珠筆填寫,不得用鉛筆。字跡工整,不得涂改。

7.操作票統一編號按順序使用,填廢的操作票應注明“作廢”的字樣。已操作完的應注明“已操作”的字樣。已操作的操作票應妥善保管。

8.填清操作任務、操作開始和終止時間,填清操作人、監護人、下令人的姓名,禁止代簽。

五、倒閘操作的安全要求

1.操作票的執行:

1.1.填好的操作票,必須與系統接線圖或模擬盤核對,經核實無誤后,由值班人簽字。

1.2.操作前首先核對將要操作設備的名稱、編號和位置,操作時由監護人唱票,操作人應復誦一遍。監護人認為復誦正確,即發出“對”或“操作”的命令,操作人方可進行操作。每操作完一項,立即在本操作項目前做“√”的標記。

1.3.操作時要嚴格按照操作票的順序進行,嚴禁漏操作或重復操作。

1.4.全部操作完成后,填寫終了時間,并做好“已執行”的標記。

1.5.操作中發生疑問時,應停止操作,立即向值班調度員(下令人)或站長報告,弄清后再繼續操作。切不可擅改操作票。

2.操作監護

操作監護就是由專人監護操作人操作的正確性和人身安全,一旦發生錯誤操作或危及人身安全時,能及時給予糾正和制止。在操作中對監護有如下要求:

2.1.監護人應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

2.2.監護人在操作前應協助操作人檢查在操作中使用的安全用具,審核操作票等。

2.3.監護人必須在操作現場,始終監護操作人操作的正確性。不得擅離職守,參與同監護工作無關的事宜。

2.4.每一操作步驟完成后,應檢查開關設備的位置,儀表指示,連鎖及標示牌等情況是否正確。

2.5.設備投入運行后,應檢查電壓、電流、聲音、信號顯示、油面等是否正常。

3.送電操作要求:

3.1.明確工作票或調度指令的要求,核對將要送電的設備,認真填寫操作票。

3.2.按操作票的順序在模擬盤上預演或與系統接線圖核對。

3.3.根據操作需要,穿好防護用具。

3.4.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監護人的監護下,拆除臨時遮攔、臨時接地線及標示牌等設施,由電源側向負荷側逐級進行合閘送電操作,嚴禁帶地線合閘。

4.停電操作要求:

4.1.明確工作票或調度指令的要求,核對將要送電的設備,認真填寫操作票。

4.2.按操作票的順序在模擬盤上預演或與系統接線圖核對。

4.3.根據操作需要,穿好防護用具。

4.4.按照操作票的要求在監護人的監護下,由負荷側向電源側逐級進行拉閘操作,嚴禁帶負荷拉刀閘。

4.5.停電后驗電時,應用合格有效的驗電器,按規定在停電線路或設備上進行驗電。確認無電后再采取封掛臨時接地線、設遮攔、掛標示牌等安全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