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安全警戒措施
一、安全警戒區域劃分1、根據《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相關要求,結合《奉化市紅勝海塘圍區填方工程爆破設計施工方案》設計的警戒范圍,在該施爆區域半徑200米以外范圍設置4個安全警戒點;分別是1#(采區西側距爆區200米外通往填方區運輸道路上)、2#(采區南側距爆區200米外附近)、3#(采區北側距爆區200米外)、4#(采區東側距200米處)、具體安排見總平面布置示意圖。二、安全警戒組織及人員配備針對該工程施爆方量大、要求高、工期緊迫,為保證爆破工程安全順利進行,項目部特成立專項安全領導小組,組織協調統一指揮該區域的爆破警戒工作。本著指定方位密切配合、定員定崗分工明確、責任到人的現場執行原則,配足警戒工具、設置明顯警示標志和加強防護保衛措施,確保爆破施工警戒工作安全、到位、有效。1、總指揮:尤???、副指揮:趙愛清3、各警戒點負責人:1#警戒點:關懷2#警戒點:石堅3#警戒點:夏勇4#警戒點:刁峰三、爆破警戒信號:1、每次施爆30分鐘前統一布置安全警戒工作,按照爆破設計方案設計的安全距離、地點,派出警戒崗哨執行警戒工作。同時使用警報器依次發出音響信號(音響信號要能讓周邊各警戒點及附近區域所有人員聽到),分別代表預警信號、起爆信號和解除信號的含義。2、具體內容:第一次警報信號(警報器拉響10分鐘)——預警信號,警戒人員由里向外從爆區內清場,確認所有無關人員、機械設備撤到安全區域外,警戒人員均已到達各警戒點。第二次警報信號(警報器拉響2分鐘)——起爆信號,確認人員、設備、交通路口無車輛、行人,具備安全起爆條件后由爆破指揮人發出指令,起爆人員點火引爆。第三次警報信號(警報器拉響1分鐘)——解除信號,爆后15分鐘,經爆后相關人員檢查爆區內無安全隱患后,由爆破指揮人員發出,解除爆破警戒安全工作。四、警戒安全措施1、爆破前依照安全警戒措施內容張貼“爆破施工警示公告”,將爆破警戒工作信號和內容公布于眾,提示周邊村民、車輛、行人配合警戒工作。2、按照爆破設計方案警戒距離要求,落實崗位責任,制定統一爆破時間,爆前由指揮人員組織相關負責人清查安全警戒區域危險因素,配齊警戒工具和標志,疏散無關閑散人員、轉移機械設備到安全區域以外。3、在通往填方區運輸道路1號警戒點外100米處,安置車輛減速帶,設置爆破警示牌和標志,警示過往車輛、人員減速行進,聽從警戒人員指揮。4、在第一次警報信號響聲發出后,各警戒點均安排兩名工作人員上崗執勤,設置在公路上的警戒人員要佩戴交通警示背心,放置移動式安全警示牌,按信號指令封閉警戒區域,及時疏導過往行人、車輛遠離警戒區,并隨時與爆破指揮人員進行聯系,報告警戒情況。在未拉響第三次警報信號前,警戒人員應堅守崗位,不準非檢查人員進入爆破警戒范圍。5、每次爆破預警信號發出前,指揮人員應與各警戒點、起爆站、責任人使用對講機保持通訊聯絡,隨時協調指揮施工現場人員、機械撤離危險區域外。6、在預警信號響聲發出后,所有參與現場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必須聽從警戒人員指揮,及時撤離危險區域,無法轉移的故障機械設備應采取保護工作,防止發生損壞。五、警戒工具序號名稱數量單位使用功能及部位備注1、對講機4部各警戒點通訊聯系2、警報器1部發出爆破預警、起爆、解除信號3、交通警示背心4套公路警戒點人員穿戴,保證安全。4、移動警戒牌2套公路警戒點,攔截過往車輛、行人。5、警戒紅旗4面各警戒點配發6、警戒口哨4把各警戒點配發六、每天爆破時間:上午:10:00---11:00下午:16:30---17:30浙江公鐵爆破公司紅勝海塘圍區填方工程項目部2010年3月10日
篇2:井下爆破警戒制度
總則為保證井下爆破作業安全,消除安全隱患,加強爆破作業管理,在遵守國家安全規程規范的前提下,對井下爆破作業作出如下規定:
一、在井下實施爆破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爆破安全規程》,在所有通往爆破危險區域的通道上設置警戒崗哨和警戒標志。
二、警戒距離:淺孔爆破,直線巷道50米,轉彎巷道30米。淺孔爆破的警戒距離由生產技術部門技術人員確定。
三、爆破前必須同時發出音響(包括喊話、鳴笛哨等)和視覺信號(制作專門警示牌在各地點懸掛),使危險區域的人員都能清楚地聽到和看到。
四、每次爆破必須發三次爆破信號。第一次為預告信號,要求所有與爆破作業無關人員立即撤到危險區域以外,或撤至指定的安全地點,爆破人員向危險區域邊界派出警戒人員。第二次為起爆信號,在確認人員、設備全部撤離危險區域,具備安全起爆條件時,爆破員方可起爆。第三次為解除警戒信號,未發出解除警戒信號前,崗哨應堅守警戒崗位。全部炮響后,須經過15分鐘后方能解除警戒,若炮響數量與點炮數量不符,須經過20分鐘后方能發出警戒信號。
五、施工單位實施中深孔爆破,必須提前一天通知總調、生產部、安環部及采場附近作業單位,并在副井口及所在中段告示牌上寫明爆破時間、地點及安全注意事項。
六、需二次爆破的大塊,應在每天下午3點實施集中爆破,并在通往爆破地點的每一個入口設置警戒,并按要求必須發出二次爆破信號。
七、巷道貫通應有準確的測量圖,每班都要在圖上填明進度。當兩工作面相距15米時,地質測量人員應事先下達貫通通知書,此后,只準一個工作面向前掘進,并應在雙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點派出警戒。
八、間距小于20米的兩平行巷道工作面需進行爆破時,必須通知相鄰工作面的作業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九、距離炸藥庫30米以內的區域禁止爆破。在距離炸藥庫30-100米區域內進行爆破時,禁止任何人員留在庫內。
(補充規定)
一、井下爆破,無論是掘進(含掘進爆破),二次解炮、爆漏斗、淺采及中深孔落礦,對于作業面有兩個(含兩個)以上爆破點的,均必須利用導爆管,實現一次點火(即一次只能利用一根導火線引爆多個導爆管,通過多個導爆管去引爆各個爆破點,也就是說一次爆破只能點一次火)。
二、每次爆破作業不少于2人共同進行,且嚴格執行“誰爆破誰警戒”的原則。
1、每次爆破之前,爆破人員必須提前確定警戒范圍,提前做好警戒工作,確認安全可靠之后才能點火。點火之后點火人員迅速離開作業面,并撤離至安全地點等候,在此期點,爆破人員一方面必須繼續對警戒范圍進行嚴格警戒,另一方面必須密切注意聽取爆破聲響。
2、若點火之后,聽到爆破聲響并分析確認爆破聲響次數相符時,自最后一聲炮響后,經過半小時以上后爆破人員的警戒才能撤除。
3、若從點火開始在半小時之內未聽到爆破聲響或爆破聲響次數不符時,爆破人員必須繼續保持爆破警戒的同時,立即向所在的工段長(隊長)及車間領導(經理)報告,工段及車間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加派人員保持對此爆破點的警戒達到8小時以上(自點火開始計算時間),在此之后再由工段及車間管理及技術人員對爆破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
4、自開始爆破警戒時起直至警戒撤除之前,從事警戒工作的人員不得離開警戒線,并且在此期間警戒人員必須嚴禁包括本人在內任何人員進入警戒范圍之內,與此同時,任何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爆破警戒人員的指揮。
5、只有當爆破警戒解除之后,并分析確認作業面炮煙吹散、空氣合格且不存在冒頂片幫及其它危險危害因素之后才能進入該作業面。
篇3:爆破警戒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警戒是爆破作業的一個重要環節,它是有效地防止其他人員誤入放炮地點、保證爆破作業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具體規定如下:
1、爆破前,礦區隊長必須親自布置專人,在警戒線和可能進入爆破區域的所有通路上擔任警戒工作。
2、必須指定責任心強的人當警戒員,不能由未經培訓的工人擔任,也不準許由爆破員兼任。
3、警戒員不準兼做其它工作,不準打盹睡覺、打鬧、閑談,更不準脫崗。
4、一名警戒員不準同時警戒兩個通路。
5、警戒線處應設置警戒牌,欄桿或拉繩等標志。
6、警戒人員必須在有掩護的安全地點進行警戒。
7、警戒人員有權禁止其他人員進入爆破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