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式起重機司機安全操作規程
1?操作人員屬特種作業人員,應進行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培訓,經理論、實際操作考試合格,持證上崗。起重機司機應取得公安機關頒發的“機動車駕駛證”后方可進行道路駕駛。
2?操作人員應身體健康,年滿18周歲,無色盲,視力良好,身體健康,無精神病、高血壓、心臟病、癇病、視力聽力不正常等病史。
3?每臺起重機應配備專職司機。
4?操作人員應穿戴整齊,應將長發塞入帽內。
5?嚴禁酒后操作。與本機無關人員嚴禁上機。
6?應保持起重機內外零部件完整,如有丟損,應及時補齊修復。
7?起重機上配備的變幅指示器、重量限制器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不應拆封,要求保證動作靈敏可靠,不應以安全裝置代替操作機構進行停機。
8?起重機吊有重物時,司機不應離開操作室;作業時,司機不應從事與操作無關的事情。
9?夜間作業時,機上及作業地點應有足夠的照明。
10?遇6?級以上大風或雷雨、大霧時,應停止作業。
11?汽車式、輪胎式起重機在公路上行駛時,應執行汽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道路交通管理部門的有關規定。
12?起重機上應設置足夠的消防器材,并布置于易于摘取的明顯部位,操作人員都應掌握其使用方法,并應定期檢查,更換過期劑料。
13?用汽油、酒精清洗機件時,嚴禁煙火,清洗完畢后,應及時處理干凈。擦拭后的破布、棉紗等不應亂放,廢油不應亂潑,應集中妥善保管并處理。
14?起動前應檢查冷卻水、潤滑油、燃油、液壓油充足,各輪胎氣壓達到規定標準,各連接部位的螺栓應牢固可靠。
15?拉緊手制動器,將變速桿、取力器(PTO桿)都置于空檔位置,踩下離合器踏板,并適度踏下加速踏板,連通起動開關,進行起動。每次起動時間不得超過10s,一次起動未成,約停30s后,方可再次起動。如果3次均未成功起動,則應檢查原因,并排除故障。
16?低溫起動時,應使用預熱裝置,先用起動機驅動發動機空轉幾轉后,方可給油起動。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用明火烤油底殼。
17?發動機起動后,應緩慢放松離合器踏板,觀察各儀表的指針是否正常,機電壓力應達到本機要求的壓力。怠速運轉3~5min,使發動機水溫上升到50~60℃(正常工作水溫75~90℃),然后經中、高速運轉,觀察發動機應無異聲、焦臭氣味,應無漏油、漏水、漏氣等現象。在機油壓力和水溫未達到規定要求的最低標準之前,不應高速運轉。無論何時,發動機都不應在無負荷的情況下長時間高速運轉。
18?輪胎式起重機司機應做到“十不吊”。即在有下列情況之一發生時,操作人員應拒絕吊運:
1?捆綁不牢、不穩的貨物。
2?吊運物品上有人。
3?起吊作業需要超過起重機的規定范圍時。
4?斜拉重物。
5?物體重量不明或被埋壓。
6?吊物下方有人時。
7?指揮信號不明或沒有統一指揮時。
8?作業場所不安全,可能觸及輸電線路、建筑物或其他物體。
9?吊運易燃、易爆品沒有安全措施時。
10?起吊重要大件或采用雙機抬吊,沒有安全措施,未經批準時。
19?輪胎式起重機司機鳴鈴應按下列情況鳴鈴:
1?起升、落下物件,開動大小車時。
2?起吊物件從視界不清處通過時,應連續鳴鈴。
3?門機在同一層或另一層接近跨內另一臺門機時。
4?吊運貨物接近人時。
5?在其他緊急情況時。
20?作業前的準備應遵守下列規定:
1?應熟悉所使用的起重機的主要技術參數,掌握起重機特性曲線的使用方法,根據特性曲線允許的工作范圍來起吊物品,根據現場條件(物品重量、作業半徑、起升高度)選擇滑輪組倍率,起重臂長及仰角。
2?作業前,應檢查起重機各部位的安全裝置靈敏、齊全、可靠,未經允許不應任意拆除或調整安全裝置。
3?各操縱桿應置于空檔位置,并鎖住制動器踏板。
4?發動機應在中速下接合輸出動力,使液壓油及各齒輪箱的潤滑油預熱15~20min,寒冷季節可適當延長預熱時間。
5?起重機進入現場應檢查作業區域周圍的環境條件,起重機應在平坦堅實的基礎上放支腿作業,并應全部伸出水平支腿,嚴禁在未伸出狀態下從事起吊作業。支腿不應支撐在有暗溝涵洞及地下不明構筑物上面和松軟泥土地面。
6?汽車式起重機支腿時應使機身處于水平狀態,輪胎不可接觸地面。放支腿時,應先放后支腿,后放前支腿;收支腿時,應先收前支腿,后收后支腿。
7?作業時,不應扳動支腿操作機構。如需調整支腿時,應將重物放至地面,臂桿轉至正前方或正后方,再進行調整。
21?主臂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變幅應平穩,嚴禁猛然起落臂桿。
2?作業時,臂桿可變傾角不應超過制造廠規定;如制造廠無規定時,最大傾角不應超過78°。
3?作業時,不應在起吊負荷時進行伸縮臂作業(除廠家另有規定外)。
4?變幅角度或回轉半徑應與起重量相適應。
5?回轉前應觀察周圍情況,回轉前方和吊車尾部不應有人和障礙物。
6?應在被吊物體停止晃動后,方可改變轉向。當不再作回轉時,應鎖緊回轉制動器。
7?起吊作業應在起重機的側向和后向進行,向前回轉時,臂桿中心線不應越過前支腿中心。
8?臂桿向外伸時,第二、第三節應同步,如其中一節發生遲緩現象,應即予調整。第四節臂桿只有在第二、第三節全部伸出后才允許伸到需要的長度。
9?臂桿向外延伸時,應充分下降吊鉤。
10?臂桿向外延伸,當限制器發生報警時,應立即停止不應強行繼續外伸。
11?當臂桿外伸或降到最大作業位置時,應防止超負荷。
12?在縮回時,臂桿的仰角不得太小,應先縮回第四節,然后再將第二、第三節縮回。
22?副桿延伸與收存應遵守下列規定:
1?延伸副桿時,工作范圍內應無任何障礙物。
2?延伸或收副桿時,各支腿應完全伸出。
3?副桿需外伸時,應將第一節臂桿稍低于水平,插入副桿根部與第四節相連的旋轉軸銷后,取出與第一節相連的拴掛軸銷,由人工旋轉副桿與第四節相對接并插入另一側連接的固定銷。
4?收存時,應根據指揮信號拆卸或存放副吊鉤。在操作中力矩限制器可能會使起重機停止動作。此時,應操作力矩限制器釋放扭矩,以便收存工作繼續進行。
5?收存時應特別注意不可將鋼絲繩絞得太緊。
23?提升和降落應遵守下列規定:
1?起吊前,應根據該起重機特性曲線表來確定臂桿長度、臂桿傾角、回轉半徑及允許負荷間的相互關系,每一數據都應在規定的范圍以內。
2?應定期檢查起吊鋼絲繩及吊鉤的完好情況,保證有足夠的強度。
3?起吊前,檢查力矩限制器、上升極限位置限制器、過卷揚警報、斷路裝置、幅度指示器等應靈敏可靠。
4?為防止作業時離合器突然脫開,應將離合器操縱桿加以鎖緊。
5?正式起吊時,應先將重物吊離地面20~30cm,然后停機檢查重物綁扎的牢固性和平穩性、制動的可靠性、起重機的穩定性,確認正常后,方可繼續操作。
6?作業中如突然發生故障,應立即卸載,停止作業,進行檢查和修理。嚴禁在作業時,對運轉部位進行修理、調整、保養等工作。
7?當重物懸在空中時,司機不應離開操作室。
8?起吊鋼絲繩從卷筒上放出時,剩余量不應少于3圈。
24?應避免雙機抬吊。確因工作需要雙機抬吊時,應編制相應的安全作業指導書和施工實施方案,并且兩機性能應相同,負荷分配均勻,荷重不應超過兩機總起重量的75%,單機所分擔的負荷不應超過該機額定重量的80%。起吊時動作應一致,服從統一指揮,嚴禁回轉臂桿。
25?行駛前,應先將穩定器上的調整螺絲松開,收回支腿,插好銷軸。
26?行駛前,應將起重機回轉制動器鎖住,各操縱桿放在中間位置,關閉上盤操作室車門。
27?行駛前,應用鋼索將吊鉤拉掛在保險杠拉鉤上,但應保持一定的松動量,不應過緊。
28?行駛時起重機架上嚴禁乘人。
29?應注意行駛路線上的駕空電線,橋梁與涵洞的高度和允許載重噸位,不得冒險通過。
30?行駛時,制動氣壓應大于490kPa。
31?起重機收班時應停在指定的停車庫房(場)位置。路途應停靠在安全平坦、不妨礙交通的地方(或指定的停車位置),應拉緊手剎車,掛入低速檔。在坡道停車,車頭向上坡時應掛一檔,車頭向下坡時應掛倒檔,并用三角木把車輪塞死。
32?停車時應低速運轉幾分鐘后再熄火,寒冷季節應放凈未加防凍液的冷卻水。
33?作業終了停車,應按規定進行保養。
34?應根據氣溫變化情況,選用合適的液壓油、潤滑油(脂)和燃油。
35?液壓油、潤滑油(脂)和燃油應十分清潔。添加時,加油口應擦凈,加油口有濾網時,不應取下濾網加油。
36?應減少液壓系統的拆卸工作。
37?燃油箱應在每日作業終了后加滿。
38?放泄液壓油和潤滑油,應在作業終了,油溫尚未完全冷卻以前進行。
39?檢查加注油時,均應將起重機停在平坦的地方進行。
40?冷卻水應用潔凈的軟水。加入冷卻水時應先加入總量的80%,然后起動發動機,待冷卻水溫暖后,再加注滿。
41?放泄冷卻水,應待水溫降到60℃以下進行。
42?寒冷季節,冷卻水滲入防凍液的比例,應依據所在地區最低氣溫再降10℃的溫度來決定。
43?發動機在更換冷卻水、油料和附件后,應先空轉5~10min,排除回路中氣體,經檢查后再補充油、水。
44?蓄電池的電解液的比重應依據不同氣溫進行調整,添加蒸餾水應在當班作業前進行。
45?對傳動部分進行保養時,應切斷動力。
46?應檢查鋼絲繩斷絲根數、磨損量或其他損壞是否達到或超過報廢標準,檢查卷筒上應無竄槽或疊壓現象,固定位置應牢固可靠。
47?日常保養工作,應按各保修工作中的例保項目執行。
48?交接班應按34條的規定執行。
篇2:塔式起重機安全交底
一、安裝前準備工作
1、安裝人員在進入工作現場時必須帶安全帽,登高作用時還必須穿防滑鞋,系安全帶,穿工作服,帶手套等。
2、作業前,安裝人員必須對所使用的鋼絲繩、卡環、吊鉤、板鉤、耳鉤等各種吊具和索具按有關規定作認真檢查,合格者方準使用,不準超載使用。
3、各安裝工作必須在指定的專門指揮人員的指揮下作業。
4、凡有下列情況時,不得進行塔身的升降作業:a、塔機安裝工作應在塔機最高處風速不大于8m/s時進行。b、在雨、大霧等容易打滑的環境里。
5、起重設備≥16噸汽車起重機。
二、安裝時注意事項
1、必須遵循立塔程序。
2、注意吊點的選擇,根據吊裝部件的外形尺寸、重量等,選用合適的吊具。
3、塔機各部件所有銷軸、塔身連接螺栓、螺母均是專用特制零件,用戶不得隨意代換。
4、必須安裝并使用保護和安全措施,如扶梯、平臺、護欄等。
5、必須根據起重臂臂長,正確確定配重數量。
6、裝好起重臂后,平衡臂上未裝夠足夠平衡重前,嚴禁起重臂吊載。
7、頂升前,應將小車開到規定的頂升平衡位置,起重臂轉到引進架的正前方,然后用回轉制動器將塔機的回轉鎖緊.
8、頂升過程中,嚴禁旋轉起重臂或開動小車及使吊鉤起升或放下。
三、安裝程序
1、安裝底架
將底架放在已澆注好的混凝土基礎上,用墊板調整水平,其高度差與其間距之比必須小于1/1000。
2、安裝塔身部分
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詳細規定,用汽車起重機將五節標準節安裝,安裝好后其偏斜量與其相應高度之比必須小于4/1000。
3、安裝斜撐桿
將斜撐桿安裝在支撐節與底架支腿上,用銷軸連接好。
4、安裝套架
將安裝好的油缸和安裝好平臺及欄桿的套架從塔身上面穿下,將8個滾輪與塔身間隙調整至2~4mm。
5、安裝上下轉臺及駕駛室
將上下轉臺與回轉支承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好并將駕駛室與上轉臺用螺栓連接好,用汽車起重機吊起,將下轉臺與套架用銷軸連接好,下轉臺與塔身用高強度螺栓連接好。
6、安裝塔帽
將掛好前后臂拉桿各一道的塔帽用汽車起重機吊起與上轉臺用銷軸連接好,并安裝護欄,將塔帽轉到便于安裝平衡臂的位置。
7、安裝平衡臂
用汽車起重機將平衡臂與塔帽用銷軸連接好,然后安裝好平衡臂拉桿,使兩根拉桿受力均勻并安裝欄桿,然后將兩塊配重吊到平衡臂上,并固定好。
8、安裝起重臂
將起重臂在地面上組合好,并將起重臂拉桿固定在起重臂上,用汽車起重機使起重臂與塔帽連接好,然后將起重臂拉桿安裝正確,使前后拉桿受力均勻。
9、安裝平衡重
將剩余的兩塊平衡重吊裝到平衡臂上,并固定好。
10、穿繞起升鋼絲繩
按照說明書的圖示方向穿繞鋼絲繩。
11、安裝液壓站及接電纜線
將液壓站吊裝在套架平臺上并固定好。接通各機構電源。
12、檢驗
a、檢查塔機安裝的各項內容是否進行完畢并確保正確無誤。
b、進行起升、回轉、變幅等各項動作試運轉。
c、頂升狀態起重臂應處于說明書規定的正確方向。
d、檢查液壓站系統是否暢通,緊固件是否牢固。
13、頂升
按說明書的具體要求進行頂升操作,不準違章作業,頂升到所需高度。如果超過獨立高度,應按照說明書要求增加附著。
四、 重機試調試
1、起重機安裝好后,安裝人員必須按照自檢表中要求的項目進行調試檢查,調試后塔機運行要達到國家標準要求。
2、調試人員應把調試情況記錄在自檢表內。
3、塔機在安裝過程中,必須按照使用說明書的規定操作,任何人不得超越說明書規定的范圍,以保證塔機的安全穩定。
五、 投入使用前的工作
塔機投入使用前的工作,是為了保證塔機能正確操縱,并在安全條件下運行。這些工作主要是對塔機部件的檢查以及調試各安全裝置。
1、部件檢查
為了檢查架設工作的正確性和保證安全運轉,應對塔機部件進行一系列試運轉和檢查工作。
(1) 各部件之間的緊固聯接狀況檢查;
(2) 檢查支承平臺及欄桿的安裝情況;
(3) 檢查鋼絲繩穿繞是否正確,確保其不與塔機機構和結構件磨擦;
(4) 檢查電纜通行狀況;
(5) 檢查平衡臂配重的固定狀況;
(6) 檢查平臺上有無雜物,防止塔機運轉時雜物下墜傷人;
(7) 檢查各潤滑面和潤滑點。
2、安全裝置調試
塔機安全裝置主要包括:行程限位器和載荷限制器。行程限位器有:起升高度限位器、回轉限位器、幅度限位器。載荷限制器有:起重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此外還包括風速儀。
六、首次安裝驗收試驗
驗收試驗條件
(一)試驗條件:
1.目測檢查壓重數量和位置。
2.載荷試驗時,風速不得超過10米/秒。
3.載荷試驗是將自由懸掛在吊鉤上的載荷吊起。
(二)動態試驗:
1.不必進行塔機組合動作,每一動作將分別試驗。
2.進行各種試驗時,應按操作說明操縱塔機。
3.如果各項功能合格并經目檢未發現機構和結構件有任何損壞,則試驗為合格。
(三)靜態試驗:
1.該試驗為將相應的載荷吊離地面100至200mm,保持不動,至少10分鐘。
2.如未發現任何影響塔機安全性能裂縫,永久變形或其他損壞,則試驗為合格。
(四)試驗人員及其他:
1.塔機試驗必須由專業人員或塔機制造公司指定機構或其他合法代表進行。
2.此頁和塔機說明書一起保存。
篇3:塔式起重機操作人員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塔式起重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 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執行規定的指揮信號。操作人員應按照指揮人員的信號進行作業,當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操作人員可拒絕執行。
2. 起動前重點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金屬結構和工作機構的外觀情況正常;
(2) 各安全裝置和各指示儀表齊全完好;
(3) 各齒輪箱、液壓油箱的油位符合規定;
(4) 主意部位連接螺栓無松動;
(5) 鋼絲繩磨損情況及各滑輪穿繞符合規定;
(6) 供電電纜無破損。
3. 送電前,各控制器手柄應在零位。當接通電源時,應采用試電筆檢查金屬結構部分,確認無漏電后,方可上機。
4. 作業前,應進行空載運轉,試驗各工作機構是否正常,有無噪聲及異響,各機構的制動器及安全防護裝置是否有效,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5. 起吊重物時,重物和吊具的總重量不得超過起重機相應幅度下規定的起重量。
6. 應根據起吊重物和現場情況,選擇適當的工作速度,操縱各控制器時應從停止點(零點)開始,依次逐級增加速度,嚴禁越檔操作。在變換運轉方向時,應將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待電動機停轉后再轉向另一方向,不得直接變換運轉方向、突然變速或制動。
7. 在吊鉤提升、起重小車或行走大車運行到限位裝置前,均應減速緩行到停止位置,并應與限位裝置保持一定距離(吊鉤不得小于1m,行走輪不得小于2m)。嚴禁采用限位裝置作為停止運行的控制開關。
8. 動臂式起重機的起升、回轉、行走可同時進行,變幅應單獨進行。每次變幅后應對變幅部位進行檢查。允許帶載變幅的,當載荷達到額定重量的90%及以上時,嚴禁變幅。
9. 提升重物,嚴禁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時,可采用慢就位機構或利用制動器使之緩慢下降。
10. 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動時,應高出其跨越的障礙物0.5m以上。
11. 對于無中央集電環及起升機構不安裝在回轉部分的起重機,在作業時,不得順一個方向連續回轉。
12. 裝有上、下兩套操縱系統的起重機,不得上、下同時使用。
13. 作業中,當停電或電壓下降時,應立即將控制器扳到零位,并切斷電源。如吊鉤上掛有重物,應稍松稍緊反復使用制動器,使重物緩慢地下降到安全地帶。
14. 采用渦流制動調速系統的起重機,不得長時間使用低速檔或慢就位速度作業。
15. 作業中如遇六級及以上大風或陣風,應立即停止作業,鎖緊夾軌器,將回轉機構的制動器完全松開,起重臂應能隨風轉動。對輕型俯仰變幅起重機,應將起重臂落下并與塔身結構鎖緊在一起。
16. 作業中,操作人員臨時離開操縱室,必須切斷電源,鎖緊夾軌器。
17. 起重機的蝙蝠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應完全齊全、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或拆吹。嚴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
18. 起重機作業時,起重臂和重物下發嚴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過。重物吊運時,嚴禁從人上方通過。嚴禁用起重機載運人員。
19. 嚴禁使用起重機進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設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體。現場澆筑的混凝土構件或模板,必須全部松動后方可起吊。
20. 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停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或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21. 操縱室遠離地面的起重機,在正常指揮發生困難時,地面及作業層(高空)的指揮人員均采用對講機等有效的通訊聯絡進行指揮。
22. 作業完畢后,起重機應停放在軌道中間位置,起重臂應轉到順風方向,并松開回轉制動器,小車及平衡重應置于非工作狀態,吊鉤直升到離起重臂頂端2~3m處。
23. 停機時,應將每個控制器撥回零位,依次斷開各開關,關閉操縱室門窗,斷開電源總開關,打開高空指示燈。
24. 檢修人員上塔身、起重臂、平衡臂等高空部位檢查或修理時,必須系好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