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儀表控制安全操作規程

儀表控制安全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5756

1、上崗時穿戴勞動防護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厚布手套等。

2、儀表室必須保持有人在監視各儀表的運行狀態。精煉、澆鑄時,必須將監控器畫面切換至精煉側,并密切監視。

3、爐體傾轉前,須檢查確認加料門、渣門已關閉,爐門水套無泄漏,傾轉部位無異物,出銅口已堵塞。

4、操作開關按鈕時,先確認控制盤的信號、方向,避免誤操作。

5、發現漏銅、跑銅時,立即將傾轉爐體置“0”位。

6、禁止將油桶、氧氣瓶、乙炔瓶等易燃易爆品放置爐體周圍。及時清理爐底的積水、積油。

7、故障報警時,要認真進行檢查確認并及時處理。

8、發生停電、停水等情況時,立即執行《傾動爐事故處理辦法》,防止事故進一步擴大;班長應及時報告工段、總調度室,并做好有關記錄。

9、進重油時,要密切觀察重油罐液位、油溫,避免冒罐。

10、還原前,確認LPG管路無泄漏;還原中,發現風管回火,立即將傾轉爐體置“0”位,關閉LPG管路總閥,進行處理或更換風管。

11、使用大錘時,先檢查錘頭是否牢固,手柄是否完好,打錘者不得戴手套,不能與扶釬者站在同一側;其他人員遠離避開。

12、燒氧氣時,戴好防護面罩和防護眼鏡,不得戴沾有油污的手套;開啟氧氣要緩慢、適量;吹氧管不可過短,避免氧氣回火。

13、拆卸或更換油管、蒸汽管及氧化還原金屬軟管時,必須關閉相應管路上的手動閥或調節閥,并確認管道中的介質已卸壓。

14、油槍拆卸清理前,要用柴油清洗。拆卸油槍時,須確認停油且油路、霧化蒸汽管路等手動閥已關閉,并有兩人在場配合。

15、疏通銅口要用實心鋼筋或鋼釬,不得使用空心鋼管,避免銅水從管內竄出傷人。

16、潮濕工器具不得接觸高溫熔體,避免造成熔體放炮傷人。

17、使用鋼釬、樣勺等工具時,戴厚布手套,避免高溫燙傷。

18、嚴格執行《入爐物料管理制度》,做好入爐前的檢查工作,禁止潮濕、超寬、超高、超重的物料入爐。

19、傾動爐冷卻水量不足時,立即降油,減少供熱,迅速查找原因并處理;當冷卻水套出現少量泄漏時,立即采取措施(如用鐵皮將水引出),阻止水與耐火材料接觸;大量泄漏時,立即關閉泄漏支管的進水閥,防止水進入爐內。班長應及時報告工段、總調度室,并做好有關記錄。

20、每班4小時檢查一次爐體狀況;發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匯報。

21、倒渣前,將渣包放置到位,擺放平穩,并進行檢查,涂抹干燥的脫模劑。新渣包及長期停用的渣包,使用前應充分烘烤預熱。

22、倒渣時,熔體面離渣包口應保持在200毫米以上。

23、倒渣結束與澆鑄前,將渣包吊離渣平臺,避免爐體傾轉時與渣包相碰。

篇2:自控儀表安裝工安全操作規定

①儀表安裝就位后,必須立即緊固基礎螺栓,防止傾倒。在多臺儀表盤安裝就位時,手指不得放在連接處。嚴禁在儀表上放置工具等物件。

②用開孔鋸開孔時,盤后不得有人靠近。在高處安裝孔板時,不得坐在管子上開孔和鋸管。嚴禁在已充介質及帶壓力的管道上開孔。

③在放電纜時,支架必須穩固,轉動應靈活,防止脫杠和傾倒。木筒上的釘子必須拔掉或打彎。在轉彎處操作人員應站在外側。

④校驗用的交直流電源及電壓等級應明確標注。電氣絕緣電阻不應小于20MΩ。

⑤使用油浴設備,自動溫度調節器應正常可靠,加熱溫度不得超過所用油的燃點,加熱時嚴禁打開上蓋。

⑥氣源電壓應與被校儀表相符。氣動儀表的調校,一般不應采用乳膠管,防止爆裂。儀表(尤其是分析儀表)的調校應按照說明書進行。

⑦單管、U型管壓力計等,應妥善保管,水銀表面應用水或甘油等介質密封,嚴防揮發。

⑧使水銀校驗儀表,應在專用的工作室內進行,工作室應通風良好,盛水銀容器應蓋嚴,散落的水銀應及時清掃處理,操作時應穿工作服戴口罩。

⑨試車前應對儀表進行二次調校及系統試驗,并應對信號、聯鎖裝置進行通電試驗。

⑩儀表安裝竣工后,根據有關規程和設計要求,檢查合格后,方可聯動試車。全部儀表及自動控制裝置試車合格后,未經批準,嚴禁隨意動用。

篇3:儀表車床安全操作規范

為了保持車床的精度,延長其使用壽命,以及保障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操作時必須嚴格遵守下列安全操作規程:

1.工作服穿整齊,女同志戴好工作帽。

2.開車前必須檢查車床各手柄及運轉部分是否正常。

2.工件要卡正、夾緊、裝卸工件后卡盤板手必須隨手取下。

3.車刀要夾緊,方刀架要鎖緊。裝好工件和車刀后,進行加工極限位置檢查加工。

4.車床運轉時,嚴禁用手去摸工件和測量工件,不能用手去拉切屑。

5.車床導軌上嚴禁擺放工、刀、量具及工件。

6..開車后不許離開機床,要精神集中操作。

7.下班時,切斷機床電源,擦凈機床,整理場地。將大拖板搖到車床導軌后端,在導軌表面加油潤滑。

8.加工過程中,如發現車床運轉聲音不正常或發生故障時,應立即切斷電源,報告師傅,聽從指導。

制定:王林忠核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