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手架搭設保溫安全措施
一、通則
1、腳手架工程基本上貫穿整個施工全過程。腳手架的架體形式多樣化,同時也存在著許多風險因素,現針對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外掛架、吊籃等架體形式在設計及施工中存在的風險及可能導致的事故進行分析。
2、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是《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考核管理規則》(GB5036)考核合格的架子工,施工前應對現場搭設人員進行技術、安全交底,沒有參加交底的人員不得上架作業。
3、對進場的材料、構配件等進行質量檢查驗收,嚴禁使用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材料、構配件。嚴禁不同材質和不同規格的材料、配件在同一腳手架上混用。嚴禁使用變形或校正過的材料作為立桿,嚴禁使用滑絲扣件。
4、腳手板鋪設應遵守下列規定:(1)在人員經過的地方腳手板應滿鋪、鋪穩,不得有空隙和探頭板;(2)腳手板搭接長度不得小于20cm;(3)對頭搭接時,應架設雙排小橫桿,其間距不大于20cm,不得在跨度間搭接;4)在架子的拐彎處,腳手板應交叉搭接;(5)腳手板的鋪設應平穩,綁牢或釘牢,腳手板墊木應用木塊,并且釘牢。
5、應在腳手架醒目的位置懸掛安全警示牌。
6、腳手架搭設人員必須使用雙掛鉤安全帶、安全繩、防墜器雙保護,人員移動時保證始終有一個掛鉤牢固的掛在懸掛點。
7、手續腳手架搭設過程中嚴禁交叉作業。
8、腳手架在投入使用前,應由相關人員逐級驗收,合格后辦理合格證后方可允許使用。合格證要注明腳手架通過驗收的時間、使用期限、一次允許在腳手架上的作業人數、最大承受荷載等。
9、搭設工作開始前,必須辦理工作票,工作組所有人員學習工作票安全措施并確認簽字,在監護人的帶領下進入現場,嚴禁無票作業。
10、施工人員每次開工前要通知班組監護人到現場監護,監護人不到位時不能開工,嚴禁無人監護而作業。
11、工作人員進入現場不準亂動施工區域中的設備、閥門及做與施工無關的工作,禁止擅自擴大工作范圍。
12、搭設的腳手架高度超過4米時,必須設置一道逐漸上升的安全網,以后每隔4m再設一道固定安全網。
13、涉及區域:鍋爐隊、電氣隊、熱控隊、灰檢隊、汽機隊所屬設備檢修架子搭設、保溫。
二、安全措施
1、扣件式鋼管腳手架
1.1腳手架設計
1.1.1風險產生原因:地基承載力不足、腳手架承載力不足
1.1.2可能導致的事故:腳手架變形或倒塌
1.1.3預防措施:
1.1.3.1對落地式鋼管腳手架所在的地面需進行地基承載力驗算,如不滿足,需進行加固處理;對搭設在樓面、樓梯步道上的腳手架,應對樓面承載力進行驗算,如不滿足,需采用回頂等措施進行加固處理;
1.1.3.2對底部采用鋼管懸挑的腳手架,應對懸挑受力鋼管進行受力驗算;對底部采用型鋼承載的腳手架,應對受力型鋼進行受力驗算,確保滿足設計要求;
1.1.3.3按規范要求對腳手架進行系統的設計計算,保證荷載取值正確、計算方法正確、計算項目齊全;?
1.2腳手架搭設
1.2.1風險產生原因:腳手架構造不滿足要求、架子工操作不規范
1.2.2可能導致的事故:腳手架變形或倒塌、人員高空墜落
1.2.3預防措施:
1.2.3.1腳手架必須配合施工進度搭設,一次搭設高度不應超過相鄰連墻件以上二步;
1.2.3.2腳手架搭設必須滿足規范規定的構造要求;
1.2.3.3外徑48mm與51mm的鋼管嚴禁混合使用;
1.2.3.4開始搭設立柱時,應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直至連墻件安裝穩定后,方可根據情況拆除;
1.2.3.5當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
1.2.3.6封閉式腳手架的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柱固定;
1.2.3.7連墻件應均勻布置,形式宜優先采用花排,也可以并排;
1.2.3.8剪刀撐、橫向支撐應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
1.2.3.9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
1.2.3.10腳手板應鋪滿、鋪穩。在拐角、斜道平臺口處的腳手板,應與橫向水平桿可靠連接,以防止滑動;
1.3腳手架使用及維護
1.3.1風險產生原因:腳手架使用荷載超設計規定、私自拆除桿件、定期檢查及維護不到位
1.3.2可能導致的事故:腳手架變形或倒塌
1.3.3預防措施:
1.3.3.1腳手架作業層上的施工荷載應符合設計規定,不得超載。得將模板支架、纜風繩、泵送砼和砂漿的輸送管等固定在腳手架上;嚴禁懸掛起重設備;
1.3.3.2在腳手架使用期間,嚴禁拆除主節點處的縱橫向水平桿、縱橫向掃地桿、連墻件;
1.3.3.3不得在腳手架基礎及其鄰近處進行挖掘作業,否則應采取安全措施;
1.3.3.4腳手架使用過程中,應定期檢查下列項目:桿件的設置和連接,連墻件、支撐、門洞桁架等的構造是否符合要求;地基是否積水,底座是否松動,立桿是否懸空;扣件螺栓是否松動;高度在24m以上的腳手架,其立桿的沉降與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規范規定;
1.4腳手架拆除
1.4.1風險產生原因:腳手架拆除順序不合理、架子工操作不規范
1.4.2可能導致的事故:腳手架倒塌
1.4.3預防措施:
1.4.3.1拆除前必須全面檢查腳手架的扣件連接、連墻件、支撐體系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制定拆除方案并詳細交底;
1.4.3.2拆除順序應逐層由上而下進行,嚴禁上下同時作業;
1.4.3.3所有連墻件應隨腳手架逐層拆除,嚴禁先將連墻件整層或數層拆除后再拆腳手架;
1.4.3.4當腳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時,對不拆除的腳手架兩端,應先設置連墻件和橫向支撐加固;
1.4.3.5各構配件必須及時分段集中運至地面,嚴禁拋扔;
2、外掛架
2.1腳手架設計
2.1.1風險產生原因:腳手架懸掛點結構承載力不足、腳手架承載力不足
2.1.2可能導致的事故:懸掛點結構破壞、腳手架變形或墜落
2.1.3預防措施:
2.1.3.1對腳手架懸掛點的建筑結構進行受力驗算,如不滿足,應進行加固處理;
2.1.3.2對掛架進行系統的設計計算,保證荷載取值正確、計算方法正確、計算項目齊全;
2.2腳手架搭設
2.2.1風險產生原因:腳手架構造不滿足要求、架子工操作不規范
2.2.2可能導致的事故:腳手架變形或墜落、人員高空墜落
2.2.3預防措施:
2.2.3.1外掛架必須在懸掛點混凝土強度達到7.5N/mm2后開始搭設。由同條件試塊確定搭設時間。
2.2.3.2腳手架各部位的構造必須滿足出廠設計規定;
2.2.3.3外掛架必須2-4個組成一個整體,跨度不允許超過6000mm。如果兩個外掛架組成一個整體,其上作業跨度不允許超過2200mm。
3、吊籃
3.1.1風險產生原因:吊籃所在結構承載力不足、吊籃承載力不足、吊籃構造不滿足設計要求;
3.1.2可能導致的事故:結構破壞、吊籃傾覆、人員高空墜落
3.1.3預防措施:
3.1.3.1對吊籃所在的建筑結構進行受力驗算,如不滿足,應采取如回頂等措施進行加固處理;
3.1.3.2對吊籃進行系統的設計計算(包括鋼絲繩、配重等),保證荷載取值正確、計算方法正確、計算項目齊全;
3.1.3.3吊籃各部件出廠時應經過相關檢測,保證受力和構造滿足設計要求;
3.2吊籃搭設
3.2.1風險產生原因:吊籃各部件連接不滿足要求、架子工操作不規范
3.2.2可能導致的事故:吊籃傾覆、人員高空墜落
3.2.3預防措施:
3.2.3.1安裝支承系統時,一定要仔細檢查各處連接件及緊固件
是否牢固。檢查懸挑梁的懸挑長度是否符合要求,檢查配重碼放位置以及配重數量是否符合說明書中要求;
4.2.3.2支承系統安裝完畢后,方可安裝鋼絲繩。安全鋼絲繩在外側、工作鋼絲繩在里側,鋼絲繩應固定、卡緊;
3.2.3.3吊籃在現場附近組裝完畢,經過檢查后運入指定位置,然后接通電源試車。同時,由上部將工作鋼絲繩和安全鋼絲繩分別插入提升結構及安全鎖中。工作鋼絲繩一定要在提升機運行中插入;
3.2.3.4新購吊籃總裝完畢后,應進行空載試運行6~8h,待一切正常,即可開始負荷運行。
3.3吊籃使用及維護
3.3.1風險產生原因:吊籃使用荷載超設計規定、定期檢查及維護不到位3.3.2可能導致的事故:吊籃傾覆、人員高空墜落
3.3.3預防措施:
3.3.3.1吊籃上攜帶的材料和施工機具必須安置妥當,不得使吊籃傾斜和超載;
3.3.3.2卷揚式提升機的卷筒必須有擋線盤;提升傳動機構禁止采用摩擦裝置、離合器和皮帶傳動,其外露部分必須裝機罩或保護裝置;
3.3.3.3吊籃一般須配制動器,行程限位和安全鎖等,安全鎖必須在有效期內使用;吊籃上須有防傾斜裝置,并宜設超載保護裝置;
3.3.3.4隨時對吊籃鋼絲繩的可見部分、與設備連接部位、繩端固定裝置等進行檢查;
3.3.3.5發現吊籃工作不正常時,應及時停止作業、檢查和消除隱患;
3.4吊籃拆除
3.4.1風險產生原因:吊籃拆除順序不合理、架子工操作不規范
3.4.2可能導致的事故:吊籃傾覆、人員高空墜落
3.4.3預防措施:
3.4.3.1吊籃的拆除應在吊籃使用完畢下降至地面后進行;
3.4.3.2拆除按專項措施和安全操作規程的有關要求進行,嚴禁拋扔物料。
3.5保溫風險:
3.5.1保溫時存在高處墜落、吸入保溫材料風險。
3.5.2預防措施;高處作業時使用安全帶、安全帶要高掛抵用,掛在上方牢固的構件上,必要時使用安全繩、差速式安全帶、雙掛鉤安全帶。每次工作前,要檢查腳手架的完好性,發現問題及時處理整改后方可工作。
作業人員學習簽名:
篇2:電梯井道腳手架搭設安全交底
工程名稱:東莞虎門地表廣場二期5、6、7、8、9號樓
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網張掛、腳手架搭設
工種:架子工
1、從二層樓面起張設安全網或隔離棚,往上每隔三層并最多隔10m設置一道安全網或隔離棚。保持完好無損、牢固可靠。
2、拉接必須牢靠,墻面預埋張網鋼筋不小于ф14,鋼筋埋入長度不少于30d。
3、電梯井道防護安全網或隔離棚不得任意拆除,待安裝電梯搭設腳手架,當搭到安全網或陋棚高度時方可拆除。
4、電梯井道的腳手架一律用鋼管、扣件搭設,立桿與橫桿均用直角扣件連接,扣件緊固力矩應達到45~55n.m。
5、腳手架所有橫楞兩端,均與墻面撐緊,四角橫楞與墻面距離,平衡對重一側為600mm,其他三側均為400mm,離墻空檔處加隔排鋼管,間距不大于200mm。
6、腳手架柱距不大于1.8m,步距為1.8m,且要符合電梯鋼梁焊接及電梯安裝要求.每低于樓層面200mm處加搭一排橫楞,橫向間距為350mm,滿鋪竹笆,竹笆一律用鉛絲與鋼管四點綁扎牢固。
7、腳手架拆除順序應自上而下進行,拆下的鋼管、竹笆等須妥善運出電梯井道,禁止亂扔亂拋。
8、電梯井道內的設施,必須由腳手架保養人員定期進行檢查、保養,發現隱患及時消除。
9、搭設腳手架及張設安全網或隔離棚及拆除井道內設施時,操作人員必須戴好安全帽和系好安全帶,掛點必須安全可靠。
交底人簽字:
日期: 接受人(全員)簽字:
注:本交底一式三份,班組、交底人、資料保管員各一份。
篇3:腳手架(越線架)搭設分級驗收制度
1目的
為了加強對基建、檢修等施工現場(含外單位在連云港供電公司管轄設備上及周圍的工作和公司系統各單位到用戶的工作,以下統稱為施工現場)腳手架(越線架)的管理,做到施工現場腳手架(越線架)的安全管理規范化,保證工作人員及其他人員的人身安全,防止設備故障,特制訂本規定。
2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本公司系統各單位以及承包本公司工程的所有承包單位。
3規范性引用文件
對于施工現場腳手架(越線架)的搭設必須嚴格執行以下規程:
《電業安全工作規程》
《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
4跨越線路的越線架搭設規定及流程
4.1跨越35千伏及以上線路所搭設的越線架必須由施工單位征得線路運行單位同意,編制施工方案報生運部批準,并報安監部備案,按規定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4.2跨越10千伏線路所搭設的越線架必須由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報線路運行單位批準,并報安監部備案,按規定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4.3越線架搭設由施工單位驗收合格后書面上報生運部組織驗收。
4.4必須由生運部驗收合格后方可準使用。
5跨越障礙物、道路、鐵路、橋梁、河流等越線架搭設規定及流程
5.1必須由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報工程部或生運部批準,并與有關單位聯系,施工期間應請有關單位派人到現場協調監督施工。
5.2越線架搭設由施工單位驗收合格后書面上報工程部或生運部組織驗收。
5.3必須由連云港供電公司工程部或生運部驗收合格后方可準使用。
6變電所內搭設腳手架規定及流程
6.1必須由施工單位編制施工方案報生運部批準,報安監部備案,并征得變電運行單位同意,按規定履行工作許可手續。
6.2腳手架搭設由施工單位驗收合格后書面上報生運部組織驗收。
6.3必須由生運部驗收合格后方可準使用。
7架設腳手架(越線架)使用的材料
架設腳手架(越線架)使用的木桿、竹竿或金屬管,必須使用合格的材料:
7.1木桿應采用剝皮杉木或其他各種堅韌的硬木。
7.2竹竿應采用堅固無傷的毛竹。
7.3金屬管應采用具由安全器具生產合格證的廠家生產的合格產品。
7.4以上材料長度、直徑、壁厚等尺寸必須符合《安規》中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