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環(huán)拆除安全技術交底
技術交底內容:
一、交底內容
本交底適用于**地鐵*號線**標負環(huán)拆除。
二、工程概述
本標段共有四個始發(fā)站需拆除負環(huán)。
三、安全要求:
1、進場要求:
(1)人員必須穿戴好勞動防護用品、正確佩戴安全帽、安全帶等。
(2)所有施工作業(yè)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3)嚴格遵守施工現(xiàn)場“六大紀律”。
(4)嚴格遵守各類安全技術規(guī)程,嚴格遵守“十不吊”、“十不燒”。
2、負環(huán)拆除要求:
(1)在拆除負環(huán)前應對高壓電纜進行防護,有條件的應先斷電再施工,如暫無法斷電必須對其進行防護,防止傷及電纜。
(2)檢查龍門吊各部件是否安全可靠,尤其是檢查鋼絲繩和吊具、倒鏈的安全狀況是否正常。
(3)負環(huán)上面施作的人員應系好安全帶和安全繩,注意腳下,防止踩滑和踩空,在吊裝時應離開負環(huán)管片上方。
(4)吊裝作業(yè)時,嚴禁在吊裝區(qū)域內停留、觀望,對講要準確、清晰;電瓶車運行前應鳴笛、跳板上面人員應離開電瓶車,吊裝前,電瓶車應開出吊裝區(qū)域。
(5)在電瓶車上搭設的跳板應保證平穩(wěn),沒有翹頭現(xiàn)象,拆除負環(huán)管片螺栓時必須按照《技術交底》進行拆除,順序要正確,防止發(fā)生管片低頭失穩(wěn)現(xiàn)象。
(6)作業(yè)過程中必須正確佩帶安全帽,注意腳下的鋼軌,防止絆倒。
(7)關鍵塊的拆除應用倒鏈進行輔助吊裝,同時必須保證拆除螺栓的施作正確(技術交底),保證管片吊裝安全、牢固。
(8)軌道的拆除應動作一致、當心手腳和滑跌。
3、現(xiàn)場用電要求:
(1)進入施工現(xiàn)場的電箱必須符合規(guī)范,并配備專職電工,現(xiàn)場用電必須嚴格執(zhí)行《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標準,電焊,氣割,嚴格遵守“十不燒”規(guī)程操作。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內的焊、割作業(yè),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xù),未經(jīng)辦理動火審批手續(xù),不得進行焊、氣割作業(yè)。
(3)操作前應檢查所有工具、電焊機、電源開關及線路是否良好,金屬外殼應有安全可靠接地,進出線應有完整的防護罩,進出線端應用銅接頭焊牢。
(4)每臺電焊機應有專用電源控制開關。開關的保險絲容量,應為該機的1.5倍,嚴禁用其他金屬絲代替保險絲,完工后,切斷電源。
(5)氧氣瓶與丙烷瓶在焊、割作業(yè)時,其使用距離應大于5m,作業(yè)范圍內有無易燃、易爆物,如果有應做好安全隔離措施,電氣焊的弧火花點必須與氧氣瓶、電石桶、丙烷瓶、木料、油類等危險物品的距離不少于10m。與易爆物品的距離不少于20m。
(6)丙烷瓶、氧氣瓶均應設有安全回火防止器,氣管與橡皮管連接處須用扎頭固定。
(7)氧氣瓶、嚴防沾染油脂、有油脂衣服、手套等,禁止與氧氣瓶、減壓閥、氧氣軟管接觸。
(8)經(jīng)常檢查氧氣瓶與磅表頭處的螺紋是否滑牙,橡皮管是否漏氣,焊槍嘴和槍身有無阻塞現(xiàn)象。
(9)焊割點周圍和下方應采取防火措施,并應指定專人防火監(jiān)護。
(10)電工、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yè)人員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yè)。
(11)明火作業(yè)時必須清查觀察周圍是否有易燃物品,并指定專人進行監(jiān)護,按要求開具動火證,明火作業(yè)附近必須配備必要的消防器材,發(fā)生隱患應及時處理。
(12)電箱內電氣設備須完整無缺,設有專用漏電保護開關,必須按建設部標準一只漏電開關控制一只插座。
(13)所有移動電具,都須在漏電開關保護之中,電線無破損,插頭插座須完整,嚴禁不用插頭而用電線直接插入插座內。
(14)任何電器設備與線路未經(jīng)驗電,一律視為有電,不準用手觸及或修理。
(15)帶電導線、設備、變壓器、配電箱、油開關及易燃物附近禁止明火,安全距離不得小于10m。
(16)電器設備拆除后,必須使用絕緣膠布包扎好可能導電的線頭。
(17)電器設備的金屬外殼接地保護裝置必須符合標準。
(18)電氣設備所有保險絲的額定電流須與其負荷容量相適須。禁止用其他金屬代替保險絲。
(19)凡380V以上電壓,禁止帶電作業(yè)。
(20)電焊、氧割、電器設備必須安放在干燥通風處,以防受潮及酸堿腐蝕。
4、氧氣瓶安全技術操作要求
(1)氧氣瓶減壓閥,壓力計、接頭與導管等,要涂標記。
(2)安裝減壓閥前,先將瓶閥微開一二秒鐘,并檢驗氧氣質量,合乎要求方可使用。
5、丙烷氣瓶安全技術操作要求
(1)丙烷氣瓶在使用時必須裝設專用減壓器?;鼗鸱乐蛊?工作前必須檢查是否好用,否則禁止使用,開啟時,操作者應站在閥門的側后方,動作要輕緩。
(2)使用時要注意固定,防止傾倒,嚴禁臥入使用,對已臥入的丙烷瓶,不準直接開氣使用,使用前必須先立牢靜止15min后,再接減壓器使用,否則危險。禁止敲擊,碰撞等粗暴行為。
(3)氣瓶不得靠近熱源和電器設備,須做好遮陽措施防止暴曬,與明火的距離要大于10m。
(4)工作地點頻繁移動時,應裝在專用小車上,丙烷瓶和氧氣瓶應避免放在一起。
(5)搬運丙烷瓶時,應輕裝輕卸。嚴禁拋、滑、滾、碰。
(6)丙烷瓶貯存時要保持直立,并有防倒措施,嚴禁與氧氣瓶及易燃品同向貯存,使用時,最小凈距不得小于5m,貯存間與明火和散放火地點距離不得小于10m。
(7)丙烷瓶嚴禁放在通風不良及有放射線的場所,不得放在橡膠等絕緣體上,瓶庫或貯存間,有專人管理,須有消防器材,要有醒目的防火標志。
6、現(xiàn)場氣割、電焊要求:
(1)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無特種作業(yè)人員安全操作證的人員,不準進行焊割作業(yè)。
(2)凡屬一、二、三級動火范圍的焊割作業(yè),未經(jīng)辦理動火審批手續(xù),不準進行焊割。
(3)焊工不了解焊割周圍情況不準進行焊割。
(4)焊工不了解焊件內部是否安全時,不準進行焊割。
(5)各種裝過可燃氣體,易燃液體和有毒物質的容器,未經(jīng)徹底清洗,排除危險性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6)用可燃材料作保溫層、冷卻層、隔熱設備的部位,或火星能飛濺到的地方,在未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措施前,不準進行焊割。
(7)有壓力或密閉的管道,容器,不準進行焊割。
(8)焊割部位附近有易燃易爆物品,在未作清理或未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前,不準進行焊割。
(9)附近有與明火作業(yè)相抵觸的工種在作業(yè)時,不準進行焊割。
(10)與外單位相連的部位,在沒弄清有無險情,或明知存在危險而未采取有效的措施之前,不準進行焊割。
(11)現(xiàn)場氣割、焊接作業(yè)時,在其作業(yè)區(qū)域5m范圍內,按照規(guī)范要求放置消防滅火器材。
篇2:腳手架拆除施工方案安全交底
一、 拆除前應對腳手架作一全面檢查,清除所有多余物件。
二、 設立“拆除區(qū)”,設警示牌,禁止人員進入拆除區(qū)。
三、 腳手架拆除作業(yè)時必須在統(tǒng)一指揮下作業(yè),帶班人員必須在現(xiàn)場。
四、 作業(yè)人員必須是經(jīng)過培訓的專業(yè)人員操作,必須持證上崗。
五、 拆除順序自上而下逐層拆除,不容許上、下同時拆除。
六、 拉接件只能在拆除到該層時才能拆除,嚴禁在拆除前先拆拉接件。
七、 拆除的物件應及時用吊具吊下,短物件及扣件可用施工電梯運至樓下,長鋼管用人工傳遞方式倒運至塔吊臂下,嚴禁拋擲。
八、 拆除的物件應及時分類堆放,以便保管運輸。
九、 在拆除過程中凡已松開的配件應及時拆除運走,避免因誤扶或依靠造成墜落危險。
十、 在拆除過程中,應做好配合,協(xié)調動作,相互照應;禁止單人進行拆除較重桿件等危險作業(yè)。
十一、操作人員在架上作業(yè)時,應注意自我保護和他人安全,避免發(fā)生碰撞造成跌落物。
十二、嚴禁在架上戲鬧和坐在欄桿的不安全處休息。
十三、腳手架上堆放鋼管下吊時,不得堆放過量,鋼絲繩要擺放均勻,防止傾斜滑落。
十四、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和佩帶安全帶。
十五、拆架前應先加固兩臺施工電梯和卸料平臺。
十六、如果不按安全交底施工,違章作業(yè)所發(fā)生的一切安全事故由施工班組自負全部責任。
交底人: 安全部:施工隊長:
接底人:
20**年5月24日
篇3:地下室頂板梁模板安裝拆除安全技術交底
1.一般要求
1.1.進入施工現(xiàn)場人員必須正確戴好合格的安全帽,系好下頜帶,鎖好帶扣;
1.2.作業(yè)時必須按規(guī)定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著裝要整齊,嚴禁赤腳、穿拖鞋、高跟鞋或赤裸上身進入施工現(xiàn)場;
1.3.新進場的作業(yè)人員,必須首先參加入場安全教育培訓,經(jīng)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未經(jīng)教育培訓或考試不合格者,不得上崗作業(yè);
1.4.禁止吸煙,禁止追逐打鬧,禁止酒后作業(yè),禁止操作與自己無關的機械設備;
1.5.上下溝槽應走坡道或馬道,嚴禁搭乘吊具、攀登腳手架上下;
1.6.施工現(xiàn)場的各種安全防護設施、安全標志等,未經(jīng)安全員批準嚴禁隨意拆除和挪動;
1.7.作業(yè)前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存在隱患,如:手柄有無松動、斷裂等,手持電動工具的漏電保護器應試機檢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8.使用手持電動工具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嚴禁戴手套使用錘、斧等易脫手工具;
1.9.高處作業(yè)(≥2m)時必須系掛安全帶,高掛低用;
1.10.支模時注意個人防護,不允許站在不穩(wěn)固的支撐上或沒有固定的木方上施工;
1.11.使用手鋸時,防止傷手和傷別人,并有防摔落措施,鋸料時必須站在安全可靠處;
1.12.上下班必須乘坐專用班車;
1.13.21:00后停止施工。
2.針對性交底
2.1.木料(模板)運輸與碼放
2.1.1.基坑上口邊沿1m以內不得堆放模板及材料,向槽內運送模板構件時,嚴禁拋擲。起重機械運進時,下方操作人員必須遠離危險區(qū)。
2.1.2.使用起重機作業(yè)時必須服從信號工的指揮,與駕駛員協(xié)調配合。
2.1.3.運輸木料、模板、周轉料時,必須綁扎牢固,保持平?。運輸扣件、墊片螺栓等短小配件時必須采用料斗等封閉容器吊運。嚴禁長短料混吊。
2.2.模板安裝
2.2.1.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或放在工具???內,以免掉落傷人。
2.2.2.使用的鐵釘不得含在嘴中。
2.2.3.使用手鋸時,鋸條必須調緊適度,下班時放松,防止再使用時突然斷裂傷人。
2.2.4.模板的立柱頂撐必須設牢固的拉桿,不得與不牢靠和臨時物件相連接。模板安裝過程中,不得間歇,柱頭、搭頭、立柱頂撐、拉桿等必須安裝牢固成整體后,作業(yè)人員才允許離開。
2.2.5.操作人員登高必須走人行梯道,嚴禁利用模板支撐攀登上下,不得在墻頂、獨立梁及其他高處狹窄而無防護的模板面上行走。
2.3.模板拆除
2.3.1.工作時要思想集中,防止釘子扎腳和空中滑落。
2.3.2.拆模板、起模板釘子、碼垛作業(yè)時,不得穿膠底鞋,著裝應緊身利索。
2.3.3.拆除模板必須滿足拆除時所需的混凝土強度,經(jīng)技術人員同意,不得因拆模而影響工程質量。
2.3.4.拆除模板用長撬棍。拆模的順序和方法:應按照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的模板及支撐;在拆除頂板模板時,嚴禁將支柱全部拆除后一次性拉拽拆除。已拆活動的模板,必須一次連續(xù)拆除完,方可停歇,嚴禁留下安全隱患。
2.3.5.拆模作業(yè)時,必須設警戒區(qū),嚴禁下方有人進入。拆模作業(yè)人員必須站在平穩(wěn)牢固可靠的地方,保持自身平?,不得猛撬,以防失穩(wěn)墜落。
2.3.6.拆除樓梯間及孔洞旁邊的模板時,下層必須支搭安全網(wǎng)等可靠防墜落措施。
2.3.7.拆模間歇時,應將已活動的模板、支撐等運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扶空、踏空而墜落。
2.3.8.拆除的模板支撐等材料,必須邊拆、邊清、邊運、邊碼垛。高處拆下的材料,嚴禁向下拋擲。
2.4.使用木工機械必須遵守以下規(guī)定:
2.4.1.非木工不得動用木工機械,電路故障必須由專業(yè)電工排除。
2.4.2.作業(yè)前應試機,各部位轉動正常后方可作業(yè)。
2.4.3.機械???轉時出現(xiàn)故障時,必須立即停機、切斷電源。
2.4.4.作業(yè)時穿好合身衣服,長發(fā)不得外露,不得戴手套。
2.4.5.機械轉動部分必須安裝防護罩,必須使用定向開關,清理機械臺面嚴禁用手直接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