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管理工作程序

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管理工作程序

2024-07-11 閱讀 5064

1.目的

為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提高員工安全意識,遵守安全規章,掌握必要的安全保護技能,有效預防和減少事故的發生,特制訂本管理程序;2.適用范圍

本程序適用于公司全體員工(新入職員工、合同工、派遣工、臨時工);外來客商、施工廠商;轉崗、頂崗、脫崗人員等;3.職責

3.1行政人事部職責

3.1.1行政人事部依據公司安環部制訂的年度、月份安全職業健康培訓計劃及臨時性培訓

計劃監督、協助組織實施;

3.1.2行政人事部負責統計需求部門的參訓人員名單并將詳細信息發文通告;3.1.3行政人事部負責培訓課程內容的合理性進行調查,以便對教材改善更新;3.2需求部門職責

3.2.1依據安全生產形勢和實際情況,向行政人事部提交安全職業健康培訓需求,完善相

關記錄;3.2.2車間、部門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由各部門主管完成;特種作業人員或涉危人員安全

培訓由安環部完成或交由外部機構完成;

3.2.3各需求培訓部門依據行政人事部發布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通知的要求組織培訓事宜,安排參訓人員積極準時參加并遵守課堂紀律;

3.3安環部職責

3.3.1依據公司發展需要和結合生產形勢,制定公司年度培訓計劃并將培訓計劃分解至每

月實施;

3.3.2協助行政人事部建立公司齊全的員工入職、轉崗、調崗等培訓記錄檔案;3.3.3負責外來客商、外協施工廠商進入車間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3.3.4依據公司生產特點,組織制定適用于公司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材;3.3.5負責公司內特種作業及涉危作業人員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內容

4.1入廠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一級)

4.1.1由安全環保部負責新入職員工的一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其內容包括:國家有關安

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規、制度、公司安全管理制度、公司安全生產特點、相關事故分析、安全注意事項以及職業衛生防護知識等,并經考試合格后方可分配到各

部門。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

4.2部門(車間)級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二級)

4.2.1由各部門(車間)第一負責人負責,教育內容包括:廠安全生產制度、生產特點、

工藝流程、主要設備的性能、安全技術規程、相關事故教訓、安全防護設施、勞動

保護用品使用等,并經考試合格,方可分配到班組。培訓時間不少于8學時。

4.3班組安全職業健康培訓(三級)

4.3.1由班組長負責,教育內容包括:崗位生產任務、特點、主要生產設施結構原理、操

作注意事項、崗位責任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預防措施、相關事故案例、安全設施裝置、工(器)具、個人防護用品(器具)消防器材等,并經考試合格方可上崗

作業。培訓時間不少于4學時。

4.4特種作業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4.1由安全環保部組織特種作業培訓。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

核管理規則》(GB5306-)的要求進行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取得特種作業證后,方可

從事特種作業。

4.4.2特種作業人員須按各業務主管部門的有關規定的期限組織復審。4.5事故教育培訓

4.5.1凡發生重大事故、職業健康危害事故及在一個計算周期內連續發生事故后,公司要及時組織有關人員進行現場教育,吸取教訓,防止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4.6轉崗、頂崗、脫崗人員教育培訓

4.6.1轉崗、頂崗、脫崗人員達6個月以上者必須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后方

可重新上崗;4.7外來人員安全職業健康培訓

4.7.1外來施工人員必須經安全環保部和設備部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公司

生產特點、相關制度、相關規定、安全注意事項、事故應急救援等內容,并經考試

合格方可發放入廠證。

4.8員工繼續安全教育

4.8.1安全環保部組織制定并實施公司級員工繼續安全教育,教育對象包括公司員工、班

組長及安全員,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政策法規、公司安全文件、規章制度、典型案例討論及其他相關內容。

4.8.2各部門(車間)組織制定本部門(車間)員工繼續安全教育、部門(車間)安全學

習每月不少于一次,所有人員必須參加,教育內容包括:國家政策法規、公司安全文件、規章制度、廠安全規章制度、典型案例等相關內容。

5.安全職業健康培訓管理

5.1公司各部門要建立從業人員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育檔案,記錄培訓時間、內容和考核結

果。

5.2各部門要對培訓教育方式和效果進行評價,確定是否達到培訓目的。5.3公司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是全員培訓,任何人缺席均需進行補培訓。6.相關文件及附件

6.1《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6.2《員工入職安全職業健康培訓教材》6.3《危險化學品知識培訓教材》6.4《員工繼續安全培訓教材》6.5《企業管理人員安全培訓教材》6.6《培訓簽到表》

篇2:石油銷售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石油銷售公司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加強和提高從業員工對作業場所職業危害的防范意識和防范技能,預防、控制和消除職業危害,保護勞動者的健康,根據《職業病防治法》、《作業場所職業健康監督管理暫行規定》等法律、法規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本制度適用于石油銷售公司(以下簡稱"HB公司"或"公司")各部室以及所有從事勞動的員工。

第二章管理

第三條職責和權限

(一)公司主管領導負責審批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計劃和所需經費并監督實施;

(二)公司綜合辦公室負責安全和職業健康教育、制定公司培訓計劃并組織實施;

(三)庫站根據崗位特點負責申報培訓需求,實施職業健康宣傳、協助有關部門組織員工實施培訓;

(四)班組負責入崗職業健康危害和崗位安全教育

第四條工作內容

(一)培訓計劃:公司根據各自培訓需求和內外部變化的情況制定年度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計劃;

(二)培訓時間:對作業人員進行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職業衛生培訓每年累計培訓時間不得少于8小時;

第五條培訓內容

(一)職業安全健康相關法律、法規與標準;

(二)職業危害基本知識;

(三)職業安全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

(四)正確使用、維護職業危害防護設備和個人使用的職業危害防護用品;

(五)發生職業危害事故時的應急救援措施等。

第六條培訓形式

(一)內部教育培訓

1、新員工進廠結合安全"三級教育",介紹公司作業現場、崗位存在的職業危害因素及安全隱患,可能造成的危害;

2、員工在崗期間通過定期培訓或公告欄宣傳,學習職業健康崗位操作規程、相關制度、法律法規及公司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的有關性能、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了解工作環境檢測結果及個人身體檢查結果;

3、轉換崗位培訓由崗位部門負責人講解新崗位可能產生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4、公司按培訓計劃組織的職業健康知識及法律法規、標準等知識;

(二)外部委托培訓

為提高職業健康知識和管理能力,外部培訓一般情況是參加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健康培訓,參加人員一般是公司主要負責人和職業健康管理人員;

第七條培訓效果評定

(一)新入廠或轉崗人員經考核、評定具備與本崗位相適應的職業衛生安全知識和能力方可上崗。未經培訓或者培訓不合格的人員,不得上崗作業。

(二)在崗期間參加公司組織的培訓經考核、評定不合格時,下崗學習,下崗學習期間工資減半、再次考核、評定不合格時公司有權解除勞動合同。

第八條培訓記錄

公司應建立個人培訓檔案并保留相關的培訓記錄。

第三章附則

第九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篇3:水泥廠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水泥公司職業健康宣傳教育培訓制度

1、積極開展職業衛生教育培訓工作,提高職工的職業病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的技能。

2、新職工進企業,必須先進行上崗前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培訓;轉換工作崗位,也應進行相應的職業衛生知識教育培訓。

3、開展日常教育工作,充分利用班前、班后會及其它空余時間,進行職業衛生教育培訓。

4、結合事故案例開展職業衛生教育。

5、專(兼)職的職業衛生管理員必須參加衛生行政部門和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組織的職業衛生安全培訓。

6、結合生產特點開展國家的有關職業衛生的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的學習和培訓。

9、做好學習培訓的記錄。

水泥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