觸電應急規定相應措施
1、總則:1.1編制目的:為了保證220kV樓-哈線開口接入十三間房變電站工程施工安全可靠進行,預防施工期間發生觸電傷人和緊急情況,我項目部對其作出應急響應,并實施有效應急控制,以預防和減少人身傷害,特制定本應急措施。1.2編制依據:(1)依據《安全生產法》的要求,結合相關規程、規范和行業標準,以及實際情況進行編寫。(2)依據《國家安全生產事故災難應急預案》的要求,結合相關規程、規范和行業標準,以及實際情況進行編寫。(3)依據《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事故導則》的要求,結合相關規程、規范和行業標準,以及實際情況進行編寫。1.3適用范圍:本預案適用于該工程全體項目部管理人員及全體施工人員。1.4應急預案原則: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宗旨。1.5應急預案體系:預防為主是安全生產的原則,然而無論預防工作如何周密,事故和災難總是難以根本避免的。為了避免或減少事故和災害的失,應付緊急情況,就應居安思危,常備不懈才能在事故和災害發生的緊急關頭反應迅速、措施正確。要從容地應付緊急情況,需要周密的應急計劃、嚴密的應急組織、精干的應急隊伍、靈敏的報警系統和完備的應急救援設施。2、危險性分析:施工現場發生觸電事故潛在原因分析,線路施工過程中,以下情況導致觸電事故的發生:(1)施工隊使用發電機時發電工人操作不當;(2)施工場地臨時電線架設混亂;(3)帶電設備安全距離不夠時沒有采取有效的隔離措施;(4)施工場地離地方線路或高壓線路距離過近,施工工器具碰到電線或者跟電線距離過近產生放電。3、組織機構及職責:3.1應急組織體系:??組長全權指揮救援行動,副組長、其他全體成員協助下,統一領導事故救援行動,部署和監督應急預案的實施,協調解決救援工作中急需解決的重大問題,并及時將救援情況及事故發展趨勢等報告給組織領導小組。3.2指揮機構及職責:(1)應急預案組織機構:組長:王勇前副組長:陳建華、程德軍成?員:李建坤、冷志清、彭毅、王杰、楊發喜、趙洋(2)職?責:應急領導小組負責應急與響應的組織領導工作,并提供應急工作所急需的資源,全力妥善組織救護工作,盡可能把事故造成的傷害減少到最低限度。負責做好事故的調查和上報工作。組長職責:負責在發生緊急情況時,整個現場的指揮、信息的提供、內外部的交流與協作、救援人員的調度與安排及其它人員的疏散工作。同時,定期組織有關對該方案的評價與修訂。副組長職責:負責協助組長的工作,做好與事故救援部門,醫療急救部門的聯絡和聯系,并安排事故救援所需的車輛,組織應急成員積極進行救援活動。在組長不在時,代替其工作。負責組織有關人員的培訓和對該方案的評價、修訂。成員職責:在接到緊急救援的命令后,積極開展救援活動,同時及時將現場的信息反饋到應急預案組織組長,做好救援現場的重要設備、傷員的臨時搶救與保護、保護好事故現場以及其它人員的疏散和救援工作,并協助專業救援人員開展工作。有參與培訓和評價、修訂該方案的義務。項目部其它人員在接到命令后,有積極參與救援的義務。同時,有參與培訓、對方案的修訂、評價等建議權。公司質安部有協助向保險公司報警的義務。4、預防與預警:4.1危險點監控:(1)施工所用電氣設備絕緣必須良好,凡有裸露帶電的電氣設備和易發生電擊的危險區,都要設圍欄、護網、箱、閘等屏護設欄設施;(2)施工用電的線路及設備,應按施工組織設計安裝設置,并符合供電部門的規定;(3)嚴禁將電線線路搭靠或固定在機械、欄桿、鋼管、扒釘等金屬件上;(4)手持電動工具應由專人管理,手柄絕緣良好,凡不符合要求的機具嚴禁使用;(5)施工現場工程和生活用電要統一規范,布局合理,并保持接地裝置可靠,做到“三級控制”,“兩級保護”;(6)電焊機必須接地,電焊機用畢必須切斷電源;(7)接地線應用不小于2.5mm的多股軟銅線,裝接與撤除接地線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和設監護人;(8)直接向洞內供電的饋線上,嚴禁設自動重合閘,手動重合閘時必須與洞內值班人員聯系。4.2預警行動:事故現場一旦發生觸電事故時,事故現場施工負責人應立即向應急領導小組負責人報告。報告人應簡明地報告傷害人數及傷害程度,并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做好救護工作。應急領導小組負責人應根據事故傷害情況,決定是否向吐魯番市急救站求救,并迅速組織人員、車輛實施緊急救援。另一方面應急領導小組要根據事故性質和嚴重程度向電力有限責任公司領導報告事故情況,派專人保護好事故現場,對事故現場進行拍照、攝像,做好事故調查處理工作。4.3信息報告與處置:現場發現觸電人員,第一時間報告施工隊長,由施工隊長報告施工項目部,由施工項目部報告監理部。現場第一時間啟動觸電應急預案,對觸電人員采取相對應急救措施,如有違規者不及時報告,項目部有權給施工人員進行嚴厲懲罰。5、應急響應:5.1報警與相應級別確定如一旦發生意外,有可能造成設備及人身傷害。輕者,造成人員靜電感應一般性或記錄性事故;重者,造成人員觸電、肢體殘廢及死亡事故。報警時,應報清事故具體部位、車輛牌號、傷員姓名及傷情、觸電情況及事發時間、報警人的姓名、單位、聯系方式。5.2應急啟動:如在現場發現有人觸電或者已觸電造成人身傷害時啟動本觸電應急預案。5.3救援行動:(1)迅速切斷電源。發生觸電事故后立即將閘刀開關拉開,將插頭拔掉,以切斷電源。或用干木棍等絕緣物將電線挑開,使觸電者及時脫離電源。
?(2)妥善安置觸電病人。將脫離電源后的病人迅速移至通風干燥處,使其仰臥,并將上衣扣與褲帶放松,排除妨礙呼吸的因素。
?(3)口對口人工呼吸。病人有心跳無呼吸時,可用口對口人工呼吸法,搶救者先自己做深呼吸,然后緊貼病人的口吹氣約2秒鐘,接著放松口鼻,使其胸部自然地縮回,呼氣約3秒鐘,這樣吹氣、放氣要連續不斷地進行,在未見明顯死亡前,不能放棄搶救。
?(4)體外心臟擠壓法。對有輕微呼吸無心跳者,用人工方法有節奏地擠壓心臟,以一只手根部按于病人胸骨下二分之一處,即中指尖對準其頸部凹陷的下緣,當胸一手掌,另一手疊于其上,有節奏擠壓,保持每分鐘60-80次。當病人心跳呼吸全停時,應同時施行人工呼吸及心臟擠壓法。5.4應急恢復:現場應急處置工作完成后,經應急救援指揮部確認后,終止實施本預案。現場應急處置工作結束,應急救援隊伍撤離現場。5.5應急結束:救援行動完畢之后應對現場傷員進行扶持,并及時收回應急工具,關閉應急預案,應急結束。5.6后期處置:(1)應急任務結束以后,應做好突發事件中各項設施損失的情況的統計、匯總及任務完成情況總結和匯報,不斷改進觸電應急工作;(2)為提高觸電應急工作的效率和積極性,按照有關規定,對在觸電應急過程中表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對保障不力,給國家和企業造成損失的單位和個人進行懲處。6、應急保障措施:6.1通信與信息保障項目部應依托公司系統內辦公業務資源網及相關網絡,負責建立健全應急通信、應急廣播電視保障工作體系,完善公用通信網,建立有線和無線想結合、基礎電信網絡與機動通信系統相配套的應急通信系統,確保通信暢通。對于已建或擬建專用通信網的單位,應明確應急通信保障工作中的各自職責,確保緊急情況下的協同運作。6.2應急隊伍保障我項目部特制定內外部救助機構通訊錄(見內外部救助機構聯系電話),在緊急情況下,我項目部保證一旦發生事故之后以最完整的應急隊伍、最可靠的應急力量來參與救助。內外部救助機構聯系電話序號聯系部門聯系電話序號聯系人員聯系電話1醫療急救中心12010程德軍2交通事故報警中心12211冷志清3火?警11912彭毅4中國人保報警中心9551813楊發喜5公司質安部0717-672398714王杰6項目部0995-831560615趙洋7王勇前8陳建華9李建坤6.3應急物資保障圍繞“明確一個機制,建立一個數據庫”的目標,建立科學規劃、統一建設、平時分開管理、用時統一調度的應急物資儲備保障系統。總公司各二級單位負責做好本單位的應急物資儲備的綜合管理工作。建筑工程公司施工安全事故應急常用物資和設備有:(1)常備藥品:消毒藥品、急救物品(創可貼、繃帶、無菌敷料、仁丹等)及各種常用小夾板、擔架、止血帶、氧氣袋等。(2)搶險工具:鐵鍬、撬棍、千斤頂、麻繩、氣割工具、加壓泵、消防斧、滅火桶、小型金屬切割機、電工常用工具等。(3)應急器材:架管、扣件、木枋、架板、草袋、砂石、水泥、安全帽、安全帶、防雨帳篷、應急燈、小型菜油發電機、柴油、對講機、電焊機、水泵、卷揚機、電動葫蘆、手動葫蘆、救生衣、滅火器、滅火機、消防水帶、消防水池。(4)設備:挖掘機、小型挖掘機、推土機、自卸汽車、平板貨車、液壓汽車吊、面包車、發電車、機動翻斗車、救生船、救護車、消防車等。6.4經費保障應急經費用于應急救援管理工作機制日常運作和保障、信息化建設等所需經費,通過各單位的年度預算予以落實,要求建立專項應急科目,做到專款專用,如應急基金等,以保障應急管理運行和應急反應中的各項活動開支。財政和審計部門要對財政應急保障資金的使用和效果進行監管和評估。7、培訓與演練應急預案制定的同時,還要加大對施工員工的培訓,要經常提醒他們對于遇到突發險情時應急救助和自救的方法,從思想上和行動上提高他們的安全施工、救助和自救的意識。按照施工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施工安全事故應急指揮中心辦公室應適時組織不同形式的演練,檢驗預案的實際效果,不斷完善,強化和提高處置施工安全事故的能力。8、獎懲:在工程各階段結束之后,對預防安全措施做的較好、無任何安全事故發生的班組進行獎勵,同時對安全意識較淡薄、不聽從安全指揮的班組要嚴懲。具體獎懲尺度如下:質量、安全獎懲由項目部質安部具體負責考核,相關部門配合實施。凡由于安全措施未做到位,項目部質安部有權根據獎罰條款,以獎(罰)通知單的形式對個人或單位做出500元以內的獎(罰)。500元以上的獎(罰),由質安部提出,經項目經理審定后實施。質量、安全罰金用于質量、安全獎勵。以上應急預案制定后,嚴格安全各應急措施及獎懲措施實施,以保證“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原則。
篇2:觸電事故應急處理規范
觸電事故應急處理
1.1脫離電源
當發現有人觸電,不要驚慌,首先要盡快切斷電源。
注意:救護人千萬不要用手直接去拉觸電的人,防止發生救護人觸電事故。
脫離電源的方法。應根據現場具體條件,果斷采取適當的方法和措施,一般有以下幾種方法和措施:
1.1.1如果開關或按鈕距離觸電地點很近,應迅速拉開開關,切斷電源。并應準備充足照明,以便進行搶救。
1.1.2如果開關距離觸電地點很遠,可用絕緣手鉗或用干燥木柄的斧、刀、鐵鍬等把電線切斷。
注意:應切斷電源側(即來電側)的電線,且切斷的電線不可觸及人體。
1.1.3當導線搭在觸電人身上或壓在身下時,可用干燥的木棒、木板、竹桿或其它帶有絕緣柄(手握絕緣柄)工具,迅速將電線挑開。
注意:千萬不能使用任何金屬棒或濕的東西去挑電線,以免救護人觸電。
1.1.4如果觸電人的衣服是干燥的,而且不是緊纏在身上時,救護人員可站在干燥的木板上,或用干衣服、干圍巾等把自己一只手作嚴格絕緣包裹,然后用這一只手拉觸電人的衣服,把他拉離帶電體。
注意:千萬不要用兩只手、不要觸及觸電人的皮膚、不可拉他的腳,且只適應低壓觸電,絕不能用于高壓觸電的搶救。
1.1.5如果人在較高處觸電,必須采取保護措施防止切斷電源后觸電人從高處摔下。
1.2傷員脫離電源后的處理
1.2.1觸電傷員如神志清醒者,應使其就地躺開,嚴密監視,暫時不要站立或走動。
1.2.2觸電者如神志不清,應就地仰面躺開,確保氣道通暢,并用5秒的時間間隔呼叫傷員或輕拍其肩部,以判斷傷員是否意識喪失。禁止擺動傷員頭部呼叫傷員。堅持就地正確搶救,并盡快聯系醫院進行搶救。
1.2.3呼吸、心跳情況判斷
觸電傷員如意識喪失,應在10秒內,用看、聽、試的方法判斷傷員呼吸情況。
看:看傷員的胸部、腹部有無起伏動作。
聽:耳貼近傷員的口,聽有無呼氣聲音。
試:試測口鼻有無呼氣的氣流。再用兩手指輕試一側喉結旁凹陷處的頸動脈有無搏動。
若看、聽、試的結果,即無呼吸又無動脈搏動,可判定呼吸心跳已停止,應立即用心肺復蘇法進行搶救。
篇3:觸電事故應急預案范本
觸電事故應急預案
為了加強公司安全管理,規范生產現場管理和作業行為,有效防止和減少事故發生所造成的損失,及時對事故進行施救,制定本預案。
一、應急準備
1.組織機構及職責
1.1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
組長:副總經理
副組長:安全正副主管、生產經理
組員:各車間主任和班長
值班電話:
1.2領導組下設搶險組(組長:車間主管1)、通訊聯絡組(組長:人資部經理)、疏散引導組(組長:車間主任)、安全警戒組(組長:保安隊長)和后勤保障組(組長:采購經理、物流經理、機電科長),組員為各組組長所屬部門人員。
事故應急救援領導組負責對生產現場發生的觸電事故進行應急處理。
2.培訓和演練
2.1由生產部負責主持、組織車間每年進行一次按觸電事故"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模擬演練。
2.2各組員按其職責分工,協調配合完成演練。
演練結束后由組長組織對"應急響應"的有效性進行評價,必要時對"應急響應"的要求進行調整或更新。
2.3演練、評價和更新的記錄應予以保存。
2.4安全正副主管負責對相關人員每年進行一次培訓。
2.5安委會負責對應急預案和救援體系的建立進行檢查。
3.應急物資的準備、維護、保養
3.1應急物資的準備:簡易擔架、跌打損傷藥品、包扎紗布。
3.2各種應急物資要配備齊全并加強日常管理。
二、應急響應
1.脫離電源對癥搶救,當發生人身觸電事故時,首先使觸電者脫離電源。迅速急救,關鍵是"快"。
2.對于低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2.1如果觸電地點附近有電源開關或插銷,可立即拉開電源開關或拔下電源插頭,以切斷電源。
2.2可用有絕緣手柄的電工鉗、干燥木柄的斧頭、干燥木把的鐵鍬等切斷電源線。也可采用干燥木板等絕緣物插入觸電者身下,以隔離電源。
2.3當電線搭在觸電者身上或被壓在身下時,也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繩索、木板、木棒等絕緣物為工具,拉開、提高或挑開電線,使觸電者脫離電源,切不可直接去拉觸電者。
3.對于高壓觸電事故,可采用下列方法使觸電者脫離電源:
3.1立即通知有關部門停電。
3.2帶上絕緣手套,穿上絕緣鞋,用相應電壓等級的絕緣工具按順序拉開開關。
3.3用高壓絕緣桿挑開觸電者身上的電線。
4.觸電者如果在高空作業時觸電,斷開電源時,要防止觸電者摔下來造成二次傷害。
4.1如果觸電者傷勢不重,神志清醒,但有些心慌,四肢麻木,全身無力或者觸電者曾一度昏迷,但已清醒過來,應使觸電者安靜休息,不要走動,嚴密觀察并送醫院。
4.2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已失去知覺,但心臟跳動和呼吸還存在,應將觸電者抬至空氣暢通處,解開衣服,讓觸電者平直仰臥,并用軟衣服墊在身下,使其頭部比肩稍低,以免妨礙呼吸,若天氣寒冷要注意保溫,并迅速送往醫院。如果發現觸電者呼吸困難,發生痙攣,應立即準備對心臟停止跳動或者呼吸停止后的搶救。
4.3如果觸電者傷勢較重,呼吸停止或心臟停止跳動或二者都已停止,應立即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及胸外心臟擠壓法進行搶救,并送往醫院。在送往醫院的途中,不應停止搶救,許多觸電者就是在送往醫院途中死亡的。
4.4人觸電后會發現神經麻痹、呼吸中斷、心臟停止跳動、呈現昏迷不醒狀態,通常都是假死,萬萬不可當作"死人"草率從事。
4.5對于觸電者,特別高空墜落的觸電者,要特別注意搬運問題,很多觸電者,除電傷外還有摔傷,搬運不當,如折斷的肋骨扎入心臟等,可造成死亡。
4.6對于假死的觸電者,要迅速持久的進行搶救,有不少的觸電者,是經過四個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搶救過來的。只有經過醫生診斷確定死亡,停止搶救。
5.人工呼吸是在觸電者停止呼吸后應用的急救方法。各種人工呼吸方法中以口對口呼吸效果最好。
5.1施行人工呼吸前,應迅速將觸電者身上妨礙呼吸的衣領、上衣等解開取出口腔內妨礙呼吸的食物,脫落的斷齒、血塊、黏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使觸電者仰臥,并使其頭部充分扣仰(可用一只手拖觸電者頸后),鼻孔朝上以利呼吸暢通。
5.2救護人員用手使觸電者鼻孔禁閉,呼吸一口后緊貼觸電者的口向內吹氣,時間約為2秒鐘。吹氣大小,要根據不同的觸電人有所區別,每次呼氣要使觸電者胸部微微鼓起為宜。
5.3吹氣后,立即離開觸電者的口,并放松觸電者的鼻子,使空氣呼出,時間約3秒鐘。然后再重復吹氣動作。吹氣要均勻,每分鐘吹氣約12次。觸電者已經開始恢復自由呼吸后,還應仔細觀察呼吸是否再度停止。如果再度停止,應再繼續進行人工呼吸,這時人工呼吸要與觸電者微弱的自由呼吸規律一致。
5.4如無法使觸電者把口張開時,可改用口對鼻人工呼吸法,即捏緊嘴巴緊貼鼻孔吹氣。
6.胸外心臟擠壓法是觸電者心臟停止跳動后的急救方法。
6.1做胸外擠壓時使觸電者仰臥在比較堅實的地方,姿勢與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相同,救護者跪在觸電者一側或跪在腰部兩側,兩手相疊,手掌根部放在心窩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處。掌根用力向下(脊背的方向)擠壓壓出心臟里面的血液。成人應擠壓3~5厘米,以每秒鐘擠壓一次,太快了效果不好,每分鐘擠壓60次為宜。擠壓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讓觸電者胸廓自動恢復,血液充滿心臟。放松時掌根不必完全離開胸部。
6.2應當指出,心臟跳動和呼吸是無法聯系的。心臟停止跳動了,呼吸很快會停止。呼吸停止了,心臟跳動也維持不了多久。一旦呼吸和心臟跳動停止了,應當同時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如果現場只有一人搶救,兩種方法交替進行。可以擠壓4次后,吹氣一次,而且吹氣和擠壓的速度都應提高一些,以不降低搶救效果。
三、事故后處理工作
1.查明事故原因及負責人。
2.以書面形式向場寫出報告,包括發生事故時間、地點、傷亡人員姓名、性別、年齡、工種、傷害程度、受傷部位。
3.制定有效的預防措施,防止此類事故再次發生。
4.組織所有人員進行事故教育。
5.向所有人員宣傳事故結果,及對負責人的處理意見。
四、預案終結
1.本預案全部完成后,由原發布啟動預案的負責人宣布預案終結,同時向總經理報告。
2.預案終結7日內對預案實施情況進行評估。
評估會議主持人按事故的等級和管理權確定,評估報告應報總經理。一般事故的評估會議由本安全專員主持,重、特大事故的評估由公司指定人員主持。
3.對預案的評估就是非和符合問題做出判斷,不對客觀因素進行辨析,評估的重點是:
3.1預案時限性是否得到實施。
3.2參加預案實施的單位、部門是否按預案要求開展工作,有無遺漏,過錯,責任是誰。
3.3參加預案實施的管理人員,領導是否按預案規定組織開展工作,有無遺漏和過錯,責任是誰。
3.4應急預案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
主持評估的部門對評估報告的真實性,符合性承擔責任。對于在實施預案中存在過錯的部門、人員,安委會應對責任者提出明確的批評,對情節和過錯嚴重需要給予處分,安委會提出處理意見后按人事干部管轄權限逐級上報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