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小學生獎勵制度

小學生獎勵制度

2024-07-12 閱讀 6916

在校的小學生,對于德智體全面的發展,學校根據小學生的進步等,如何進行獎勵。以下整理了一份小學生獎勵制度,可供參考。

為激勵全體教職工積極工作,強化教學管理,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特制定本獎勵措施。

一、課時津貼

(一)、課時計算方法:

1、語文:一、二年級每上一節課按1.6課時計算,三、四年級按1.7課時計算,五、六年級按1.8課時;數學:一、二年級每上一節課按1.5課時計算,三、四年級按1.6課時計算,五、六年級按1.7課時計算課時。

2、三年級及時以上的思品、自然、社會、體育、英語、信息技術,每上一節課按1.1計算課時。1——6年級的音樂、美術、班隊及一、二年級體育、思品、自然均按每上上1節為1課時計算課時。

3、課時計算公式:課節×系數×周數=總課時

(二)、根據學校經濟承受力每期給予適當的超課時津貼,(個人課時-全??傉n時/任課教師人數=超課時)

二、教學成績獎

1、及格率獎:

(1)、受獎標準:一、二年級及格率達95%及以上(含95%);三、四年級及格率達90%及以上;五、六年級及格率達85%及以上才能受獎。

(2)、獎勵辦法:凡達到標準要求者,根據所教班學生數,按每生1元計算,獎單科教師。

2、優生率獎:

(1)、優生標準:一、二年級95分以上者;三、四年級90及以上者;五、六年級90分及以上者為優生。

(2)、獎勵方法:按每科計算,優生每生獎1元。語文、數學雙科優生,每生獎2元。

3、特優生獎:10元/生。

4、平均分獎:以區平均比較,每超一個百分點,按每生0.1元計獎。

三、對畢業班畢業學期的特殊獎勵措施(只針對畢業學期的畢業考試)

1、小學部:

(1)、達標獎:及格率、優生率、平均分達區同類學校平均的,每率每班科20元。

(2)、名次獎:從全區同類學校的第11名起算,每上升一個名次每班每科每率3.33元。

(3)、優生獎:凡畢業考試中,文理兩科總分在180分及以上者,計為優生,并升入本校中學部,獎勵班上20元/優生;文理兩科總分在190分及以上者,計為特優生,并升入本校中學部,獎勵班上40元/特優生。班主任再按文理兩科分值按比例分配。

(4)、小學畢業班升中學時,每班外流學生控制在2人及以下者,獎班主任100元。每年9月10日以前,介紹片外小學畢業生就讀我中學部并入學籍的,獎勵介紹人50元/生。(注:該條是為每年秋初多爭取生均公用經費而制訂的,未經過教代會通過,有意見和建議的,請直接和教導處聯系)。

2、中學部:

(1)、達標獎:及格率、優生率、平均分、及格率達區同類學校平均的,每率每班科15元,理、化、生實考、體考達區平均20元/班科。

(2)、名次獎:從全區同類學校的第10名起算,每上升一個名次每班每科每率2.5元。

(3)、升學獎:升入六中100元/生,二中80元/生,其他高中10元/生。(以高中學校返回信息為準)。四率指標達到區指標,一個班科共獎勵120元(平均分35元,及格率35元,優生率35元,學困率25元),體、音、美教師小學部素質教育質量評估100分制得8分者獎3元,多0.1分獎1元,少0.1分減1元;中學部達區平均每班30元,生、理、化達區平均每科30元。

五、特優生獎勵措施

1、特優生標準:

一年級語、數雙科總分達200分的;二年級語、數雙科總分達199分的;三年級語、數雙科總分達198分的;四年級語、數雙科總分達196分的;六年級語、數雙科總分達195分的(畢業學期特優生按雙科成績總分達190分的計算為特優生)。

2、獎勵標準:特優生按每生10元,畢業班畢業學期按每生40元獎給語、數兩教師共同享受。中學部考上六中每生100元,二中80元,其它高中每生10元。

六、對各班語、數任課教師實行超員獎。

小學部以每班48人的定額為基數,新教班級學生數在48人以上的,每超出一人,每周分別給予語文0.5課時,數學0.4課時作課時補貼。

七、計算學科教師個人成績的各種數據,均按四舍五入到整數進行計算。

以上規定是根據現行考試制度而制定,隨著素質教育的完善,今后將根據上級考試制度的改變,不斷修改此規定,充分體現公平、合理的原則。

教師教學工作目標考核評分細則

序號

考核內容

評分標準

扣分

實得

一、教學工作計劃1、學生基本情況分析2、教材主要內容及簡要分析3、教學目標要求4、教學具體措施5、教學課時安排6、個人教研打算

12

每小項2分,內容不完整酌情扣分。

二、備課要求

計劃內容應擇其要點寫在備課本首頁

5

沒將計劃寫在備課本上者,該項目不給分。

三、教學“六認真”

1、備課2、上課3、批改作業4、輔導學生5、考核6、實驗

60

超前按規定4分,按進度,環節清楚完整、詳細,無“三維”目標的,一課扣1分,準備充分4分,不遲到旱退拖堂6分,作業符合減負精神2分,批改及時2分,副科作業按教材要示兩分,作文按規定次數2分,全批改2分,有輔導記錄2分,按教學進度進行4分,有成績記載統計3分,試卷分析3分,上課堅持普通話6分,每曠課一節扣20分

四、參加教研、承擔教研積極參加教研活動,聽從組長安排,樂意承擔教研活動。

5

因公事或特殊情況外,缺一次扣1分,若一次者未參加者,該項不給分。

五、聽課制度積極聽課,學習別的教學經驗

10

每期不少于15節,少聽一節扣1分。

六、教學總結1、教學成績2、教學不足3、改進措施4、形成論文

8

成績總結全面4分,分析不足兩分,措施具體兩分,總結馬虎,草率扣2—3分。沒上交論文扣4分。

合計

100

備注:各類人員考核一般總分為100分(教學成績考核區排名,中間為100分,每上升一名次加1分,下降一名次減1分。),最后統計出該類人員實得分。如果1人擔當幾種職務,則把各項平均分加上單項扣分或加分即為該同志最終操行分。資金來源:非教學工作室每個點20元作為期未操行分獎懲,班主作每學月每生/月,留一角作為操行獎懲。

篇2: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規范

小學生防震減災知識

一、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身體應采取的姿勢:

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

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

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不要隨便點明火,因為空氣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氣體。

學校避震

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不要回到教室去。

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

千萬不要跳樓!不要站在窗外!不要到陽臺上去!

必要時應在室外上課。

家庭避震

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

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

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

內墻墻根、墻角;

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公共場所避震

聽從現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

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

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

用書包等保護頭部;

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

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

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

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戶外避震

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

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

不要隨便返回室內。

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

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

過街橋、立交橋;

高煙囪、水塔下。

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

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

廣告牌、吊車等。

避開其他危險場所:

狹窄的街道;

危舊房屋,危墻;

女兒墻、高門臉、雨篷下;

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處。

篇3:小學生交通安全行為規范

一、小學生上下學過馬路要堅持戴小黃帽和走路隊制。

二、小學生走路要走人行道,沒有人行道的地方要靠路邊行走。

三、小學生橫穿馬路要看紅綠燈,紅燈停,綠燈行。

四、遇有人行過街天橋和地下過街通道時,要走過街天橋和地下過街通道。

五、不在馬路上追逐打鬧、滑旱冰、滑滑板。

六、不在車前猛跑過馬路,不追車不扒車,不在馬路上攔車打的。

七、12歲以下兒童不要騎自行車上街。

八、乘坐公共汽車時要排隊等候。等車停穩后,先下后上。

九、乘坐汽車時,不要把頭和手臂伸出車外;不準向車外拋灑物品。

十、乘坐小汽車坐在前排座位時,要系好安全帶,上下車時要從右側車門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