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藥劑配置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藥劑配置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1951

a聚丙烯酰胺(PAM)濃度為0.67‰,配藥槽每次加藥量為0.1公斤;

b聚丙鋁化氯(PAC)濃度為5.33%,配藥槽每次加藥量為8公斤;

c配藥箱放水達到2/3高度后開動攪拌機再加藥,注水前必須確保放藥閥門、沖洗閥門均在關閉狀態;

d攪拌情況下加入稱量好的藥劑,使其充分溶解(PAM攪拌一小時以上,PAC攪拌15分鐘以上);

e藥劑完全溶解后,停止攪拌機,把配藥箱的藥劑放到加藥箱內,藥全部放完必須及時關閉放藥閥門(防止清水注入);

f打開計量泵,(計量泵打開之前,先打開計量泵進出口閥門)調節計量泵流量到達規定值;

g加藥箱底部沉淀物較多時,應及時進行沖洗,沖洗結束立即關閉沖洗閥門。

篇2:醫院藥劑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藥劑科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一.把好抗菌藥物使用發放關,嚴格按抗菌藥物管理的有關規定、制度發放抗菌藥物;

二.每月檢查門診處方中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統計使用率,并通報醫院感染管理科;

三.每季統計分析全院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和消耗量并通報醫院感染管理科;

四.一次性醫療用品和消毒藥械的采購渠道要正規,證件要齊全,每批貨均要進行質量驗收。

五.自配的消毒液要做好登記,要注明消毒液的名稱、濃度、有效期并簽全名,配制時嚴格遵守無菌技術操作規程;

六.每季向醫院感染管理科通報消毒液進貨、配制、消耗情況,向各臨床科室提供消毒劑使用的資料。

七.按照《一次性使用醫用器具管理制度》,管理好一次性醫用器具的進貨、保管關。

八.不定期向臨床醫生提供抗感染藥物資料、信息。

篇3:附院藥劑科工作制度

附屬醫院藥劑科工作制度

1、在分管院長領導下,認真執行《藥品管理法》及地方藥政法規,負責全院中西藥品的供應調配。

2、根據國家和當地《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及醫院特點制定本院《基本用藥目錄》,經醫院藥事管理委員會審核通過。

3、藥品采購供應計劃以本院《基本用藥目錄》為依據,根據臨床需求和藥品儲備情況制定,經分管院長批準后執行;嚴禁購入偽劣、失效或即將失效的藥品,嚴禁購入庫存積壓藥品。

4、藥品入庫應建立入庫驗收制度,憑實物和原始發票登記入賬,進行質量驗收;出庫應遵守先產先出、先進先出、近期先出的原則。

5、處方調配要按《處方管理制度》執行,麻醉藥品、精神藥品和醫療用毒性藥品的使用、保管、調配,必須嚴格執行有關管理辦法;對醫社保、自費藥品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

6、加強新進藥品的管理。對新藥應及時將性能、含量、用法通知有關科室。如遇新進或調價藥品要及時調整藥品信息。

7、對急救暫缺的藥品或特供藥品,藥劑科負責人應積極和醫藥公司或兄弟醫院聯系,必要時報告醫務科或業務院長,力爭解決,確保急重病人搶救治療,密切配合臨床。

8、藥房、藥庫的藥品分類定位擺放,定期盤點,盤點時對藥品質量進行全面檢查,確保臨床用藥安全有效。

9、積極參與臨床,定期分析病案、處方,做好資料總結,依據需要到臨床科室征求意見,及時參與解決合理用藥問題。

10、藥劑人員不能自開處方,自行取藥,亦不能更改處方,有問題及時與處方醫生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