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動力穩定車操作規程
1、?一般安全注意事項及說明
1.1操作、維修、調整及修理必須遵守操作安全條例法規。
1.2離開機械前,要確保機械停穩、施加手制動及施以其他
保護(如上止輪器等),鎖好車門再次工作前,要檢查機械的外部情況。
?1.3作業過程中,注意自身和其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機械安全,嚴禁閑雜人員接近機械,不允許無操作證人員獨立操作機械。
?1.4機械運行前,仔細檢查防護和鎖定裝置是否在可靠位置上尤其是長途運行前更須注意。
?1.5不許超速行駛,運行速度應與軌道要求的速度相符合,在不良線路上應減速運行。
?1.6機械上或機械周圍,不可使用明火。
?1.7清洗機械時,不可使用易腐蝕的化學洗滌劑。
?1.8定期檢查消防器材,并按時更換新藥。
?1.9在復線作業時,密切注視鄰線來車情況。
?1.10必須時注意防止損壞車上安裝的精密設備。
?1.11機械一旦出現小毛病,必須立即修復,防微杜漸,避免造成大事故。
?1.12修理和維修作業前,必須停下柴油機,卸掉液壓系統的壓力,施加停車制動(手制動),切斷電源總開關。
?1.13在電氣化鐵路作業時,切勿爬到機械頂上,如確有必要進行頂部修理,則必須在架空線無電時或機械開到適當地點后再進行修理。
?1.14經常擦洗機械,按照維修說明的要求,進行維修和日常保養工作。
?1.15給機械定期打油,并擦掉機械上的多余潤滑油和機油,加油前后,油嘴必須擦凈。
?1.16檢查各種油的液面,并注意適當的作業溫度及正確的檢查程序。
1.17定期檢查所有的螺栓螺母,如有松動,必須擰緊,同
時,檢查有無磨損部位。
1.18定期檢查V型皮帶的松緊程度,必要時予以張緊。
1.19定期排放柴油濾清器里的水,油箱盡可能多地裝油,以防止冷凝水集結在柴油箱上。
1.20油水分離器須每日檢查,并經常排放,主風缸排水閥必須每日排放。
1.21遵守鐵道部、鐵路局、分局及本段所制定的安全條例等。
2機械整備工作
在長途運轉或長期不用之后,機械投入作業之前,需進行下列檢查;
2.1檢查機械有無破損、松動或丟失零部件。
2.2去掉防銹保護、涂層和包裝。
2.3按照日常保養要求,對機械進行潤滑。
2.4檢查下列裝置的油位及液面,必要時加足:
?--柴油機機油;
--ZF液力變矩器液力油;
--車軸齒輪箱齒輪油;
--分動齒輪箱齒輪油;
--減速齒輪箱齒輪油;
--穩定裝置液力油;
--液壓泵齒輪箱齒輪油;
--液壓油箱液壓油;
--氣動加油器液壓油;
--電動電解液。
2.5檢查空壓機、發動機皮帶的張緊情況。
2.6檢查所有的調整、鎖定裝置、操作手柄、鏈條等,必要時,加潤滑油或進行修理。
2.7檢查制動間隙,必要時予以調整(閘瓦間隙3~5mm)。
2.8檢查氮氣儲能器的壓力(為60bar)。
2.9檢查下列手柄和開關:
--液壓泵離合器脫開;(18/2,3,4)
--電池總開關斷開;?(13/1)
--變速手柄置于空檔;
--施加手制動;(13/2)
--最終驅動離合器脫開;(ZF齒輪箱離合器)
--作業主開關斷開;(28/9)
--斷咱保護器在政黨位置;(26/1-8,35/2-18)
--振動開關選擇鈕在“0位”;(23/2)
--液壓軸支承手柄在卸荷位置;(24/11)
--液壓回路卸荷閥卸荷。
2.10置:
--穩定裝置;
--抄平系統;
--前端測量桿;
--后端測量桿;
--中間抄平小車;
--前端張緊小車;
--后端張緊小車;
--正矢測量小車;
--記錄儀弦、測量弦;
其他檢查:
--柴油箱;
--液壓油箱;
--柴油機保護罩鎖片;
--信號旗、響墩等;
--防火消防器材是否良好等。
3起動柴油機
3.1合上蓄電池總開關;(31/1)
3.2關掉作業控制主開關;(28/9)
3.3將起動鑰匙插到底此時蓄電池指示表有指示,第二司機室內第一、二、三發電機報警燈亮拉起起動拉桿,此時起動電機工作,帶掌握電油門使發動機中速運轉;(33/7,36/9,25/4,33/8)
3.4若天氣寒冷須使用預熱系統,等預熱指示燈亮后,再起動柴油機;
連續起動時間不得超過10秒鐘,為了保護蓄電池,在多次起動過程中,至少要有1分鐘的時間間隔;
發動機一開始運轉,就使其平穩中速運轉(1100~1500轉/分),
3.5檢查儀表讀數和指示燈;
--發電機報警燈應熄滅;(36/10,9)
--充電電流表偏于“+”半邊或于零位上;(34/2)
--電壓表于24~28伏之間;(34/3)
--發動機機油壓力表0.3~0.5Mpa;(33/3)
--發動機油溫表在綠色區域內(60℃~130℃),不能超過130℃;(33/4)
--雙針氣壓表;(21/6;32/6)
白針:系統壓力,0.6~0.7MPa(6~7bar)
紅針:制動壓力,0.38MPa(3.8bar)
--制動管壓力表壓力:0.5MPa(5bar)?(32/7,21/7)
--變速箱油壓在0.9~1.1Mpa(9~112bar)(33/1)
--變速箱油溫在80℃以下(33/2)
4運行
4.1運行前須注意:
所有液壓泵離合器在發動機工作時,必須在“合”或“離”的位置上;
冷開起動發動機,在發動機不轉動時液壓泵可置于“離”的位置上;
若長途掛運,應將所有電子擺的擺錘,用備用的長螺栓固定住,以免擺錘碰傷。
4.2區間運行(自行)
4.2.1發動機啟動前,所有液壓泵“離”的位置,最終驅動離合器必須置于“合”位,打開中繼閥的列車管截斷塞門(A閥)。
4.2.2若發動機按前第3節所述已起動:
--主風缸壓力6~7bar(白針)?(21/6,32/6)
--制動壓力3.8bar?(紅針)(21/6,32/6)
--制動管壓力5bar(32/7,21/7)
--緊急制動閥須關閉;?(21/11,32/11)
--檢查報警燈和氣喇叭;
--打開相關照明燈;
--作業主開關在“關”位;(26/9-11,34/5-7)
--用ZF鑰匙開關將液壓變矩器“打開”;(25/6,33/11)
--鎖定裝置指示燈亮;(25/11,33/20)
--前、后液壓驅動脫開指示燈亮;(33/17、18)
--緩解手制動(反轉8圈);?(31/2)
--選擇擋位及驅動方向;(21/2,32/2)
--緩解制動;?(21/9,32/9)
--逐漸加速。(21/3,32/3)
4.2.3掛上一擋起步運行后,繼續提高發動機轉速。
4.2.3.1從低檔換入高檔位時,先提高發動機轉速至1500轉/分以上,待車速運行到增速范圍時,更換人高檔位。
2.4.3.2從高檔位換到低檔位,先減油門降低發動機,轉速到1500轉/分以下,施加空氣制動;待車速降至減速范圍時,換到低檔位,如圖示;
注意:當連續換檔時,變速手柄在各檔位上大約有一秒鐘以上的停留時間,機械未停穩之前,不能將檔位換到反方向運行。
2.4.4緊急時才能使用緊急制動。
2.4.5必須使用朝驅動方向的司機室。
2.46在走行過程中,必須注意儀表的讀數及報警燈。
4.2.7走行速度須與軌道要求的速度相一致,不能超速,過岔或不良線路區間運行時須減速。
4.2.8在下坡道和上坡道運行,檔位必須置于低檔。
4.2.9在下坡道上運行,發動機不得停機行駛,不得在空檔位行駛。
4.3連掛運行
4.3.1在連掛之前,所有液壓泵和最終驅動離合器必須置于“離”的位置。
4.3.2關閉中繼閥的列車管截斷塞門(A閥)。
4.3.3各測量小車筆穩定裝置必須確保鎖定牢靠。
4.3.4連掛并連接風管,緩解手制動。
4.3.5大閘手柄置于運轉位,小閘手柄位于緩解位;
4.3.6取出發動機開關鑰匙,關閉總電源開關。
5走行工況轉換到作業工況
5.1在預定的位置上用制動閥或用手制動機制動,(21/9,32/9/31/2)制動后,降低發動機轉速到怠速運轉。
5.2換檔選擇器置于空檔。(21/2,32/2)
5.3用鑰匙開關關掉ZF液力變矩器。(25/6,32/11)
5.4按下發動機停機按鈕,關掉發動機。(25/9,34/9)
5.5合上液壓泵離合器。(18/2-4)
5.6按第3條款起動柴油機。
5.7打開氣動作業系統塞折角門開關。
5.8打開作業主開關。(28/9)
5.9打開液壓作業系統。
5.10按下作業驅動停止碰鎖按鈕。(28/7)
5.11緩解制動。(31/2,32/9,21/9)
5.12發動機轉速增加到1500轉/分左右。(21/3,32/3)
5.13平臺作業控制盤作業;
5.13.1放下前張緊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上升位,以卸掉鎖定鉤上的負荷;(16/4)
--打開前張緊小車的鎖定鉤;(16/1)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下降位,以放下小車,直至小車到位。(16/4)
5.13.2放下后張緊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上升位,以卸掉鎖定鉤上的負荷;(17/30)
--打開小車的鎖定鉤;(17/4)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下降位,以放下小車,直至小車到位。(17/3)
5.13.3放下正矢測量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上升位,以卸掉鎖定鉤上的負荷;(17/1)
--打開小車的鎖定鉤;(16/1)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下降位,以放下小車,直到小車到位。
(17/1)
?5.13.4放下中間探測桿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上升位,以卸掉鎖定鉤上的負荷:(17/9)
--打開中間探測桿鎖定鉤:(16/8)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下降位,以放下探測桿直至小車到位:(17/9)
--施加抄平測量輪桿的垂直預加荷頑載。(17/10)
5.13.5張緊抄平測量弦。(16/11)
5.13.6張緊正失測量弦。(17/2)
5,13.7放下穩定裝置:
--提升穩定裝置:(17/16)
--打開穩定裝置的鎖定銷;(16/12,15)
--放下穩定裝置;(17/16)
--操縱橫向調整開關使穩定裝置對位;(17/14,15)
--閉合夾鉗;(17/12)
注意:檢查滾輪夾鉗間隙,并進行適當調整。(17/11,12)
--對穩定裝置施加水平預加載荷。(17/13)
5,14增加發動機轉速達到2000轉/分左右。(21/4,32/4)
5,15檢查各裝置是否在正確的作業位置上。
6作業
注意:穩定車作業的軌道條件是;鋼軌必須牢固定在軌枕上,道碴必須能滿足穩定后需達到斷面形狀;穩定車作業主要是在進行了起、撥、搗作業之后進行,如使用穩定車抄平系統,則選擇垂直預加載荷時,不能超出本確定的預加載荷最大值。
6,1可調整的參數;
--控制垂直預加載荷的增益電位器;(27/5,7)
--下沉量預調選擇電位器(理論下沉量);(28/1,4)
--振動頻率和幅值;(20/3)
--作業速度。(28/5)
注意;如果機器發生過大振動,其調整值(下沉量、頻率和作業速度)之間,可進行協調。
6.2作業開始前:
--垂直預加載荷置于“0”位;(此時實際壓力為4MPa左右)
--振動頻率調到30Hz左右,機器在不到時,檢查頻率可將選擇開關旋到TEST位置上;(28/2)
--將數字顯示選擇開關旋到“頻率位置”;(27/6)
--調整下沉量到“0”位。(28/1,4)
作業開始;
--選擇作業方向;
--將振動開關打開;(28/2)
--逆時針方向旋轉停車鈕(28/7),使其解鎖,并按下作業驅動鈕(27/13)
注意;驅動啟動按鈕是用來迅速通過不需要下沉的線路地段,(并不改變原作業速度),機器以最大作業速度運行,當釋放此按鈕后,機器將恢復到原作業速度
6.3根據需要,通過調整速度電位計來調整作業速度;(28/5)
6.4將顯示選擇開關撥至左位,并讀出數字顯示儀上的作業速度值。(27/8)
注意;當機器開始走行時,穩定裝置的振動也自動開始并達到所調好的頻率。
6、5根據需要,調節計劃下沉量;(28/1,4)
6.6檢查伺服比例閥的指示表(下沉值監視表)(27/6,2,8,4)
6.7根據需要調整垂直預加載壓力以完成所選擇的下沉量(27/5,7)
6.8橫向水平的控制;
--將顯示選擇開關置于“左右水平”位置(左右前后的橫向水平值);(27/6,8)
--在橫向水平較差的情況下,針對左股或右股,調整計劃下沉量和垂直預加載壓力。(28/14;27/5,7)
6.9當開始作業及作業終點或需要暫停作業時需進行順坡作業。
6.10按作業驅動停車碰鎖。
(注意;在機器未停穩之前,不得改變作業方向。)
6.11關掉振動驅動。
6.12
6.12.1順坡(最大坡度1:1000)
6.12.1.1開始作業前順坡;
--抄平系統打開;
--頻率定在30-35赫茲;
--下沉值,定在“0”;
--打開作業驅動(使其達到最高作業速度);
--逐漸慢慢地增加下沉量;
6.12.1.2作業結束后順坡;
--慢慢地降低頻率(直至15赫茲);?
--慢慢地降低垂直預加載荷;
--逐漸提高作業速度,同時將各個調整值逐漸降至零,并關掉振動驅動。
6.12.2對于道碴尚未被列車壓實的線路(搗固作業或道碴清篩之后)
6.12.2.1第一次搗固之后;
(1)?作業速度?600-1000米/小時。
(2)?垂直預加載荷?最大10MPa。
(3)?頻率?30-35Hz。
(4)?抄平系統?打開。
(5)?下沉量20mm。
(6)?幅值最大。
?6.12.2.2第二次搗固之后;
?按照第一次搗固之后作業進行,但垂直預加載荷定在10MPa。
?6.12.2.3第三次搗固之后;(最后一次)
(1)?作業速度視條件而變化。
(2)?垂直預加載荷視條件而變化如果在一個較長距離內
發生左右水平誤差,則在較高軌側相應增加預加載荷壓力。
(3)?頻率?30~35Hz。
(4)?下沉量?定在10mm左右。
(5)?中間位置的幅值,觀察垂直預加載荷安培計。
(6)?抄平系統?打開。
(7)?記錄儀?打開。
6.12.3停車
6.12.3.1計劃停車。
(1)?結束順坡。
(2)?倒車30米左右。
(3)?開始順坡作業。
?6.12.3.2緊急停車;
(1)?垂直預加載荷降至零。
(2)?頻率降至零。
(3)?關掉抄平系統。
(4)?反向倒車。
(5)?檢查軌道幾何形狀。
(6)?重新開始,必要時順坡。
6.12.4在橋梁上及其附近不得進行穩定作業。
6.12.5在隧道內及其附近不得進行穩定作業。
6.12.6附近有建筑物時的穩定作業
(1)在側墻,擋墻,站臺等附近進行軌道,道岔交叉等穩
定作業時,無需對作業進行限制如果這些建筑狀況不良,在建筑物前后各20m的距離內,不管在任何情況下,穩定車在作業時不得停機,重新起動作業和作業終止一旦出現非常停機,應立即關掉垂直預加載荷的振動并返回到建筑物前20m外再開始作業并進行順坡。
(2)在高層建筑距軌道5m以內進行穩定作業時,在任何情況下不準停機,重新起動作業和作業終止一旦出現非常停機,應立即關掉垂直預加載荷的振動并返回到前面再開始穩定作業并進行順坡。
如果在不了解附近建筑物的情況下要進行穩定作業時,可以分兩步進行穩定作業。
第一步壓實;用增加了頻率和50%的預加載荷進行穩定作業。
第二步壓實;如果第一步壓實未發現任何明顯的振動跡象,用同樣方法,參數進行第二次壓實。
(3)其他情況無限制。
6.13特別注意;只有停機時,才能改變作業驅動方向。
?7記錄
?7.1如果不作業只記錄時,可將穩定裝置提起并鎖定。
?7,2放下測量小車,前后張緊小車和中間探測桿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至上位以使卸掉鎖定機構的負載;
--打開小車的氣鎖;
--將氣動閥開關打至空位以便放下小車至最低位;
--給測量裝置預加載。
在直線地段,測量裝置預加載至左股或右股均可,在典線段以外側股為基準。
7.3張緊正矢測量弦,保證正矢測量弦在傳感器撥叉中。
7.4為了記錄作業驅動,作業速度是連續可調的,最大速度可達3km/h;
7.5前進和后退記錄皆可(詳細使用見記錄使用說明書)。
8作業工況轉換到運行。
8.1將發動機速度降到1500/分左右,施加制動。
8.2松弛抄平弦。
8.3卸掉穩定裝置的水平預加載荷。
8.4打開夾鉗輪。
8.5提起穩定裝置并鎖好,檢查鎖定指示燈。
8.6卸掉抄平系統垂直預加載荷。
8.7卸掉測量小車的水平預加載荷。
8.8提起并鎖定正矢測量小車,
8.9鎖定中間測量小車。
8.10提升前端張緊小車并鎖好。
8.11提升后端張緊小車并鎖好。
8.12把液壓軸支承手柄打到運行位。
8.13并掉作業主開關。
8.14檢查作業驅動指示燈,如果作業驅動尚未脫開,把換擋手柄到一擋,并稍微按動作業驅動的按鈕,以使它脫開。
8.15全面檢查機器以確保所有的測量裝置、小車及穩定裝置均處于正確的鎖定位置上。
8.16檢查鎖定指示燈。
9停機
9.1施加空氣制動,制動后降低發動機轉速至怠速運行。
9.2將變速手柄置于空擋,關掉驅動控制主開關。
9.3停止發動機運轉。
9.4
9.5關掉全部照明燈。
9.6關掉取暖裝置及空調。
注意;在關掉取暖裝置以后,其加熱器仍將繼續運轉以進一步排除殘留氣體和使加熱器冷卻下來因此,在加熱完全停止以前不能關掉蓄電池總開關(通過加熱器風扇聲音可以聽見,參看“WEBASTQ”說明書)。
9.7排除風缸內的風。
9.8關掉蓄電池總開關。
9,9鎖上門,根據需要設好防護。
篇2:軌道動力穩定車操作規程
1、?一般安全注意事項及說明
1.1操作、維修、調整及修理必須遵守操作安全條例法規。
1.2離開機械前,要確保機械停穩、施加手制動及施以其他
保護(如上止輪器等),鎖好車門再次工作前,要檢查機械的外部情況。
?1.3作業過程中,注意自身和其他人的人身安全以及機械安全,嚴禁閑雜人員接近機械,不允許無操作證人員獨立操作機械。
?1.4機械運行前,仔細檢查防護和鎖定裝置是否在可靠位置上尤其是長途運行前更須注意。
?1.5不許超速行駛,運行速度應與軌道要求的速度相符合,在不良線路上應減速運行。
?1.6機械上或機械周圍,不可使用明火。
?1.7清洗機械時,不可使用易腐蝕的化學洗滌劑。
?1.8定期檢查消防器材,并按時更換新藥。
?1.9在復線作業時,密切注視鄰線來車情況。
?1.10必須時注意防止損壞車上安裝的精密設備。
?1.11機械一旦出現小毛病,必須立即修復,防微杜漸,避免造成大事故。
?1.12修理和維修作業前,必須停下柴油機,卸掉液壓系統的壓力,施加停車制動(手制動),切斷電源總開關。
?1.13在電氣化鐵路作業時,切勿爬到機械頂上,如確有必要進行頂部修理,則必須在架空線無電時或機械開到適當地點后再進行修理。
?1.14經常擦洗機械,按照維修說明的要求,進行維修和日常保養工作。
?1.15給機械定期打油,并擦掉機械上的多余潤滑油和機油,加油前后,油嘴必須擦凈。
?1.16檢查各種油的液面,并注意適當的作業溫度及正確的檢查程序。
1.17定期檢查所有的螺栓螺母,如有松動,必須擰緊,同
時,檢查有無磨損部位。
1.18定期檢查V型皮帶的松緊程度,必要時予以張緊。
1.19定期排放柴油濾清器里的水,油箱盡可能多地裝油,以防止冷凝水集結在柴油箱上。
1.20油水分離器須每日檢查,并經常排放,主風缸排水閥必須每日排放。
1.21遵守鐵道部、鐵路局、分局及本段所制定的安全條例等。
2機械整備工作
在長途運轉或長期不用之后,機械投入作業之前,需進行下列檢查;
2.1檢查機械有無破損、松動或丟失零部件。
2.2去掉防銹保護、涂層和包裝。
2.3按照日常保養要求,對機械進行潤滑。
2.4檢查下列裝置的油位及液面,必要時加足:
?--柴油機機油;
--ZF液力變矩器液力油;
--車軸齒輪箱齒輪油;
--分動齒輪箱齒輪油;
--減速齒輪箱齒輪油;
--穩定裝置液力油;
--液壓泵齒輪箱齒輪油;
--液壓油箱液壓油;
--氣動加油器液壓油;
--電動電解液。
2.5檢查空壓機、發動機皮帶的張緊情況。
2.6檢查所有的調整、鎖定裝置、操作手柄、鏈條等,必要時,加潤滑油或進行修理。
2.7檢查制動間隙,必要時予以調整(閘瓦間隙3~5mm)。
2.8檢查氮氣儲能器的壓力(為60bar)。
2.9檢查下列手柄和開關:
--液壓泵離合器脫開;(18/2,3,4)
--電池總開關斷開;?(13/1)
--變速手柄置于空檔;
--施加手制動;(13/2)
--最終驅動離合器脫開;(ZF齒輪箱離合器)
--作業主開關斷開;(28/9)
--斷咱保護器在政黨位置;(26/1-8,35/2-18)
--振動開關選擇鈕在“0位”;(23/2)
--液壓軸支承手柄在卸荷位置;(24/11)
--液壓回路卸荷閥卸荷。
2.10置:
--穩定裝置;
--抄平系統;
--前端測量桿;
--后端測量桿;
--中間抄平小車;
--前端張緊小車;
--后端張緊小車;
--正矢測量小車;
--記錄儀弦、測量弦;
其他檢查:
--柴油箱;
--液壓油箱;
--柴油機保護罩鎖片;
--信號旗、響墩等;
--防火消防器材是否良好等。
3起動柴油機
3.1合上蓄電池總開關;(31/1)
3.2關掉作業控制主開關;(28/9)
3.3將起動鑰匙插到底此時蓄電池指示表有指示,第二司機室內第一、二、三發電機報警燈亮拉起起動拉桿,此時起動電機工作,帶掌握電油門使發動機中速運轉;(33/7,36/9,25/4,33/8)
3.4若天氣寒冷須使用預熱系統,等預熱指示燈亮后,再起動柴油機;
連續起動時間不得超過10秒鐘,為了保護蓄電池,在多次起動過程中,至少要有1分鐘的時間間隔;
發動機一開始運轉,就使其平穩中速運轉(1100~1500轉/分),
3.5檢查儀表讀數和指示燈;
--發電機報警燈應熄滅;(36/10,9)
--充電電流表偏于“+”半邊或于零位上;(34/2)
--電壓表于24~28伏之間;(34/3)
--發動機機油壓力表0.3~0.5Mpa;(33/3)
--發動機油溫表在綠色區域內(60℃~130℃),不能超過130℃;(33/4)
--雙針氣壓表;(21/6;32/6)
白針:系統壓力,0.6~0.7MPa(6~7bar)
紅針:制動壓力,0.38MPa(3.8bar)
--制動管壓力表壓力:0.5MPa(5bar)?(32/7,21/7)
--變速箱油壓在0.9~1.1Mpa(9~112bar)(33/1)
--變速箱油溫在80℃以下(33/2)
4運行
4.1運行前須注意:
所有液壓泵離合器在發動機工作時,必須在“合”或“離”的位置上;
冷開起動發動機,在發動機不轉動時液壓泵可置于“離”的位置上;
若長途掛運,應將所有電子擺的擺錘,用備用的長螺栓固定住,以免擺錘碰傷。
4.2區間運行(自行)
4.2.1發動機啟動前,所有液壓泵“離”的位置,最終驅動離合器必須置于“合”位,打開中繼閥的列車管截斷塞門(A閥)。
4.2.2若發動機按前第3節所述已起動:
--主風缸壓力6~7bar(白針)?(21/6,32/6)
--制動壓力3.8bar?(紅針)(21/6,32/6)
--制動管壓力5bar(32/7,21/7)
--緊急制動閥須關閉;?(21/11,32/11)
--檢查報警燈和氣喇叭;
--打開相關照明燈;
--作業主開關在“關”位;(26/9-11,34/5-7)
--用ZF鑰匙開關將液壓變矩器“打開”;(25/6,33/11)
--鎖定裝置指示燈亮;(25/11,33/20)
--前、后液壓驅動脫開指示燈亮;(33/17、18)
--緩解手制動(反轉8圈);?(31/2)
--選擇擋位及驅動方向;(21/2,32/2)
--緩解制動;?(21/9,32/9)
--逐漸加速。(21/3,32/3)
4.2.3掛上一擋起步運行后,繼續提高發動機轉速。
4.2.3.1從低檔換入高檔位時,先提高發動機轉速至1500轉/分以上,待車速運行到增速范圍時,更換人高檔位。
2.4.3.2從高檔位換到低檔位,先減油門降低發動機,轉速到1500轉/分以下,施加空氣制動;待車速降至減速范圍時,換到低檔位,如圖示;
注意:當連續換檔時,變速手柄在各檔位上大約有一秒鐘以上的停留時間,機械未停穩之前,不能將檔位換到反方向運行。
2.4.4緊急時才能使用緊急制動。
2.4.5必須使用朝驅動方向的司機室。
2.46在走行過程中,必須注意儀表的讀數及報警燈。
4.2.7走行速度須與軌道要求的速度相一致,不能超速,過岔或不良線路區間運行時須減速。
4.2.8在下坡道和上坡道運行,檔位必須置于低檔。
4.2.9在下坡道上運行,發動機不得停機行駛,不得在空檔位行駛。
4.3連掛運行
4.3.1在連掛之前,所有液壓泵和最終驅動離合器必須置于“離”的位置。
4.3.2關閉中繼閥的列車管截斷塞門(A閥)。
4.3.3各測量小車筆穩定裝置必須確保鎖定牢靠。
4.3.4連掛并連接風管,緩解手制動。
4.3.5大閘手柄置于運轉位,小閘手柄位于緩解位;
4.3.6取出發動機開關鑰匙,關閉總電源開關。
5走行工況轉換到作業工況
5.1在預定的位置上用制動閥或用手制動機制動,(21/9,32/9/31/2)制動后,降低發動機轉速到怠速運轉。
5.2換檔選擇器置于空檔。(21/2,32/2)
5.3用鑰匙開關關掉ZF液力變矩器。(25/6,32/11)
5.4按下發動機停機按鈕,關掉發動機。(25/9,34/9)
5.5合上液壓泵離合器。(18/2-4)
5.6按第3條款起動柴油機。
5.7打開氣動作業系統塞折角門開關。
5.8打開作業主開關。(28/9)
5.9打開液壓作業系統。
5.10按下作業驅動停止碰鎖按鈕。(28/7)
5.11緩解制動。(31/2,32/9,21/9)
5.12發動機轉速增加到1500轉/分左右。(21/3,32/3)
5.13平臺作業控制盤作業;
5.13.1放下前張緊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上升位,以卸掉鎖定鉤上的負荷;(16/4)
--打開前張緊小車的鎖定鉤;(16/1)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下降位,以放下小車,直至小車到位。(16/4)
5.13.2放下后張緊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上升位,以卸掉鎖定鉤上的負荷;(17/30)
--打開小車的鎖定鉤;(17/4)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下降位,以放下小車,直至小車到位。(17/3)
5.13.3放下正矢測量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上升位,以卸掉鎖定鉤上的負荷;(17/1)
--打開小車的鎖定鉤;(16/1)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下降位,以放下小車,直到小車到位。
(17/1)
?5.13.4放下中間探測桿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上升位,以卸掉鎖定鉤上的負荷:(17/9)
--打開中間探測桿鎖定鉤:(16/8)
--將氣動閥開關打到下降位,以放下探測桿直至小車到位:(17/9)
--施加抄平測量輪桿的垂直預加荷頑載。(17/10)
5.13.5張緊抄平測量弦。(16/11)
5.13.6張緊正失測量弦。(17/2)
5,13.7放下穩定裝置:
--提升穩定裝置:(17/16)
--打開穩定裝置的鎖定銷;(16/12,15)
--放下穩定裝置;(17/16)
--操縱橫向調整開關使穩定裝置對位;(17/14,15)
--閉合夾鉗;(17/12)
注意:檢查滾輪夾鉗間隙,并進行適當調整。(17/11,12)
--對穩定裝置施加水平預加載荷。(17/13)
5,14增加發動機轉速達到2000轉/分左右。(21/4,32/4)
5,15檢查各裝置是否在正確的作業位置上。
6作業
注意:穩定車作業的軌道條件是;鋼軌必須牢固定在軌枕上,道碴必須能滿足穩定后需達到斷面形狀;穩定車作業主要是在進行了起、撥、搗作業之后進行,如使用穩定車抄平系統,則選擇垂直預加載荷時,不能超出本確定的預加載荷最大值。
6,1可調整的參數;
--控制垂直預加載荷的增益電位器;(27/5,7)
--下沉量預調選擇電位器(理論下沉量);(28/1,4)
--振動頻率和幅值;(20/3)
--作業速度。(28/5)
注意;如果機器發生過大振動,其調整值(下沉量、頻率和作業速度)之間,可進行協調。
6.2作業開始前:
--垂直預加載荷置于“0”位;(此時實際壓力為4MPa左右)
--振動頻率調到30Hz左右,機器在不到時,檢查頻率可將選擇開關旋到TEST位置上;(28/2)
--將數字顯示選擇開關旋到“頻率位置”;(27/6)
--調整下沉量到“0”位。(28/1,4)
作業開始;
--選擇作業方向;
--將振動開關打開;(28/2)
--逆時針方向旋轉停車鈕(28/7),使其解鎖,并按下作業驅動鈕(27/13)
注意;驅動啟動按鈕是用來迅速通過不需要下沉的線路地段,(并不改變原作業速度),機器以最大作業速度運行,當釋放此按鈕后,機器將恢復到原作業速度
6.3根據需要,通過調整速度電位計來調整作業速度;(28/5)
6.4將顯示選擇開關撥至左位,并讀出數字顯示儀上的作業速度值。(27/8)
注意;當機器開始走行時,穩定裝置的振動也自動開始并達到所調好的頻率。
6、5根據需要,調節計劃下沉量;(28/1,4)
6.6檢查伺服比例閥的指示表(下沉值監視表)(27/6,2,8,4)
6.7根據需要調整垂直預加載壓力以完成所選擇的下沉量(27/5,7)
6.8橫向水平的控制;
--將顯示選擇開關置于“左右水平”位置(左右前后的橫向水平值);(27/6,8)
--在橫向水平較差的情況下,針對左股或右股,調整計劃下沉量和垂直預加載壓力。(28/14;27/5,7)
6.9當開始作業及作業終點或需要暫停作業時需進行順坡作業。
6.10按作業驅動停車碰鎖。
(注意;在機器未停穩之前,不得改變作業方向。)
6.11關掉振動驅動。
6.12
6.12.1順坡(最大坡度1:1000)
6.12.1.1開始作業前順坡;
--抄平系統打開;
--頻率定在30-35赫茲;
--下沉值,定在“0”;
--打開作業驅動(使其達到最高作業速度);
--逐漸慢慢地增加下沉量;
6.12.1.2作業結束后順坡;
--慢慢地降低頻率(直至15赫茲);?
--慢慢地降低垂直預加載荷;
--逐漸提高作業速度,同時將各個調整值逐漸降至零,并關掉振動驅動。
6.12.2對于道碴尚未被列車壓實的線路(搗固作業或道碴清篩之后)
6.12.2.1第一次搗固之后;
(1)?作業速度?600-1000米/小時。
(2)?垂直預加載荷?最大10MPa。
(3)?頻率?30-35Hz。
(4)?抄平系統?打開。
(5)?下沉量20mm。
(6)?幅值最大。
?6.12.2.2第二次搗固之后;
?按照第一次搗固之后作業進行,但垂直預加載荷定在10MPa。
?6.12.2.3第三次搗固之后;(最后一次)
(1)?作業速度視條件而變化。
(2)?垂直預加載荷視條件而變化如果在一個較長距離內
發生左右水平誤差,則在較高軌側相應增加預加載荷壓力。
(3)?頻率?30~35Hz。
(4)?下沉量?定在10mm左右。
(5)?中間位置的幅值,觀察垂直預加載荷安培計。
(6)?抄平系統?打開。
(7)?記錄儀?打開。
6.12.3停車
6.12.3.1計劃停車。
(1)?結束順坡。
(2)?倒車30米左右。
(3)?開始順坡作業。
?6.12.3.2緊急停車;
(1)?垂直預加載荷降至零。
(2)?頻率降至零。
(3)?關掉抄平系統。
(4)?反向倒車。
(5)?檢查軌道幾何形狀。
(6)?重新開始,必要時順坡。
6.12.4在橋梁上及其附近不得進行穩定作業。
6.12.5在隧道內及其附近不得進行穩定作業。
6.12.6附近有建筑物時的穩定作業
(1)在側墻,擋墻,站臺等附近進行軌道,道岔交叉等穩
定作業時,無需對作業進行限制如果這些建筑狀況不良,在建筑物前后各20m的距離內,不管在任何情況下,穩定車在作業時不得停機,重新起動作業和作業終止一旦出現非常停機,應立即關掉垂直預加載荷的振動并返回到建筑物前20m外再開始作業并進行順坡。
(2)在高層建筑距軌道5m以內進行穩定作業時,在任何情況下不準停機,重新起動作業和作業終止一旦出現非常停機,應立即關掉垂直預加載荷的振動并返回到前面再開始穩定作業并進行順坡。
如果在不了解附近建筑物的情況下要進行穩定作業時,可以分兩步進行穩定作業。
第一步壓實;用增加了頻率和50%的預加載荷進行穩定作業。
第二步壓實;如果第一步壓實未發現任何明顯的振動跡象,用同樣方法,參數進行第二次壓實。
(3)其他情況無限制。
6.13特別注意;只有停機時,才能改變作業驅動方向。
?7記錄
?7.1如果不作業只記錄時,可將穩定裝置提起并鎖定。
?7,2放下測量小車,前后張緊小車和中間探測桿小車;
--將氣動閥開關打至上位以使卸掉鎖定機構的負載;
--打開小車的氣鎖;
--將氣動閥開關打至空位以便放下小車至最低位;
--給測量裝置預加載。
在直線地段,測量裝置預加載至左股或右股均可,在典線段以外側股為基準。
7.3張緊正矢測量弦,保證正矢測量弦在傳感器撥叉中。
7.4為了記錄作業驅動,作業速度是連續可調的,最大速度可達3km/h;
7.5前進和后退記錄皆可(詳細使用見記錄使用說明書)。
8作業工況轉換到運行。
8.1將發動機速度降到1500/分左右,施加制動。
8.2松弛抄平弦。
8.3卸掉穩定裝置的水平預加載荷。
8.4打開夾鉗輪。
8.5提起穩定裝置并鎖好,檢查鎖定指示燈。
8.6卸掉抄平系統垂直預加載荷。
8.7卸掉測量小車的水平預加載荷。
8.8提起并鎖定正矢測量小車,
8.9鎖定中間測量小車。
8.10提升前端張緊小車并鎖好。
8.11提升后端張緊小車并鎖好。
8.12把液壓軸支承手柄打到運行位。
8.13并掉作業主開關。
8.14檢查作業驅動指示燈,如果作業驅動尚未脫開,把換擋手柄到一擋,并稍微按動作業驅動的按鈕,以使它脫開。
8.15全面檢查機器以確保所有的測量裝置、小車及穩定裝置均處于正確的鎖定位置上。
8.16檢查鎖定指示燈。
9停機
9.1施加空氣制動,制動后降低發動機轉速至怠速運行。
9.2將變速手柄置于空擋,關掉驅動控制主開關。
9.3停止發動機運轉。
9.4
9.5關掉全部照明燈。
9.6關掉取暖裝置及空調。
注意;在關掉取暖裝置以后,其加熱器仍將繼續運轉以進一步排除殘留氣體和使加熱器冷卻下來因此,在加熱完全停止以前不能關掉蓄電池總開關(通過加熱器風扇聲音可以聽見,參看“WEBASTQ”說明書)。
9.7排除風缸內的風。
9.8關掉蓄電池總開關。
9,9鎖上門,根據需要設好防護。
篇3:電視機維修實訓室安全操作和使用規定
電視機維修實訓室安全操作和使用規定
1. 必須穿電工鞋,才允許進入維修實訓室進行操作。
2. 嚴格遵守實訓安全操作規程,自覺聽從指揮,確保人身和設備安全。
3.實訓室內不得大聲喧嘩和追逐打鬧,保持良好的教學秩序。
4.通電試驗前應先切斷電源,再逐項順次接線,嚴禁帶電操作和用其它金屬絲代替熔斷絲。
5.強電操作時,由教師控制供電,學生不得趁教師不注意時擅自送電。
6.電子焊接時應打開門窗,保持通風,嚴禁用電烙鐵破壞公物和灼傷他人。
7. 如遇觸電事故,首先應切斷電源(注意絕緣操作);如遇其它意外事故發生,應保持冷靜,聽從教師指揮處理,并逐級上報。
8. 實訓結束后應及時做好工位和室內的衛生工作,切斷總電源,關好門窗,管理員檢查合格后方可離開。
9. 管理員要如實記載實訓過程中相關的內容,并對損壞的儀表設備作出賠償處理決定。
10.任課教師是實訓操作時的第一安全責任人,管理員要協助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和驗收交接手續。
武岡市職業中專
二0**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