縫頭機安全操作規程
1.自動縫頭機操作規程
1.1.機器的調整與使用
1.1.1.送襪機構:由進料導板以手工喂襪,通過鏈條輸送系統將襪子均勻、平整的輸送至平頭縫合軌道。
(一)進料導板軌道間隙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軌道間隙僅能供較薄的包覆紗機腳線織目部份順暢地通過。但其襪身織目和護邊織目則不能夾在軌道間通過。
②調整要領:
a.松開前后騎馬緊固螺桿。
b.轉動寬窄調節桿順時針方向軌道調寬,逆時針方向軌道調窄),使軌道間隙達到合適位置。(以第1節調整要求為標準的合適位置,軌道間隙必須前后一致平行)。
c.鎖緊緊固螺桿,喂料軌道間隙調整完畢。
(二)喂料導板送襪高度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襪子進入平頭縫合軌道時,襪的腳趾部份必須有3-4行織目在軌道面板上方。
②調整要領
a.松開撐架固定螺釘
b.轉動升降調節手柄(順時針為降,逆時針為升)使喂料導板達到合適高低程度(即:以第1小節調整要求為高低的升降標準)。
c.鎖緊撐架固定螺釘,喂料導板送襪高度調整完畢。
(三)輸送鏈條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使夾持齒片對齒并攏,且有穩定的夾持力,呈直線平穩運轉,將襪子送入平頭縫合軌道。
②調整要領:
a.夾持齒片張緊力度調整:松開右邊張緊壓板的螺釘,左右移動壓板至鏈條有一定的張緊力度。鎖緊壓板緊固螺釘,調整完畢。
(注:鏈條不得咬得太緊,必須有一定的彈性余縫)
b.鏈條的長短調整:松開前進料鏈輪軸的螺釘,前后推動至鏈條松緊適合即可,鎖緊鏈輪軸螺釘,調整完畢。(注:鏈條不得拉得太緊)。
(四)平頭機構:通過鏈軌傳動利用修邊剪刀自動將襪口護邊織目部份切去。
調整機構:
①平頭高低位置的調整
調整要求:襪子修邊平頭后襪的腳趾織目上方的包覆紗機腳線部份留2行織目。
調整要領:
a.松開底刀座軸緊固螺釘
b.轉動底刀座下方的升降調節螺桿(順時針降,逆時針升)使底刀刀鋒水平面處于合適高度,(即:以第1節調整要求為標準高度)。
c.鎖緊底刀座軸螺釘,調整完畢。
②平頭不良調整方法
調整要求:襪子平頭后切口面清晰平整,不出現拖帶現象。
調整要領:
a.檢查上刀口是否接觸良好,如不良,則松開刀座緊固螺釘重新校正接觸面。
b.如果重新校正的接觸面后依然出現毛絲和拖帶現象,則說明刀縫已鈍,此時必須更換或精磨刀片。
(五)鋒頭機構:左右彎針在特定的角度內通過不斷的循環運動,使紗線在鋼皮針上繞織產生絲辮將襪口兩面自動縫合。
①右彎針的標準角度位置:
a.當左彎針前進至最前段時,右彎針后退至盡頭,此時右彎針針尖距左彎針針干邊緣約0.08mm,針尖距針干的高度約0.07mm-0.1mm
b.當右彎針針尖前進至鋼皮針針舌時,針尖應在鋼皮針舌上緣約0.4-0.5mm的高度位置。
②左彎針的標準角度位置:
a.當左彎針后退至盡頭時,右彎針前時至最前端,此時左彎針針尖突出右彎針針干下緣約0.03mm-0.07mm.左彎針針尖應處于右彎針針弧內部,兩者之間的間隙約為0.05mm-0.8mm.
b.左彎針處于鋼皮針針舌下緣,在平頭鋒合軌道面板上緣約0.5mm-0.8mm處進行縫合。
2.手工縫頭機操作規程
2.1.將襪口護邊沿著腳趾提針線頂圈對齊
2.2.從提針線處頂圈第一針對目并攏穿入針盤上。
2.3.抽掉多余的機頭線讓其縫合。
3.機器保養
3.1.每次開機前對機器上標有紅色記號處加注純機油。
3.2.每半個月對蝸輪,蝸桿涂黃油一次。
3.3.每次打開吸風箱清理廢襪頭時,請對風箱內的吸風罩進行清理以保證機器有足夠的風力。
3.4.每班工作結束后需及時清除各處纏絲及紗塵。
3.5.調頻器除調速外,請別按動其它鍵,以免數據更改。
篇2:縫頭機安全操作規程
1.自動縫頭機操作規程
1.1.機器的調整與使用
1.1.1.送襪機構:由進料導板以手工喂襪,通過鏈條輸送系統將襪子均勻、平整的輸送至平頭縫合軌道。
(一)進料導板軌道間隙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軌道間隙僅能供較薄的包覆紗機腳線織目部份順暢地通過。但其襪身織目和護邊織目則不能夾在軌道間通過。
②調整要領:
a.松開前后騎馬緊固螺桿。
b.轉動寬窄調節桿順時針方向軌道調寬,逆時針方向軌道調窄),使軌道間隙達到合適位置。(以第1節調整要求為標準的合適位置,軌道間隙必須前后一致平行)。
c.鎖緊緊固螺桿,喂料軌道間隙調整完畢。
(二)喂料導板送襪高度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襪子進入平頭縫合軌道時,襪的腳趾部份必須有3-4行織目在軌道面板上方。
②調整要領
a.松開撐架固定螺釘
b.轉動升降調節手柄(順時針為降,逆時針為升)使喂料導板達到合適高低程度(即:以第1小節調整要求為高低的升降標準)。
c.鎖緊撐架固定螺釘,喂料導板送襪高度調整完畢。
(三)輸送鏈條的調整
①調整要求:使夾持齒片對齒并攏,且有穩定的夾持力,呈直線平穩運轉,將襪子送入平頭縫合軌道。
②調整要領:
a.夾持齒片張緊力度調整:松開右邊張緊壓板的螺釘,左右移動壓板至鏈條有一定的張緊力度。鎖緊壓板緊固螺釘,調整完畢。
(注:鏈條不得咬得太緊,必須有一定的彈性余縫)
b.鏈條的長短調整:松開前進料鏈輪軸的螺釘,前后推動至鏈條松緊適合即可,鎖緊鏈輪軸螺釘,調整完畢。(注:鏈條不得拉得太緊)。
(四)平頭機構:通過鏈軌傳動利用修邊剪刀自動將襪口護邊織目部份切去。
調整機構:
①平頭高低位置的調整
調整要求:襪子修邊平頭后襪的腳趾織目上方的包覆紗機腳線部份留2行織目。
調整要領:
a.松開底刀座軸緊固螺釘
b.轉動底刀座下方的升降調節螺桿(順時針降,逆時針升)使底刀刀鋒水平面處于合適高度,(即:以第1節調整要求為標準高度)。
c.鎖緊底刀座軸螺釘,調整完畢。
②平頭不良調整方法
調整要求:襪子平頭后切口面清晰平整,不出現拖帶現象。
調整要領:
a.檢查上刀口是否接觸良好,如不良,則松開刀座緊固螺釘重新校正接觸面。
b.如果重新校正的接觸面后依然出現毛絲和拖帶現象,則說明刀縫已鈍,此時必須更換或精磨刀片。
(五)鋒頭機構:左右彎針在特定的角度內通過不斷的循環運動,使紗線在鋼皮針上繞織產生絲辮將襪口兩面自動縫合。
①右彎針的標準角度位置:
a.當左彎針前進至最前段時,右彎針后退至盡頭,此時右彎針針尖距左彎針針干邊緣約0.08mm,針尖距針干的高度約0.07mm-0.1mm
b.當右彎針針尖前進至鋼皮針針舌時,針尖應在鋼皮針舌上緣約0.4-0.5mm的高度位置。
②左彎針的標準角度位置:
a.當左彎針后退至盡頭時,右彎針前時至最前端,此時左彎針針尖突出右彎針針干下緣約0.03mm-0.07mm.左彎針針尖應處于右彎針針弧內部,兩者之間的間隙約為0.05mm-0.8mm.
b.左彎針處于鋼皮針針舌下緣,在平頭鋒合軌道面板上緣約0.5mm-0.8mm處進行縫合。
2.手工縫頭機操作規程
2.1.將襪口護邊沿著腳趾提針線頂圈對齊
2.2.從提針線處頂圈第一針對目并攏穿入針盤上。
2.3.抽掉多余的機頭線讓其縫合。
3.機器保養
3.1.每次開機前對機器上標有紅色記號處加注純機油。
3.2.每半個月對蝸輪,蝸桿涂黃油一次。
3.3.每次打開吸風箱清理廢襪頭時,請對風箱內的吸風罩進行清理以保證機器有足夠的風力。
3.4.每班工作結束后需及時清除各處纏絲及紗塵。
3.5.調頻器除調速外,請別按動其它鍵,以免數據更改。
篇3: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幼兒園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抓好幼兒園的安全工作,重在落實。為了切實落實我園的安全責任制,健全園內部安全管理工作制度,保證幼兒園安全工作的順利開展,特制定了安全檢查工作制度:
一、成立安全檢查領導小組
我園成立了以園長為組長,以分管領導為副組長,以各教研組長、保育成員、門衛為組員的幼兒園安全檢查領導小組,負責對全園安全工作檢查,確保我園的安全工作做好。
二、職責明確,切實做好安全檢查記錄
(一)、校園安全檢查
1、校園安全檢查負責人為值周行政,(具體見每學期的值周行政安排表)。
2、值周行政每天上午8時前對校園內的安全設施以及校舍進行一次檢查,把檢查情況填入值周行政安排表。
3、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安全責任人并協助盡快解決問題。
4、主管安全行政每周對校園安全進行一次抽查,對抽查情況作記錄。
(二)、班級、辦公室安全檢查
1、各班主任老師負責每天檢查班級的安全情況(電源插座;剪刀等尖、硬物體的使用情況;環境安全隱患等)。
2、保育員負責檢查班級的衛生、午睡室的安全衛生。
3、各辦公室負責人定期檢查辦公區域的安全情況,有問題及時上報,并做好記錄。
(三)、門衛安全檢查
1、幼兒園門衛松江新城社區四保公益服務社提供,安排四人24小時值班。
2、幼兒園門衛嚴格按照要求對外來人員進行來訪登記,嚴禁外來車輛放入園內。
3、幼兒園來園、離園時段,做好大門口幼兒家長接送車輛的引導,防止因擁擠而造成意外傷害。
4、門衛每天對檢查的情況記入《安全檢查表》中,并簽名,幼兒園行政對檢查情況不定時的抽查。
(四)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
1、食堂食品衛生安全檢查由保健老師、營養員負責。
2、保健老師每天對食堂衛生進行一次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情況嚴重要及時上報園值班行政。
3、保健老師、營養員嚴格把好食品的進貨關,每天食品要留樣,以待抽查。
三、及時整改,確保安全安全檢查小組每月進行一次全園性的安全普查,同時有園分管領導等作不定期檢查。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立刻解決。
四、建立定期匯報制度各負責人對自己所負責范圍的安全工作定期向園領導小組匯報,同時發動全園每位教職工的主人翁意識,關心幼兒園的安全,發現隱患及時匯報。
五、開發家長資源,接受各方監督檢查是為了更好地開展工作,各負責人不得弄虛作假,要如實匯報工作,接受領導的檢查。同時發動家長資源,關心幼兒園,監督幼兒園的衛生安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