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主排水泵司機技術操作規程(D450—60X5型)

主排水泵司機技術操作規程(D450—60X5型)

2024-07-12 閱讀 1117

一、一般規定:

1、司機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合格證后方可持證上崗操作。

2、司機必須熟悉掌握排水設備的構造、性能、技術特點、工作原理,并要做到“三懂”、“四會”。

3、嚴格遵守有關規章制度,不得干與本職工作無關的事。

二、操作前的準備:

1、水泵起動前應對下列部位進行檢查:

1)、各堅固螺栓不得松動。

2)、聯軸器間隙應符合規定,防護罩應可靠。

3)、軸承潤滑油油質合格,油量適當,油環轉動平穩、靈活,強迫潤滑系統的油泵,管路完好。

4)、吸水管道應正常,吸水高度應符合規定。

5)、接地系統應符合規定。

6)、電控設備各開關手把應在停車位置。

7)、電源電壓應在額定電壓的±5%范圍內。

2、倒閘門:按照待開水泵在管道上聯接的位置,選擇阻力最小的水流方向,開(關)管道上有關分水閥門(水泵出水口閥門關閉不動)。

3、起動潤滑油泵,對于需要強迫潤滑的泵組(DS450型)應先起動潤滑油泵,保證電動機、水泵各軸承潤滑正常。

4、盤車2~3轉。泵組轉動靈活無卡阻現象。

5、對檢查發現的問題必須及時處理或向當班領導匯報,待處理完畢符合要求后,方可動用該水泵。

三、主排水泵起動運行:

起動水泵應按以下順序進行:

1、灌水:

(1)、采用無底閥排水泵時,應先開動真空泵或射流泵,將泵體、吸水管抽真空再停真空或射流泵。

2、起動水泵電動機。

(1)、起動高壓電氣設備前,必須戴好絕緣手套,穿絕緣靴。

(2)、鼠籠型電動機直接起動時,合上電源開關,待電流達到正常時,打開水泵出水口閥門。

3、操作閥門:水泵起動后緩緩打開出水閥門,然后打壓力表止壓閥,待指針穩定后,打開真空表止壓閥。

4、排水設備投入正常運行。

5、其它類型按說明書進行操作。

6、工作泵和備用泵應交替運行,對于不經常運行的水泵應每隔10天空轉2~3小時,以防潮濕。

7、井筒與水泵之間的斜巷內(安全出口),必須保持暢通,不得堆放雜亂臟物。

8、司機應定期檢查防水門,關閉程度應符合規定要求。

9、主排水泵的正常停機:

1)、應關閉壓力表和真空表止壓閥,緩緩關閉水泵的出水閥門。

2)、切斷電動的電源,電動機停止運行。

排水泵運行中的故障停機

10、泵組運行中出現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緊急停機:

(1)、泵組異常震動或有故障性異響。

(2)、水泵不吸水。

(3)、泵體漏水或閘閥、法蘭滋水。

(4)、起動時間過長,電流不返回。

(5)、電動機冒煙、冒火。

(6)、電源斷電。

(7)、電流值明顯超限。

(8)、其它緊急故障。

11、緊急停機按以下程序進行:

(1)、斷開水泵控制磁力起動器,停止電動機運行。

(2)、關閉水泵出水閥門。

(3)、上報主管領導,并做好記錄。

12、主排水泵司機班中應進行巡回檢查:

1)、巡回檢查的時間一般炎每兩小時一次。

2)、巡回檢查內容為:

a各緊固件及防松裝置應齊全,無松動。

b各發熱部位的溫度不超限(滑動軸承不大于65℃,滾動軸承不大于75℃,),強迫潤滑油泵站系統工作應正常。

c盤根松緊應適度,不進氣,滴水不成線。

d電動機、水泵無異狀、異響或異震。

e電流不超過規定值,電壓波動不超過額定電壓值的±5%。

f真空表指示應正常。

g吸水井積泥面距籠頭底面距離不小于0。5米。

3)、巡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經過,應填入運行日志。

4)、認真填寫泵組開停的時間、日期、累計的運行時間。

13、主排水泵司機的日常維護內容:

1)、軸承潤滑

(1)、滑動軸承每運行2000~2500小時換油一次,滾動軸承大修時換油,運行中不必換油。

(2)、油質符合規定,禁止不同牌號的油混雜使用。

(3)、運行中要及時加油,經常保持所需油位。

2)、更換盤根

(1)、盤根磨損,老化后應及時更換。

(2)、新盤根的安裝要求:接口互錯120。,接口兩端間隙愈小愈好,盤根蓋壓緊到最大限度后,擰回0.5~2.5扣,至盤根有水滴出時為止。

(3)、更換盤根應在停泵時進行,但松緊可在開泵后做調整。

3)、定期清刷籠頭罩,清除吸水井雜物。

4)、排水泵輪換運行,保證備用水泵隨時可投入使用。

14、排水泵司機應嚴格遵守以下安全守則操作紀律:

1)、司機接班后不得睡覺,不得做與操作無關的事情。

2)、司機不得隨意變更保護裝置的整定值。

3)、操作高壓電器時:

(1)、一人操作,一人監護。

(2)、操作者應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

(3)、電器、電動機必須接地良好。

4)、電壓表、電流表失靈的情況下,高壓電器、電動機不得投入運行。

5)、在處理事故期間,司機應嚴守崗位,不得離開泵房。

四、收尾工作

1、清掃水泵房的環境衛生,整理記錄。

2、將存在的問題向接班司機認真交待清楚。

篇2:運轉區主排水泵司機安全生產責任制

井下中央泵房擔負著井下防洪排水和井下供電的重要任務。司機必須熟悉井下泵房供電系統及主排水泵的性能、用途和操作方法,掌握各泵的技術狀況。

一、崗位責任

第1條大泵司機必須經過專門訓練,并經有關部門考核合格發給證書后方可操作,禁止無證人員開泵。

第2條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堅持八小時工作制,不遲到、不早退、不擅自脫離崗位、不睡崗。

第3條正常情況下嚴格遵守峰、平、谷用電的管理規定,按主排水泵規定排水時間排水,降低消耗,提高效益。汛期或特殊情況,司機應根據水位先開泵后匯報,以確保礦井排水工作正常進行,否則造成后果從重處罰。

第4條認真做好巡回檢查工作:

1)各緊固件及防松裝置應齊全,無松動。

2)各發熱部位的溫度不超限(滑動軸承不大于65℃、滾動軸承不大于75℃,電機溫度不大于規定溫度:B級絕緣110℃、E級絕緣105℃、A級絕緣95℃)。

3)盤根松緊應適度(不進氣、滴水不成線)。

4)電動機、水泵無異狀、異響或異震。

5)電流不超過規定值;電壓波動不超過額定電壓值的士5%。

6)壓力表、真空表指示應正常。

7)吸水井積泥面距籠頭底面距離不小于0.5米。

第5條巡回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處理經過,應填入運行日志。

第6條認真填寫水泵開、停的時間、日期及累計運行時間等記錄。

第7條配合維護人員對設備進行認真的維護保養,隨時掌握設備各部位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應及時匯報處理。

第8條嚴格現場交接班制度,認真填寫運行日記、事故記錄等有關登記,不準損壞、丟失、亂寫亂畫

第9條堅持文明生產,保持設備及室內外的衛生。

第10條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機房,凡上級檢查、兄弟單位參觀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填寫參觀登記后,方可入內。

第11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12條在崗人員應嚴守紀律,服從生產指揮,不做與本崗位無關的事情,否則按有關規定處罰。

第13條按時參加班前會、安全活動日學習,簽名并做好學習記錄,否則按有關規定進行處罰。

第14條不認真進行巡回檢查,發現問題不及時匯報造成影響的值班員負重要責任。

第15條發生重大事故未對現場進行保護或弄虛作假、隱瞞事故的,值班員應負重要責任。

篇3:某礦主排水泵司機安全職責

井下中央泵房擔負著井下排水的重要任務,司機必須熟悉井下供電系統圖及水泵的性能、用途和操作方法,熟知《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

一、崗位職責

第2條: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和工種崗位責任制,上班不做與工作無關的事情。

第3條:按時參加班前會、安全活動日學習,并做好簽名和記錄

第4條:當班必須認真填寫運轉日志等有關記錄。

第5條:正常情況下嚴格遵守峰、平、谷用電的管理規定,按主排水時間排水,降低消耗,提高效率。

第6條:認真做好巡回檢查工作,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并匯報。

第7條:認真填寫水泵開、停的時間、日期及累計運行時間。

第8條:配合維護人員對設備進行認真的維護保養,隨時掌握設備各部位的運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匯報處理。

第9條:對正常開停泵和集控開停泵操作方式熟練掌握。保證集控方式下各開關柜和控制箱手柄位置狀態正確,確保集控遠控操作成功實現。

第10條:工具、備件等要擺放整齊,搞好室內外及設備衛生。

第11條:嚴禁非工作人員進入泵房,凡上級檢查、參觀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并填寫外來人員登記后,方可入內。

責任追究

第12條:在崗位上操作人員應嚴守紀律,服從生產指揮,不做與崗位無關的事,否則按有關規定處罰。

第13條:按時參加班前會、安全活動日學習,并做好簽名和記錄,否則按有關規定處罰。

第14條:當班必須認真填寫運轉日志等有關記錄。

第15條:認真做好巡回檢查工作,發現問題不及時處理造成影響的值班員應付直接責任。

第16條:對集控方式轉換操作不熟練或不正確的,嚴格按崗位失職進行處理。

第17條:不嚴格執行《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技術操作規程》,違章作業的當班司機負直接責任。

第18條:對重大事故未保護好現場或弄虛造假、隱瞞事故的值班員應負重要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