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病防治工作制度規章
為保障職工的人身健康,特制定本規章制度如下:
一、按規定向職工提供符合防治職業病防護要求的設施和個人使用的職業病防護用品;積極采用新工藝,選用新設備,改善工況條件,杜絕“跑、冒、滴、漏”,實行清潔化生產,從源頭控制職業病危害因素。
二、組織公司員工參加職業病衛生教育培訓、學習活動,樹立職業病防范意識。
三、作業場所與生活場所分開,作業場所不得住人,進入生產區域一律禁止吸煙,車間吸煙區要配備滅火裝置。
四、有害作業和無害作業分開,高溫作業與其他站位作業場所分開,夏天必須做好防暑降溫工作。
五、安裝維護好車間、倉庫的通風裝置,保持空氣暢通;可能突然泄漏大量有毒物品或者造成急性中毒的作業場所設置自動報警裝置和事故通風設施。
六、倉庫、生產車間調墨區按要求對化學物品定位放置,做到標示警示清晰,所有油墨、溶劑由專管人保管做好收發登記。
七、對生產辦公現場每年不少于一次環境衛生檢測,并向公司全體員工公布。
八、每年組織開展實施應急預案一次,并時時調整完善應急預案,確保其適效性。
九,定期組織存在職業危害病工種、崗位的員工參加體檢,建立職業健康檔案。
十、認真貫徹落實女職工特殊權益保護合同條款,維護女員工的合法權益,關心女職工的身體健康狀況。
十一、做好新招人員和辭退人員進行體檢,中途辭退人員健康體檢必須到有相應資質的醫療機構作職業性健康體檢,發現異常及時在衛生行政部門申報,及時救治上報。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治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消除職業病危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安全及相關合法權益,促進公司經濟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的規定,結合本公司實際,根據“統籌安排、量力而行”的原則,分輕重緩急,以便集中力量及時解決嚴重影響職工健康、安全的問題。
篇2:主管礦主的職業病防治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企業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建立三級職業衛生管理網絡,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企業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企業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科室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根據“三同時”原則,企業新、改、擴建或技術改造、技術引進項目可能產生職業病危害的,應由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同意方可進行建設,切實做到職業病防護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使用。
6、親自參加企業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的調查和分析,對有關責任人玉一嚴肅處理。
7、對本單位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篇3:煤礦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度
為貫徹執行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加強對職業病防治工作的管理,提高職業病防治的水平,切實保障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第五條的規定,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是從組織上、制度上落實“管生產必須管安全”的原則,使各級領導、各職能單位、各生產單位和職工明確職業病防治的責任,做到層層有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做好職業病防治,促進生產可持續發展。
二、本制度規定從礦領導到各單位在職業病防治的職責范圍,凡本礦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以本制度追究責任。
三、為保證本制度的有效執行,今后凡有行政體制變動,均以本制度規定的職責范圍,對照落實相應的職能單位和責任人。
各單位和人員的職責
(一)、礦長的職責
1、認真貫徹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落實各級職業病防治責任制,確保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的健康與安全。
2、設置與本礦規模相適應的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業或兼職職業衛生專業人員,負責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
3、每年向職工代表大會報告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規劃和落實情況,主動聽取職工對本礦職業衛生工作的意見,并責成有關單位及時解決提出的合理建議和正當要求。
4、每季召開一次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會議,聽取工作匯報,親自研究和制訂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落實職業病防治所需經費,督促落實各項防范措施。
5、親自參加礦內發生的職業病危害事故調查和分析。
6、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全面領導責任。
(二)、礦職業衛生工作領導小組職責
在礦長的領導下,根據國家有關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政策和標準的規定,在本礦中具體組織實施各項職業病防治工作,具體職責:
1、組織制訂(修改)職業衛生管理制度和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并督促執行。
2、根據本礦機構設置,明確各單位、人員職責。
3、制訂礦年度職業病防治計劃與方案,并組織具體實施,保證經費的落實和使用。
4、直接領導本礦職業病防治工作,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
5、組織對本礦干部、職工進行職業衛生法規、職業知識培訓與宣傳教育。
6、經常檢查本礦各單位職業病防治工作開展情況。
7、經常聽取各工區、職工關于職業衛生有關情況的匯報,及時采取措施。
8、對礦內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采取應急措施,及時報告,并協助有關單位調查和處理,對有關責任人予以嚴肅處理。
9、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直接責任。
(三)、礦技術單位的職責
1、編制礦生產工藝、技術改進方案,規劃安全技術措施等,改善職工勞動條件,促進文明生產。
2、編制生產過程的技術文件、技術規程,制作和提供生產過程中的職業病危害因素種類、來源、產生部位等技術資料。
3、對生產設施、防護設施進行維護保養,檢修,確保安全運行。
4、對本礦的職業病防治工作負技術責任。
(四)、職業衛生領導小組辦公室人員職責
1、協助領導小組推動礦開展職業衛生工作,貫徹執行國家法規和標準。收集整理各項技術措施、計劃,并且督促有關單位切實按期執行。
2、配合培訓中心牽頭組織對職工進行職業衛生培訓教育,總結推廣職業衛生管理先進經驗。
3、組織職工進行職業健康檢查,并建立健康檢查檔案。
4、收集整理職業病危害因素的日常監測報表。
5、匯總整理職業安全衛生操作規程,對這些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6、定期組織現場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情況,報告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7、負責職業病危害事故報告,參加事故調查處理。
8、負責建立礦職業衛生管理臺帳和檔案,負責登錄、存檔、申報等工作。
9、審批個人防護用品。
10、督促職工嚴格按操作規程生產,確保個人防護用品的正確使用。
11、發生職業病危害事故時,迅速上報,并與礦內醫院配合及時組織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