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塔施工主要安全保證措施
群塔施工主要安全保證措施
1、單塔施工安全措施詳見單塔施工方案。
2、群塔作業時,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應當注意以下幾方面:
⑴在布置塔吊的時候,應保證處于低位的塔吊塔臂與高位塔吊
塔身之間的距離大于2米。
⑵由于施工場地限制,1#、2#、5#樓均有部分覆蓋區域在現場
圍擋外(見后附主體施工平面布置圖);其中,施工現場北側圍擋緊鄰室外正式道路,施工現場南側圍擋緊鄰大施工區域內其他施工單位施工現場,根據北京市建委、北京市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京建施[2003]1號文10.10條規定,2#、5#樓塔吊大臂旋轉區域背向施工圍擋,設置旋轉限位裝置,嚴禁大臂旋轉出圍擋區域。1#樓塔吊大臂旋轉區域朝向施工圍擋,設置小車行走限位裝置,嚴禁施工圍擋外吊物。
⑶在實際施工中,考慮到便于施工,塔吊5與塔吊1之間的距離滿足不了要求,因此在施工過程中,應確保塔吊5高度始終高于塔吊1。
⑷在施工前,應對各塔吊配備固定的信號指揮員和相對固定的
掛鉤人員,并對其進行相應的安全教育、培訓。
⑸塔吊司機和信號指揮員必須持證上崗。在作業中,各相關人員應當配合默契,塔吊司機應無條件服從信號指揮員的指揮進行吊裝作業。
⑹相鄰塔吊同時作業時,要求信號指揮員必須相互協調,避免作業過程中塔吊塔臂、鋼絲繩及掛鉤互相碰撞或纏繞,確保吊裝作業的順利進行。
⑺當塔吊群同時作業時,考慮到它們各配件之間有可能發生相互碰撞,并且為了更好的協調各塔吊工作,因此在塔吊1、塔吊2、塔吊5或塔吊2、塔吊3、塔吊4同時工作時應配備一個信號指揮員來協調各塔吊的吊裝作業,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⑻遇六級以上強風,必須停止吊裝作業,并將塔臂順風向停放,防止相鄰塔吊塔臂互相碰撞發生事故。
⑼注意收集氣象資料,提前掌握每天天氣情況,盡量將吊大模的時間安排在白天。
⑽司機必須在佩帶指揮信號袖標的人員指揮下嚴格按照指揮信號、旗語、手勢進行操作。對指揮錯誤有權拒絕執行或主動采取防范或應急措施。
⑾鋼絲繩吊物安全距離不小于5米。
⑿未盡事宜詳見北京市建筑工程安全操作有關規程及法規。
篇2:施工項目安全技術措施保證制度
1、建立健全各級各部門的安全生產責任制,責任落實到人,各項經濟承包及分包合同均有明確的安全指標和獎罰辦法。
2、在編制施工組織設計,制定施工方案和下達施工計劃時,必須同時制定和下達施工安全技術措施。無安全措施技術交底,不得施工。
3、生產工人應掌握本工種操作技能,熟悉安全技術操作規程,經考試合格,持證上崗,認真建立"職工安全教育記錄卡",及時做好記錄。
4、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安全帽,每天有佩帶袖章的安全員值班。現場設有安全生產管理制度牌、防火須知牌、安全無重大事故計數牌、安全責任區劃分牌。在主要施工部位、作業點、危險區、都必須掛有安全警示牌。
5、安全防護用品、鋼管、扣件、螺栓、電力線等材料的質量必須符合規范規定的要求。
6、中小型施工機具均必須專人使用,專人保養,并掛安全操作牌。
7、夜間施工配備足夠的照明,電力線必須由電工人員架設及管理,并按規定設紅燈警示。
8、基礎開挖前要對地下管線及障礙物進行調查,有地下管線的地段,改機械開挖為人工開挖,挖出的管線必須進行保護。
9、各種大型施工機械,使用前要認真檢查,確認良好,并經試運轉正常后,方可使用。多臺塔吊施工作業相距較近時,塔臂的高度必須錯開,并指定專人負責監督。
10、參加施工的駐地管理人員一律持證上崗。佩證內容有姓名、職務和本人像片,安全員的配證為紅色以示醒目。
11、建立定期和不定期的現場安全檢查制度。
定期檢查:項目經理部每半月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安全員和作業班組隨時注意安全檢查。每次檢查都必須做好記錄,發現事故隱患要及時簽發安全隱患通知單,并本著三定的原則(即定整改負責人、定整改時間、定整改措施)及時解決,將事故苗頭消滅在萌芽狀態。
12、按《消防管理條例》和《建筑工地防火管理暫行規定》加強施工現場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現場成立安全防火小組。
篇3:梁板模板工程施工安全保證措施
1、現場操作人員應戴安全帽,扣好帽帶,高空作業時系安全帶和工具袋工具放在袋內,防止墜落傷人。
2、木工機械要加防護裝置,要有接地線,安裝漏電保護器,分機要一機一閘一保護,機械操作人員要經過培訓特證上崗。
3、木工及堆場設置足夠消防器材并經常檢查,發現失效及時更換。
4、施工現場禁止吸煙,杜絕火種。
5、刨花木屑應及時清運到指定地點堆存,并及時外運。
6、模板或材料吊運時,在吊臂旋轉范圍內不準停立或行走。
7、拆模時人員不可停留在拆除的板下。
8、墻柱模板支立時,應搭設操作腳手架,鋪設跳板,支立梁側模時,應在梁側操作架上鋪腳手板,操作架外側應設防護欄桿。
木工機械噪音較大,應按指定地點安裝,并設有防噪音措施,為了防止空氣污染應采取防塵措施。
10、大風大雨大霧大雪天氣,不準在高空作業,雨雪后要采取防滑措施并檢查架子的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