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安全穩定供熱工作措施
為做好冬季供暖期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工作,全面總結在設備、運行操作方面的問題,舉一反三,現制定如下應急措施,請各相關部門按照措施和應急預案要求嚴格執行。
1、落實好運行協調和操作調整要求。運行一部要成立保證安全供暖應急小組,并負責做好與熱力公司的生產聯系工作,對涉及到設備隔離停運或較大幅度加減負荷的情況,要及時主動做好與熱力公司人員的聯系協調,避免造成負荷大幅波動影響我公司系統的安全運行;部門領導和專業主管要及時到場進行指揮操作,并將有關情況及時向公司領導匯報,同時報告生技部和計劃營銷部。
2、落實設備維護檢修責任。檢修部要成立熱網設備消缺應急搶修小組。運行值班人員要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做好設備的巡檢維護工作,及時發現和聯系消除設備缺陷;對可能影響到穩定供熱的設備缺陷,當值人員必須及時按規定聯系檢修人員并做好相關記錄。運行一部領導和專業主管,要每天對供熱系統設備進行檢查,了解掌握系統和設備的運行情況并制定措施督導值班人員切實落實好設備的維護責任。檢修部要組建技術過硬的骨干力量,作好供暖期應急檢修準備,對發現的熱網設備缺陷,要嚴格按照公司應急預案規定的應急時間到場進行搶修;要落實好設備管理責任,安排人員每天對熱網系統設備進行維護檢查并做好檢查記錄。
3、落實燃料管理責任。燃管部要加強燃料的采購管理工作,按照公司的要求,及時協調礦方和政府相關部門,并做好與運行一部、生技部的協調聯系,及時掌握煤場儲煤和鍋爐運行狀況,采購質、量合格的供熱用煤;燃料運行專業要加強與熱機和值長的協調聯系,組織全力做好燃煤摻燒工作;對存在的問題要及時向部門領導和燃管部、生技部等有關部門匯報,保證鍋爐的安全穩定運行。
4、主動做好內外聯絡工作。計劃營銷部負責與熱力公司聯絡,對雙方熱量交易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意見要及時向公司領導匯報,并向有關生產部門通報情況,以便各部門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和開展工作;要主動加強與熱力公司的工作聯系,及時將公司供熱的有關情況與熱力公司溝通,并配合做好工作。黨群工作部和總經理工作部要及時主動了解供熱情況,準確及時地做好對外宣傳報道工作。
5、總經理工作部、黨群工作部、燃料管理部要嚴格按照公司相關制度的規定指定專人配合做好工作;計劃營銷部、生產技術部、運行一部、檢修部、燃料供應部和安全監察部負責人和相關專責,每天了解掌握機組運行及供熱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按照公司規定及時進行處理;當熱網系統設備發生缺陷或故障時,運行人員或在場的其他人員要及時采取措施按規程規定進行處理,要盡最大可能提高供熱參數以減小對外供熱影響,并就有關情況及時向有關部門和領導進行匯報。上述工作人員要保證通信暢通,嚴格按照公司《突發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和《冬季供熱期穩定運行應急預案》的規定進行應急處理。各部門要做好本部門應急小組人員的管理,保證應急人員能及時到位。
附件:《冬季供熱期穩定運行應急預案》
國電蘭州熱電有限責任公司
二0一0年十一月十六日
篇2:供熱廠廠長經理崗位責任制
1、熟悉并認真執行《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熱水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鍋爐安全管理規則》和《北京市住宅鍋爐供暖管理規定》等有關法規,對鍋爐的安全節能、環保、衛生負全責。
2、入冬前按有關規定配備運行人員并組織培訓。
3、負責管、修、燒相關人員之間的配合協調工作,保證安全運行和正常供暖。
4、提高供暖質量,做到科學管理。
5、搞好經濟核算,制定和執行獎懲辦法,做到經濟運行。
6、組織好采暖供熱系統的維修、大修、更新、改造和停爐保養工作。
7、負責組織聯檢、評獎、報表和總結工作。
8、負責職工的隊伍建設,做好職業道德和專業技術培訓。
篇3:供熱系統安全管理規定
主題內容與適用范圍
本規定對公司供熱系統的運行、檢修、用戶側的安全管理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明確了供熱系統障礙、嚴重異常和異常認定原則,信息報送、考核與處罰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與供熱系統有關的單位。
1總則
1.1為了提高公司供熱安全可靠性,防止發生低溫供熱和供熱事故,根據國家、行業及地方政府有關供熱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和規定,并結合公司生產實際,編制本規定。
1.2本規定所指的供熱系統是指從汽輪機抽汽口第一道法蘭開始至用戶側供熱母管(含母管)或用戶側第一道進汽門(含閥門本體)止,包括管網設備、換熱站、供熱控制系統及其它相關設備。
1.3公司所管轄的供熱系統每兩年應組織開展一次安全性評價,評價標準依據集團公司《熱電企業供熱安全可靠性評價標準(試行)》執行。
1.4熱電公司是供熱系統的歸口管理單位,每年負責審查《供熱合同》和《用熱安全協議》的簽訂情況,明確供、用雙方權利和義務,負責熱負荷預測管理和現狀調查,定期向熱用戶開展用熱安全宣傳工作。
1.5公司安監室負責供熱系統的安全監察,組織供熱系統人身傷害事故分析;公司生產部負責供熱系統的設備管理監督,組織重大設備消缺和設備事故分析。
1.6本規定所列的供熱系統障礙、嚴重異常和異常認定標準是公司《障礙、嚴重異常和異常認定辦法》的補充,兩個制度可配合使用,不重復考核。
1.7本規定由公司安監室負責制訂、解釋和修訂,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2供熱運行安全管理要求
2.1發電部是供熱系統的運行部門,應建立、健全各供熱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健全供熱安全保障體系,健全供熱設備運行規章制度,制定供熱安全工作目標及保證措施,負責供熱設施日常安全保衛和消防管理。
2.2所有供熱管道沿線應設立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空中架設的供熱管道應設立限高警示標志,并定期對警示標志進行維護,發現有缺失或不足應及時補充、完善。
2.3供熱系統運行部門每日應定期對供熱管網進行安全巡查,發現隱患,應立即組織排除,一類及以上的設備缺陷應向生產部報告,存在可能造成人身傷害的隱患應同時向安監室報告。
2.4運行部門每年應根據熱電公司提供的熱負荷現狀調查情況進行熱平?計算,計算結果應滿足備用熱源可靠性的要求,對于計算結果不能滿足要求時,應有事故預想方案,并經主管領導批準后實施。
2.5除正常檢修和事故處理外,不得無故停止供熱或降低供熱參數,由于不可預見的原因減少或停止供熱時,必須及時向熱電公司匯報,由熱電公司與用戶進行協商解決。
2.6供熱系統計劃檢修應提前72小時,臨時故障檢修應提前4小時通知熱用戶,并立即組織搶修,盡快恢復供熱。
2.7每兩年應對供熱系統各類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修訂,并按計劃開展供熱系統事故應急演練工作。
3供熱檢修、維護安全管理要求
3.1安裝公司是供熱系統的維護單位,應建立健全供熱系統設備臺賬,健全供熱設備檢修規程,組織設備消缺和事故搶修,并建立消缺和檢修記錄,認真執行國務院《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有關規定。
3.2供熱計量器具維護、檢修應實行規范管理,關口計量裝置的發生故障時,應立即組織消缺,當熱用戶對關口計量裝置準確度有異議時,應及時向熱電公司報告,并由熱電公司委托第三方檢定。
3.3供熱管網安裝、技改等工作外委時,應在供熱管道安全保護范圍內進行施工作業。施工時,委托單位應派員到施工現場監護。
3.4供熱管網安裝、技改前,安裝單位應將擬進行的??熱管網設備的安裝、技改情況書面告知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理部門后,方可施工。
3.5供熱管網新裝或技改工程完工后,應先經過監督檢驗合格后,再通知熱電公司組織驗收,發電部、生產部、安監室和熱用戶應當參與驗收工作,未經驗收或驗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供熱管網工程驗收合格后,有關資料應按規定歸檔。
3.6新安裝的供熱管道在投入使用前或投入使用后30日內,應當向直轄市或者設區的市的特種設備安全監管理部門登記。
3.7供熱管道監督檢驗、定期檢驗、形式試驗和無損檢測應當由經核準的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進行。
4用戶側安全管理要求
4.1熱電公司應定期走訪熱用戶,并向熱用戶進行用熱安全宣傳,必要時可集中組織培訓。
4.2供熱系統運行部門巡檢員應認真履行巡查職責,發現任何單位和個人有下列行為時,應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1)在供熱管道、支(吊)架上加裝設施或有其他損壞供熱設施的行為。
(2)在供熱管道周圍堆放雜物、垃圾等。
(3)在供熱管道保護范圍內進行挖坑、掘土、打樁等施工作業。
(4)破壞、侵占供熱設施。
(5)其他危及供熱管網基礎和損壞供熱管道及設施的行為。
4.3熱用戶應遵守地方政府有關安全用熱的規定,不得有下列行為:
(1)擅自連接或者隔斷供熱實施;
(2)擅自增加或者減少供熱管線或者散熱器;
(3)擅自安裝熱水循環裝置或者放水裝置;
(4)擅自改變熱用途;
(5)其他損害供熱設施或者影響供熱質量的行為。
4.4供熱管網、標志、井蓋、閥門、儀表等設施,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熱電公司同意,不得擅自改變、拆卸或者移動。確需改動的,必須向熱電公司同意,并取得政府有關部門的同意,補償相關費用后,方可改動。
5供熱系統障礙、異常的認定原則
供熱系統設備發生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一般及以上設備事故、因本部門責任造成的嚴重社會影響的安全生產事件時,參照集團公司《電力安全生產工作獎懲管理辦法(A版)》的規定,對責任部門及責任人進行考核和處罰,障礙、異常按以下規定認定:
5.1供熱系統一類障礙
(1)發生全廠對外供熱中斷,或少供熱達60%及以上,且持續時間超過2小時。
(2)供熱系統設備損壞,修復時間超過3天或直接經濟損失達到10萬元及以上。
5.2供熱系統二類障礙
(1)因誤動、誤碰、誤操作引起用戶管線停止運行。
(2)除計劃檢修外,供熱備用設備無法投入備用,且在24小時內無法恢復。
(3)全廠供熱設備異常運行,發生少供熱達40%及~60%,且持續時間超過2小時。
(4)供熱運行中安全門拒動,未造成嚴重后果的。
(5)供熱流量計故障不能在4小時內恢復計量的。
(6)供熱系統設備損壞,修復時間超過2天或直接經濟損失達到5~10萬元。
5.3供熱系統嚴重異常
(1)供熱管線受嚴重水擊,造成設備損壞。
(2)全廠供熱設備異常運行,發生少供熱達20%及~40%,且持續時間超過2小時。
(3)供熱流量計故障不能在3小時內恢復計量的。
(4)供熱系統設備損壞,修復時間超過2天或直接經濟損失達到2~5萬元。
(5)備用供熱設備投入運行后出現故障,且無法在6小時內恢復正常。
5.4供熱系統異常
(1)除有特殊要求外,供熱參數偏離正常值±10%范圍,未造成少送熱,但持續時間超過1小時。
(2)全廠供熱設備異常運行,發生少供熱達10%~20%,且持續時間超過2小時。
(3)供熱流量計故障不能在2小時內恢復計量的。
(4)供熱系統設備損壞,損失達到2萬元及以下。
(5)備用供熱設備無法投入運行,且無法在3小時內恢復正常。
6信息報送規定
6.1供熱系統在安裝、運行、檢修及調試中發生各類設備及人身不安全情況,應于當班進行初步分析,內容包括:不安全情況發生的前后狀況及有關技術參數等原始資料,相關資料應錄入公司“安全管理信息系統”中。
6.2供熱系統發生異常及以上的不安全情況,涉及的部門在三天內組織分析,分析結果錄入“安全管理信息系統”。
6.3發生一類障礙及以上不安全事件時,應按公司《安全生產信息報送規定》填報。
7獎懲規定
7.1供熱系統設備發生重傷及以上人身事故、一般及以上設備事故或由本部門責任造成嚴重社會影響的安全生產事件時,依照集團公司《電力安全生產工作獎懲管理辦法(A版)》規定進行考核。
7.2供熱系統發生本規定所列的障礙、異常、未遂,按照據公司《障礙、異常、未遂認定辦法》進行考核。
7.3發現或避免供熱系統重大設備隱患,按公司《安全生產獎懲實施細則》進行獎懲。
7.4用戶供熱參數不符合要求,造成索賠金額達到2萬元及以上,考核責任部門2000~2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