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初冷器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初冷器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3955

1.適用范圍

1.1規程規定了初冷器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權限。

1.2本規程適用于化產車間初冷器崗位。

2.上崗條件

2.1按時參加班前會,了解車間生產情況,聽取和接受車間工作安排。

2.2必須經過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并持證上崗。

2.3身體健康者方可上崗,嚴格執行“七不上崗”規定。

2.4勞動保護用品穿戴齊全,不準穿高跟鞋,必須將發辮納入帽內,禁止帶煙火上崗。

2.5檢查、了解上個班氣液分離器、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等設備運行情況,了解上個班遺留的安全隱患。

2.6檢查本崗位儀器儀表、照明、工器具是否正常齊全。

2.7檢查本崗位現場工藝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2.8檢查本崗位設備及崗位衛生是否清潔,工器具、材料擺放是否整齊。

3.安全規定

3.1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且取得上崗證方可上崗操作。

3.2嚴格執行公司及廠級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3.3嚴格按照工藝技術指標操作,嚴防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

3.4在初冷器上作業時,要站好、站穩,必要時應系好安全帶。

3.5初冷器及煤氣管線的下液管要經常清掃確保暢通無阻。

3.6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液位保持正常,下段冷凝液循環槽禁止溢流、抽空。

3.7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要經常加油潤滑,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3.8非本崗位人員嚴禁啟動操作本崗位的設備。

3.9崗位懸掛的警示牌、安全標志和消防用具不得隨意移動。

3.10上下樓梯、爬梯,要抓好、踩穩,注意安全,防止跌下摔傷。

3.11嚴禁跨越、擦試、檢修正運轉的機械電氣設備,不準用濕布、水或沾有易燃液體的抹布擦試電氣設備。

3.12嚴禁靠在欄桿上及初冷器附近等管道、設備上休息。

3.13嚴禁任何人將火種帶入工作崗位,嚴禁吸煙。

3.14每班至少班前、班中、班后吹掃三次下液,保證初冷器上、下段回液暢通。

初冷器的開車和停車操作

4.1初冷器的開車操作

4.1.1初冷器水封槽、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都應注滿水,如果是冬季把水封槽、循環槽都加熱到40℃左右。

4.1.2所有閥門都用黃油潤滑到位。

4.1.3打開循環水、制冷水上水和回水閥門,檢查初冷器本體及附屬管道應無滲漏。

4.1.4檢查初冷器水系統、煤氣系統的溫度表、壓力表都應正常。

4.1.5通知廠調度及車間相關領導。

4.1.6檢查蒸汽系統應正常,應無滲漏。

4.1.7檢查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應潤滑到位,應送電,應盤車靈活,全部儀表應正常,啟動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

4.1.8同時打開初冷器煤氣進、出口閥門,煤氣進、出口閥門開度盡量一致,逐漸將煤氣進、出口閥門全部打開。

4.1.9調節初冷器循環水和制冷水上水閥門開度,使初冷器后煤氣溫度控制在21℃-23℃。

4.2初冷器的停車操作

4.2.1同時關閉初冷器煤氣進、出口閥門,煤氣進、出口閥門開度盡量一致,逐漸將煤氣進、出口閥門全部關閉。

4.2.2將初冷器循環水和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閥門關閉。

4.2.3關閉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噴灑閥門。

4.2.4初冷器停用后,應及時做好停用記錄。

5.正常操作

5.1與循環水操作工保持聯系,及時調節冷卻水系統工藝,保證初冷器后集合溫度在21℃-23℃。

5.2經常檢查調整初冷器冷卻水量,控制初冷后煤氣溫度在21℃-23℃范圍內。

5.3經常檢查初冷器阻力變化,如不正常時及時處理。

5.4經常檢查初冷器排液管是否暢通,每班至少通蒸汽清掃三次下液管。

5.5每小時記錄一次各項工藝指標。

5.6初冷器清掃作業規程(每次清掃只能清掃一臺初冷器)

5.6.1初冷器蒸汽清掃作業規程:

5.6.1.1準備工作:

5.6.1.1.1初冷器阻力大于1000Pa時,確定清掃時間,做好清掃前的準備工作。

5.6.1.1.2安排專人對初冷器沿線各蒸汽閥門、煤氣下液閥門進行檢查。確保閥門完好,管道暢通。

5.6.1.2清掃工作

5.6.1.2.1通知廠調度和車間,準備清掃初冷器。

5.6.1.2.2依次關閉待清掃初冷器煤氣出口閥門和進口閥門。

5.6.1.2.3關閉一段循環水和二段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閥門,打開循環水和制冷水回水管的放散閥門,將待清掃初冷器內的循環水和制冷水排凈。

5.6.1.2.4將待清掃初冷器的上、下段冷凝液噴灑閥門關閉,保證上、下段冷凝液回液暢通。

5.6.1.2.5稍開初冷器蒸汽閥門,打開待清掃初冷器頂部放散閥門。

5.6.1.2.6逐漸開大待清掃初冷器蒸汽閥門。

5.6.1.2.7清掃期間,應不定期打開氨水噴灑閥門進行噴灑沖洗。

5.6.1.2.8清掃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各下液保證暢通,注意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的液位。

5.6.1.3結束工作

5.6.1.3.1逐漸關閉初冷器蒸汽閥門。

5.6.1.3.2稍開清掃后的初冷器煤氣進口閥門,待初冷器頂部放散有煤氣冒出,并做爆破試驗合格后,關閉初冷器頂部放散閥門,使初冷器自然降溫。

5.6.1.3.3關閉清掃后初冷器氨水噴灑閥門。

5.6.1.3.4關閉清掃后初冷器煤氣進口閥門。

5.6.1.3.5初冷器處于備用狀態,當初冷器投入運行時,按照初冷器開車操作進行。

5.6.1.3.6通知調度初冷器清掃完畢。

5.6.1.3.7對初冷器沿線各煤氣下液管進行檢查、清掃,確保全部暢通。

5.6.1.3.8投入運行后,由專人對煤氣進出口壓力數據進行統計,確認清掃效果。

5.6.2初冷器熱氨水清掃作業規程:

5.6.2.1準備工作:

5.6.2.1.1初冷器阻力大于1000Pa時,確定清掃時間,做好清掃前的準備工作。

5.6.2.1.2安排專人檢查初冷器上段、下段冷凝液排液管路,保持暢通,必要時需用蒸汽吹掃。確保各閥門完好,管道暢通。

5.6.2.2清掃工作

5.6.2.2.1通知廠調度和車間,準備清掃初冷器。

5.6.2.2.2依次關閉待清掃初冷器煤氣出口閥門和進口閥門。

5.6.2.2.3關閉循環水和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閥門。

5.6.2.2.4將待清掃初冷器上段、下段冷凝液噴灑閥門關閉,并將上段、下段冷凝液槽液位降至較低液位。

5.6.2.2.5打開待清掃初冷器的氨水噴灑閥門,對初冷器進行熱氨水清掃。

5.6.2.2.6根據初冷器阻力情況確定清掃時長(一般為40分鐘左右)。

5.6.2.2.7清掃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各下液保證暢通。

5.6.2.3結束工作

5.6.2.3.1清掃完畢后,關閉初冷器熱氨水噴灑閥門。

5.6.2.3.2初冷器處于備用狀態,當初冷器投入運行時,按照初冷器開車操作進行。

5.6.2.3.3通知廠調度室初冷器清掃完畢。

5.6.2.3.4對初冷器沿線各煤氣下液管進行檢查,確保暢通。

5.6.2.3.5此初冷器投入運行后,由專人對初冷器煤氣進出口壓力數據進行統計,確認清掃效果。

5.6.3初冷器熱煤氣清掃作業規程:

5.6.3.1準備工作:

5.6.3.1.1初冷器阻力大于1000Pa時,確定清掃時間,做好清掃前的準備工作。

5.6.3.1.2安排專人檢查初冷器上段、下段冷凝液排液管路,保持暢通,必要時需用蒸汽吹掃。確保各閥門完好,管道暢通。

5.6.3.2清掃工作

5.6.3.2.1通知廠調度和車間,準備清掃初冷器。

5.6.3.2.2關閉待清掃一段循環水和二段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閥門,并將待清掃初冷器內的循環水和制冷水排凈。

5.6.3.2.3將待清掃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噴灑閥門關閉,將初冷器煤氣出口閥門關小。

5.6.3.2.4清掃期間,應不定期打開氨水噴灑閥門進行噴灑沖洗,并調節初冷器煤氣出口閥門的開度,保證初冷器后煤氣集合溫度達標。

5.6.3.2.5根據初冷器阻力情況確定清掃時長(一般為40分鐘左右)。

5.6.3.2.6熱煤氣清掃時,要關小正在清掃的初冷器的煤氣出口閥門的開度,并同時調節其它初冷器后煤氣溫度,盡量保證初冷器后煤氣集合溫度小于25℃。

5.6.3.2.7清掃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各下液,保證暢通。

5.6.3.3結束工作

5.6.3.3.1清掃完畢后,通知調度及車間。

5.6.3.3.2將初冷器煤氣進、口閥門關閉,此初冷器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5.6.3.3.3對初冷器沿線各煤氣下液管進行檢查,確保暢通。

5.6.3.3.4此初冷器投用時按照初冷器開車操作。初冷器投入運行后,由專人對初冷器煤氣進出口壓力數據進行統計,確認清掃效果。

5.7正常運行時的巡檢

5.7.1巡回檢查路線(設備巡檢每4小時一次,工藝巡檢每1小時一次):

操作室→上下段水封槽→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初冷器

5.7.2巡回檢查內容

5.7.2.1初冷器

5.7.2.1.1檢查本體有無滲漏處;

5.7.2.1.2檢查各管線有無泄漏處;

5.7.2.1.3檢查氣液分離器有無泄漏處;?

5.7.2.1.4檢查初冷器水封槽是否暢通;

5.7.2.1.5檢查煤氣進出口管道下液是否暢通;

5.7.2.1.6檢查循環水、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是否正常;

5.7.2.1.7檢查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回液管是否暢通;

5.7.2.1.8檢查各部位溫度表,壓力表,流量計和液位計是否正常;

5.7.2.1.9檢查蒸汽管線是否暢通。

5.7.2.2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

5.7.2.2.1檢查泵體有無雜音及振動是否有異常情況,檢查引風機是否漏氣;

5.7.2.2.2檢查泵體油位是否正常;

5.7.2.2.3檢查泵填料漏液是否成線狀;?

5.7.2.2.4檢查所屬管線是否暢通;

5.7.2.2.5檢查閥門開關是否靈活,有無損壞;

5.7.2.2.6檢查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液位是否正常;

5.7.2.2.7檢查上、下段冷凝液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5.7.2.2.8檢查各點壓力表是否正常。

6.特殊操作

6.1當初冷器前吸力達到1800Pa以上,并有上升趨勢時,則立即匯報廠調度及車間上升管調節困難,并聯系煉焦、電修車間協調處理。

6.2初冷器在運行過程中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止運行,并迅速上報車間及廠調度。

6.2.1煤氣進出口管道有漏點時。

6.2.2初冷器上、下段上水或回水管道有泄漏時。

6.2.3氣液分離器有泄漏時。

6.2.4溫度表、壓力表、流量計顯示波動范圍大時。

6.2.5初冷器阻力偏高,不能及時處理時。

7.交接班工作

交接班工作一定嚴謹、仔細,交班者一定要把本班工藝、衛生、設備運轉情況告清楚接班者,方可進行交接班,交接班工作必須在崗位上進行。交班者必須提前1小時做好交班準備工作,并經組長檢查認可。

交班者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7.1必須將本崗位及設備清掃干凈。

7.2各工藝指標必須符合要求。

7.3做好當班生產記錄。

7.4各種工器具保證齊全完好,放置規范化。

7.5各種儀器儀表完好,具備使用條件。

7.6各轉動設備潤滑油液位正常。

初冷器工藝指標

(1)初冷器進口煤氣溫度80~85℃;

(2)初冷器后煤氣集合溫度21~23℃,各臺初冷器出口溫差不大于5℃;

(3)初冷器前煤氣主管吸力≤1800Pa;

(4)初冷器后煤氣主管吸力≤2800Pa;

(5)當三臺初冷器同時并聯運行時,其單臺初冷器阻力≤1000Pa;

(6)循環水:上水壓力≥0.32MPa,入口溫度不大于32℃,出口溫度不大于40℃;

(7)制冷水:上水壓力≥0.2MPa,入口溫度不大于18℃,出口溫度不大于25℃;

(8)上段冷凝液循環泵壓力≥0.20MPa;下段冷凝液循環泵壓力≥0.15MPa。

篇2:初冷器崗位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1.適用范圍

1.1規程規定了初冷器崗位的工作內容和工作權限。

1.2本規程適用于化產車間初冷器崗位。

2.上崗條件

2.1按時參加班前會,了解車間生產情況,聽取和接受車間工作安排。

2.2必須經過培訓,取得相應資格證書,并持證上崗。

2.3身體健康者方可上崗,嚴格執行“七不上崗”規定。

2.4勞動保護用品穿戴齊全,不準穿高跟鞋,必須將發辮納入帽內,禁止帶煙火上崗。

2.5檢查、了解上個班氣液分離器、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等設備運行情況,了解上個班遺留的安全隱患。

2.6檢查本崗位儀器儀表、照明、工器具是否正常齊全。

2.7檢查本崗位現場工藝指標是否符合要求。

2.8檢查本崗位設備及崗位衛生是否清潔,工器具、材料擺放是否整齊。

3.安全規定

3.1必須經過三級安全教育,并考試合格且取得上崗證方可上崗操作。

3.2嚴格執行公司及廠級各項管理規章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安全注意事項和事故應急救援預案。

3.3嚴格按照工藝技術指標操作,嚴防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

3.4在初冷器上作業時,要站好、站穩,必要時應系好安全帶。

3.5初冷器及煤氣管線的下液管要經常清掃確保暢通無阻。

3.6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液位保持正常,下段冷凝液循環槽禁止溢流、抽空。

3.7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要經常加油潤滑,做好維護保養工作。

3.8非本崗位人員嚴禁啟動操作本崗位的設備。

3.9崗位懸掛的警示牌、安全標志和消防用具不得隨意移動。

3.10上下樓梯、爬梯,要抓好、踩穩,注意安全,防止跌下摔傷。

3.11嚴禁跨越、擦試、檢修正運轉的機械電氣設備,不準用濕布、水或沾有易燃液體的抹布擦試電氣設備。

3.12嚴禁靠在欄桿上及初冷器附近等管道、設備上休息。

3.13嚴禁任何人將火種帶入工作崗位,嚴禁吸煙。

3.14每班至少班前、班中、班后吹掃三次下液,保證初冷器上、下段回液暢通。

初冷器的開車和停車操作

4.1初冷器的開車操作

4.1.1初冷器水封槽、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都應注滿水,如果是冬季把水封槽、循環槽都加熱到40℃左右。

4.1.2所有閥門都用黃油潤滑到位。

4.1.3打開循環水、制冷水上水和回水閥門,檢查初冷器本體及附屬管道應無滲漏。

4.1.4檢查初冷器水系統、煤氣系統的溫度表、壓力表都應正常。

4.1.5通知廠調度及車間相關領導。

4.1.6檢查蒸汽系統應正常,應無滲漏。

4.1.7檢查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應潤滑到位,應送電,應盤車靈活,全部儀表應正常,啟動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

4.1.8同時打開初冷器煤氣進、出口閥門,煤氣進、出口閥門開度盡量一致,逐漸將煤氣進、出口閥門全部打開。

4.1.9調節初冷器循環水和制冷水上水閥門開度,使初冷器后煤氣溫度控制在21℃-23℃。

4.2初冷器的停車操作

4.2.1同時關閉初冷器煤氣進、出口閥門,煤氣進、出口閥門開度盡量一致,逐漸將煤氣進、出口閥門全部關閉。

4.2.2將初冷器循環水和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閥門關閉。

4.2.3關閉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噴灑閥門。

4.2.4初冷器停用后,應及時做好停用記錄。

5.正常操作

5.1與循環水操作工保持聯系,及時調節冷卻水系統工藝,保證初冷器后集合溫度在21℃-23℃。

5.2經常檢查調整初冷器冷卻水量,控制初冷后煤氣溫度在21℃-23℃范圍內。

5.3經常檢查初冷器阻力變化,如不正常時及時處理。

5.4經常檢查初冷器排液管是否暢通,每班至少通蒸汽清掃三次下液管。

5.5每小時記錄一次各項工藝指標。

5.6初冷器清掃作業規程(每次清掃只能清掃一臺初冷器)

5.6.1初冷器蒸汽清掃作業規程:

5.6.1.1準備工作:

5.6.1.1.1初冷器阻力大于1000Pa時,確定清掃時間,做好清掃前的準備工作。

5.6.1.1.2安排專人對初冷器沿線各蒸汽閥門、煤氣下液閥門進行檢查。確保閥門完好,管道暢通。

5.6.1.2清掃工作

5.6.1.2.1通知廠調度和車間,準備清掃初冷器。

5.6.1.2.2依次關閉待清掃初冷器煤氣出口閥門和進口閥門。

5.6.1.2.3關閉一段循環水和二段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閥門,打開循環水和制冷水回水管的放散閥門,將待清掃初冷器內的循環水和制冷水排凈。

5.6.1.2.4將待清掃初冷器的上、下段冷凝液噴灑閥門關閉,保證上、下段冷凝液回液暢通。

5.6.1.2.5稍開初冷器蒸汽閥門,打開待清掃初冷器頂部放散閥門。

5.6.1.2.6逐漸開大待清掃初冷器蒸汽閥門。

5.6.1.2.7清掃期間,應不定期打開氨水噴灑閥門進行噴灑沖洗。

5.6.1.2.8清掃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各下液保證暢通,注意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的液位。

5.6.1.3結束工作

5.6.1.3.1逐漸關閉初冷器蒸汽閥門。

5.6.1.3.2稍開清掃后的初冷器煤氣進口閥門,待初冷器頂部放散有煤氣冒出,并做爆破試驗合格后,關閉初冷器頂部放散閥門,使初冷器自然降溫。

5.6.1.3.3關閉清掃后初冷器氨水噴灑閥門。

5.6.1.3.4關閉清掃后初冷器煤氣進口閥門。

5.6.1.3.5初冷器處于備用狀態,當初冷器投入運行時,按照初冷器開車操作進行。

5.6.1.3.6通知調度初冷器清掃完畢。

5.6.1.3.7對初冷器沿線各煤氣下液管進行檢查、清掃,確保全部暢通。

5.6.1.3.8投入運行后,由專人對煤氣進出口壓力數據進行統計,確認清掃效果。

5.6.2初冷器熱氨水清掃作業規程:

5.6.2.1準備工作:

5.6.2.1.1初冷器阻力大于1000Pa時,確定清掃時間,做好清掃前的準備工作。

5.6.2.1.2安排專人檢查初冷器上段、下段冷凝液排液管路,保持暢通,必要時需用蒸汽吹掃。確保各閥門完好,管道暢通。

5.6.2.2清掃工作

5.6.2.2.1通知廠調度和車間,準備清掃初冷器。

5.6.2.2.2依次關閉待清掃初冷器煤氣出口閥門和進口閥門。

5.6.2.2.3關閉循環水和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閥門。

5.6.2.2.4將待清掃初冷器上段、下段冷凝液噴灑閥門關閉,并將上段、下段冷凝液槽液位降至較低液位。

5.6.2.2.5打開待清掃初冷器的氨水噴灑閥門,對初冷器進行熱氨水清掃。

5.6.2.2.6根據初冷器阻力情況確定清掃時長(一般為40分鐘左右)。

5.6.2.2.7清掃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各下液保證暢通。

5.6.2.3結束工作

5.6.2.3.1清掃完畢后,關閉初冷器熱氨水噴灑閥門。

5.6.2.3.2初冷器處于備用狀態,當初冷器投入運行時,按照初冷器開車操作進行。

5.6.2.3.3通知廠調度室初冷器清掃完畢。

5.6.2.3.4對初冷器沿線各煤氣下液管進行檢查,確保暢通。

5.6.2.3.5此初冷器投入運行后,由專人對初冷器煤氣進出口壓力數據進行統計,確認清掃效果。

5.6.3初冷器熱煤氣清掃作業規程:

5.6.3.1準備工作:

5.6.3.1.1初冷器阻力大于1000Pa時,確定清掃時間,做好清掃前的準備工作。

5.6.3.1.2安排專人檢查初冷器上段、下段冷凝液排液管路,保持暢通,必要時需用蒸汽吹掃。確保各閥門完好,管道暢通。

5.6.3.2清掃工作

5.6.3.2.1通知廠調度和車間,準備清掃初冷器。

5.6.3.2.2關閉待清掃一段循環水和二段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閥門,并將待清掃初冷器內的循環水和制冷水排凈。

5.6.3.2.3將待清掃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噴灑閥門關閉,將初冷器煤氣出口閥門關小。

5.6.3.2.4清掃期間,應不定期打開氨水噴灑閥門進行噴灑沖洗,并調節初冷器煤氣出口閥門的開度,保證初冷器后煤氣集合溫度達標。

5.6.3.2.5根據初冷器阻力情況確定清掃時長(一般為40分鐘左右)。

5.6.3.2.6熱煤氣清掃時,要關小正在清掃的初冷器的煤氣出口閥門的開度,并同時調節其它初冷器后煤氣溫度,盡量保證初冷器后煤氣集合溫度小于25℃。

5.6.3.2.7清掃過程中,應及時檢查各下液,保證暢通。

5.6.3.3結束工作

5.6.3.3.1清掃完畢后,通知調度及車間。

5.6.3.3.2將初冷器煤氣進、口閥門關閉,此初冷器處于完好備用狀態。

5.6.3.3.3對初冷器沿線各煤氣下液管進行檢查,確保暢通。

5.6.3.3.4此初冷器投用時按照初冷器開車操作。初冷器投入運行后,由專人對初冷器煤氣進出口壓力數據進行統計,確認清掃效果。

5.7正常運行時的巡檢

5.7.1巡回檢查路線(設備巡檢每4小時一次,工藝巡檢每1小時一次):

操作室→上下段水封槽→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初冷器

5.7.2巡回檢查內容

5.7.2.1初冷器

5.7.2.1.1檢查本體有無滲漏處;

5.7.2.1.2檢查各管線有無泄漏處;

5.7.2.1.3檢查氣液分離器有無泄漏處;?

5.7.2.1.4檢查初冷器水封槽是否暢通;

5.7.2.1.5檢查煤氣進出口管道下液是否暢通;

5.7.2.1.6檢查循環水、制冷水的上水和回水是否正常;

5.7.2.1.7檢查初冷器上、下段冷凝液回液管是否暢通;

5.7.2.1.8檢查各部位溫度表,壓力表,流量計和液位計是否正常;

5.7.2.1.9檢查蒸汽管線是否暢通。

5.7.2.2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泵?

5.7.2.2.1檢查泵體有無雜音及振動是否有異常情況,檢查引風機是否漏氣;

5.7.2.2.2檢查泵體油位是否正常;

5.7.2.2.3檢查泵填料漏液是否成線狀;?

5.7.2.2.4檢查所屬管線是否暢通;

5.7.2.2.5檢查閥門開關是否靈活,有無損壞;

5.7.2.2.6檢查上、下段冷凝液循環槽液位是否正常;

5.7.2.2.7檢查上、下段冷凝液質量是否符合要求;

5.7.2.2.8檢查各點壓力表是否正常。

6.特殊操作

6.1當初冷器前吸力達到1800Pa以上,并有上升趨勢時,則立即匯報廠調度及車間上升管調節困難,并聯系煉焦、電修車間協調處理。

6.2初冷器在運行過程中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止運行,并迅速上報車間及廠調度。

6.2.1煤氣進出口管道有漏點時。

6.2.2初冷器上、下段上水或回水管道有泄漏時。

6.2.3氣液分離器有泄漏時。

6.2.4溫度表、壓力表、流量計顯示波動范圍大時。

6.2.5初冷器阻力偏高,不能及時處理時。

7.交接班工作

交接班工作一定嚴謹、仔細,交班者一定要把本班工藝、衛生、設備運轉情況告清楚接班者,方可進行交接班,交接班工作必須在崗位上進行。交班者必須提前1小時做好交班準備工作,并經組長檢查認可。

交班者必須做好以下工作:

7.1必須將本崗位及設備清掃干凈。

7.2各工藝指標必須符合要求。

7.3做好當班生產記錄。

7.4各種工器具保證齊全完好,放置規范化。

7.5各種儀器儀表完好,具備使用條件。

7.6各轉動設備潤滑油液位正常。

初冷器工藝指標

(1)初冷器進口煤氣溫度80~85℃;

(2)初冷器后煤氣集合溫度21~23℃,各臺初冷器出口溫差不大于5℃;

(3)初冷器前煤氣主管吸力≤1800Pa;

(4)初冷器后煤氣主管吸力≤2800Pa;

(5)當三臺初冷器同時并聯運行時,其單臺初冷器阻力≤1000Pa;

(6)循環水:上水壓力≥0.32MPa,入口溫度不大于32℃,出口溫度不大于40℃;

(7)制冷水:上水壓力≥0.2MPa,入口溫度不大于18℃,出口溫度不大于25℃;

(8)上段冷凝液循環泵壓力≥0.20MPa;下段冷凝液循環泵壓力≥0.15MPa。

篇3:初冷器操作工崗位職責要求

1、每小時檢查1次并調整初冷器后煤氣溫度。保證煤氣溫度符合工藝指標。嚴格執行化工安全生產四十一條禁令。

2、負責初冷器系統管道、導淋、水封的吹掃,保證其暢通。

3、負責巡回檢查設備,管道及閥門是否有泄漏等異?,F象。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4、搞好本崗位設備的維護,保養工作。

5、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認真填寫交接班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