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環境因素安全管理控制方案范本
一、?管理組織方案
1、?成立施工環境安全管理控制小組
高速公路A01合同段施工環境安全控制小組
組長:楊
副組長:
成?員:成員職責
組長:?全權負責整個組織的工作,監督、指導所有成員履行各自職責。并定期組織人員對環境情況進行全面檢查。
副組長:協同組長,管理組織成員的分工,協調各部門,安排日常事務。
成員:根據自己的職責不同,把自己分內的環境安全控制方面的事情做好,并做好組長臨時安排的一切事務,參加定期的環境安全大檢查。劃分施工環境安全管理的活動范圍,并收集相關信息。項目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由常務副經理統一部署、安排,對影響環境安全的因素要在工作中按照相關文件,規程條例執行。
二、?編制依據
1、《管理手冊》
2.2、《項目施工管理手冊》
2.3、《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
2.4、《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污染防治法》
2.5、《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棄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2.6、《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
2.7、《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聲污染防治法》
三、?施工環境安全控制達到的目標
1、?重大工程環境污染責任事故:0案次;
2、?顧客滿意率:98%;
3、?噪聲排放達標,社區居民無投訴;
4、?控制施工揚塵、廢物排放,確保排法符合規定;
5、?浪費水電事件:0案次。
四、措施:
1、項目部在組建的同時組建環境安全領導機構、環境安全生產責任制,目的是加大對安全生產的領導的重視,不留任何死角,完成預期目標。
2、?用電安全管理,在施工用電和生活用電、辦公用電當中,嚴格按照項目用電管理制度,有持市、地勞動安全檢察部門核發的電工證的電工,負責該項目日常安全用電管理和安裝工作。選用有生產許可證的廠家供應電器材料。做到用電安全、節約用電。
3、?生活用水,施工用水,設人看管水龍頭,嚴禁常流水和滴漏現象,如發現水龍頭未關或未關緊,看管人將受到處罰,處罰標準參考《節約用水制度》,施工中嚴禁浪費水,如發現違規者,按照規定處罰。
4、?辦公區設專人打掃衛生,廢棄物統一堆放,拌和場、前場定期進行衛生打掃,清除場地上的廢棄物,統一處理。
5、?前場施工盡量安排在白天,盡量避免晚間施工,以免影響周圍居民的休息。
6、?每天灑水車司機根據需要定時向施工區道路灑水,避免出現揚塵。
7、?對職工進行培訓教育,提高職工環保意識。
五、?針對重大環境因素管理措施
由〈〈環境因素識別與評價報告〉〉結果得知,本項目重大環境因素是生活污水、垃圾的排放和施工便道、路面清掃粉塵排放。針對此重大環境因素,特制定以下措施、方案。
1、?辦公區設專人打掃衛生,并設統一生活垃圾收集點,統一處理生活垃圾;
2、?辦公區開挖污水管道,統一處理污水,并時常檢查水溝的通暢性;
3、?辦公區實行衛生檢查制度,每月進行衛生大檢查一次,由經理部領導帶頭檢查,每周進行一次小檢查,由辦公室組織檢查,每日由衛生值班員進行當日檢查,檢查內容包括職工宿舍、食堂、辦公區衛生,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不留后患。
4、?拌和場設垃圾收集點,統一收集、處理生活垃圾,并設專人每日清理場內廢棄物,保證場內干凈衛生;
5、?拌和站機械除塵符合國家標準;
6、?前場設專人定期清理廢棄物,保持施工段干凈;
7、?前場、拌和場開挖排水溝,保證污水不亂流;
8、?前場、拌和場實行衛生檢查制度;
9、?在施工便道及時灑水,消除粉塵,保護周圍環境,并設專人管理;
10、?定期對員工進行教育,提高員工環保意識。
六、?評審與正常運行
任何方案的驗證是否完善都要有一個運行過程,并由相關部門參加的每月一次評審會議,對施工環境安全管理的不足及時提出來,進行完善和修訂,使施工環境安全控制在企業長期的正常運行。
2008年9月10日
篇2:具有較大危險危害因素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條、為了施工現場的風險控制,保護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安全生產,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項目經理為施工項目安全生產第一責任人。
第三條、工程現場場地平整,道路暢通,便于運輸、施工作業及緊急情況下應急逃生;施工現場各種安全防護設施齊全,性能可靠,按要求保管和擺放;現場設備、工具、材料擺放符合設計和安全要求。
第四條、施工作業坑按要求進行開挖,作業坑周邊清理出寬于一米的人行通道,安全通道設置不少于兩個,作好通道臺階,方便上下,通道上不得有任何設備,設施和其他物品。作業坑旁平整出設備擺放區和操作區。必要時作業坑采取排水、防滑和防塌方措施,配備必要的通風設施。
第五條、施工場地設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標志,流動施工現場設指示牌。
第六條、開工前按照場地布置圖在作業帶以外規劃界定安全停車區,人員進入作業帶必須按規定佩帶勞動保護用品,非作業人員、車輛嚴禁在作業帶內滯留,待命施工車輛停在預定地點。
第七條、施工現場按設計要求設置、配備消防器材,實行“三定”管理,滅火器應設置在明顯和便于取用的地方。
第八條、各類氣瓶現場存放要距離明火10m以上,挪動時不能碰撞。氧氣瓶不能和其他可燃氣瓶同放一處。
第九條、對于于易燃易爆和有毒施工介質,要編制詳細的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措施計劃,預先進行風險評估,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并進行必要的演練。
第十條、在施工中要根據施工外界條件采取遮陽防曬、防雨措施,隨時進行氣體濃度的監測。
第十一條、有毒介質作業場所應設置黃色警示線,在明顯位置帖警示標識和中文警示說明,說明產生職業中毒危害的種類、后果、預防措施等內容。
第十二條、密閉空間作業和有毒介質作業應設置有效的通風裝置。
第十三條為作業人員提供符合國家職業標準的防護勞保用品,并要求工作人員正確使用。
第十四條、現場設置專職安全監督和安全員,進行巡回檢查。
第十五條、夜間施工場地要設置足夠的照明,作業帶以內使用的照明燈具要符合防爆要求
第十六條、在靠近道路作業時,要在路上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提醒行人和車輛注意過往安全,天黑要設置信號燈、配備值班人員,防止人員或車倆誤入作業坑。
篇3:具有重大危險危害因素生產經營場所安全管理制度
1.加強管理人員的安全意識,健全安全生產管理組織機構,制定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2.對重大危險、危害因素,編寫切實可行的事故應急預案。
3.從業人員全部經過安全教育,培訓后成績合格持證上崗。
4.加強職工安全教育,操作時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5.重大危險、危害因素消防配置必須符合國家規定。
6.重大危險源罐區儲罐必須標明介質的名稱和危險物品標志。
7.重大危險、危害因素由專人保管,管理人員必須有高度的責任感且熟悉危險化學品儲存規定。
8.重大危險、危害因素、有毒現場必須備防護、防毒器材及救治藥品。
9.重大危險、危害因素必須設立良好的防雷接地并定期檢測。
10.建立重大危險、危害因素檢測、評估和監控措施,并報所在區縣和市安監局備案。
11.重大危險、危害因素現場必須保持消防通道暢通。
12.重大危險、危害因素區域設置火災報警裝置。
13.建立事故檔案,按照“四不放過”要求,認真處理,并保持有效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