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井下變電工技術操作規程(+1160M變電所)

井下變電工技術操作規程(+1160M變電所)

2024-07-12 閱讀 1696

一、一般規定:

1、井下變電工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取得資格證后持證上崗。

2、井下變電工必須掌握變電所供電系統圖及運行方式,了解變電所電源情況和各開關柜的負荷性質、容量、運行方式。

3、變電工必須熟悉變電所主要電氣設備的構造、特性、技術參數及工作原理并能熟練操作。每天定時試驗漏電保護裝置,并做詳細記錄。

4、變電所應有絕緣臺、絕緣手套、絕緣靴、高壓驗電器、接地線等安全用具,并在固定位置擺放整齊。

5、變電工必須掌握觸電急救法和電氣設備防、滅火知識。

二、接班工作:

1、檢查電氣設備上一班的運行方式、操作情況、異常運行情況、設備缺陷和處理情況。

2、了解上一班發生的事故,不安全情況和處理經過。

3、閱讀上級指示、操作命令和有關記錄。

4、了解上一班內未完成的工作及注意事項,特別是上一班停電檢修的線路和有關設備的情況。

5、檢查通訊設備應保持完好。

6、清點工具、備件、安全用具、消防用品、圖紙和各種記錄本。

7、接班變電工應在上一班變電工完成倒閘操作或事故處理完畢,在交接班記錄本上簽字后方可接班。

三、巡視:

值班變電工負責變電所內電氣設備的安全運行,應檢查以下內容:

1、電氣設備運行正常,有無異響及過熱現象。

2、電氣設備的外部接線及所內電纜懸掛應符合要求。

3、電纜頭無漏膠、滲油現象。

6、儀表指示、信號指示應正常。

7、電氣設備接地線應良好。

8、繼電保護指示應正確。

四、操作:

值班變電工負責變電所內高、低壓電氣設備停、送電操作。

1、停電操作:值班人員接到停電指示或持有“高壓停電工作票”的作業人員及檢查人員的停電要求后,應核實要停電的開關,確認無誤后,做如下操作:

⑴、高壓開關停電操作。停電操作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操作高壓開關手柄,斷開真空斷路器,操作隔離手車手柄退出隔離手車,并在手柄上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

⑵、低壓饋電開關停電操作。切斷開關后實行閉鎖,并在開關手柄上掛“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

2、送電操作:當值班人員接到送電指示或原停送電聯系人要求送電時,應核實要送電的開關,確認無誤后,做如下操作:

⑴、高壓開關送電操作。取下停電標志牌,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靴或站在絕緣臺上。將隔離開關推到位,操作真空斷路器手柄進行合閘送電。開關合閘后,要聽、看送電后的電氣開關有無異常現象,如有異常現象,立即切斷斷路器,并向礦調度及有關領導匯報。

⑵、低壓饋電開關送電操作。取下開關手柄上“有人工作,禁止合閘”的標志牌后解除閉鎖,操作手柄合上開關。開關合閘后,要聽、看送電后的電氣開關有無異常現象,如有異常現象,立即切斷開關,并向礦調度及有關領導匯報。同時,送電后觀看檢漏繼電器絕緣指示,當指針指示低于規定值時,必須立即切斷開關,責令作業人員進行處理并向調度及有關領導匯報。

五、其它注意事項:

1、在供電系統正常供電時,若開關突然跳閘,必須先向調度和有關人員匯報,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后,方能送電。

2、變電工必須隨時注意各開關的繼電保護、漏電保護工作狀態,當發生故障時及時向調度和有關領導匯報,并做好記錄。

3、凡有可能反送電的開關必須加鎖,開關上掛“小心反送電”警告牌。

4、按要求認真填寫各種記錄。

5、搞好所內文明衛生。

篇2:井下地面出油管線電加熱安全操作規定

一、安裝驗收標準

1、從特種變壓器的鐵殼開關至井口控制柜的電纜必須完好埋地,規格應為4х70mm2+1的電纜。

2、井口控制柜高度與抽油機控制同高,河道區內達到防洪高度。

3、井下電纜的規格應為40mm2耐溫為250℃。

4、地面集膚效應不能施工處,采用電磁加熱辦法加熱保溫。(井口和閥組處)

5、控制柜外殼接地良好。

6、控制柜至井口三通的電纜要有保護套管,以防與抽油機發生摩擦損壞。

7、埋地電纜作好保護工作,防止外力損壞,控制柜搞好防雨措施。

二、電加熱啟動及關閉

1、達到驗收標準后,可啟動電加熱。

2、啟動或關閉打開控制柜時,防止雨水進入箱內,雨天帶絕緣手套。

3、按下啟動按鈕后,觀察電流,電流值150-190A為正常值,如電流不在此范圍內即按停止按鈕,及時與廠家聯系進行處理。

4、電加熱啟動后,2-3小時油井溫度仍達不到70-90℃,抽油機不能正常啟動,須按下停止按鈕,找廠家進行處理。

5、油井自噴生產需要集膚效應加熱時,應找廠家進行施工處理。

三、巡回檢查

2小時進行一次巡回檢查,發現電路系統不正常,或有下列情況之一,按下停止按鈕,及時通知廠家進行處理。

1、控制柜電流為零或超過正常范圍。

2、溫度低于70℃,且油井不能正常生產。

3、控制柜自動跳閘。

4、因防洪須停止地面集膚效應電加熱。

5、油井要進行作業。

6、供電部門停電。

7、發生電器火災。

篇3:井下爆破警戒制度

總則為保證井下爆破作業安全,消除安全隱患,加強爆破作業管理,在遵守國家安全規程規范的前提下,對井下爆破作業作出如下規定:

一、在井下實施爆破作業時,必須嚴格遵守《爆破安全規程》,在所有通往爆破危險區域的通道上設置警戒崗哨和警戒標志。

二、警戒距離:淺孔爆破,直線巷道50米,轉彎巷道30米。淺孔爆破的警戒距離由生產技術部門技術人員確定。

三、爆破前必須同時發出音響(包括喊話、鳴笛哨等)和視覺信號(制作專門警示牌在各地點懸掛),使危險區域的人員都能清楚地聽到和看到。

四、每次爆破必須發三次爆破信號。第一次為預告信號,要求所有與爆破作業無關人員立即撤到危險區域以外,或撤至指定的安全地點,爆破人員向危險區域邊界派出警戒人員。第二次為起爆信號,在確認人員、設備全部撤離危險區域,具備安全起爆條件時,爆破員方可起爆。第三次為解除警戒信號,未發出解除警戒信號前,崗哨應堅守警戒崗位。全部炮響后,須經過15分鐘后方能解除警戒,若炮響數量與點炮數量不符,須經過20分鐘后方能發出警戒信號。

五、施工單位實施中深孔爆破,必須提前一天通知總調、生產部、安環部及采場附近作業單位,并在副井口及所在中段告示牌上寫明爆破時間、地點及安全注意事項。

六、需二次爆破的大塊,應在每天下午3點實施集中爆破,并在通往爆破地點的每一個入口設置警戒,并按要求必須發出二次爆破信號。

七、巷道貫通應有準確的測量圖,每班都要在圖上填明進度。當兩工作面相距15米時,地質測量人員應事先下達貫通通知書,此后,只準一個工作面向前掘進,并應在雙方通向工作面的安全地點派出警戒。

八、間距小于20米的兩平行巷道工作面需進行爆破時,必須通知相鄰工作面的作業人員撤至安全地點。

九、距離炸藥庫30米以內的區域禁止爆破。在距離炸藥庫30-100米區域內進行爆破時,禁止任何人員留在庫內。

(補充規定)

一、井下爆破,無論是掘進(含掘進爆破),二次解炮、爆漏斗、淺采及中深孔落礦,對于作業面有兩個(含兩個)以上爆破點的,均必須利用導爆管,實現一次點火(即一次只能利用一根導火線引爆多個導爆管,通過多個導爆管去引爆各個爆破點,也就是說一次爆破只能點一次火)。

二、每次爆破作業不少于2人共同進行,且嚴格執行“誰爆破誰警戒”的原則。

1、每次爆破之前,爆破人員必須提前確定警戒范圍,提前做好警戒工作,確認安全可靠之后才能點火。點火之后點火人員迅速離開作業面,并撤離至安全地點等候,在此期點,爆破人員一方面必須繼續對警戒范圍進行嚴格警戒,另一方面必須密切注意聽取爆破聲響。

2、若點火之后,聽到爆破聲響并分析確認爆破聲響次數相符時,自最后一聲炮響后,經過半小時以上后爆破人員的警戒才能撤除。

3、若從點火開始在半小時之內未聽到爆破聲響或爆破聲響次數不符時,爆破人員必須繼續保持爆破警戒的同時,立即向所在的工段長(隊長)及車間領導(經理)報告,工段及車間接到報告后必須立即加派人員保持對此爆破點的警戒達到8小時以上(自點火開始計算時間),在此之后再由工段及車間管理及技術人員對爆破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并對發現的問題進行處理。

4、自開始爆破警戒時起直至警戒撤除之前,從事警戒工作的人員不得離開警戒線,并且在此期間警戒人員必須嚴禁包括本人在內任何人員進入警戒范圍之內,與此同時,任何人員必須無條件服從爆破警戒人員的指揮。

5、只有當爆破警戒解除之后,并分析確認作業面炮煙吹散、空氣合格且不存在冒頂片幫及其它危險危害因素之后才能進入該作業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