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人身安全具體保證措施
隧道工程項目人身安全的具體保證措施
1.安全技術和意識教育
上崗人員必須通過安全技術培訓和教育,針對不同的工種進行專項培訓,使工人掌握安全生產技術基本知識,提高安全意識,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嚴格遵守操作規程
根據工種的特點,組織編制操作規程,并在施工中針對危險點進行專門安全交底,提高自我防護能力,保證職工的人身安全。
3.牢固樹立"安全第一,從我做起"觀念
通過培訓學習、安全事故教育、安全檢查、工程例會和開展安全月等活動,提高職工對安全的重視,樹立"安全第一,從我做起"的觀念。
4.危險源識別和監督檢查
認真劃分危險源,通過危險源辨識與風險評價,對危險源進行有效控制,通過監督檢查,采取降低危險風險、安全防護、利用技術進步、制訂可行的應急方案等措施,確保人身安全。
5.遵守國家勞保政策
按國家勞保政策,尊重職工法定作業時間與節假日休息權,配備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帶、絕緣護品、防毒面具、防塵口罩等),選購時必須審核其產品的"生產許可證"、"產品合格證"和"安全鑒定證書",確保防護用品安全可靠。
6.做好日常生活管理,確保人人健康
加強日常生活管理,保證生活飲用水和食品符合衛生標準;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注意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充分休息,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工地設衛生隊,工點配置衛生小藥箱,加強施工一線衛生防病工作。
7.安全獎懲具體措施
7.1.項目指揮部與各專業隊簽訂安全包保責任狀,每月全面檢查一次安全生產管理情況,每季度檢查一次安全生產管理情況,半年綜合考核評定,根據項目《安全生產管理辦法》進行獎罰兌現。
7.2.獎勵:實現安全生產目標,考核期內未發生因工死亡事故,無交通責任死亡事故,重傷率0.3‰以下的施工隊將進行獎勵。
7.3.處罰:發生重傷二人以上事故,將進行處罰。對因玩忽職守、失職等造成重大傷亡事故的,從重加倍處罰;觸犯法律的,追究當事人的法事責任。
篇2:鐵路公安處人身安全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加強公安處民警隊伍人身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增強民警的人身安全意識和安全防護能力,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公安處成立人身安全管理工作組織機構,由公安處處長、政委任組長,分管治安工作副處長任副組長,其他處領導、組干科、宣教科、督察大隊、辦公室、治安支隊等部門負責人為組員。下設辦公室,設在組干科(聯系電話:******),分管治安工作副處長兼任主任,成員為組干科、宣教科、治安支隊、督察大隊等。
第三條本辦法適用的對象為**鐵路公安處全體干部民警,以及保安、護路聯防隊員等。各科室、所隊(含保安公司)等部門必須堅持“管隊伍必管安全,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執行鐵道部,廣州鐵路集團、公安局,三茂鐵路股份有限公司有關安全保護政策,法規和有關規章制度。
第二章人身安全管理和監督
第四條各職能部門的職責、職權:組干科為本辦法管理的職能部門,負責民警安全管理辦法的組織實施;宣教科負責對全處民警年度教育培訓和新招錄民警的教育培訓工作;治安支隊、督察大隊負責各項工作督導檢查。
第五條各科室、所隊必須強化逐級負責制,加強本單位人身安全的組織管理工作,要從不同的工作角度抓好人身安全工作。要正確處理好安全與各項公安保衛工作的關系,努力確保民警的人身安全,堅持公安保衛工作與人身安全并重的思想,確保一方平安。
第六條各部門要不斷提高對人身安全科學管理的水平,強化管理手段,完善配套的安全管理約束、激勵機制。建立健全“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全員安全責任制、負責制、人身安全的管理辦法、逐級簽訂包保責任狀。
第七條建立健全安全分析會議制度。全處每年要召開一次年度人身安全總結分析會議,落實發生人身安全事故隨時分析會議制度;科室所隊每季度要召開一次民警人身安全分析會議。治安支隊、督察大隊負責對各個單位的工作定期進行檢查督導工作。
第八條建立健全人身安全管理臺帳。人身安全各項管理臺帳,由公安處人身安全管理辦公室統一制定下發,各科室、所隊要定期進行填寫更新,公安處將定期對各種臺帳進行檢查。
第三章人身安全教育培訓
第九條宣教科每年度要對全處干警進行一次人身安全培訓,對新招錄或轉崗的民警要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的原則,不斷提高民警的人身安全意識和熟知本崗位安全工作程序、標準,提高民警在各項公安保衛工作中的自我保護能力及處理突發事件能力。并建立健全人身安全教育培訓管理臺帳。
第十條各科室所隊每月要認真組織民警學習鐵路行車安全常識。教育廣大干部、民警在工作和乘坐列車時,嚴格遵守有關安全制度,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第十一條各單位、特別是總務科,要切實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加強全處專、兼職機動車駕駛員安全常識教育,監督駕駛員嚴格遵守公安處警用車輛管理使用規定,嚴格遵守交通法規和公安部“五條禁令”,確保警務用車和駕駛員的人身安全。
第十二條各單位、特別是治安支隊,要加強對槍支警械的日常管理和教育。要加強武器警械的管理,嚴格落實各項安全制度,要求各崗位民警嚴格執行《人民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條例》和《廣州鐵路公安局公務用槍管理使用辦法》等有關規定,嚴格按照上級公安機關有關槍支管理的規定佩帶和使用武器,該配槍的必須配槍,防止和減少民警傷亡事件的發生。民警在攜帶槍支警械執行任務時,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堅決防止被襲受害和槍支被盜、被搶等涉槍案(事)件發生。
第十三條各單位要切實增強民警在執法值勤中安全防范意識,加強內部安全措施,對值勤室、值班室、槍庫等重點要害部位進行加固、筑牢,確保安全,同時要教育廣大民警在一線執法值勤時克服麻痹大意思想,切實增強對當前治安形勢復雜性的認識,提高警惕,保持高度敏感,注意加強自身安全防護。同時,要結合“三基”工程建設,苦練基本功,提高克敵制勝的本領。
第四章崗位安全標準
第十四條客貨派出所崗位安全標準
(一)民警在上班時間內禁止飲酒;
(二)車站執勤民警在立崗接送列車時,應站在白色安全線以內,并隨時注意車站到發列車的動態;
(三)跨越站臺接送列車時,必須從地道通過(未設地道的從車站安全過道通過),禁止橫越股道;
(四)對于在站內發現的涉嫌爆炸物品或裝置,不得隨意處置,應請專業人員排爆。
(五)在清站查車過程中,民警要切實掌握列車發車準確時間,禁止追趕、攀爬正在啟動或正在行駛中的列車,嚴防發生墜車等傷亡事故;
(六)執勤中,要提高警惕,樹立敵情觀念、提高自防意識,克服麻痹思想,嚴防發生不法分子或突發精神性病人襲擊造成的傷害;
(七)嚴格按照要求佩戴各種警械武器裝備上崗執勤,并做到正確使用各種警械武器裝備;
(八)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辦法》,落實槍支佩戴、使用、保管等規定,嚴防發生槍支誤傷他人或自傷事故。
第十五條責任區民警崗位安全標準
(一)嚴格遵守機動車安全行駛規定,嚴禁酒后駕駛機動車輛;
(二)民警在巡查線路時,應行走路基或兩線路中間,嚴禁行走道心、枕木頭、鋼軌面、道岔連接桿、尖軌等;
(三)橫越線路、無人看守道口時,應做到“一站、二看、三通過”,注意左右機車、車輛的動態及腳下有無障礙物;
(四)嚴禁扒乘機車、車輛,以車代步;
(五)嚴禁搶越、鉆車或穿越兩車間隙,順線行走時,不得侵入機車車輛限界,并注意線路機車車輛和貨物裝載動態;
(六)在巡查線路時,應按照規定佩戴防護裝備,并做到注意力高度集中,嚴禁相互攀談,邊走邊打手機,遇車進入隧道時,要提前進入避車洞;
(七)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辦法》,落實槍支佩戴、使用、保管等規定,嚴防發生槍支誤傷他人或自傷事故。
(八)其他巡線民警、保安、護路隊員均要執行上述規定。
第十六條乘警崗位安全標準
(一)乘警在出乘前、值乘中、折返站等時間段禁止飲酒,嚴禁酒后值乘;
(二)嚴格落實乘警趟車作業標準,落實出退乘、當班作業、入庫看車等全過程的安全管理工作,嚴格乘務作業紀律;
(三)值乘中,旅客列車運行中或未停穩前,禁止跳下列車;
(四)乘警下車與站警辦理交接工作時,應密切留意車站的發車信號,及時上車,如發現列車已經啟動時,嚴禁追趕、攀爬列車,嚴防發生墜車等傷亡事故;
(五)乘警在值乘中,非因公務或其他特殊情況,未經支隊或大隊領導同意,不準私自下車;
(六)乘警在列車上,實行查緝追逃、抓捕、盤查、押解、帶離、審查、看押、候問犯罪嫌疑人以及查處危險物品時,要講究方式方法,在保護旅客安全的同時注意保證自身的人身安全,防止發生意外傷害事故;
(七)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辦法》,落實槍支佩戴、使用、保管等規定,嚴防發生槍支誤傷他人或自傷事故。
第十七條機動車駕駛員崗位安全標準
(一)各單位機動車輛出車前,駕駛員必須認真落實“三檢”制度,發現問題及時進行維修、保養,保證行駛安全;
(二)機動車駕駛員必須注意調節休息,嚴禁疲勞駕駛、超速駕駛和酒后駕駛,始終保持旺盛精力駕駛車輛,確保行車安全;
(三)禁止機動車駕駛員在駕駛機動車時接撥手機;
(四)嚴格執行派車制度,堅持“誰審批、誰負責”,各所隊機動車輛離開管內,必須報經值班處領導審批同意。
第十八條刑警崗位安全標準
(一)偵察員在抓捕、盤查、押解、帶離、審查、看押、候問犯罪嫌疑人時,要提高警惕,防止發生嫌疑人襲擊事件,造成民警人身傷害;
(二)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辦法》,落實槍支佩戴、使用、保管等規定,嚴防發生槍支誤傷他人或自傷事故。
以上各崗位安全標準同樣適用機關各科室民警以及機關派到基層工作等民警。
第五章安全事故報告
第十九條安全事故報告內容:事故發生時間、地點、傷亡人數、受傷部位、性別,采取的應急措施,調查、善后組織工作及初步分析的原因等。
第二十條事故報告方式:電話:******(處值班室)。
第二十一條事故報告程序
(一)輕傷事故:事故發生后1小時內報至公安處值班室、組干科;公安處在24小時內報至公司安監室、值班室。
(二)重傷事故:事故發生后半小時內報至公安處值班室;公安處在接到事故報告2小時內報至公司安監室、值班室。
(三)死亡事故:事故發生后要立即報至公安處值班室;公安處在接到事故報告1小時內報至公司安監室、值班室。
第六章安全事故調查處理
第二十二條事故發生后,事故所屬的單位要保護事故現場,采取措施搶救人員和財產,防止事故擴大。
為搶救人員恢復工作必須移動現場物件時,應做好標記,采取攝像、攝影、繪圖等方法記錄事故現場原貌,妥善保存重要痕跡、物證等。
接到事故報告后,公安處領導、工會主席、組干科、所在單位領導等有關人員必須及時趕到事故現場,為傷員的搶救工作提供決策性的意見和經濟保障。
第二十三條事故調查組組成
1、輕傷事故,由主管治安工作的副處長任組長,組織公安處工會、組干科、辦公室、督察大隊等相關部門及有關人員調查處理。
2、重傷事故,由處長或政委任組長,組織公安處工會主席、組干科科長、辦公室等部門及有關人員組成調查組。
3、死亡事故由公司主管負責人任組長,組織有關人員組成事故調查組,公安處有關部門派員參加。
第二十四條事故調查組的職責:
1、查明事故發生經過、原因,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情況;
2、認定事故性質,確定有關單位和人員的責任,提出認定依據以及對責任者的處理意見;
3、指明應接受的事故教訓,提出防范整改措施;
4、寫出事故調查報告。
第二十五條事故調查組應在輕傷事故發生后3個工作日;重傷事故發生后15個工作日;死亡事故發生后30個工作日內完成事故調查工作并寫出事故調查報告,并按公司規定將有關責任人的處理意見、傷亡事故登記表等有關資料上報公司。
第二十六條發生事故的單位,對事故要堅持“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調查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原因,吸取教訓,并制訂好防范措施,落實對有關責任人的經濟考核和行政處分,以維護對事故處理的嚴肅性。
第七章考核與獎懲
第二十七條建立健全人身安全考核獎懲制度。公安處每年對各科室、所隊的人身安全工作進行檢查考核一次;各單位每月對各警探組及民警個人的人身安全工作進行檢查考核一次,列入“三基一化”及月度考核內容,并做好人身安全管理臺帳登記工作。
第二十八條公安處及各科室、所隊要建立健全人身安全管理工作領導包保責任制度。對防止傷亡事故的有功人員予以獎勵;對防止死亡事故的部門和有功人員及包保干部,決定給予表彰獎勵。
第二十九條對民警人身安全工作抓的不好的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公安處分別給予以下處罰:
1、發生責任輕傷事故的科室、所隊人均考核當月月獎50元,考核科室、所隊正職、包保領導和事故責任人當月月獎30%,并視責任大小給予行政處分。
2、發生責任重傷事故的科室、所隊人均考核當月月獎100元,考核科室、所隊正職、包保領導和事故責任人當月月獎50%,并視責任大小給予行政處分。
3、發生責任死亡事故的科室、所隊人均考核當月月獎200元,科室、所隊正職、包保領導及相關責任人免去當月月獎,并視責任大小給予行政處分。
4、發生重傷及以上事故,公安處主管領導、分管領導呈報上級處分。
本條對所有人員的考核金額,均采用最高基數,不重復考核。
第八章附則
第三十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十一條本辦法由公安處安全辦負責解釋。
篇3:人身安全十大禁令范文
1)安全教育和崗位技術考核不合格者,禁止獨立上崗操作。
2)不按規定著裝或班前飲酒者,禁止進入生產崗位和施工現場。
3)不戴好安全帽者,嚴禁進入搶修、施工現場或交叉作業現場。
4)未辦理安全作業許可證,嚴禁進入容器、罐、下水井、電纜溝等有害、缺氧場所作業。
5)未辦理安全作業許可證及不系安全帶者,嚴禁高處作業。
6)未辦理維修工作作業許可證,嚴禁拆卸停用的與系統連通的管道機泵等設備。
7)未辦理電氣作業許可證,嚴禁電氣施工作業。
8)未辦理施工破土工作作業許可證,嚴禁破土施工。
9)機動設備或受壓容器的安全附件中,防護裝置不齊全好用,嚴禁啟動使用。
10)機動設備的轉動部件,在運轉中嚴禁擦洗或拆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