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季三防技術安全措施
?1.工程概況
?由于雨季將近,為確保雨季施工生產安全有序進行,根據公司雨季“三防”工作文件精神,結合項目部實際施工情況,特擬此技術安全措施。
2.雨季“三防”工作組織機構
2.1三防領導小組
?組?長:
?張霖(項目經理)聯系電話:
?副組長:
?尹少城(項目總工)聯系電話:
?孟賢云(生產副經理)聯系電話:
?黎永江(安全副經理)?聯系電話:
?成世均(機電副經理)?聯系電話:
?王選明(生產副經理)聯系電話:
成?員:
鄒嘉田永峰張明玉涂江凱蔣正偉黃河劉中華劉旭彭建國?劉華?曾亮宏?彭登瓊
搶險隊(機電組:劉中林胡小波雷光學羅昭倫羅鋒劉冬掘進安全組:唐友成、羅迎春、趙小華、屈應國、何澤銀、曹明輝、陳文述)
?2.2職責分工
?成立雨季“三防”工作領導小組,負責雨季“三防”具體工作的全面開展和統一布置協調,其工作時間為2014年3月~2014年9月,辦公室設在項目工程技術部,鄒嘉負責日常事務性工作。
?組?長:
張霖?負責雨季“三防”具體工作進行統一布置和全面管理及“三防”工作人、財、物協調,確保相關投入落實到位,并督促、檢查雨季“三防”管理工作。隨時將相關工作情況向公司雨季“三防”領導小組匯報,確保雨季“三防”工作有序進行。
副組長:
尹少城?負責牽頭組織相關人員制定預案和相關管理制度,并及時修增完善措施方案。
黎永江負責按措施組織落實"三防"現場相關工作,發現問題立即向“三防”領導小組匯報。
孟賢云、王選明、成世均負責按措施進行隱患排查和督促整改落實并向三防領導小組匯報
成?員:
鄒嘉負責雨季“三防”的日常業務工作,接受雨季“三防”領導小組的工作安排,全面執行檢查和督促工作,并完善相關工作記錄和協助制定相關技術安全措施與管理制度,隨時將相關工作情況向項目雨季“三防”領導小組匯報
?劉華、彭建國、負責雨季“三防”調度工作,隨時保持信息及指令暢通并完善相關記錄
田永鋒、蔣正偉、張明玉、涂江凱負責雨季“三防”工作的現場執行,全面落實相關技術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是雨季“三防”工作井巷部份的現場第一負責人
?劉中華全面負責雨季“三防”工作中的防雷電處理的相關工作,接受雨季“三防”領導小組的工作指導,是雨季“三防”工作防雷電的第一負責人
?曾亮宏、彭登瓊?負責“三防”物資的供給和管理,確保措施物資及時到位和有效管理。
3.“三防”技術安全措施
3.1防治水
3.1.1井巷防冶水技術安全措施
1.收集礦區和井下的水文地質資料,編制形成防治水計劃和年度防治水計劃,并嚴格按照要求組織實施;
?2.隨巷道開挖,對所揭露的水體情況必須探明,并采取有效措施進行處理,并在工程圖上作好標識,且定期進行觀察;
?3.加大排水力度,對井筒工作面底板及裂隙水,直接引入井筒橫水溝排至-70m階段水倉。除主斜井排水采用水泵排至地面外,其余工作面均順水溝排水至水倉。
4.對裂隙水較為發育的部位,必須加強裂隙水的“堵、排、截”綜合防治,對出水點的位置及其涌水量進行標識和測定,并且繪在工程平面圖上;
5.每次降雨后,必須有專人及時觀測井下水文情況,并向調度室報告;
6.當工作面或其他部位發現有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淋水加大、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出現滲水、水色發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采取措施,立即報告調度室,發出警報,撤出井筒工作面所有受水威脅的人員到安全地點;
?7.有含水層和水體存在時,應當觀測“三帶”發育高度,當導水裂隙帶范圍內的含水層影響掘進時,必須采取超前探放水措施,并建立疏排水系統;
8..對井筒揭露的主要出水點地段,必須進行水溫、水量、水質等地下水動態和松散含水層涌水含砂量綜合觀測和分析,防止滯后突水;
9.堅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引排為主,排堵結合、綜合治理”的防治水處理原則,探掘采用風錘打φ42的探眼3個(拱基線左側和拱頂各一個),探眼深度不低于4.8m。每打一次探眼,只準掘進一個循環。
10.當發現掘進工作面(-150m水平軌道上山、-70m階段運輸巷、-70m階段軌道上山、-70m階段各石門回風上山及硐室,后期增加頭面)或其他地點出現掛紅、掛汗、空氣變冷、出現霧氣、水叫、頂板來壓、底板鼓起或產生裂隙滲水,水色變渾,有臭味等突水預兆時必須停止作業,切斷耙渣機等電氣設備電源,發出警報并沿避災路線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并立即向項目部匯報。
11.打探眼或炮眼等鉆進過程中出現大量涌水或出現壓力水、發現巖體松散、片幫、來壓或鉆孔中的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鉆、夾鉆等異狀時,必須停止鉆進,但不得撥出鉆桿,現場值班人員應負責立即將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撤出危險區,然后采取專門措施等候處理。
?12.當工作面出現斷層洞隙和巖石中夾有大量的裂隙水,水量特別大,呈現壓力、黑色、泥漿色;有瓦斯濃度忽大忽小或有異味時必須立即切斷耙渣機等電氣設備電源并沿避災線路撤人至安全地點,進行站崗警戒和等待處理。此時必須保證工作面正常有效的局部供風。
13.若磧頭出現的裂隙水量小且清澈,裂隙水無壓力(呈淋水、呈現滴水狀)可采取措施,邊探邊掘組織施工,但在實施探掘前和探掘過程中都必須加強對磧頭及其回風瓦斯等有害有毒氣體的隨時監控和檢查,同時只有在瓦斯濃度和有毒有害氣體不超過《規程》規定,電氣、開關等電氣設備防爆性能完好時施工組織方可進行。
14、各工作面必須保持水溝隨施工掘砌,淤泥與積水必須及時清運走。排水系統:
1、-70m階段各工作面→-70m階段水倉→主斜井→地面
2、-150m水平軌道上山→-70m階段水倉→主斜井→地面
3、排矸斜井→排矸暗斜井→副立井水倉→地面
15.各工作面巷內材料、設備必須堆碼擺放整齊,大塊矸石必須及時處理并裝車運走,確保安全退路暢通。各工作面遇水避災路線:?
1、-70m階段各工作面→主斜井→地面
2、-150m水平軌道上山→主斜井→地面
?3、排矸暗斜井→排矸斜井→地面
3.1.2地面部分
1.壓風機房附近的邊坡水通過已形成的防洪溝排放至河床。
?2.各工具房、庫房、機房和職工住房,四周水溝清通,如無水溝的,立即挖溝砌筑。平時安排專人巡視,發現水溝堵塞時,向調度室匯報,立即安排人員處理。
?3.每次降雨后,必須派專人檢查工業廣場附近地面有無裂隙和巖溶塌陷等現象。發現情況及時匯報調度室,并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4.對井口旁的邊坡,在每次降雨之后,都必須認真組織全面檢查,消滅事故隱患,嚴防洪水導入井下。
5、加強材料堆碼和保護,防止財產損失。
3.2防雷電技術安全措施
1.加強入井絕緣處理。軌道入井點不得少于3處集中絕緣,絕緣道夾板及絕緣軌相關技術參數必須符合要求,風水管及入井變壓器等集中接地,堅持每周檢測一次并完相關記錄,發現問題必須立即處理。
2.加強機電設備防爆性能維護和檢測,嚴格按相關技術規范進行處理。由機電經理組織工程技術部、機電、施工隊等相關人員每15天檢查一次,發現問題立即處理或限期整改。
3.加強供電系路檢查,包括地面和井下,對接線工藝及相關保護必須經常檢查,保證其安全可靠,不得影響生產生活。
4.若供電線路出現故障,造成局部通風機停運時必須立即迅速撤人至進風巷,若地面停電造成主扇停風,人員必須立即就近撤出地面等待處理。恢復施工前必須嚴格按要求制定排放措施進行排放。
臨時停風撤人路線:
1、-70m階段各工作面→主斜井→地面
2、-150m水平軌道上山→主斜井→地面
3、排矸暗斜井→排矸斜井→地面
4.加強局部供風管理,嚴防循環風;
救災物資
庫房應備排水泵2臺,抬筐20個,杠子20根,砂袋100袋,雨衣20套,筒靴20雙,D108鋼管200m(備用),上述備用材料不得挪作其它用。
篇2:雨季電工安全交底
1、所有機械設備、配電箱等均有防雨措施,所有防雨防砸棚安裝一定要牢靠。設備安裝地點一定有四周排水較好。
2、配電箱漏電保護器動作應靈敏可靠、雨季應增加漏電保護器測試密度,發現問題立即更換。
3、電纜敷設為地埋、或懸掛禁止侵泡在水中、敷設電纜前應對電纜絕緣強度進行遙測,電阻值不符合規范的,嚴禁使用。
4、配電箱應加防雨防砸棚,禁止露天使用,雨后要及時清理配電箱、級周圍積水。
5、電氣設備在不用的情況下,應拉閘斷電加鎖。
6、小型電氣設備應有防雨防砸棚、禁止放在積水中進行操作。
7、室外塔吊,物料提升機設備應檢查其防雷裝置的情況、遙測防雷接地體的阻值及重復接地阻值小于4歐姆。
8、電焊機應放置干燥防雨通風位置,進出線應有防護罩、雷雨天氣電焊機應停止作業。
9、在潮濕場所或金屬構架上操作時,必須采用ii類或由安全隔離變壓器供電的iii類,手持電動工具時,必須穿戴絕緣防護用品。
10、鏑燈的鎮流器應加裝防雨罩潮濕的場所,應使用36伏低壓變壓器進行照明。
11、雷雨天氣時停止野外雨天作業且盡量離開各中進戶線1.5米外。
12、各施工隊伍的電工在巡視中發現本隊人員在積水違章作業,有權立即拉閘停電。
篇3:石灰石礦雨季安全生產管理規定
一、目的
為了搞好雨季的安全生產活動,預防各類事故的發生,結合礦山季節生產的特點,我們重點要抓好防觸電、防雷擊、防泥石流滑坡、交通事故等重大事故的發生,不斷加強現場安全檢查,確保完成各項任務,現特制定本規定。
二、適用范圍
本規定適用于石灰石礦全體人員、外委施工隊伍和所有生產用車,主要有3722礦車、正鏟、反鏟、鉆機、加油車、灑水車、破碎機和輔料生產用車、ZL50裝載機等設備。
三、具體要求
1、當下雨時,采場主要負責人、當班調度長、破碎主管及安全管理人員應根據下雨量,及時檢查上山道路、采面、排土場、邊坡浮石、采場和破碎機生產線情況。如發現道路堵塞、有影響生產的塌方等情況,應停止生產及時處理。雨季,采場負責人、調度長、采礦工程師和安全員每班都要對采場的變形、裂縫、邊坡沉陷、底鼓、滑坡等情況進行認真檢查,并且及時做好記錄。
2、在生產過程中,如可預見有雷雨時,各設備可提前退出現場,人員躲到安全地點,如遇突發雷電,應停止一切生產活動,設備在停放安全地點后,人員要避免靠近和接觸高處的金屬物體或與其相連的金屬物體,如欄桿、避雷接地線等,所有人員在突發雷電時禁止下設備,以防發生雷擊事故。
3、生產中遇到下雨,設備禁止上、下山,以免山體落石和滑坡給設備造成危險。遇特殊情況,須經主管生產礦長批準。
4、破碎機系統當發生雷雨時,應隨時觀察布料機、各轉運站皮帶線和地坑情況,提前清理出排水泵地坑內的積土,崗位及時檢查排出地坑內的積水,人員應做好防雷擊準備。地坑內遇有積水時,進入現場人員必須穿防水、防電高壓絕緣靴,防止發生觸電事故;
5、電工定期對電氣室、控制室、變電站、生產作業區域線路及電路進行檢修,老化的電線要及時更換。檢修查看設備時不準帶電作業,不準私自亂接各類電線,如生產急需臨時接線的,須報電氣責工、安全科、主管副礦長進行批準,聯系電工進行接線,嚴謹非本工種人員接線。現場所有裸露的電器開關、配電盤在雨季之前必須用絕緣物品做好防護,配電箱、柜的防護門要配置齊全,周圍雜物要清除干凈。
6、當遇有強烈雷電發生時,所有當班人員應做好防范工作。人員禁止在露天活動,遠離電線桿、變壓器等有危險的物體。野外作業的鉆機必須立即停止作業,將鉆架放平,人員立即撤離設備。
7、雷雨天嚴禁給設備加油。油車應躲避在安全地點,嚴謹停放在易發雷擊事故的地段,所有設備停放必須放置在地面堅實無危險的地方并拉上手剎車,嚴禁停放在邊坡、大于20度的坡面及地面松軟等有危險的地方。
8、雨天行車時,視線不清、路面濕滑,駕駛員必須格外小心,起步動作必須緩慢,行駛速度必須平穩,車輛必須保持100-150米足夠的安全距離,使用緩行器低速檔位行駛,避免急打方向和緊急制動,爬坡時應提前換好合適的檔位,中途避免換擋,切勿在滑溜的坡道上停車、回車和超車,一旦發現嚴肅處罰;
9、司機在雨天卸礦排土作業時,必須先檢查現場的安全情況,看作業現場工作面有無下沉、開裂等危險情況,發現異常立即向上級報告;
10、鏟裝作業司機在雨天作業時必須仔細觀察好作業面是否有松散巖體、大塊浮石懸浮,看采面作業高度是否符合安全作業要求,發現異常立即向上級報告;
四、罰則
如在雨季未經上級批準,有冒險作業者,經上級檢查發現,將是情節對違規作業者進行扣罰200-500元,造成事故發生的,安全考核小組將視情節輕重對違規者進行處罰
石灰石礦
2015年3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