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卻塔:安全操作規程
1目的:為了更安全使用冷卻塔,特制定本規程。
2范圍:適用于冷卻塔的操作。
3內容:
3.1安裝
A.吊裝安裝過程中,應確保設備不容損壞。
B.安裝時應保證冷卻塔軸心的垂直,塔體穩定、牢靠。
C.進出水管暢通無阻。使用管徑應和冷卻塔設計的水量相匹配。
D.在安裝調試好后正常運行前,循環系統應更換清水兩次。將銹水和污水排盡,以確保整個循環系統設備的正常使用,延長使用壽命。
3.2啟動運行前的檢查
A.清洗冷卻塔入風口和處風口及底盆上的異物,用清水沖洗底盆,然后由排污管排出。
B.用手指緩慢旋轉播水系統,進出播水管出水孔角度(出水孔角度與垂直面夾角為15度),以保證播水管運轉平穩靈活。
C.間斷性啟動水泵,將管內空氣排除,直到管道與底盤充滿水為止。
D.檢查風機末端與風筒內壁之間是否有足夠間隙,并且其間隙應均勻,風機葉片角度應一致,避免運轉時造成損壞。
E.檢查電路是否正常,確認電路開關、保險裝置、接線規格是否吻合電機規格,同時避免單項運轉,以免電機燒壞。
F.檢查運轉部件是否轉動靈活,如有問題應及時解決,以免造成嚴重后果。
3.3啟動與運行
A.空塔運行不加負載(不淋水)啟動電機、風機,檢查電機、風機是否運轉正常,此時風機應為順時針方向旋轉(俯視),空載運行時間不超過10-15分鐘。運行正常后,關閉電機。
B.打開進水閥,淋水運行,檢查播水管旋轉是否正常,播水是否均勻、進、出水是否暢通,調校浮球閥使水位達到適當位置,控制底盆水位,以保證不出現"抽空"現象。播水管旋轉方向應為順時針方向(俯視)。
C.檢測電機實際電流值,不能大于電機額定電流值,大功率電機應加過載保護裝置。
D.正常操作程序:冷卻塔運行時,先啟動水泵,再啟動電機。3.4停機
A.正常操作程序:冷卻塔停機時,先關閉風機,再關閉水泵。
3.5維護與保養
A.保持塔內清潔,應進行塔內部清掃,開啟排污口,排水直至沒有殘留為止。
B.檢查螺栓是否有松動及皮帶松緊狀況,及時緊固。
篇2:冷卻塔維護規程
1范圍
1.1本標準規定了動力分場綜合循環水泵站冷卻塔設備維護的技術條件和要求。
1.2本標準適用于平安高精鋁業有限公司動力分場綜合循環水泵站冷卻塔設備維護。
2內容
2.1電機
2.1.1冷卻塔電機工作在露天中,其各部件應嚴格密封,以保證電機內部干燥不受潮濕,因此應定期檢查電機的絕緣電阻,如果絕緣電阻低于0.5兆歐,必須進行繞組干燥處理。為了更好地保護電機,在冷卻塔安裝完畢短時間未能投入使用或冷卻塔季節性停機的情況下,建議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好。
2.1.2當電機的過熱保護或短路保護連續發生動作時,應查明故障后方能重新投入運行。
2.1.3應保證電機在運行過程中有良好的潤滑,一般運行5000小時左右應補充或更換潤滑脂。
2.1.4電機軸承壽命終了,電機運行時的震動和噪聲會明顯增大,這時應及時更換軸承。
2.2減速器
2.2.1減速器的每運行500小時內部應注入潤滑油一次,以保證軸承良好的潤滑,延長軸承的使用壽命;冷卻塔運行時應經常檢查機械有無雜音,以免影響機械運行造成冷卻效果下降。
2.2.2使用齒輪減速器的冷卻塔,開機前必須檢查減速器的油位,運轉過程中也經常進行同樣的檢查,發現油位偏低時要及時加潤滑油;潤滑油應使用減速器生產廠家推薦的潤滑油;新機第一次運轉500小時后應將潤滑油排空更換新油,以后每年換油一次。
隨著冷卻塔運行時間的延長,減速器內的軸承將逐漸磨損,冷卻塔的震動和噪聲將明顯增大,此時應檢查軸承的徑向間隙,如果徑向間隙過大,應調整軸承的徑向間隙或更換軸承。
篇3:冷卻塔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1.高空作業人員,必須經醫生檢查身體合格,凡精神不正常、高血壓、心臟衰弱者,不得進行高空作業。
2.新工人,必須先進行安全規程的學習,在他們全部熟悉安全規程后,才能登高作業。
3.對施工人員作好安全教育,每天上下崗做好安全檢查與交底。戴安全帽,系安全帶。
4.施工地點的周圍劃定危險區一般不小于20m2。
5.每班操作前要仔細檢查架桿、架板、升降設備。繩索滑車纜風繩、制動設備等是否完好,發現問題應及時修好。
6.要經常保持上下聯系。提升設備要有地面指揮人員。
7.豎井架的纜風繩及其他地錨要經常檢查,地錨周圍應有防水措施。
8.三角架的護身欄安裝時要鉤好。
9.里外層三角架、吊籃的安全網,其上部要掛在外排桿的孔眼里,下部要兜住吊籃、掛在最下層三角架的水平桿上。
10.螺栓(帽)、模板、三角架零件、腳手板操作工具等零件嚴禁從高空扔下。
11.遇有雷電、暴雨、嚴寒、濃霧和六級以上大風情況時,不得從事高空或露天作業。
12.施焊前檢查施焊處及周圍有無易燃品,特別要注意樓頂四周是否有易燃品。必須將引起火災的隱患清除,確認無誤后方可施焊。施焊地點必須設專人看火,防護用品:水桶、滅火器(兩個5kg以上)配帶齊全,并注意觀察,防止火星濺落樓下引起火災。
13.下班時必須仔細檢查工作現場,確認無火災及其他事故隱患后方可離開。
14.夜間有人操作的活動場所,應有足夠的照明。
15.夜間施工必須有專人負責安全生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