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溫施工作業安全注意事項
目前,已進入盛夏高溫季節,施工現場環境溫度高,工作條件相對惡劣,施工人員勞動強度大,易出現過度疲勞、中暑現象,是事故多發時期。為確保高溫季節安全施工作業,結合高溫季節施工出現的不安全情況,總結出以下幾項重點安全事項:
1、各維護單位應合理安排作息時間,不得為趕工期隨意加班加點,要采取“做兩頭、歇中間”的方法或輪換作業的辦法,避免高溫日照曝曬、疲勞作業和防止職工中暑。同時應積極主動、熱心關懷施工人員的身體,防止施工過程中因高溫天氣引發工人中暑和各類生產安全事故,各維護單位必須配置仁丹、十滴水、藿香正氣水、風油精等防暑降溫藥品。除緊急搶修外,各單位可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合理安排檢修工作,避開高溫時段,趁早晚較為涼爽的時間抓緊施工。
2、對職工進行防暑降溫知識的宣傳教育,使職工知道中暑癥狀。
3、為防止高處墜落,心情不好時,身體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恐高癥者不準進行高處作業;外腳手架、腳手板、安全網未同步跟上即安全條件不具備時,不準上高空作業。
4、施工現場嚴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崗,加強對安全防護用品佩戴使用的檢查,確保勞動防護措施的真正落實。
5、遇高溫、大雨、雷電和六級以上大風時,禁止高處與露外作業。
6、定期對臨時用電進行檢測,每個電器設備必須做到“-機-箱-閘-漏”的要求,配電箱要搭防雨棚;每天下班有電工拉斷電源,并巡查施工現場。
7、施工現場電焊時在下層火花著落處要設有圍板攔住防止擴散,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氧氣乙炔瓶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做好防曝曬工作。
8、特別是要加強對重大危險源、特種設備等領域的安全監督,從嚴落實高溫氣候的日常監控、監督措施。
一、高溫季節防中暑注意事項
1、凡患持久性高血壓、貧血、肺氣腫、腎臟病、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工作。
2、避免獨自一人在惡劣條件下作業。
3、露天和高溫作業者應多喝茶水、綠豆湯(一二三單元集控室有)和含鹽濃度0.1~0.3%的清涼飲料,但切忌暴飲,每次最好不超過300毫升。
4、加強個人防護。選穿淺色衣服并根據作業需要配戴好各種防護用具,防止陽光曝曬。做好防曬措施。露天施工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舒適透氣的安全帽、衣著寬松。
二、發生中暑的表現及應急措施
1.中暑癥狀的表現
(1)先兆中暑。其癥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體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會超過37.5度。
(2)輕癥中暑。其癥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干燥,體溫上升到38.5度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
(3)重癥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癥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之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干燥無汗,體溫升至40度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發生中暑的應急措施
(1)有中暑先兆及輕癥者:立即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陰涼、安靜、空氣流通處休息,松解衣服,飲用清涼飲料(淡鹽水或濃茶)。
(2)重癥或高熱型者需進行急救:a.迅速降溫,置病人于涼爽通風處,解開衣服。b.可在病人頭部、兩腋下、腹股溝區等處放置冰袋。c.用冰水、冷水、酒精擦身或噴淋。最終使體溫降至380C左右,并防止溫度復升。d.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滯。
(3)中暑的人忌大量飲水,應該采取少量、多次飲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過300毫升為宜。切忌狂飲不止。因為,大量飲水不但會沖淡胃液,進而影響消化功能,還會引起反射排汗亢進。結果會造成體內的水分和鹽分大量流失,嚴重者可以促使熱痙攣的發生。
(4)熱痙攣者除上述處理外,給予飲用含鹽飲料,有條件的靜滴500~1000ml生理鹽水。
(5)對病情嚴重的病人,要立即動用各種手段,盡快把病人送往醫院。
三、如何預防中暑
1、高溫下工作時間不宜過久,盡量采用輪換或者間隙作業;
2、降低勞動強度,備好防暑降溫飲料,盡量多補充淡鹽開水或含鹽飲料;
3、保證充足睡眠,多吃些營養豐富的水果和蔬菜;
4、盡量穿透氣、散熱的棉質衣服;
5、不飲用烈性酒。
6、隨時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不要多吃冷飲,以免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功能。
四、夏季喝水的注意事項
天氣炎熱,人們在戶外工作時必須掌握好喝水的技巧,以免出現“水中毒”。
1、要喝適量的淡鹽水。在戶外工作時喝一些淡鹽水,可以補充由于人體大量排出的汗液帶走的無機鹽。最方便的辦法是,在500毫升飲用水里加上1克鹽,并適時飲用。這樣既可補充肌體需要,同時也可防電解質紊亂。
2、喝水要次多量少。不少人在生活中習慣以口渴與否來決定是否需要喝水,其實這是不科學的。因為口渴是人體水分已經失去平衡的一個重要信號。在工作中,口渴了不能一次猛喝,應分多次喝,且飲用量少,以利于人體吸收。合理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為宜,間隔時間為半個小時。
3、盡量避免喝溫度過低的飲用水。夏季戶外工作中,人體的體溫通常較高,喝下大量冷飲容易引起消化系統疾病。專家建議,戶外工作者最好不要喝5攝氏度以下的飲料,而喝10攝氏度左右的淡鹽水比較科學。因為,這樣既可達到降溫解渴的目的,又不傷及腸胃,還能及時補充人體需要的鹽分。
篇2:高溫作業管理制度
1一般規定
1.1高溫作業系指工業企業和服務行業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其散熱量大于23w/m3.h或84kj/m3.h的車間;或當室外實際出現本地區夏季室外通風計算溫度時,工作場所的氣溫高于室外2℃或2℃以上的作業(含夏季通風室外計算溫度>30℃地區的露天作業,不含礦井下作業)。[在生產勞動過程中工作地點平均WBGT指數>25℃的作業。]
1.2高溫作業場所綜合溫度應符合GBZ2-20**《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
1.3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設計應符合GBZ1-20**《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中有關防暑的要求。
1.4用人單位應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采取保障人身健康的措施,并對防暑降溫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1.5防暑降溫設備應有專人管理,按時檢修維護,每年在暑季前檢維修一次,并進行效果評價,制定切實可行的使用辦法和管理制度。
2技術措施
2.1應盡量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改進工藝過程和操作過程,減少高溫和熱輻射對員工的影響。
2.2應對高溫作業場所進行定時檢測,包括溫度、濕度、風速和輻射強度,掌握氣象條件的變化,及時采取改進措施。
2.3對封閉、半封閉的工作場所,熱源盡可能設在室外常風向的下風側,對室內熱源,在不影響生產工藝過程的情況下,可以應用噴霧降溫。當熱源(爐子、蒸汽設備等)影響員工操作時,應采取隔熱措施。
2.4高溫作業場所的防暑降溫,應首先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使用送風風扇、噴霧風扇或空氣淋浴等局部送風裝置。
2.5根據工藝特點,對產生有害氣體的高溫工作場所,應采用隔熱、強制送風或排風裝置。
2.6對于高溫環境中的狹小房室,應有良好的隔熱措施,使室內熱輻射強度小于700W/m2、氣溫不超過28℃。
3保健措施
3.1對高溫作業員工應進行上崗前和入暑前的職業健康檢查。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嚴重的呼吸、內分泌、肝、腎疾病患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3.2發現有中暑癥狀患者,應立即到涼爽地方休息,除進行急救治療和必要的處理外,還應到職業病診斷機構診療。
3.3對高溫作業者,應按有關規定供給含鹽清涼飲料,并符合衛生要求。
3.4對熱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員工,應提供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如防護手套、鞋、護腿、圍裙、眼鏡、隔熱服裝、面罩等。
4組織措施
4.1從事高溫作業的員工應有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根據氣溫變化,適當調整作息時間,盡量避免加班加點。
4.2高溫作業的分級應符合GB4200《高溫作業分級》的規定,對高溫超標嚴重的崗位,應采取輪換作業等辦法,盡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
4.3高溫作業場所應設有工間休息室。休息室應隔絕高溫和輻射熱,室內有良好的通風,休息室內氣溫應低于室外氣溫,設有空調的休息室室內氣溫應保持在25~27℃。
篇3:工程高溫作業安全管理規定
第一章一般規定
第一條為保護高溫作業職工健康,促進安全生產,根據廠有關規定,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高溫作業系指工業企業和服務行業工作地點具有生產性熱源,當室外實際出現本地區夏季室外通風設計計算溫度的氣溫時,其工作地點氣溫高于室外氣溫2℃或2℃以上的作業。
第三條高溫作業場所綜合溫度應符合GBZ2《工作場所有害因素職業接觸限值》的要求。
第四條建設項目的職業衛生設計應符合GBZ1《工業企業設計衛生標準》中有關防暑的要求。
第五條各單位應認真貫徹“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方針,企業應制定計劃,采取保障人身健康的措施,并對防暑降溫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第六條防暑降溫設備應有專人管理,按時檢修維護,每年在夏季前檢維修一次,并進行效果評價,制定切實可行的使用辦法和管理制度。
第二章技術措施
第七條應盡量實現機械化、自動化,改進工藝過程和操作過程,減少高溫和熱輻射對員工的影響。
第八條應對高溫作業場所進行定期監測,包括溫度、濕度、風速和輻射強度,掌握氣象條件的變化,及時采取改進措施。
第九條對封閉、半封閉的工作場所,熱源盡可能設在室外常風向的下風側,對室內熱源,在不影響生產工藝過程的情況下,可以應用噴霧降溫。當熱源(爐子、蒸汽設備等)影響員工操作時,應采取隔熱措施。
第十條高溫作業場所的防暑降溫,應首先采用自然通風,必要時使用送風風扇、噴霧風扇或空氣淋浴等局部送風裝置。
第十一條根據工藝特點,對產生有害氣體的高溫工作場所,應采用隔熱、強制送風或排風裝置。
第十二條對于高溫環境中的狹小房間,應有良好的隔熱措施,使室內熱輻射強度小于700W/m2,氣溫不超過28℃。
第三章保健措施
第十三條對高溫作業員工應進行上崗前和入暑前職業健康檢查。凡有心血管疾病、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嚴重的呼吸、內分泌、肝、腎疾病患者,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
第十四條發現有中暑癥狀患者,應立即到涼爽地方休息,除進行急救治療和必要的處理外,還應到職業病診斷機構診療。
第十五條對高溫作業者,應按有關規定提供符合衛生要求的含鹽清涼飲料。
第十六條對熱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員工,應提供符合要求的防護用品,如防護手套、鞋、護腿、圍裙、眼鏡、隔熱服裝、面罩等。
第四章組織措施
第十七條從事高溫作業的員工應有合理的勞動休息制度,根據氣溫變化,適當調整作息時間,盡量避免加班加點。
第十八條高溫作業的分級應符合GB4200《高溫作業分級》的規定,對高溫超標嚴重的崗位,應采取輪換作業等辦法,盡量縮短一次連續作業時間。
第十九條高溫作業場所應設有工間休息室。休息室應隔絕高溫和熱輻射,室內有良好的通風,休息室內氣溫應低于室外氣溫,設有空調的休息室室內氣溫應保持在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