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止一般電氣火源措施
(1)防止瓦斯引燃的原則,是對一切非生產必須的熱源,要堅決禁絕。生產中可能產生的熱源,必須嚴格管理和控制,防止它的發生或限制其引燃瓦斯的能力。
(2)礦井實行入井檢身制度,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下井,嚴禁穿著化纖衣服。
(3)井下電話選用本質安全型電話,并使用礦用電話電纜。
(4)普通型攜帶式電氣測量儀表,只準在瓦斯深度小于1.0%以下的地點使用,并實時監測使用環境的瓦斯濃度。
(5)井下(非煤層中)需要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時,每次必須制定安全措施,嚴禁在煤層中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
(6)井下嚴格禁止使用燈泡取暖和使用電爐。
(7)井口房及通風機房周圍20m內禁止使用明火。
(8)井下電氣設備的選用要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的要求;井下不得帶電檢修、搬遷電氣設備(包括電線、電纜);井下防爆電氣設備的運行、維護和修理工作,要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項技術要求。
(9)井下供電做到:無雞爪子、無羊尾巴,無明接頭;有過電流和漏電保護,有接地裝置;電纜懸掛整齊,設備硐室清潔整齊。
(10)掘進工作面實行“兩閉鎖”(風電、瓦斯電閉鎖)和“綜保”掘進配套設備。
(11)防止機械摩擦火花和沖擊火花的產生,采取安設過熱保護裝置、使用難引火性合金工具(如使用銨銅合金工具等)等措施。
(12)高分子聚合材料制品,如風筒等,容易因摩擦而積聚靜電,當其靜電放電時,可能引燃瓦斯、煤塵或發生火災。因此井下應采用抗靜電、阻燃的聚合材料制品,其內、外兩層表面電阻都必須不大于3×108Ω,并應在使用過程中保持此值。
(13)地面瓦斯抽放泵房必須用不燃性材料建筑,并必須有防雷電裝置。其距進風井口和主要建筑物不得小于50m,并用柵欄或圍墻保護。地面泵房和泵房周圍20m范圍內,禁止堆積易燃物和有明火。抽瓦斯泵站放空管的高度應超過泵房房頂3m。
(14)地面瓦斯抽放泵房內電氣設備、照明和其他電氣儀表都應采用礦用防爆型。
(15)井上下敷設的瓦斯管路,不得與帶電物體接觸并應有防止砸壞管路的措施。
(16)地面瓦斯抽放泵房必須有專人值班,經常檢測各參數,做好記錄。當抽放瓦斯泵停止運轉時,必須立即向礦調度室報告。如果利用瓦斯,在瓦斯泵停止運轉后和恢復運轉前,必須通知使用瓦斯的單位,取得同意后,方可供應瓦斯。
(17)井下電氣設備嚴禁失爆,電氣設備入井前嚴格檢查其“產品合格證”、“防爆合格證”、“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及安全性能;檢查合格并簽發合格證后才可入井。
(18)井下電纜必須是經檢驗合格并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阻燃電纜,電纜的安設合格,并防止有硬件物品碰穿,以及注意電纜的受潮、老化等。
(19)要消滅“雞爪子”、“羊尾巴”、明接頭,電纜要懸掛整齊。井下防爆電氣設備要及時檢查維修,保持完好。嚴禁使用明刀閘開關。
篇2:施工現場火源安全管理規定
1.火源須有專人負責管理,負責人的姓名貼在火源處。
2.灶具、燃氣開水爐、電熱器只能在食堂(廚房)內使用,并要嚴格遵守安全使用的有關規定,未經項目經理同意不得擅自安裝和移動。
3.用火時,使用者不得離開外出,用完要及時息滅或關閉。來源:考試大
4.每天下班前檢查所有用火設備,做到斷火、斷電、斷氣。
5.每月至少檢查一次灶具管路,電源線路的完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必要時請專業管理部門進行檢修。
6.變配電室、倉庫、材料堆場、宿舍、辦公室和值班室等嚴禁煙火,易燃易爆物品要有交接班制度。
7.各種機械電機、電閘箱禁止用水直接沖洗。
8.消防器材要擺放合理位置,操作人員要能熟練使用消防器材。
9.違反安全防火管理規定,造成事故的責任人,將按事故的損失情況給予相應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篇3:火源安全管理辦法
1.火源須有專人負責管理,負責人的姓名貼在火源處。
2.灶具、燃氣開水爐、電熱器要嚴格遵守安裝使用的有關規定,未經主管部門同意不得擅自安裝和改動。
3.用火時,使用者不得離開外出,用完要及時關閉氣源。
4.每天下班前檢查所管設備,做到斷火、斷電、斷氣。
5.每月至少檢查一次灶具管路,電源線路的完好狀況。發現問題及時排除,必要時請專業管理部門進行檢修。
6.庫房、食堂操作間,煤氣表室,煤氣燃氣開水房嚴禁煙火,貴重物品要有交接班制度。
7.各種機械、電閘箱禁止用水直接沖洗。
8.消防器材要擺放合理位置,操作人員要能熟練使用消防器材。
9.違反安全管理規定,造成事故的責任人,將按事故的損失情況給予相應處罰,造成嚴重后果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