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排水溝截水溝天溝施工技術交底

排水溝截水溝天溝施工技術交底

2024-07-11 閱讀 4085

交底內容:

一、工程概況

路基排水:由邊溝、截水溝及排水溝組成。填挖交界處由急流槽引導邊溝水流進排水溝等排水出口。

二、施工工藝流程

三、施工方法

1、測量放樣

用全站儀放出排水溝構造物中線再通過排水溝結構尺寸放出水溝邊線,并用白灰在地上畫出。通過溝底高程、溝底縱坡確定開挖深度。線位設好以后請監理工程師檢測,符合要求后再進行下道工序。

2、基坑開挖

利用測量放樣出的邊線及計算出的開挖深度,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械開挖。基坑開挖至距設計溝底10~15cm時,改以人工挖掘。人工修整至設計尺寸,不能擾動溝底及坡面原土層,不允許超挖。基坑溝底采用平板振動夯振擊密實。開挖清理完畢后請監理工程師檢測,符合要求后再進行下道工序。

3、砂漿攪拌

砂漿配合比嚴格采用項目部下發的砂漿配合比批復件中執行.

砂漿使用砂漿攪拌機現場拌和,拌和時間宜為3-5分鐘,且砂漿應隨拌隨用。砂漿中所用水泥、砂、水等材料的質量標準宜符合混凝土工程相應材料的質量標準。砂漿中所用砂,宜采用中砂或粗砂,當缺乏中砂及粗砂時,在適當增加水泥用量的基礎上,也可采用細砂。砂的最大粒徑不宜超過5㎜。已凝結的砂漿,不得使用。

4、基礎砌筑

4.1片石要求

4.1.1片石應符合設計規定的類別和強度,石質應均勻、不易風化、無裂紋,不得采用風化石。

4.1.2片石厚度不應小于150㎜(卵石和薄片者不得采用)。用做鑲面得片石,應選擇表面較平整、尺寸較大者,并應稍修整。

4.2砌筑方法

4.2.1基礎采用坐漿法進行施工,嚴禁采用灌漿法進行施工。

4.2.2片石、砌體在使用前必須澆水濕潤,表面如有泥土、水銹,應清洗干凈。

4.2.3砌筑基礎的第一層時,如基底為巖層,應先將基底表面清洗、濕潤,再坐漿砌筑;如為土質,可直接坐漿砌筑。

4.2.3基礎分2個工作層砌筑,每個工作層的水平縫應大致找平。砌體較長時可分段分層砌筑,但兩相鄰工作段的砌筑差一般不宜超過1.2m;分段位置宜盡量設在沉降縫或伸縮縫處,各段水平砌縫應一致,各工作層豎縫應相互錯開,不得貫通。

4.2.4各砌層的砌塊應安放穩固,較大的砌塊應使用于下層,且大面向下,安砌時應選取形狀及尺寸較為合適的砌塊,尖銳突出部分應敲除。砌塊間應砂漿飽滿,粘結牢固,不得直接貼靠或脫空。砌筑時,底漿應鋪滿,豎縫砂漿應先在已砌石塊側面鋪放一部分,然后于石塊放好后填滿搗實。用小石子混凝土塞豎縫時,應以扁鐵搗實。豎縫較寬時,應在砂漿中塞以小石塊,不得在石塊下面用高于砂漿砌縫的小石片支墊。

4.2.5砌筑上層塊時,應避免振動下層砌塊。砌筑工作中斷后恢復砌筑時,已砌筑的砌層表面應加以清掃和濕潤。

4.2.6基礎每10-20米設置一道沉降縫。每個工作日結束后,需按工作縫處理,或設置為沉降縫。

5、養生

每砌好一段,待漿砌砂漿初凝后,及時用草袋、麻袋覆蓋砌體,進行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得少于7天,養護期間避免外力碰撞、振動或承重。

四、施工注意事項

1、施公前應仔細核對排水溝構造物的設置位置、形式,以確保排水溝渠與實際地形相銜接。

2、施工過程中應做好臨時截排水措施,避免沖毀邊坡、路基以及造成水土流失。

3、當排水設施的位置、標高等與實際情況有所差異,應根基具體情況進行適當調整。已保證排水流暢。

篇2:排水溝排水池等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排水溝、池等砌筑工程施工方法

一、施工工藝

測量放線--溝槽土方開挖--溝底夯實--溝(池)底砌筑單磚--溝(池)壁砌筑--二側土方回填--溝(池)內抹水泥砂漿隔水層。

二、施工方法

排水溝、沉淀池土方開挖采用微型挖掘機配合人工進行作業,底部素土用打夯機夯實。密度必須大于90%。溝(池)底全部采用單磚進行砌筑施工:本工程采用紅磚砌塊,磚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并應規格一致,有出場合格證明及試驗單,中小型砌塊尚應說明制造日期和強度等級。砌筑前所用磚必須澆水清洗干凈,砌筑砂漿采用M10水泥砂漿。砌筑砌體的每一層砌塊時,可直接坐漿砌筑;砌體頂面用砂漿抹平,以防止地面水沖刷和滲入。最后用水泥砂漿進行抹灰。

篇3:路基漿砌排水溝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一、安全交底內容

(一)一般安全規定

1、參加施工的工人必須熟悉本工種的安全操作規程,進場后必須通過‘三級’教育方可上崗,在作業中不得違章作業,不得違反勞動紀律。

2、正確使用個人防護用品,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戴好安全帽,執行安全防護措施。嚴禁穿高跟鞋、拖鞋和光腳作業,嚴禁在施工現場吸煙,不得酒后上崗、作業。

4、夜間作業必須有足夠的照明設施,嚴禁用碘鎢燈。

5、機械操作人員必須熟悉設備的使用性能和安全操作規程。

6、設備技術狀態必須良好,安全設施齊全有效,外露傳動部分必須有防護裝置,不準帶病作業。

7、作業前必須檢查設備技術狀態和安全設施是否完好,試轉正常后方可準作業。

8、由于路面施工車輛較多,施工人員注意車行安全。

(二)針對性安全交底內容

1、人工手推車推(抬)運石塊時,腳手跳板應鋪滿:如人工抬,跳板須滿足寬度大于60㎝;如用手推車,跳板須滿足寬度大于150㎝。嚴禁出現探頭板,跳板接頭處用鉛絲綁扎牢固。

2、腳手架或作業平臺上堆放的物品不得超過1噸,砌筑材料應隨到隨砌。

3、搬運砌筑材料是,應聽從指揮信號;砌筑材料運到砌筑面時,作業人員應避讓,待材料停穩后方可向前砌筑。

4、人工抬運大塊石料時,應綁捆牢靠,抬運動作協調一致,緩慢平穩。所用抬杠、綁繩必須仔細檢查,要保證符合使用要求。

5、砌石時,不得在砌完的砌體上加工石料和用重錘錘擊石料,搬運石料時不得撞擊砌體和石料。

(三)施工現場用電安全

1、施工現場的臨時用電電力系統嚴禁利用大地做相線或零線;相線、N線、PE線的使用應符合要求;保護零線必須采用絕緣導線;接零保護系統的設置,應符合規定要求;當施工現場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系統時,按規定操作。

2、在條件惡劣的施工現場的電器設備必須采用保護接零。

3、施工現場內的機械設備及鋼腳手架等金屬結構應裝置避雷裝置,其固定的動力、控制、照明、信號及通信線路等宜采用鋼管敷設;現場內所有防雷裝置按規定執行。

4、配電箱由項目部統一配備;每臺用電設備必須由各自專用的開關箱;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應分別設置;其設置及操作應符合規定要求。

5、嚴禁發電機與用電設備直接相連,應經過開關與之連接。

二、環保交底內容

1、不得在未經批準的其它場區堆放材料、機具,或任意侵占道路。

2、現場拌制的砂漿應有良好的排污條件,清理攪拌設備不得污染環境,不得堵塞雨水、污水排放設施。

3、施工運輸道路、工地的人行道要堅實平坦,并定期維護,保障暢通。

4、對于一些臨時用地在工程結束后要及時復耕。

5、工程結束后,及時清理現場一切臨時設施及垃圾,工具棚、休息室等及時清退,并認真做好清退后衛生,按期將場地交回甲方且滿足甲方要求。

6、施工時不能破環原有植被,若必須砍伐時必須上報業主并獲得同意。

7、若在工地用餐,每天及時清理生活垃圾,嚴禁隨地亂扔。

編制者:復核者:簽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