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
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貫徹執行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標準規范。
2、監督檢查企業的各類人員、各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及安全生產責任的落實。
3、組織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活動,開展安全思想意識和安全技術知識教育。
4、負責制訂、更新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檢查執行情況。
5、組織安全生產檢查,督促隱患整改,對現場重大隱患和緊急情況有權令其停止作業。
6、監督企業和項目安全生產費用的正確使用。
7、審核項目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的配備方案。
8、參與分包單位選擇考核,對分包單位安全生產能力提出評價意見。
9、參加安全技術措施、安全專項施工方案的審核、專家論證。
10、參與重大工程項目機械設備、安全防護設施的驗收。
11、組織安全考核評比,會同工會認真開展安全生產競賽活動,總結、交流、推廣安全生產先進管理方法、科研成果。
12、監督檢查勞動防護用品、有毒有害作業場所勞動保護措施的落實。
13、指導基層安全生產工作,定期召開安全專業人員會議。
14、編制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預案,開展演練活動。
15、及時、如實報告生產安全事故,參加事故調查處理,建立事故檔案。
16、負責施工生產中易燃、易爆、劇毒物品的使用審批和監管。
17、掌握施工過程的火災特點,深入基層監督檢查火源、火險及消防設施的管理,督促落實火險隱患的整改,確保消防設施完備和消防道路通暢。
篇2:車輛管理部門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負責機動車輛及駕駛員的安全管理。
2、認真貫徹道路交通管理條例和上級相關安全生產要求,明確機動車輛及安全管理責任制,并督促落實。
3、制訂機動車輛安全管理規定,對機動車輛定期進行安全檢查,確保機動車輛安全性能完好。
4、制訂駕駛員安全管理辦法,對駕駛員定期進行安全駕駛知識和事故案例教育,不斷提高駕駛人員的安全行車意識和駕駛操作技能。
5、堅持機動車駕駛員的內部操作證制度,嚴禁非職業駕駛員駕駛系統內機動車輛。
6、對安全行車優秀駕駛員進行表彰獎勵。
7、負責機動車輛責任傷亡事故的調查、分析、處理。
篇3:企業計劃管理部門工作責任制度
企業(公司)計劃管理部門工作責任制度
(一)綜合信息中心負責人工作責任制度
第一條職務。
(1)在上級的領導下,有目的地組織收集、整理、分析、傳遞、研究、處理、貯存企業內外有關經營管理、科技進步、思想工作等方面的綜合信息,為領導決策和各部門應用服務。
(2)根據企業檔案管理相關規定要求,負責歸口管理公司計劃統計、經營銷售、生產調度、物資供應、財務管理、勞動人事等各方面工作所形成的檔案,并積極組織檔案編研,主動為領導提供利用。
(3)負責組織開展經濟技術信息工作,為公司制訂經營決策和產品開發方案提供依據。
(4)組織搞好科技資料圖書選購、收藏、介紹工作,為提高公司科學技術素質服務。
(5)負責組織協調公司信息(通信)網絡的工作。
(6)負責組織制(修)訂綜合信息管理制度。
(7)積極組織開展重大信息的調研活動,努力辦好信息刊物,不定期召開信息發布會,及時向公司內外傳遞、發布有關信息。
(8)積極參加行業、地區及國家經濟技術信息網絡活動,搞好信息的協作和交流,不斷提高公司信息管理水平。
(9)逐步開展對外有償信息咨詢服務活動。
(10)逐步發展與國際上的信息聯系。
(11)完成公司領導交辦的其他工作。
第二條職權。
(1)有權組織信息員收集公司內外各方面的信息。
(2)對所轄信息工作崗位有檢查督促權。
(3)有權代表工廠參加行業和地區經濟技術信息網絡活動。
(4)有權組織開展綜合信息調研活動,組織召開廠內信息發表會,主持編撰《××信息》刊物。
(5)有權向全公司各部門索取有關信息資料,督促按期整理交繳檔案。
第三條職責。
(1)對收集、整理、傳遞、貯存發布的信息的準確性、及時性負責。
(2)對所轄信息崗位工作的質量和安全負責。
(3)對專業器材管理不善,造成丟失、損壞、影響工作負責。
(4)對檔案信息資料保管不善,造成丟失、損壞和失、泄密現象負責。
(二)計劃管理部門負責人工作責任制度
第一條職務。
(1)貫徹執行上級各項方針政策,在公司領導下,堅持以搞活生產經營,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在科學預測的基礎上組織制訂企業中、長期規劃。
(2)根據市場需要和企業內部條件,按照盡可能滿足用戶需要和注重經濟效益的原則,組織編制企業年度生產經營綜合計劃。
(3)負責主編年度、季度、月度生產計劃并按時下達組織落實。
(4)根據企業年度生產經營綜合計劃,組織有關歸口部門制訂各項經濟技術計劃指標,綜合平?后下達,統一管理。
(5)在公司領導下,組織召開公司經營活動分析會。
(6)負責綜合統計。歸口管理公司的統計工作,統一管理公司的統計報表、原始紀錄,按上級規定編報統計報表。
(7)檢查和考核各項技術經濟計劃指標的完成情況,參與重大技術改造和技術組織措施項目的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
(8)負責公司對外經濟聯合的統一管理工作。
(9)完成公司臨時布置的各項任務。
第二條職權。
(1)有權監督、檢查各部門對生產經營綜合計劃及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執行完成情況。
(2)有權要求各單位按時提供編制計劃所需要的各種資料。
(3)根據公司經營方針目標展開的要求,有權對各單位的工作進行督促、檢查、診斷和評價,以保證公司經營目標的實現。
(4)對各部門提供的計劃方案有審核、調整、綜合平衡權。根據生產經營的實際情況,對公司年度計劃有權提出修改、調整的建議。
(5)有權要求各單位及時編制各種統計報表,建立健全原??記錄,有權監督“統計法”的貫徹執行。
(6)有權參加上級召開的有關會議,參加公司內部有關經營業務的會議。
(7)有權代表公司進行橫向聯營事務洽談。
(8)有權要求各單位提供有關計劃,對外報送的各種專業計劃必須通過計劃科審核。
第三條職責。
(1)對企業生產經營計劃和各項經濟技術指標的科學性、預見性及下達的及時性負責。
(2)對報送的各種統計報表的準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負責。
(3)對簽署的有關計劃、文件出現差錯負責。
(4)對所編制下達的計劃,因綜合平衡不周,而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影響公司生產任務和完成負責。
(5)對對外經濟聯合事前調查分析不夠,參謀不當、條文考慮不周,造成失誤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