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操作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生產操作工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2024-07-12 閱讀 6928

為確保安全無事故,除遵守公司和本廠安全生產的有關文件外,需遵守如下規定:

1.上崗前必須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啟動設備必須遵從調度室或其他專業部門統一指揮。在確認信號或手勢可靠準確后,由操作人員示警,待確認全線設備和人員無誤后方可啟動。

2.進行設備檢查、測量、換輥、啟車、試車、停機檢修、處理故障等多人作業時,必須由專人統一指揮、協調作業。嚴禁亂指揮。必須執行操作牌作業。

3.設備檢修,處理事故后要清理現場雜物,保證工作地面和安全通道暢通。

4.凡停機檢修及處理事故時,必須換取停電牌,操作牌、并設專人監護,

5.清理地溝、地坑時,周圍設備應停止運轉,上面不準作業,并應實行掛牌作業和設專人監護,以防落物傷人或誤操作。

6.清理地溝、地坑時,必須確認工作區域有照明,無其它危害人身健康氣體,通風良好,確認站位安全。

7.嚴禁往地溝、地坑內亂扔廢鋼、鐵絲等雜物以防傷人或造成開車打火等事故。

8.軋制作業時,不得靠近高壓水和運輸輥道,以防止擊傷或鋼板頭部跑偏傷人。生產檢查人員需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

9.禁止橫跨輥道和運輸鏈,確因工作需要應站在輥道和運輸鏈上工作時,必須事先和操作人員聯系,確認停機且無隱患后方可工作。進入現場必須走安全橋和安全通道,(紅鋼通過時,不準走安全橋)。

10.測厚儀工作時,所有人員不得在放射源區域內逗留,在換輥或處理故障時需關閉射線光源,并將探頭退回到非工作位置。

11.禁止用撬棍撥正在行走的鋼坯,必須撥正時,需與操作人員聯系,停止運行后再撥正。

12.操作臺上禁止坐人,操作室內嚴禁堆放各類雜物,必須保證臺面上清潔。無關人員禁止進入操作室,室內嚴禁吸煙。

13.操作工因工作需要必須離開操作臺時,應將設備開關打到零位。并停電掛牌,然后將操作臺鎖好,并向有關人員匯報。

14.檢查現場應有專人指揮,需位于軋輥轉向相反的方向,軋機爬行速度下檢查,檢查時必須用手電或安全電壓照明,不準用手或其他工具觸摸轉動的軋輥。

15.測量輥縫及側導板時,必須停機。軋機調平時,應于出口側放入銅棒軋機不得轉動,確認工作部位無油污、無滑動轉動等隱患,否則需要排除隱患后方可作業。

16.使用大錘時先檢查錘頭、錘把是否安裝牢固,打錘時不準戴手套,并要避免脫手和錘頭脫落傷人或損壞設備。使用扳手要確認咬緊方可用力,使用橇棍要選好支點,確認工作區內安全。

17.使用吊車、氣割、電焊等設備工具時,必須遵守與其有關的使用安全規程,并應持證作業。

18.吊運軋輥時,指吊人員應專人負責并應站在安全部位指揮。

19.處理卡鋼等故障,需從機架間吊出廢品時,周圍不準站人。確認安全后方可作業,并注意保護設備。

20.吊運廢板時,距離鋼板7米以內不準站人,吊動紅熱態的鋼板(坯)要用鋼鏈或專用吊具,禁止使用用鋼絲繩直接吊運。吊運時只能單塊吊運。

21.嚴禁用手觸摸有動作可能的機械部位。

篇2:洗艙操作工人職責

一、操作時,必須正確穿戴勞動防護用品,接受崗前安全教育;

二、正確使用操作工具;酒后不得進入操作現場。

三、必須正確掌握所洗物品的化學特性、險危性、危害性及預防方法。

四、必須服從統一的協調安排,不得擅自單獨作業。

五、洗艙作業時,必須認真負責,應對艙頂、艙壁、艙底作全面清洗,不得遺漏。

六、洗艙結束后,驗收不合格者,必須重新清洗。

篇3:氣站操作工安全生產責任

(1)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上級的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和制度。

(2)在班長領導下負責轄內工藝操作工作。

(3)參加制訂、修訂、完善本崗位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規程,并嚴格執行。

(4)負責追蹤檢查出氣站隱患,并記錄在帳。

(5)嚴格按照操作規程作業。

(6)負責發現并消除氣站設備工藝流程故障,安排隱患故障整改處理具體日期,對隱患故障進行整改處理。

(7)對因個人職責范圍內未檢查出的氣站設備工藝安全隱患造成的事故負責。

(8)接受氣站作業安全教育,有責任、有義務第一時間消滅身邊的安全隱患和事故苗頭,有責任、有義務無條件參加公司安排的合理搶險任務。

(9)認識氣站生產工藝操作過程中所有可能出現的風險,并做好班前、班中、班后安全檢查,做好檢查記錄。

(10)正確使用安全防護用品及消防滅火器材。

(11)有權拒絕違章指揮及制止違章作業。

(12)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對自身安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