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線直線掉串搶修工作預案
2
15
驗電器
220kV
付
1
16
5000V兆歐表
臺
1
17
線夾專用套筒
套
2
18
對講機
臺
5
19
絕緣子、護線條、鋁包帶、導線線夾、防振錘、0#砂紙、預絞絲補修條
根據現場確定
20
探照燈
盞
2
21
發電機及照明設備
套
1
22
滑車
3t
個
4
篇2:搶修搶險隊人員工作職責
1.負責緊急事故的搶修并按指令及時排除險情。
2.遵守勞動紀律,堅守工作崗位,接到搶險指令后,必須在規定時間內趕赴現場,搶險作業要服從命令,聽從指揮。
3.搶險出發前,勞保用品要穿戴整齊,配齊所需工具及備用材料。
4.嚴格遵守各項規章制度,掌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熟悉掌握搶險知識、搶險過程要安全作業,嚴禁違章作業。
5.妥善保管、正確使用各種防護用品和消防器材。
6.積極參加各種安全活動。
7.熟悉應急救援預案,并認真參加預案演練。
8.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篇3:燃氣管道搶修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本規定規定了燃氣管道及附屬設施搶修的一般規定,搶修現場的準備工作以及搶修作業的注意事項和操作程序等。
第二條本規定適用于設計壓力不大于4.0MPa燃氣管道及其附屬設施的搶修工作。
第二章一般規定
第三條城鎮燃氣供應單位應根據供應規模設立搶修機構,應配備必要的搶修車輛、搶修設備、搶修器材、通信設備、防護用具、消防器材、檢測儀器等設備,并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第四條城鎮燃氣供應單位應制定事故搶修制度和事故上報程序。
第五條城鎮燃氣設施搶修應制定應急預案,并應根據具體情況對應急預案及時進行調整和修訂。應急預案應報有關部門備案,并定期進行演習,每年不得少于1次。應急預案可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一)基本情況;
(二)危險目標及其危險特性、對周圍的影響;
(三)危險目標周圍可利用的安全、消防、個體防護的設備、器材及其分布;
(四)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組織人員和職責劃分;
(五)報警、通信聯絡方式;
(六)事故發生后應采取的處理措施;
(七)人員緊急疏散、撤離;
(八)危險區的隔離;
(九)檢測、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十)受傷人員現場救護、救治與醫院救治;
(十一)現場保護;
(十二)應急救援保障;
(十三)預案分級響應條件;
(十四)事故應急預案終止程序;
(十五)應急培訓和應急救援預案演練計劃。
(十六)做好對外信息發布工作。
第六條接到搶修報警后應迅速出動,并根據事故情況聯系有關部門協作搶修。搶修作業應統一指揮,嚴明紀律,并采取安全措施。
第三章搶修現場要求
第七條搶修人員應配備警示標識,到達搶修現場后,應根據燃氣泄漏程度確定警戒區并設立警示標志,并隨時監測周圍環境的燃氣濃度。在警戒區內進行交通管制.嚴禁煙火,嚴禁無關人員入內。
第八條搶修人員到達搶修現場后,在布置事故現場警戒、控制事態發展的同時,應積極救護受傷人員。
第九條操作人員進入搶修作業區前應按規定穿戴防靜電服、鞋及防護用具,并嚴禁在作業區內穿脫和摘戴。作業現場應有專人監護,嚴禁單獨操作。
第十條在警戒區內燃氣濃度未降至安全范圍時,嚴禁使用非防爆型的機電設備及儀器、儀表等。
第十一條管道和設備修復后,應對夾層、窨井、煙道、地下管線和建(構)筑物多場所進行全面檢查。
第十二條當事故隱患未查清或隱患未消除對不得撤離現場,應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消除隱患為止。
第四章搶修作業
第十三條搶修人員到達事故現場后盡快了解現場情況,建立隔離區,控制氣源、消滅火種,切斷電源,驅散積聚的燃氣。在室內應進行通風,嚴禁啟閉電器開關及使用電話。地下管道泄漏時應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聚積在地下和構筑物空間內的燃氣。
第十四條燃氣設施泄漏的搶修宜在降低燃氣壓力或切斷氣源后進行。
第十五條搶修作業時,與作業相關的控制閥門必須有專人值守,并監視其壓力。
第十六條當搶修中暫時無法消除漏氣現象或不能切斷氣源時,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并做好事故現場的安全防護工作。
第十七條處理地下泄漏點開挖作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搶修人員應根據管道敷設資料確定開挖點,并對周圍建(構)筑物進行檢測和監測;當發現漏出的燃氣已滲入周圍建(構)筑物時,應根據事故情況及時疏散建(構)筑物內人員并驅散聚積的燃氣;
(二)應連續監測作業點可燃氣體濃度。當環境中可燃氣體濃度在爆炸范圍內時,必須強制通風,降低濃度后方可作業;
(三)應根據地質情況和開挖深度確定作業坑的放坡系數和支撐方式,并設專人監護;
(四)對鋼制管道進行維護、搶修作業后,應對防腐層進行恢復并達到原管道防腐層等級。
第十八條鑄鐵管泄漏搶修時,除應符合本規定第十三條至第十七條規定外,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泄漏處開挖后,宜對泄漏點采取措施進行臨時封堵;
(二)當采用阻氣袋阻斷氣源時,應將管線內燃氣壓力降至阻氣袋有效阻斷工作壓力以下,且阻氣袋應在有效期內使用;給阻氣袋充壓時,應采用專用氣源工具或設施進行,且充氣壓力應在阻氣袋允許充壓范圍內。
第十九條當聚乙烯塑料管道發生斷管、開裂、意外損壞時,搶修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采取關閉閥門、使用封堵機或使用夾管器等方法有效阻斷氣源后進行搶修,并應采取措施保證聚乙烯塑料管熔接面處不受壓力;
(二)搶修作業中應采取措施防止靜電的產生和聚積;
(三)搶修作業中環境溫度低于-5℃或大風(大于5級)天氣時,應采取防風保溫措施,并應調整連接工藝。
第二十條有動火作業時,應符合本規程第三十四條有關規定。
第二十一條場站泄漏搶修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低壓儲氣柜泄漏搶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檢查和搶修人員直接采用燃氣濃度檢測器或采用檢漏液、嗅覺、聽覺來判斷泄漏點;
2、應根據泄漏部位及泄漏量采用相應的方法堵漏;
3、當發生大量泄漏造成儲氣柜快速下降時,應立即打進口閥門、關閉出口閥門,用補充氣量的方法減緩下降速度。
(二)壓縮機房、烴泵房燃氣泄漏時,應立即切斷氣源、電源,開啟室內防爆風機。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復供氣。
(三)地上(下)調壓站、調壓箱發生泄漏,應立即關閉泄漏點前后閥門,打開門窗或開啟防爆風機,故障排除后方可恢復供氣。
第二十二條當調壓站、調壓箱因調壓設備、安全切斷設施失靈等造成出口超壓時,應立即關閉調壓器進出口閥門,并在超壓管道上放散降壓,排除故障。當壓力超過下游然氣設施的設計壓力時,應對超壓影響區內燃氣設施進行全面檢查,排除所有隱患后方可恢復供氣。
第二十三條用戶室內燃氣設施泄漏搶修作業應符合下列規定:
(一)接到用戶泄漏報修后應立即派人檢修;
(二)進入室內后應在安全的地方切斷電源,打開門窗通風、切斷氣源、消滅火種,嚴禁在事故現場撥打電話;
(三)嚴禁用明火查漏。應準確判斷泄漏點,徹底消除隱患。當未查清泄漏點時,不得撤離現場,應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消除隱患為止;
(四)漏氣修理時應避免由于檢修造成其他部位泄漏,應采取防爆措施,嚴禁使用能產生火花的工具進行作業。
第二十四條修復供氣后,應進行復查,確認安全后,搶修人員方可撤離事故現場。
第五章中毒、火災與爆炸
第二十五條當發生中毒、火災、爆炸等事故,危及燃氣設施和周圍環境的安全時,應協助公安、消防及其他有關部門進行搶救和保護好現場。
第二十六條當燃氣設施發生火災時,應采取切斷氣源或降低壓力等方法控制火勢,并應防止產生負壓。
第二十七條燃氣設施發生爆炸后,應迅速控制氣源和火種,防止發生次生災害。
第二十八條火勢得到控制后,應按本規程第十六條的有關規定進行搶修。
第二十九條火災與爆炸災情消除后,應對事故范圍內管道和設備進行全面檢查。
第六章圖檔資料
第三十條搶維修單位應建立搶修工程圖檔資料,并對圖檔資料實施動態管理,根據實際情況隨時進行更新。
第三十一條搶修工程的記錄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事故接警記錄;
(二)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和原因等;
(三)事故類別(中毒、火災、爆炸等);
(四)事故造成的損失和人員傷亡情況;
(五)參加搶修的人員情況。
第三十二條搶修工程的資料應包括下列內容:
(一)搶修任務書(執行人、批準人、工程草圖等);
(二)動火申請書;
(三)搶修記錄;
(四)事故報告或鑒定資料;
(五)搶修工程質量驗收資料和圖檔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