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板連滑操作規程
1、機構的使用要求
1.1、對壓緊彈簧的四個壓緊螺母一定要擰到位,反復拉試,通過觀察支架上平面與壓板之間的距離是否一致來判斷彈簧的壓縮量是否一致,以保證給滑板提供均勻的面壓。
1.2、滑板腔及上水口處的火泥和殘鋼要清理干凈,防止夾雜物影響滑板使用;
1.3、機構的空氣冷卻管道要通暢,連接處密閉,若連接不好,容易導致空氣壓力不足,管路閉塞等造成冷卻不足,會使彈簧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2、連滑判斷標準
2.1、下水口的檢查
2.1.1、每使用一爐后,用細棒插入下水口鑄孔內,撬橇下水口,觀察是否有明顯的松動,較小的松動,可對下水口螺旋套進行再夾緊,出現大的送到,放棄連用。
2.1.2、下水口小頭發現有缺陷、斷裂、通道內有裂紋時,不能繼續使用;若發現任何原因引起的下水口頂端外部鋼殼損傷嚴重,不能連用;
2.1.3、下水口小頭的殘鋼及長水口殘留物要清理干凈,防止上連鑄后套不上保護管。
3、滑板的檢查
3.1、上下拉動機構下滑板,通過下水口及下滑板的鑄孔,觀察上滑板的表面情況,根據對以下情況的觀察,判定滑板是否能繼續使用;
3.2、擴孔情況----若發現滑板擴孔嚴重或由于燒氧造成的滑板嚴重損傷,不能連用;下滑板舌形區,若澆鋼時間過長,由于控流,沿澆鑄孔處易出現倒棱,同時造成上、下滑板縱向擴孔較大,該種情況,放棄連用;
3.3、滑道情況-----若發現滑板控流方向的滑道表面侵蝕嚴重或存在明顯的夾鋼、應更換滑板;孔徑橫向周圍或板面其它部分,發現夾鋼,停止連用;若發現滑道表現在滑動過程中發生嚴重的顆粒剝落或拉傷痕跡,應更換滑板,輕微的剝落或滑痕是正常的,滑板可繼續使用;
3.4、上下板面接觸情況--------從機構側面對量滑板縫隙觀察,是否有鋼片滲出,兩滑板間是否有可見的細縫及鋼帶是否有斷裂脫落,出現上述情況應停止使用。
4、注意事項
4.1、掌握好火泥干濕程度,在保證火泥的粘性、塑性的情況下,火泥的加水量要盡量減少,加水量大,火泥較稀,使用時火泥的氣孔多,易滲鋼,滑板用火泥要相對較干,根據上水口母口的損壞情況,打泥量適度掌握,泥太少、易從縫隙竄鋼,泥太多,多余的泥無法全從排泥槽排出,會造成拉不動,面壓虛大,以后拉動過程,火泥散開,易出事故(面壓不均勻)。
4.2、上水口爐數較高,后端面缺損大時,安裝完滑板后,要拉試,觀察上滑板是否有竄動,如有竄動需及時更換上水口。
4.3、不論上水口次數高低,每次安裝時,上下滑板安裝好后,必須用鐵筒或其它工具將上水口及上滑板接縫區域的火泥刮掉,然后再裝下水口,安裝完后,吹多余火泥時,盡量避開上水口與上滑板接縫處。
4.4、燒氧時,氧管點燃情況下,盡量不要接觸滑板及滑板上水口接縫處,殘鋼燒開后熄滅吹氧管,高高壓風吹掃殘鋼。
篇2:滑板工安全職責范文
(1)耐火材料和耐火泥料保持干燥清潔、無積塊。
(2)滑動水口磚使用前必須檢查,不得損壞磚的表面(如裂紋凹坑),嚴禁使用潮濕滑動水口磚。
(3)上水口有效長度小于190mm,孔徑大于70mm必須更換上水口,防止出現斷裂,侵蝕嚴重,泥料不合格造成穿鋼事故。
(4)更換上水口前,上水口內孔及座磚周圍殘鋼、殘渣必須清理干凈方可更換。
(5)上水口磚力求裝平,大頭平面略低于地盤件1-2mm為宜,嚴禁上水口磚高于底盤平面,防止將上滑板壓裂。
(6)上滑板磚裝配前,必須清理好上水口面的殘泥殘渣,防止此處穿鋼事故。
(7)下水口與下滑板之間泥料適宜,必須上實,防止造成此處穿鋼事故。
(8)裝配完畢后嚴格檢查,調試,發現問題必須打開,重新安裝。
(9)透氣磚必須保證每包透氣,每次一洗。
(10)認真檢查滑動機構,定期更換機構備件,保證機構滑動自如。
篇3:滑板連滑操作規程
1、機構的使用要求
1.1、對壓緊彈簧的四個壓緊螺母一定要擰到位,反復拉試,通過觀察支架上平面與壓板之間的距離是否一致來判斷彈簧的壓縮量是否一致,以保證給滑板提供均勻的面壓。
1.2、滑板腔及上水口處的火泥和殘鋼要清理干凈,防止夾雜物影響滑板使用;
1.3、機構的空氣冷卻管道要通暢,連接處密閉,若連接不好,容易導致空氣壓力不足,管路閉塞等造成冷卻不足,會使彈簧性能降低甚至失效。
2、連滑判斷標準
2.1、下水口的檢查
2.1.1、每使用一爐后,用細棒插入下水口鑄孔內,撬橇下水口,觀察是否有明顯的松動,較小的松動,可對下水口螺旋套進行再夾緊,出現大的送到,放棄連用。
2.1.2、下水口小頭發現有缺陷、斷裂、通道內有裂紋時,不能繼續使用;若發現任何原因引起的下水口頂端外部鋼殼損傷嚴重,不能連用;
2.1.3、下水口小頭的殘鋼及長水口殘留物要清理干凈,防止上連鑄后套不上保護管。
3、滑板的檢查
3.1、上下拉動機構下滑板,通過下水口及下滑板的鑄孔,觀察上滑板的表面情況,根據對以下情況的觀察,判定滑板是否能繼續使用;
3.2、擴孔情況----若發現滑板擴孔嚴重或由于燒氧造成的滑板嚴重損傷,不能連用;下滑板舌形區,若澆鋼時間過長,由于控流,沿澆鑄孔處易出現倒棱,同時造成上、下滑板縱向擴孔較大,該種情況,放棄連用;
3.3、滑道情況-----若發現滑板控流方向的滑道表面侵蝕嚴重或存在明顯的夾鋼、應更換滑板;孔徑橫向周圍或板面其它部分,發現夾鋼,停止連用;若發現滑道表現在滑動過程中發生嚴重的顆粒剝落或拉傷痕跡,應更換滑板,輕微的剝落或滑痕是正常的,滑板可繼續使用;
3.4、上下板面接觸情況--------從機構側面對量滑板縫隙觀察,是否有鋼片滲出,兩滑板間是否有可見的細縫及鋼帶是否有斷裂脫落,出現上述情況應停止使用。
4、注意事項
4.1、掌握好火泥干濕程度,在保證火泥的粘性、塑性的情況下,火泥的加水量要盡量減少,加水量大,火泥較稀,使用時火泥的氣孔多,易滲鋼,滑板用火泥要相對較干,根據上水口母口的損壞情況,打泥量適度掌握,泥太少、易從縫隙竄鋼,泥太多,多余的泥無法全從排泥槽排出,會造成拉不動,面壓虛大,以后拉動過程,火泥散開,易出事故(面壓不均勻)。
4.2、上水口爐數較高,后端面缺損大時,安裝完滑板后,要拉試,觀察上滑板是否有竄動,如有竄動需及時更換上水口。
4.3、不論上水口次數高低,每次安裝時,上下滑板安裝好后,必須用鐵筒或其它工具將上水口及上滑板接縫區域的火泥刮掉,然后再裝下水口,安裝完后,吹多余火泥時,盡量避開上水口與上滑板接縫處。
4.4、燒氧時,氧管點燃情況下,盡量不要接觸滑板及滑板上水口接縫處,殘鋼燒開后熄滅吹氧管,高高壓風吹掃殘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