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土方開挖及回填安全交底

土方開挖及回填安全交底

2024-07-11 閱讀 2118

技術交底記錄

編號

工程名稱

金隆內協辦公、維修車間

交底日期

2008年11月5日

施工單位

銅冠建筑安裝有限責任公司

分項工程名稱

土方開挖及回填

交底提要

交底內容:

施工準備作業條件土方開挖制定開挖方案,確定合理的開挖方式、施工順序和邊坡防護措施,選擇適當的施工機械。將施工區城內的地上、地下障礙物清除和處理完畢。做好建筑物的標準軸線樁、標準水平樁,用白灰灑出開挖線,必須經過檢驗臺格,辦理完驗線手續。若設計基礎底面低于地下水位,要提前采取降水措施,把地下水位降至低于開挖底面0.5m以下。然后再開挖。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工序,防止錯挖或超挖。施工場地應根據需要安裝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明顯標志。熟悉圖紙。土方回填回填前,對基礎、箱型基礎墻或地下防水層、保護層等進行檢查驗收并辦理隱檢手續。將基坑內的雜物、積水等清理干凈。房心、管溝的回填應在上下水道的安裝完成以后進行。施工前,做好水平高程的設置。在基槽邊上釘水平撅,在基礎墻表面劃分層線。做好技術交底。施工機具

鏟土機、自卸汽車、挖土機、鏟運車及翻斗車等、蛙式或柴油打夯機、手推車、鐵鍬、3~5m鋼尺,20#鉛絲、膠皮管、尖、平頭鐵鍬、手錘、手推車、梯子、鐵鎬、撬棍、鋼尺、坡度尺、小線等。

質量要求土方開挖工程質量要求

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場地平整

管溝

地(路)面基層

人工

機械

主控項目

1

標高

-50

±30

±50

-50

-50

2

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

+200

-50

+300

-100

+500

-100

+100

-

一般項目

3

邊坡

設計要求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2

基底土性

設計要求

注:地(路)面基層的偏差只適用于直接在挖、填土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層。

土方回填工程質量要求

項?目

允許偏差或允許值(mm)

柱基、基坑、基槽

挖方場地平整

管溝

地(路)面基層

人工

機械

主控項目

1

標高

-50

±30

±50

-50

-50

2

分層壓實系數

設計要求

一般項目

1

回填土料

設計要求

2

分層厚度及含水量

設計要求

3

表面平整度

20

20

30

20

20

工藝流程土方開挖

確定開挖的順序和坡度→沿灰線切出槽邊輪廓線→分層開挖→修整槽邊→清底

土方回填

基坑(槽)底地坪上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土、耙平→夯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

基坑底地坪上清理→檢驗土質→分層鋪土→分層碾壓密實→檢驗密實度→修整找平驗收

操作工藝土方開挖人工開挖淺基礎、管溝等

測量放線→切線分層開挖→修坡→整平

挖土自上而下水平分段進行,每層0.3m左右,邊挖邊檢查槽寬,至設計標高后,統一進行修坡清底。相鄰基坑開挖時,要按照先深后淺或同時進行開挖的原則施工。

機械開挖

一般深度2m以內的大面積開挖,宜采用推±機或裝載機淮土和裝土;對長度和寬度較大的大面積土方一次開挖,可采用鏟運機鏟土;對面積大且深的基坑,可采用液壓正、反鏟開挖;深5m以上的設備基礎或高層建筑地下室深基坑,宜分層開挖。一般機械土方開挖由翻斗汽車配合運土。

機械開挖時,要配合少量人工清土,將機械挖不到的地方運到機械作業半徑內,由機械運走。機械開挖在接近槽底時,用水準儀控制標高,預留20~30cm土層人工開挖.以防止超挖。

開挖到距槽底50cm以內后,測量人員測出距槽底50cm的水平標志線,然后在槽幫上或基坑底部釘上小木樁,清理底部土層時用它們來控制標高。根據軸線及基礎輪廓檢驗基槽尺寸,修整邊坡和基底。土方開挖完畢后,對基底要進行釬探。若設計無特殊說明,釬探布置按下表執行。

槽寬(cm)

排列方式

間距(m)

深度(m)

小于80

中心一排

1.5

1.5

80~200

兩邊錯開

1.5

1.5

大于200

梅花型

1.5

1.5

柱基

梅花型

1.5~2.0

1.5,并不小于短邊尺寸

釬探完成后,釬孔要用干中細砂貫實。同時在釬探平面布置圖上注明特硬、特軟點。

基坑打釬探測完畢后,會請設計、監理、勘探及質監站等單位人員驗槽。對不符合要求的軟弱土層等情況作出處理記錄,處理完全符合要求后,參加各方會簽隱蔽工程記錄。

雨期施工時,要加強對邊坡的保護。可適當放緩邊坡或設置支撐,同時在坑外側圍以土堤或開挖水溝,防止地面水流入。冬期施工時,要防止地基受凍。注意事項開挖過程中,嚴格控制開挖尺寸,基坑底部的開挖寬度要考慮工作面的增加寬度,并在開挖過程中試打釬,避免大面積的二次開挖。施工時盡力避免基底超挖,個別超挖的地方經設計單位給出方案用級配砂石回填。盡量減少對基土的擾動,若基礎不能及時施工時,可預留200~300mm土層不挖,待作基礎時再挖。開挖基坑時,有場地條件的,一次留足回填需要的好土,多余土方運到棄土處,避免二次搬運。土方開挖時,要注意保護標準定位樁、軸線樁、標準高程樁。要防止鄰近建筑物的下沉,應預先采取防護措施,并在施工過程中進行沉降和位移觀測。土方回填回填土一般選用含水量在10%左右的干凈粘性土(以手攥成團、自然落地散開為宜)。若土過濕,要進行晾曬或摻入干土、白灰等處理;若土含水量偏低,可適當灑水濕潤。深淺基坑相連時,要先填深基坑,填至與淺基坑標高一致時,再與淺基坑一起填夯。分段填夯時,交錯處做成階梯形,上下接搓距離不小于1.0m。基坑回填應在相對兩側或四周同時進行,基礎墻兩側標高不可相差太多;較長的管溝墻,內部要加支撐。回填土要分層鋪攤夯實,蛙式打夯機每層鋪土厚度為200~250mm;人工夯實時不大于200mm。每層至少夯擊三遍.要求一夯壓半夯。回填房心及管溝時,人工先將管子周圍填±夯實,直到管頂0.5m以上時,在不損壞管道的情況下,方可用蛙式打夯機夯實。管道下方若夯填不實,易造成管道受力不勻而折斷、滲漏。雨期施工時,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內,導致邊坡塌方或浸泡基土。

冬期施工時,每層回填土厚度比常溫時減少25%,其中凍土塊體積不得超過總填土體積的15%,且應分散,凍土塊粒徑不大于15cm。

注意事項施工時,基礎墻體達到一定強度后,才能進行回填土的施工,以免對結構基礎造成損壞。基礎肥槽回填土,必須清理到基礎底面標高,才能逐層回填。嚴禁用水澆使土下沉的“水夯法”。土虛鋪過厚、夯實不夠或冬施時凍土塊較多會造成回填土下沉,而導致地面、散水裂縫甚至下沉。室內坑槽(溝)不得用含有凍土塊的土回填。

審核人

交底人

接受交底人

篇2:教學樓工程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綜合教學樓工程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1施工準備

(1)基礎檢查各項指標均符合設計要求。回填部分坑槽內的積水已清凈。

(2)雨期用于建筑物回填的土方,必須用防雨布蓋好,防止填土過濕,難以夯實。

2流水段劃分,工藝流程

(1)流水段劃分同土方開挖。

(2)工藝流程:地槽回填→房心土回填

3施工方法:每個施工區采用推土機紅旗100一臺為主推土,塔式起重機、手推車為輔,依次分層夯填。用蛙式打夯機和鑄鐵夯夯實。

4質量要求:回填土,密實度達到設計要求,表面平整不積水。

篇3:某大廈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智能大廈土方回填施工方法

1、本工程基槽800mm范圍回填2∶8灰土。

2、回填土施工前,首先應進行土壤擊實試驗,根據回填土的最佳含水率及干容重,來確定回填用土的含水率控制范圍及壓實遍數。

3、回填前應將填土部位的垃圾及雜物等清理干凈。

4、2∶8灰土應做到配比準確、拌和均勻、含水率適中。

5、回填土施工時應分層鋪攤,每層鋪土厚度控制在250mm內。

6、回填土采用蛙式打夯機夯實,每層至少夯實三遍,并做到一夯壓半夯,夯夯相連,行行相連,縱橫交叉,并加強對邊緣部位的夯實。

7、每層夯實后,應進行環刀取樣檢測其夯實密度,符合規范要求后,方可進行下層土的回填。

8、回填土的質量控制:

(1)基槽取樣:每層按長度每30m取樣一組。應在每層壓實后的下半部進行取樣。

(2)回填土的干密度不得小于最大干土密度的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