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A公司督辦工作制度

A公司督辦工作制度

2024-07-13 閱讀 9320

綜合管理部督辦工作制度

一、督辦內容:**和公司領導重要批示的落實情況;公司重要工作部署,重要決定事項、會議決定和緊急通知等落實情況;基地工作部署、生產例會、經理辦公會議決定等落實情況;文件的處理辦理情況;公司下達的督辦事項;基地領導交辦的事項等。

二、督辦工作原則:

1、領導負責的原則。督辦工作要置于基地領導有效控制之下,堅持基地領導、綜合管理部領導主管原則。督辦事項(文件辦理除外)要經有關領導審批后才能立項。督辦過程中的進展情況綜合管理部要及時報告基地領導,遇有重大問題請基地主管領導出面協調。

督辦結果上報前要經主管領導審核。

2、分流承辦的原則。綜合管理部主要是根據基地領導的指示、要求和意圖開展工作,既不能直接處理問題,也不能代替職能部、中心的工作,必須堅持分流承辦的原則,對督辦事項及時選行任務分解,下達有關單位具體承辦。對于涉及幾個部門的督辦事項,要明確牽頭負責的單位和領導,做好協調工作。

3、實事求是的原則。督辦工作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較全面地了解和反映各項工作在實施過程中的情況,避免形式主義,要善于及時發現和反映問題。

三、督辦事項確定后,要明確責任,明確時限,按照領導負責、分流承辦的原則,將任務落實到具體單位和人,做到件件有人負貴,事事有部門承辦。

四、對領導重要指示,重要決議、工作部署的落實、要制定督促檢查工作方案。根據實施的進度,分階段、有側重地檢查。正在落實的查進度;已經落實的查效果;沒有落實的查原因。對于難以把握的重大問題應提出意見和建議,并及時向領導報告。

五、各單位對基地下達的督辦事項要在規定的時限內報告落實情況,并根據要求寫出專題報告。綜合管理部要及時檢查并向基地主管領導報告情況。

六、對各單位落實重大決策、重要部署及重要指示的辦理情況,基地將進行通報。對貫徹落實好的,要總結經驗,及時推廣;貫徹落實不好的,要查明原因,通報批評;對造成嚴重后果的,要追究有關單位領導者的責任,嚴肅處理。

七、督辦事項要本著事事有著落,件件有答復的原則,做好情況反饋工作,使領導及時掌握整個工作進程。

八、督辦工作由綜合管理部負責。

九、督辦工作程序:

1、擬辦。綜合管理部應提出督辦事項擬辦計劃和意見。計劃一般應包括督辦事項、承辦單位、時限和要求等。

2、交辦。交辦采取發《上海基地督(催)辦單》的形式,交有關單位辦理。交辦應努力做到任務量化、時限具體化、責任明確化。

3、催辦。《上海基地督(催)辦單》發出后,要及時了解督辦件的運行和辦理情況,并適時加以催辦。基地所屬各單位在接到《上海基地督(催)辦單》后,應明確主管領導,并指定專人承辦,在規定時限內將落實情況報綜合管理部。

4、總結。綜合管理部對承辦單位報來的落實情況。要認真進行審查,整理后送部領導審閱。同時做好材料歸檔工作。

十、考核獎懲

1、基地將督辦工作列入責任制考核內容。考核內容分兩個方面,一是督辦工作運行情況,包括部門領導重視、專人負責、工作程序規范等;二是督辦工作質量,即督辦事項辦理落實的時效性、落實內容的全面性以及督辦報告質量。

2、基地按季采取《督辦通報》的形式,對督辦事項的辦理落實情況進行通報。

3、對在考核中成績顯著的,或上報督辦材料積極,反映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且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在責任制考核中給予獎勵,獎勵辦法另行規定。

4、對未按時辦結的、被退辦的、辦理質量不高的,在責任制考核中給予處罰,處罰辦法另行規定。

十一、附則:

本制度由綜合管理部負責解釋,自下發之日起執行。

篇2:X單位督查督辦工作制度

**單位督查督辦工作制度**單位督查督辦工作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進一步提高機關工作效率,確保上級和本級機關重要決定、決策和全局性重要工作更好地貫徹落實,根據**規定,結合分局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督查督辦工作以*理論、黨的基本路線以及“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市局和分局中心工作,突出重點,抓好督促檢查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完善監督機制,確保政令暢通,使上級和分局的各項決策和工作部署得到有效落實。

第三條督查工作的主要任務是:

(一)上級機關重要文件、重要工作部署和領導同志重要指示的貫徹落實情況。

(二)上級及分局領導批示、交辦的重要事項的落實情況。

(三)分局重要工作部署、工作目標、重要會議的精神和重要決定的貫徹落實和執行情況。

(四)對基層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督查,提出工作建議和措施。

(五)其他事項的查辦。

第四條組織領導。按照“統一管理、歸口負責”的原則,建立以辦公室為主、其他職能部門為輔的督查工作體系。

(一)建立分局領導負責分管工作目標督查制度,分局領導每年不定期對分管工作開展情況進行1-2次督查。

(二)分局辦公室是督查工作的管理部門,設立督查崗位,配備專門人員,具體負責督查工作的計劃、組織、協調和本局電子督查系統的代碼維護工作。

第五條督查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職責為:

(一)負責對上級國稅機關和省、市、區黨委、政府領導同志關于稅收工作的重要指示督查的分辦、督查工作。

(二)負責分局黨支部會議、局長辦公會議重要決定以及局領導有關指示及批辦事項的分辦、督查工作。

(三)負責督促分局各部門建立健全工作報告制度,及時報告重要情況。

(四)負責對分局的全局工作計劃、目標管理實行督辦。

(五)負責對上級和分局領導有關人民來信來訪重要批示以及人大、政協提案的分辦、督查工作。

(六)負責將分局貫徹上級國稅機關和區委、區政府重大決策及重要工作情況和上級機關要求反饋的其它情況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

第六條分局其他職能部門要建立健全督查工作崗位責任制,按各自職責和分局領導的要求,負責專項督查工作。

第七條分局通過電子督查系統進行日常督查督辦工作。

第二章權限管理

第八條用戶權限。用戶權限分為分局領導權限、督查員權限、部門領導權限、部門內勤權限和一般干部權限五個級次。

第九條分局領導權限。分局領導擁有分局督查事項批示權、延期事項審批權、辦理結果復審權(包括退辦權、完成核銷權和報上級機關審核權)、全部事項跟蹤查詢權。

第十條督查員權限。督查員是分局系統的管理責任人,負責管理分局所有用戶的信息和權限,包括建立用戶賬號、設置用戶初始登錄口令和權限級次等。具體包括:系統維護權、督查事項立項權、延期事項審核權、辦理結果初審權(包括不需要領導復審事項的退辦權、核銷權和報上級機關審核權)、催辦權、全部事項的跟蹤查詢權、督查通報(督查專報)上傳權、考核結果的審核、調整、公示權。

第十一條部門領導和部門內勤權限。

(一)本部門承辦事項批示權、辦理結果的審核上報權、延期申請的審批和審核上報權、部門承辦事項的跟蹤查詢權。

(二)部門領導直接承辦事項的延期申請權和辦理結果反饋權。

(三)本部門分管工作的考核權和考核結果錄入上報權。

第十二條一般干部權限。本人承辦事項的延期申請權、辦理結果反饋權和閱讀查詢權。

第三章工作流程

第十三條工作程序。督查督辦工作包括:督查立項、領導批示、分辦、承辦、延期、催辦、反饋、審核、退辦、歸檔等程序。

第十四條督查事項立項。督查事項立項由辦公室統一扎口管理,立項時要注明公開或不公開,對公開事項所有人員均可通過分局內網“督查督辦”模塊瀏覽該事項的基本情況,增加工作的透明度;對非公開的事項只能由事項流經的人員閱讀查詢。督查事項立項的主要范圍:

(一)上級國稅機關和分局的重大決策和重要工作部署。

(二)分局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和奮斗目標。

(三)上級及分局領導批示和交辦、督辦事項。

(四)分局局務會議、局長辦公會議、局黨支部會議等重要會議確定的重要工作事項。

(五)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情況。

(六)人民來信來訪辦理情況和基層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

(七)其它需要督查督辦的事項。

第十五條領導批示。分局辦公室對需列入督查督辦的工作,應在電子督查系統中列明督查工作的事項內容、完成期限、工作要求、立項部門等,報經分局領導批準后,下發承辦單位實施。對需要會簽的督查事項,可同時轉報多個領導批示,領導會簽后,督查員可根據領導批示意見修改具體工作要求。

第十六條立項分辦。辦公室根據分局領導的要求和督查內容,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定期擬出督查事項進行分類立項,分解下達給有關部門辦理。對涉及幾個部門的綜合性督查事項,要分別注明主辦和協辦部門,明確責任范圍;對涉及全局的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以及社會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必要時由辦公室報請分局領導批準成立督查小組開展督查。

第十七條承辦。有關單位接受督查任務后,應按照要求迅速組織實施,在規定時限內辦理完結。督查督辦事項的部門承辦完成時限為督查員或分局領導批示中指定的時間,而非整個事項的最終完成時間。一般承辦單位的完成時限為整個事項最終完成時限前三個工作日,有特殊情況的在具體事項督辦要求中另行說明。對時限緊迫、內容重要的上級決定、指示應隨到、隨辦;對一些涉及面廣、時間跨度大、落實難度大的督查事項,要實施不間斷地跟蹤督查;對未能如期辦結的事項,要及時報告原因和進展情況。對非本單位職責范圍的督查任務,必須在二個工作日內及時報告并由分局進行協調。

第十八條督查事項辦理。各承辦單位接到督查事項后,要及時組織辦理,并在規定時間內辦結,同時反饋辦理結果,形成專題報告,經承辦單位領導審簽后上報。辦理情況報告要實事求是,結論準確、完整,對需要整改的問題,須提出具體的整改措施。督查事項形成的文件、資料必須齊全,對需上報的報表、表格等材料應以附件形式上傳,并在反饋結論欄中寫明所上傳附件的名稱。

第十九條延期處理。對情況特殊需要延長辦理時間的督查事項,承辦單位必須在事項到期前,通過電子督查系統辦理延期申請。延期申請應寫明申請延期的原因和預計完成時間,并報告工作進展情況,經承辦單位領導審核同意后,報督查員初審,督查員初審后根據具體情況批復申請人或轉報主管領導審批。對承辦單位報送的延期申請,主管領導或督查員應在3個工作日內審核批復申請人,在批復申請人時,應明確具體完成時間。

第二十條督辦。督查事項由負責督查的部門按照職責和分局領導的要求進行督辦。督查員應定期通過電子督查系統的“事項跟蹤”功能,及時了解進展情況,檢查督查事項的完成情況,加快辦理速度,對未按期完成的督查事項進行催辦,督促承辦單位及時辦理。

第二十一條反饋。承辦單位要及時、準確地向辦公室反饋督查事項的辦理情況和辦理結果,辦公室要及時將承辦單位的反饋情況向分局領導匯報。督查事項辦結后,承辦單位要整理辦結報告,報送辦公室和有關領導審結,一般情況下,年度工作情況,每季反饋一次;分局奮斗目標,半年反饋一次;有具體時限要求的,按規定時限反饋。

第二十二條審核。分局對承辦單位報送的督查事項按下例程序進行審核。

(一)由督查員進行初審,督查員可根據具體情況和權限,對承辦單位報送的辦理結果做出退辦、核銷存檔或轉報主管領導審核等處理。

(二)主管領導對督查員轉報的辦理結果應簽署審核意見,對完成合格的事項應在系統內核銷存檔,對完成不合格的事項應在系統內進行退辦,退回承辦單位重新辦理。

(三)對退辦的事項,主管領導或督查員應寫明退辦的原因和退辦完成期限。

(四)對承辦單位送報的辦理結果,主管領導或督查員應在5個工作日內審核并簽署意見。

第二十三條歸檔。凡列入電子督查系統的督查事項,系統自動記錄督查事項全過程的各項數據,形成電子檔案,督查員應根據規定,定期做好數據備份和數據清理工作,確保系統信息的安全。

第二十四條查詢利用。電子督查系統提供了綜合查詢和統計查詢功能供用戶查詢操作。

(一)用戶可通過系統的綜合查詢功能,跟蹤查詢自己有權查閱督查事項的詳細情況。

(二)凡列入電子督查系統的督查事項,系統自動統計各承辦單位的辦理情況,所有用戶均可通過該功能查詢各單位的完成情況,增加工作透明度。

(三)系統提供的“督查通報”欄,用于督查工作經驗交流,供用戶瀏覽借鑒。

第四章安全保密

第二十五條工作人員使用電子督查系統,應設置自己的登錄口令。登錄口令由個人負責保密,按有關設置規則進行設置,并根據需要及時更換。工作人員發現自己的登錄口令有被盜用的情況要及時報告,由有關部門追究有關人員責任。

第二十六條工作人員使用電子督查系統應嚴格執行各項保密制度,對屬于本人辦理的非公開事項,要注意防止泄密,嚴禁擅自拷貝、打印或給無關人員閱讀,違反規定者按保密工作的有關紀律規定處理。

第五章考核獎懲

第二十七條分局將督查工作列入二級崗考。考核內容分兩個方面,一是督查工作運行情況,包括部門領導重視、專人負責、工作程序規范等;二是督查工作質量,即督查事項辦理落實的時效性、落實內容的全面性以及督查報告質量。

第二十八條分局按季采取《督查通報》的形式,在督查督辦系統中對督查事項的辦理落實情況進行通報。

第二十九條對在考核中成績顯著的,或上報督查材料積極,反映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且有較高的參考價值,被市局或以上督查、信息刊物采用的,在二級崗考中給予加分,加分辦法另行規定。

第三十條對未按時辦結的、被退辦的、辦理質量不高的,在二級崗考中給予扣分,扣分辦法另行規定。

第五章附則

第三十一條本制度從發布之日起執行。

第三十二條本制度由**負責解釋。

二○○五年三月十日

篇3:A區國家稅務局督辦檢查工作制度

**市**區國家稅務局督辦檢查工作制度**市**區國家稅務局督辦檢查工作制度

為進一步做好區局督辦檢查工作,逐步實現跟蹤檢查和督辦催辦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確保政令暢通,提高辦事效率,促進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根據上級有關督辦檢查工作的規定,結合我局實際,特制定本制度。

一、督辦檢查的責任部門

區局辦公室是負責機關督辦檢查的具體工作部門,并承辦或協辦上級交辦的督辦檢查事項。

二、督辦檢查的工作內容

(一)上級及區局稅收工作的部署、安排的貫徹落實情況;

(二)主要領導交辦、批辦、查辦的事項;

(三)局長辦公會、局務會、專業會議定的事項;

(四)人大、政協有關稅收工作的議提案;

(五)上級機關及有關部門簽轉的督辦事項;

(六)上級文件、電報的擬復、擬辦事項;

(七)群眾來信來訪的調查處理需回復事項;

(八)批評、建議類事項;

(九)其他需要督辦事項。

三、督辦檢查的基本要求

(一)領導負責。督辦檢查是一種領導職能,各單位領導要高度重視,認真對待。承辦部門負責人要按照領導指示組織完成被督查工作,并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三條基本原則:一是一切督查事項立項都要報請督查事項的分管領導批示;二是及時請示、定期匯報,主動爭取領導和有關部門的重視和支持;三是辦結報告須經承辦部門領導審核簽字方能報出。

(二)部門協助。由辦公室和機關黨委辦公室按照分工負責的原則,協助領導分別抓政務和黨務的督促檢查工作的落實。在服務督查工作中辦公室起參謀助手、協調信息反饋的作用,主要負責有關交辦、催辦、綜合、協調和報告結果等具體工作,將督查事項按職能分工和業務范圍交由承辦部門辦理,承辦部門要按照領導批示和要求及時辦理。涉及多個部門承辦的事項各自負責辦理,并由主辦部門負責協調綜合。

(三)講求實效。督辦檢查工作要狠抓落實,注重實效,切實防止和克服敷衍塞責等現象。

(四)注重時限。所有督辦檢查事項都要及時辦理,按時完成,不得相互推諉和拖拉延誤。

1、對督辦檢查事項的辦理,凡明確規定報告時限的,要按照要求的內容和時限及時報告。

2、對領導批示需要查辦落實的事項,未規定時限的一般應在20天內辦結。

3、對人大、政協議提案的承辦,沒有規定反饋時限的應從收到議提案之日起2個月內,將辦理結果回復辦公室,書面答復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案人;不能按期辦結的可適當延期,但延遲的時間最長不得超過1個半月。

4、對有特殊要求的事項,要特事特辦,及時報告查辦結果。

5、情況特殊需要延長查辦時間的,要及時向主辦單位匯報原因和辦理進展情況。

(五)有查必果。凡是立項督查的事項,都必須“交必辦,辦必果,果必報”。做到事事有著落,件件有回音,確保政令暢通。辦結的承辦事項,承辦部門應及時反饋,有要求的還應寫出書面查辦報告。查辦結果報告必須事實清楚、結論準確;對不符合要求的,將退回重新查報。

(六)定期通報。為推動督查工作的開展和督查事項的落實,必須建立督查工作檢查通報考核制度,區局辦公室將按月向局長辦公會通報辦理情況,按季定期對各單位督查工作開展情況和督查事項處理情況進行通報并與綜合目標考核掛鉤。

(七)注意保密。根據督查事項內容,對需要保密的事宜,在辦理過程中,控制在一定范圍內知曉;對有相應密級的文件資料,要按有關公文保密規定,注意采取保密措施。

四、督辦檢查的辦理程序

(一)責任分解。辦公室根據區局局長辦公會、局務會、專業會議定督辦事項,按職責范圍分解任務,承辦部門辦理落實。

(二)督查督辦。根據辦理時限要求,辦公室將采取電話催辦、現場督辦、會議督辦、上門催辦等方式進行督查。

(三)協調落實。對分解的承辦事項,辦理落實確有困難要協調的,一般事項由辦公室負責協調,重要事項報請承辦單位分管局長協調。

(四)反饋回復。承辦部門對督查事項辦理結果必須按時限要求,實事求是回復。辦公室根據落實情況,匯總向局領導報告。

(五)立卷歸檔。督辦檢查事項辦結后,應將查辦過程中領導批示,查辦原件,調查情況,處理結果和來往文件等材料組成案卷歸檔。

附件:**區國稅局工作督辦單

附件:

**區國稅局工作督辦單

*督字()號

(存根)

:

經決定,工

作由你單位負責承辦,并于年月日之前按要求完成,如有特殊情況,請及時與辦公室聯系。

分管局長:

年月日

承辦單位領導:

年月日

**區國稅局工作督辦單

*督字()

:

經決定,工

作由你單位負責承辦,并于年月日之前按要求完成,如有特殊情況,請及時與辦公室聯系。

分管局長:

年月日

承辦單位領導:

年月日

回執

辦公室:

我單位承辦的工作,已于年

月日按要求完成。

特此回執。

承辦單位領導: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