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開挖人工挖孔樁施工技術
一、深基坑開挖
風險提示:該類作業安全控制核心是挖掘機操作與檢查、基坑邊坡穩定。不執行以下安全管控措施,將導致機械傷害、坍塌,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固有風險等級屬三級。
(一)作業必備條件
1.施工方案已批準,并完成項目部和班組級交底。
2.各類人員、安全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材料等已經報審并批準,滿足現場安全技術要求。施工作業前仔細檢查現場安全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合格后方可使用。
3.開挖作業前,必須規范設置警戒區域,懸掛警告牌,設專人監護,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
4.對挖掘機的制動器和液壓系統進行安全檢查,并空載試運轉。
5.上述措施完成后,由作業負責人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B》,施工項目部審核簽發。監理人員現場檢查確認后,在作業票中簽字,同意開始作業。
(二)作業過程安全管控措施
1.作業負責人站班會上通過讀票方式進行安全交底,并隨機抽取3至5名施工人員提問,清楚后開始作業。
2.作業過程中,作業負責人、監理人員按照作業流程,逐項確認風險控制專項措施落實,同時在《每日執行情況檢查記錄表》中簽字確認。
3.人機配合開挖和清理基坑底余土時,設專人指揮和監護。
規范設置供作業人員上下基坑的安全通道(梯子)。
4.一般土質條件下棄土堆底至基坑頂邊距離≥1.2m。棄土堆高≤1.5m,垂直坑壁邊坡條件下棄土堆底至基坑頂邊距離≥3m。在粉砂、淤泥和軟土場地的基坑邊上,禁止堆土。
5.基坑頂部按規范要求設置截水溝,基坑底部應做好井點降水或集中排水措施。
6.土方開挖中,觀測到基坑邊緣有裂縫和滲水等異常時,立即停止作業并報告施工負責人,待處置完成合格后,再開始作業。
7.各種機械、車輛嚴禁在開挖的基礎邊緣2m內行駛、停放。
8.開挖過程中,如遇有大雨及以上雨情時,做好防止深坑墜落和塌方措施后,迅速撤離作業現場。
二、人工挖孔樁施工
風險提示:該類作業安全控制核心是人員上下樁孔方式、提土設備使用、孔內空氣檢測及送風、樁孔壁穩定及孔洞防護。不執行以下安全管控措施,將導致坍塌、深坑墜落,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固有風險等級屬三級。
(一)作業必備條件
1.施工方案已批準,并完成項目部和班組級交底。
2.各類人員、安全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材料等已經報審并批準,滿足現場安全技術要求。施工作業前仔細檢查現場安全
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合格后方可使用。
3.開挖作業前,必須規范設置警戒區域,懸掛警告牌,設專人監護,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
4.必須按照規定正確佩戴個人安全防護用品。
5.上述措施完成后,由作業負責人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B》,施工項目部審核簽發。監理人員現場檢查確認后,在作業票中簽字,同意開始作業。
(二)作業過程安全管控措施
1.作業負責人站班會上通過讀票方式進行安全交底,并隨機抽取3至5名施工人員提問,清楚后開始作業。
2.作業過程中,作業負責人、監理人員按照作業流程,逐項確認風險控制專項措施落實,同時在《每日執行情況檢查記錄表》中簽字確認。
3.每日作業前,檢測樁孔內有無有毒、有害氣體,禁止在樁孔內使用燃油動力機械設備。
4.規范設置軟爬梯供作業人員上下。在樁孔內上下遞送工具物品時,嚴禁拋擲,嚴防其它物件落入樁孔內。
5.吊運棄土所使用的電動葫蘆、吊籠等應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動卡緊保險裝置,距離樁孔口3m內不得有機動車輛行駛或停放。
6.樁孔深度大于5m時,使用風機或風扇向孔內送風。樁孔深度超過10m時,設專門向樁孔內送風的設備,風量不得小于25L/s,且樁孔內設置12V以下帶罩防水功能的安全燈具。
7.開挖過程中如出現地下水異常(水量大、水壓高)時,立即停止作業并報告施工負責人,待處置完成合格后,再開始作業。
8.開挖過程中,如遇有大雨及以上雨情時,做好防止深坑墜落和塌方措施后,迅速撤離作業現場。
三、土石方爆破作業
風險提示:該類作業安全控制核心是人員上下基坑方式、民爆公司能力。不執行以下安全管控措施,將導致高處墜落、物體打擊、坍塌、爆炸,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固有風險等級屬四級。
(一)作業必備條件
1.施工方案已批準,并完成項目部和班組級交底。
2.各類人員、安全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材料等已經報審并批準,滿足現場安全技術要求。施工作業前仔細檢查現場安全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合格后方可使用。
3.爆破作業前,必須規范設置警戒區域,懸掛警告牌,設專人監護,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
4.上述措施完成后,由作業負責人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B》,施工項目部審核簽發。總監理工程師現場檢查簽字,業主項目經理確認簽字,同意開始作業。
(二)作業過程安全管控措施
1.作業負責人站班會上通過讀票方式進行安全交底,并隨機抽取3至5名施工人員提問,清楚后開始作業。
2.作業過程中,施工項目部、監理項目部、業主項目部、施工企業、監理企業、建設管理單位相關管理人員按照作業流程,逐項確認風險控制專項措施落實,同時在《每日執行情況檢查記錄表》中簽字確認。
3.規范設置供作業人員上下基坑的安全通道(梯子)。
4.選擇具有相關資質的民爆公司實施,簽訂專業分包合同和安全協議,并報監理、業主審批,公安部門備案。
5.專項施工方案由民爆公司編制,施工項目部審核,并報監理、業主審批。
6.民爆公司作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爆破器材符合國家標準,滿足現場安全技術要求。
四、地基強夯施工作業
風險提示:該類作業安全控制核心是強夯設備使用與檢查、起重受力工器具與人員站位,用電人員的操作。不執行以下安全管控措施,將導致機械傷害、起重傷害和觸電,造成人身傷害事故,固有風險等級屬三級。
(一)作業必備條件
1.施工方案已批準,并完成項目部和班組級交底。
2.各類人員、安全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材料等已經報審并批準,滿足現場安全技術要求。施工作業前仔細檢查現場安全
工器具、施工機械設備合格后方可使用。
3.地基強夯作業前,必須規范設置警戒區域,懸掛警告牌,設專人監護,禁止非作業人員進入。
4.應清除場地上空和地下障礙物,嚴禁在高壓輸電線路下作業。
5.嚴格檢查設備的安全技術性能和運轉情況,嚴禁設備“帶病”作業。
6.上述措施完成后,由作業負責人辦理《安全施工作業票B》,施工項目部審核簽發。監理人員現場檢查確認后,在作業票中簽字,同意開始作業。
(二)作業過程安全管控措施
1.作業負責人站班會上通過讀票方式進行安全交底,并隨機抽取3至5名施工人員提問,清楚后開始作業。
2.作業過程中,作業負責人、監理人員按照作業流程,逐項確認風險控制專項措施落實,同時在《每日執行情況檢查記錄表》中簽字確認。
3.作業中必須設專人指揮,信號準確,吊車司機按信號操作。
4.夜間或照明不足禁止施工,雨季施工有防雷措施。
篇2:基坑開挖施工技術交底
施工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工程名稱某中心漁港陸域一期雨水泵房部位名稱基坑開挖工序名稱基坑開挖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單位某市鐵路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交底人接收單位泵房施工隊接收人交底內容:1基坑開挖尺寸及槽底高程需按照設計圖紙。2開槽棄土不能堆積在基坑周圍30米范圍內。3開挖前應對開挖區域的原地形進行復測、拍照、報監理審批,作為工程量計量的依據。3開挖前先作好排水設施,保證土石方工程排水順暢。4挖土應由邊到中,分層循序進行。當開挖至接近基坑設計頂面時,應根據土質情況。5基坑的尺寸和高程必須符合圖紙要求,不得超挖,同時應根據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寬度。6地基的任何部分受到擾動或損壞時,按照監理工程師的要求予以超挖。7開挖完后,如遇到土質不好的地方,要進行換土處理。8整個施工期間,始終對所有挖方的工程邊坡、臨時道路,排水溝進行修筑,并予以檢修來保證滿足排水的要求。9基坑在開挖過程中,若遇軟弱地層或障礙物,需采取特殊措施時,應與監理工程師和設計部門商討處理。10現場機械和人工要注意安全措施,設置專人檢查基坑周邊的土體變化。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年月日施工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工程名稱某中心漁港陸域一期雨水泵房部位名稱旋噴樁止水帷幕工序名稱旋噴樁澆筑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單位某市鐵路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交底人接收單位泵房施工隊接收人交底內容:本高程采用單管旋噴注漿法,注漿壓力要求大于20Mpa,注漿材料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漿液水灰比為0.5。樁徑為600mm,要求成樁體砼28天齡期抗壓強度不小于3Mpa.。具體樁位布置、間距、深度見附圖。2、施工前應根據現場環境和地下埋設物的位置等情況,復核高壓噴射注漿的設計孔位,復核準確且無障礙物后將鉆機安置在設計的孔位上,使鉆桿頭對準孔位的中心。同時為保證鉆孔達到設計要求的垂直度,鉆機就位后,必須作水平校正,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插管與鉆孔兩道工序合二為一,鉆孔結束,插管作業即完成。在插管過程中,為防止泥沙堵塞噴嘴,可邊射水、邊插管,水壓力一般不超過1Mpa。如壓力過高,則易將孔壁射塌。水泥在使用前需作質量鑒定。當漿液初凝時間超過20小時時,應及時停止使用該水泥,初凝時間為15小時左右。4、鉆機與高壓注漿泵的距離不宜過遠。鉆孔的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實際孔位、孔深和每個鉆孔內的地下障礙物、洞穴、涌水、漏水及與工程地質報告不符等情況均應詳細如實記錄。5、當注漿貫入土中,噴嘴達到設計標高時,即可噴射注漿。在噴射注漿參數達到規定值后,由下而上噴射注漿,注漿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6、在高壓噴射注將過程中出現壓力驟然下降、上升或大量冒漿等導常情況時,應查明產生的原因并及采取措施。7、當噴射提長升到設計標高后,旋噴即告結束。應采取速凝漿液或大間距隔孔旋噴和冒漿回灌等措施,以防旋噴過程中地基產生附加變形和地基與基礎間出現脫空現象。施工完畢應把注漿等機具設備沖洗干凈,管內機內不得殘存水泥泥漿。通常把漿液換成水,在地面上噴射,以便把泥漿泵、注漿管內的漿液全部排出。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年月日施工技術交底編號:市政施管工程名稱某中心漁港陸域一期雨水泵房部位名稱旋噴樁止水帷幕工序名稱旋噴樁澆筑交底日期年月日交底單位某市鐵路集團工程有限公司交底人接收單位泵房施工隊接收人交底內容:本高程采用單管旋噴注漿法,注漿壓力要求大于20Mpa,注漿材料采用42.5R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漿液水灰比為0.5。樁徑為600mm,要求成樁體砼28天齡期抗壓強度不小于3Mpa.。具體樁位布置、間距、深度見附圖。2、施工前應根據現場環境和地下埋設物的位置等情況,復核高壓噴射注漿的設計孔位,復核準確且無障礙物后將鉆機安置在設計的孔位上,使鉆桿頭對準孔位的中心。同時為保證鉆孔達到設計要求的垂直度,鉆機就位后,必須作水平校正,確保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3、插管與鉆孔兩道工序合二為一,鉆孔結束,插管作業即完成。在插管過程中,為防止泥沙堵塞噴嘴,可邊射水、邊插管,水壓力一般不超過1Mpa。如壓力過高,則易將孔壁射塌。水泥在使用前需作質量鑒定。當漿液初凝時間超過20小時時,應及時停止使用該水泥,初凝時間為15小時左右。4、鉆機與高壓注漿泵的距離不宜過遠。鉆孔的位置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實際孔位、孔深和每個鉆孔內的地下障礙物、洞穴、涌水、漏水及與工程地質報告不符等情況均應詳細如實記錄。5、當注漿貫入土中,噴嘴達到設計標高時,即可噴射注漿。在噴射注漿參數達到規定值后,由下而上噴射注漿,注漿管分段提升的搭接長度不得小于100mm。6、在高壓噴射注將過程中出現壓力驟然下降、上升或大量冒漿等導常情況時,應查明產生的原因并及采取措施。7、當噴射提長升到設計標高后,旋噴即告結束。應采取速凝漿液或大間距隔孔旋噴和冒漿回灌等措施,以防旋噴過程中地基產生附加變形和地基與基礎間出現脫空現象。施工完畢應把注漿等機具設備沖洗干凈,管內機內不得殘存水泥泥漿。通常把漿液換成水,在地面上噴射,以便把泥漿泵、注漿管內的漿液全部排出。參加單位參加人員復核人:年月日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