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明挖基礎安全控制要點

明挖基礎安全控制要點

2024-07-12 閱讀 8916

明挖基礎安全控制要點:

1.基坑開挖的方法、順序以及支撐結構的安設,均應按照施工組織設計中的規定進行。開挖較大較深和地質水文復雜的基坑必須制定具體的施工方案和安全措施方案;

2.開挖基坑時,要指派專人檢查對鄰近建(構)筑物或臨時設施的安全,并留有檢查記錄。如有影響或不安全時,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后,才能開挖;

3.基坑深度超過1.5m時,為便利上下必須挖設專用坡道或展設跳板,其寬度應超過60cm,深狹溝槽應設靠梯或軟梯,禁止腳踏固壁支撐上下;

4.開挖基坑時,要根據土壤、水文等情況,按規定的邊坡坡度分層下挖,嚴禁局部深挖,掏洞開挖。基坑深度超過1.5m,不加支撐時,應按要求進行放坡;

5.如施工地區狹小或受其他條件限制,不能按標準放坡時,應采取固壁支撐措施,支撐方法應根據土質和施工具體情況事先做好施工設計;

6.基坑、井坑開挖過程中,必須隨時檢查坑壁邊坡有無裂縫和坍塌現象(特別是雨后和解凍時期),假如發現邊坡有裂縫、疏松或支撐有折斷、走動等危險先兆,應立即采取措施。在雨季、地下水及流沙地區挖土時,必須視具體情況增加坡度或加固支撐;

7.要留意有關基坑邊沿停放機械、堆土、堆料的有關規定(本書路基工程土方施工安全控制要點);

8.基坑邊沿有表面水時,應采取截流措施,開挖排水溝或排水槽,不得使水流沿基坑邊沿留下;

9.在有大量地下水流的情況下進行挖基時,應配足抽水機具,施工職員應穿膠鞋,并設置出進基坑的安全通道,以防意外;

10.采取挖土機械開挖基坑,坑內不得有人作業。必須留人在坑內操縱時,挖土機械應暫停作業;

挖掘機等機械在坑頂進行挖基出土作業時,機身距坑邊的安全間隔應視基坑深度、坡度、土質情況而定,一般應不小于1m;

11.采用吊斗、扒桿或皮帶運輸機出土時,應檢查吊斗繩索、掛鉤、機具等是否完好牢固;

向斗內裝土時,不得超出斗緣。吊斗升降時,下面不得站人。坑內作業職員應躲離吊斗升降移動作業范圍以外。吊斗不使用時,應及時摘下,不得懸掛;

12.開挖基坑的職員不得在坑壁下休息;

13.基坑開挖中,碰到有流砂、涌水、涌砂及基坑邊坡不穩定現象發生時,應立即采取防護加固措施;

14.基坑需機械排水開挖時,抽水機機管等要安放牢靠,并須配備足夠的抽排水設備;

15.小型橋涵施工,如不能保證車輛通行時,應事先修睦便道或便橋(涵),并在修建橋涵的公路兩端設置“禁止通行”的標志;

16.基坑開挖需要爆破,應按國家現行的爆破安全規程辦理,可參見本章路基工程中有關爆破作業的安全要求;

17.嚴冷地區采用凍結法開挖基坑時,應根據地質、水文、氣溫等情況,分層凍結,逐層開挖;

18.采用井點法降低基坑地下水位,要根據土層滲透系數、降水深度等,先計算其滲水量,并經過井點布置設計及抽水試驗等。在開挖中,應保持基坑不被水浸泡,并認真對下列題目加以監控、檢查:

1)采用鉆機打設井點,應遵守鉆孔施工安全操縱規程;

2)采用集水井降水法,使用無砂混凝土管用作護壁,管與管間的連接,應綁扎牢固,不得脫節;

3)集水井內放置的潛水泵,要事先逐臺進行檢查,試驗抽排水,應指派專人看管潛水泵及電源;

4)拆除集水井或在井坑內開挖時,作業職員之間應保持安全間隔;

5)開挖的邊坡應保持穩定,隨基坑的挖深,要及時拆除已裸露的無砂混凝土管,以防其傾倒傷人;

6)遇有流砂,應采取圍堰或打板樁支撐等防護措施;

7)采用皮帶輸送機運土出基坑時,機械要安裝牢固,設專人看管操縱;

8)降水作業中,應隨時觀測對鄰近建筑物的影響程度,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篇2:模板施工質量控制施工要點

模板施工質量控制及施工要點

(1)施工要點

①本工程模板方案,均采用竹膠板木龍骨方案。拼縫少不易漏漿,并裝方便,機動靈活,根據需要配制規格。拼縫處貼海棉膠條,然后用螺栓連接防止漏漿。

②柱、墻、梁模板施工,在鋼筋未綁扎之前,必須根據圖紙尺寸放出柱、墻、梁的位置,經有關部門檢查無誤后,墻,柱可以綁扎鋼筋,綁扎保護層墊塊。鋼筋經檢查驗收合格后,安裝墻模和柱模。加固校正垂直度,檢查模板是否位移,在模板下口設清掃口,有雜物,應及時清除。

④電梯井筒模板采用竹膠板、50×100方木龍骨間距≤300,外龍骨用Φ48×3.5腳手架鋼管拼裝成大模板,四角用竹膠板、方木龍骨做成角模。用塔吊安拆。模板就位后,采用Φ48×3.5腳手架鋼管及50×100方木,用穿墻對拉螺加固。

⑤墻、柱校正垂直利用滿堂腳手架來固定,垂直支撐縱橫設剪刀撐。

⑥模板隔離劑嚴禁使用對砼表面有污染隔離劑,嚴禁隔離劑沾污鋼筋與砼接槎處。

(2)模板安裝質量控制

①豎向模板及其支架的支承部分,應有足夠的支承面積。其支承面必須具備足夠強度,滿足全部荷載的承載力。

②安裝模板及其支架過程中,必須設置足夠的臨時固定設施,以免傾覆。

④梁、板的模板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當跨度等于或大于4m時,模板應起拱,當設計無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全跨長度的1/1000~3/3000。

在梁的底模下每隔一定間距(800~1200mm)應用頂撐支頂。

當梁高度較大時,應在側模外另加斜撐。

梁模安裝后應拉中心線檢查,以校正梁模的位置,梁的底模安裝后,則應檢查并調整標高木墊板上。各頂撐之間要加水平支撐或剪刀撐,保持頂撐的穩固,以免失穩。

現澆結構模板安裝的允許偏差,應符合下表的規定。

項目允許偏差

軸線位置5

底模上表面標高±5

截面內部尺寸基礎±10

柱、梁、墻+4---5

層高垂直全高≤5m6

全高>5m8

相鄰兩板表面高低差2

表面平整(2m長度上)5

(3)模板工程質量控制程序圖

篇3:施工測量工作質量控制要點

施工測量工作的質量控制要點

測量工作是施工的先行,測量工作的質量如何,不僅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功能,而且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安全存在。本工程結構面積大,對測量工作必須充分重視。測量工作是一項重要而又復雜的工作,貫穿于施工項目的全過程,主要重點控制以下環節:標高;軸線及結構外皮線;1m線控制。

主控項目:測量儀器合格,在檢測合格的有效期內;參照的施工圖紙、技術交底、設計變更、施工規范等相關資料的準確性;施測人員有上崗證,經過了相關知識的培訓,熟悉施工圖紙及相關資料;測量完畢后,施測人員必須進行閉合驗收。

1)標高

樓板混凝土面標高的控制:聯合工房四個區每個區只設一個標高的基準點,二號原料庫每層做一個基準點,并做好標識、二層的標高每次都必須從第一層基準點進行施測,尺子通過部位不得有障礙物,確保尺子不打拆。

頂板模板支設前,在固定的柱鋼筋四個角上抄上1m標高控制線,并用紅色油漆做好標高的標記。抄平時,注意保證水準儀的不穩,不晃動。

2)軸線及外皮線

結構外皮線由于軸線誤差,垂直誤差及結構斷面誤差,結構外皮線不是嚴格處于同一垂直面上。那么對鋪貼墻體面磚找平層,帶來很多麻煩,有的部分要剔鑿,有的找平層厚度超厚。因此在結構施工階段,除應進行軸線控制外,沿應逐層做外皮線貫通檢測。

每個樓層的四大角必須用經緯儀將垂直線打上去,緊跟主體施工進程。

頂板模板施工的過程中,在四個大角內1m范圍內,留設大角驗收孔,根據下層的軸線網,從驗收孔對四個大角進行驗收,便于驗收操作。

3)1米線控制

1m線主要為后期裝飾服務的,1m線超差將會給地臺標高,天棚標高,機電安裝管線帶來困難。

每層、每棟1m線只能用一個基準點。

1m線標高到伸縮縫處必須進行平面閉合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進行樓層內其它地方標高的施測。

4)電梯井垂直度控制

不僅要當層符合設計要求,而且要做到上下各層在一條垂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