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挖掘機安全操作規程(5)

挖掘機安全操作規程(5)

2024-07-11 閱讀 3702

挖掘機的安全操作規程(五)

1.作業前應進行檢查,確認一切齊全完好,大臂和鏟斗進去范圍內無障礙和其他人員,鳴笛示警后方可作業。

2.挖掘機駕駛室內,外露傳動部分,必須安裝防護罩。

3.電動的單斗挖掘機必須接地良好,油壓傳動的臂桿的油路和油缸確認完好。

4.正鏟作業時,作業面應不超過本機性能規定的最大開挖高度和深度。在拉鏟或反鏟作業時,挖掘機履帶或輪胎與作業方面邊緣距離不得小于5米。

5.挖掘機在平地上作業,應用制動器履帶(或輪胎)剎住、楔牢。

6.挖掘機適用于在粘土、沙礫土、泥炭巖等土鑲的鏟挖作業。禁止用挖掘機的任何部位去破碎石塊、凍土。

7.取土、卸土不得有障礙物,在挖掘時任何人不得在鏟斗作業回轉半徑范圍內停留。裝車作業時,應待運輸車輛停穩后進行,鏟斗應盡量放低,并不得砸撞車輛,嚴禁車廂內有人,嚴禁鏟斗從汽車駕駛室頂上越過。卸土時鏟斗應盡量放低,但不得撞擊汽車任何部位。

8.行走時臂桿應與履帶平行,并制動加轉機構,鏟斗離地面宜為1m。行走坡度不得超過機械允許最大坡度,下坡用慢速行使,嚴禁空檔滑行。轉彎不應過急,通過松軟地時應進行鋪墊加固。

9.挖掘機回轉制動時,應使用回轉制動器,不得用轉向離合器反轉制動。滿載時,禁止急劇回轉猛剎車,作業時鏟斗起落不得過猛。下落時不得沖擊車架或履帶及其他機件,不得放松提升鋼絲繩。

10.作業時,必須待機身停穩后不得繼續挖土,鏟斗未離開作業面時,不得作回轉行走等動作,機身回轉或鏟斗承載時不得起落吊臂。

11.拉鏟作業時,鏟斗滿載后不得繼續吃土,不得超載。拉鏟作溝渠、河道等項作業時,應根據溝渠、河道的深度、坡度及土質確定距坡沿的安全距離,一般不小于2m,反鏟作業時,必須待大臂停穩后再吃土,收斗,伸頭不得過猛、過大。

12.駕駛司機離開操作位置,不論時間長短,必須將鏟斗落地并關閉發動機。

13.不得用鏟斗吊運物料。

14.發現運轉異常時應立即停機,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作業。

15.輪胎式挖掘機在斜坡上移動時鏟斗應向高坡一邊。

16.使用挖掘機拆除構筑物時,操作人員應分析構筑物倒塌方向,在挖掘面駕駛室與被拆除物之間留有構筑物倒塌的空間。

17.作業結束后,應將挖掘機開到安全地帶,落下鏟斗制動好回轉機構,操縱桿放在空檔位置。

18.作業后應將機械擦拭干凈,冬季必須將機體和水箱內的水放盡(放凍液除外),關閉門窗加鎖后可離開。

篇2:(挖掘機裝載機)主要機械設備安全作業規程

一、隨時保證裝載機汽笛、或報警器良好,進行操作時必須發生警告信號,夜間作業時,車下、車后、前后、左右燈光必須良好。

二、在挖掘機挖掘時,發現懸浮巖塊或塌陷征兆,應立即停止工作,并將設備開到安全地帶。

三、挖機裝載機作業時,任何人不得在懸臂和鏟斗下面的底幫附近停留,挖機旋轉半徑內不得有人。

四、禁止向運輸車輛裝載過漏和裝截不均,以及將巨大巖塊裝入車的一端,以免引起翻車事故。

五、在向汽車裝料時,禁止鏟斗從汽車駕駛臺上方通過,車箱內不得有人,裝車時汽車司機不得停留在司機室踏板上,裝車時不得將鏟斗壓碰汽車車箱,鏟斗高度不得超過0.5m,以免砸壞車輛。

六、經常檢查維修,班前班后檢查機械狀況,液壓油有無問題,先檢查、后作業。

七、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核,取得資格證持證上崗,嚴禁無證操作。

篇3:挖掘機作業維護保養規程

一級技術保養(累計工作100小時或每月進行一次)

1、完成例保項目。

2、檢查蓄電池電液比重及電液量是否足夠和正常。

3、檢查發動機潤滑油并清洗粗濾網。

4、檢查履帶或輪胎的使用情況是否正常。檢查回轉馬達的工作情況并進行潤滑。

5、進行整機清洗,清除油污、泥土等,并應按各機型說明書要求對有關的潤滑點進行潤滑。累計工作200小時后除應完成以上工作外,還應進行下列各項內容。

6、回轉滾盤齒輪、軸承和中心回轉接頭等加注潤滑脂。

7、履帶張緊裝置和有關配合處加注潤滑脂。并視情況調整張緊。

8、檢查分配閥操縱桿的滑動情況。

9、輪胎式挖掘機還應進行輪胎氣壓檢查、輪箍及輪胎磨損情況檢查。制動油缸的油位和管路接頭有否松動,制動踏板行程及間隙檢查。

10、全面清洗潤滑油的粗、精濾清器。清洗液壓泵入口濾網。

11、清洗或更換空氣濾清器,清洗冷卻水箱及水道。

12、對操縱手柄活動部分,滑動軸承、計時表等添加機油。

13、清洗燃油濾清器,視情況清洗燃濺相。

14、清掃制動油缸,檢查活塞蓋。檢查制動氣壓、制動間隙襯里和滾筒的磨損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