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工程一般操作規程辦法
3.1.1通信工程施工應考慮下列主要危險源、危害因素:
1光電纜施工防護不當。
2工具、材料侵限。
3電纜接續、割接錯誤,零線與保護地合設、電源的正負極接錯及外電源引入質量不良,通信數據未備份。
4室內施工使用電器產生明火,室內施工損傷既有設備。
5無線通信鐵塔組立、天線安裝未防護。
6機車天線安裝未防護。
7當采用綜合接地時,未與綜合接地系統的貫通地線進行等電位連接。
8系統的防雷、電磁兼容及接地不徹底。
3.1.2通信工程中的系統割接、無線鐵塔安裝等工序,以及既有通信工程改造中的影響行車和既有設備安全、新建設施開通等施工項目為重大危險源,應制定專項施工方案,并按規定進行審批或備案。在涉及重大危險源施工時,施工單位專職安全管理人員應進行現場指導,監理單位應進行旁站監理,設備管理單位應進行現場監護。
3.1.3工程開工前,應與相關部門簽定安全施工協議,辦理開工報告。
3.1.4營業線上施工時,應執行鐵路有關營業線施工確保行車安全的規定,減少對鐵路運輸及安全的影響。對通信設備的搬遷、割接、改線和倒替,應取得有關部門批準并應盡量縮小設備停用范圍和時間。
3.1.5光電纜接續、測試、高處作業等特殊工種和重要工序的作業人員應按相關規定持證上崗。
3.1.6在雷雨、冰雪、能見度低以及六級以上大風等環境惡劣條件下嚴禁高處作業。
3.1.7在營業線施工作業應嚴格執行“三不動、三不離”(“三不動”:未聯系登記好不動,對設備性能狀況不清楚不動,正在使用中的設備不動;“三不離”:工作完了、不徹底試驗良好不離,影響正常使用的設備缺點未維修好前不離,發現設備有異狀時、未查清原因不離)的規定。
3.1.8使用起重機等大型機械進行搬運、吊裝等作業前,應核實機械設備狀態正常符合使用要求。搬運、吊裝的作業半徑不得侵入鐵路建筑限界。使用人力進行搬運等作業時,必須配備足夠的人力。
3.1.9夜間施工應有良好的照明條件。
3.1.10橋梁上作業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在營業線橋梁上施工時應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并良好的通信設備。
2在橋梁墩臺上施工必須有防護設施,橋梁上應設有專人防護。
3當在橋墩臺側面鉆孔時如作業空間不夠時,應搭設作業臺,作業臺應安全可靠,并應有護欄。
4當有列車通過時應停止工作,施工人員避讓到安全地點。
5作業人員工作必須配戴安全帽,上下傳遞料具應用繩索吊工具袋進行。
6橋上下運送物料和工具時,應采用吊裝運輸,嚴禁拋擲,
7在橋欄外和橋墩上施工時,應符合高處作業安全的相關規定。
3.1.11隧道內作業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在隧道內施工時應設防護、由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并配備良好的通信設備。
2應備有安全可靠且滿足照度要求的照明設備。
3作業臺上放置的材料和工具,應有防止脫落的安全措施。
4隧道內材料堆放不應侵入限界,堆放處應設反光標志。
5有列車通過時應停止作業。
6隧道內直放站、中繼器、電源等設備安裝位置和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并應牢固可靠、接地良好。
7施工完畢后,應專人進行檢查,確保所有作業項目可靠固定,全部施工人員和剩余物料撤離現場。
3.1.12橋隧打孔、灌注及埋入件安裝作業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橋、隧道接縫處嚴禁打孔。
2使用化學錨栓,藥劑應在有效期內?;瘜W錨栓、膨脹錨栓操作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書進行。
3灌注化學錨栓前,必須清除孔內所有的灰塵及水分,孔內不得有任何的雜質或油污。
4安裝化學錨栓后,檢查安裝是否牢固。
5隧道內打孔時,應采用濕式作業方法或其他除塵措施。
3.1.13通信箱式機房的施工應符合下列安全要求:
1箱式機房的運輸應符合《鐵路工程基本作業施工安全技術規程》TB10401的相關規定
2箱式機房的電纜引入口在電纜引入完成后,必須按照規定進行電纜引入口的封堵。
3箱式機房必須按規定進行接地連接。接地連接完成后方能進行機房內的設備安裝,各柜、架、盤等必須按規定的對應位置進行安裝,并做好接地連接
篇2:行車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一、操作人員班前、班中嚴禁飲酒。操作時必須精神飽滿,精力集中。
二、操作人員在使用行車前,應進行例行檢查、發現裝置和零件不正常時,必須在使用前排除。
三、開車前,必須鳴鈴或報警。操作中行車接近人時,亦應給以斷續鈴聲。
四、非行車操作人員不準隨便進入行車駕駛室。
五、行車上有兩人工作時,事先沒有互相聯系和通知,不得擅自開動行車。
六、工作中遇到突然停電,應將所有控制器手柄板回零位,在重新工作前應檢查行車是否完好后方可使用。因停電重物懸掛半空時,操作人員應使地面人員緊急避讓。
七、在任何情況下,吊運重物不準從人的上方通過,吊臂下方不得有人。
八、操作人員進行行車維護保養時,應切斷主電源并掛上標志牌。
九、嚴禁大小車及上下車三線同時使用。
十、控制器應逐步開動,不得將控制器手柄從順轉位置直接猛轉到反轉位置,應先將控制器轉到零位,再換反方向。
十一、堅持做到“十個不準吊”:
1、指揮信號不明或亂指揮不吊;
2、物體重量不清或超負荷不吊;
3、斜拉物體不吊;
4、重物上站人或浮置物不吊;
5、工作場地昏暗,無法看清場地、被吊物及指揮信號不吊;
6、工件埋在地下不吊;
7、工作捆綁、吊掛不牢不吊;
8、重物棱角處與吊繩之間未加墊襯不吊;
9、吊索具達到報廢標準或安全裝置失靈不吊;
10、重物超長未采取牽引措施不吊。
篇3:車下作業員安全操作管理制度
為了進一步完善并明確生產線車下作業人員安全作業標準,使車下作業人員的人身安全能夠得到有效的保證,特制定車下作業人員安全操作管理流程,內容如下:
1.對未裝儀表臺和組合開關的車輛到車下操作前,把“嚴禁打車”牌分別懸掛在駕駛區方向機桿和副啟動盒醒目位置,然后再進入車下工作。操縱、電工人員嚴禁進行發動車輛操作。
2.針對于水暖車組合開關安裝人員在安裝完畢后把組合開關啟動鑰匙直接轉到水暖車下操作人員手中,每條生產線水暖組安排專人負責,在水暖車下操作工序未完工之前,其他操縱、電工調試人員如果需要啟動鑰匙到水暖負責人處借取,借取人員必須對鑰匙負責,不得轉借他人,用完之后及時歸還水暖負責人。要求到車下操作人員在未拿到鑰匙時嚴禁進入車下工作。
3.水暖組在車下工序完工后拿鑰匙的負責人及時把鑰匙轉給電工調試,絕不能因個人工作失誤耽擱生產。
4.在車下有員工作業時,或者儀表臺駕駛區、副啟動盒處掛有“禁止打車”標牌時,電工調試只允許進行靜態電工調試,嚴禁進行發動車輛的動態調試。
5.對于完工或下線車輛如果因特殊情況需要進入車下整改操作,必須在前后醒目位置放置“嚴禁打車”標牌,并且隨身攜帶啟動鑰匙,如有特殊原因找不到啟動鑰匙,必須安排專人對駕駛區進行監護,保證車輛不會被其他人員啟動。
6.車下作業人員進入車下作業之前必須嚴格遵守“三務必/兩落實/一注意”原則,即:務必在駕駛區掛有“嚴禁打車”警示牌;務必在副啟動盒處掛有“嚴禁打車”警示牌;務必隨身攜帶啟動鑰匙,落實檢查止輪器是否放置到位;落實走線時板鏈運行是否徹底結束,注意進入車下作業時身體所躺位置遠離車輪。
7.倒車司機及車輛啟動作業人員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動車作業時必須通知車底作業人員將“嚴禁打車”警示牌撤離后方可作業,在溝通未遂的情況下嚴禁賭氣擅自作業(此時車底作業人員應以車間整體生產進度為重予以必要配合)。
8.倒車司機在作業前務必確保在車輛即將啟動→初始運行時間段車底作業人員連人帶牌(“嚴禁打車”警示牌)全部撤離車輛運行危險區后方可作業;在使用拖車棒及拖拉機進行拖運無效工藝車作業時嚴禁采用掛擋點踩剎車的方式來提醒車底車內人員撤離;在用拖拉機拖運無效工藝車時責任工段必須做好“三同時”即一條線同時指定三人一同配合作業:一人駕駛拖拉機/一人操縱無效車/一人監護當事車車底及四周安全狀態。
9.在倒車作業進行之前由倒車司機負責告知車底車內及車四周作業人員要求全部撤離,作業人員應立即予以配合不能推拖扯皮,車底作業人員聽到走線鈴聲響起后應立即撤離車底、在出現走線鈴聲短暫停息情況下車底作業人員在與板鏈操作人員溝通確認不再走線的情況下方可進入車底繼續作業,不得擅自行鉆入車下.
10.以上管理規定自下發之日期開始執行,要求所有員工必須按規定嚴格執行,相關工段班組長對相關安全管理規定進行嚴格監控,對在檢查中發現違規操作的員工,將按照相關處罰規定進行嚴肅處理,同時視情節嚴重度對相關組、班、段長進行的罰款處理。
本規定最終解釋權歸車間所有,同時車間保留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對本規定進行健全完善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