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員處置車輛火災操作規程
為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預防和減少火災危害,確保我司駕駛員在營運生產過程中遇到突發事件時,能沉著冷靜,果斷地采取避險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損失,特制訂本操作規程。
一、火災。
l、車廂內火災
車廂內火災通常由于乘客攜帶易燃、易爆物、吸煙、電器短路等原因造成。因為我司使用的是壓縮天然氣,而車內的內飾層板、座椅、地板等均為可燃物。因此一旦發生燃燒,很容易將車內設施燒著,并產生高溫將cng氣瓶的安全閥上的易熔合金燒化,導致大量壓縮天然氣噴出,而當安全閥動作后瓶閥是無法關閉的,只能讓其噴完。故在車輛發生火災時,一定要以盡快的速度完成應急操作程序:
①、立即關閉天然氣閥同時關閉發動機,就地停車,打開駐車制動閥,注意與路旁欄桿留足距離,以利疏散乘客;
②、迅速開啟車門,疏散乘客,如所駕車的車門為氣動則同時應關閉總電源,如為電動門則待門開后,將手動開關關閉后。再將總電源關閉;
③、指揮乘客迅速離開車輛,如乘客較多,可鼓勵乘客打碎側窗玻璃,從右邊跳出。同時打119火警電話報警;
④、待乘客疏散完后,用車用滅火器滅火,或報告公司等待求援。滅火時,滅火器應對準火源而不是火苗,同時應保護好現場,防止火災擴大后進一步傷人。
注意事項:如所駕車輛為電動門,一定要在第一時間開門,以免時間晚了電線燒斷車門打不開;如為乘客所代易燃物燃燒,不要盲目搬動,一定要在可行的情況下用滅火器進行撲滅;當乘客疏散完,方可對車輛進行施救,而在對車輛施救時必需注意保護自己;如車廂內火災已經蔓延,而無法控制,應放棄搶救車輛,盡管這時還有機會對車下的氣瓶閥進行關閉,但作用已經不大,因為高溫會將安全閥燒化。
2、引擎蓋下火災
發動機火災一般是由于cng系統減壓閥以后至發動機進氣管之間出現天然氣泄漏,積存于引擎蓋內,遇到點火系統火花而引燃。殃及引擎蓋內的塑料橡膠制品,其特點是味道難聞,煙霧較大,燃燒不充分,此時只要關閉氣閥,待發動機上的塑料橡膠制品燒完就再無可燃物了,但如果只要一打開引擎蓋,可燃物將得到充分燃燒,火焰將引燃車內可燃物,從而不可收拾。因此在發生引擎蓋下火災時應,嚴禁打開引擎蓋:
①、立即關閉天然氣閥(同時關閉發動機)將車停在路邊,打開駐車制動閥;
②、迅速開啟車門,疏散乘客,關閉電源并報警;
③、待乘客疏散完后,可從車前下方或右下方觀看火災情況,并關閉氣瓶閥。并可用滅火器從車輛的下方伸向發動機滅火;
④、保護現場,等待救援。
注意事項;平時注意引擎蓋內天然氣管接頭應聯接牢固,引擎上不要存放棉紗、抹布等可燃物,滅火和關閉氣瓶閥時一定要注意自身保護。
3、底盤火災
底盤火災的原因是cng系統高壓部分管道、瓶閥等出現泄漏,天然氣與空氣混合后遇到排氣管冒出的火花,而發生燃燒,其特點是火災前和火災中漏氣的聲音很大,一旦著火火勢較大較狂,因此,此類火災的應急操作一定要果斷迅速:
①、立即關閉天然氣閥(同時關閉發動機),將車停在路上,打開駐車制動;
②、迅速打開車門,疏散乘客,關閉電源并報警;
③、待乘客疏散完后,可在車外從下方觀看火情,確認在瓶閥周圍無火焰的情況下,可將氣瓶閥關閉,以待救援。
注意事項:如氣瓶閥周圍已經有火焰,或已有高壓天然氣噴出時表明安全閥已被燒化,應放棄關閉瓶閥,如火焰已將車廂燒燃,應放棄對車輛的搶救,疏散完乘客即可。
二、cng系統
1、減壓閥、低壓管路、混合器泄漏
這一部分為cng系統的低壓部分,如果發生泄漏,由于是低壓,并且減壓器的出氣量是隨發動機的需要產生的,故泄漏的強度不大,幾乎無聲產音,只有當泄漏的天然氣積存在引擎蓋內與空氣混合達到一定比例后遇到火花才會燃燒發生火災,而在此之前只有天然氣臭味,因此,當聞到天然氣臭味時應:
①、立即關閉天然氣閥(同時關閉發動機),將車停在路邊避開火源,并打開駐車制動閥;
②、打開車門,疏散車廂前端乘客,關閉電源;
③確認無煙霧后,開啟引擎蓋檢查泄漏處,并到車下報修。
2、高壓管路泄漏
cng高壓管路、接頭、儀表發生損壞導致的泄漏,是較嚴重的故障且聲音很大,同時泄漏的天然氣很可能遇到火花發生較大的火災,因此當一聽到強烈的漏氣聲應立即:
①、關閉發動機,將車停在路邊,避開火源打開駐車制動閥;
②、打開車門,疏散乘客,關閉電源;
③、關閉氣瓶閥,并報修待救。報修打手機時應距開車輛一段距離;
④、如氣瓶閥無法關閉或泄漏處為安全閥,則應放棄關閉而讓其泄漏完。注意維護現場秩序,嚴禁煙火。
3、氣瓶掉落
一個或幾個氣瓶從車輛上脫落后,會拉斷高壓氣管,發生嚴重的漏氣現象,當聽到較大拘掉落聲響后伴隨強烈的漏氣聲,此時應:
①、立即關閉發動機,將車停在路邊避開火源,打開駐車制動閥;
②、打開車門,疏散乘客,關閉電源;
③、保護現場,嚴禁煙火,報告公司,在報告打手機時離開車輛一段距離;
④、在確保自身安全的情況下,可對其余氣瓶的瓶閥進行關閉。
4、安全閥動作
安全閥的作用是當氣壓和溫度超過一定值后防止氣瓶爆炸而設置的。它的工作原理是當氣壓或溫度超過限值后,雙金屬片被擊穿,故該閥的工作是不可逆的,其排氣通道不受瓶閥控制,故安全閥動作后,關閉瓶閥是不起作用的,只能讓其天然氣漏完為止,其特點是往往出現在剛加過氣的車上。同時氣溫及本車溫度較高。一旦發生泄漏的聲音很大。因此當安全閥動作后應:
①、立即關閉發動機,將車停在路邊,避開火源,打開駐車制動閥,關總電源;
②、打開車門,疏散乘客;
③、保護現場,嚴禁煙火,待天然氣放完,并報修,報修打手機時應離開車輛一段距離。
5、氣瓶爆炸
氣瓶爆炸是非常嚴重的事故,而一旦發生乘客、車輛及司機本人已經受到很大傷害了,這時只能盡力而為地進行應急操作:
①、關閉發動機,讓車輛停下,打開駐車制動閥;
②、打開車門,疏散乘客,報警,報120急救中心,報公司;
③、自我救助或搶救傷員。
篇2:酒店商務部火災應急預案
酒店商務部火災專項應急預案
1、監控措施
1)嚴密監視各種報警設施的報警信息,配合相關部門做好報警設施的維護工作。
2)通過教育、培訓等手段提高從業人員安全意識及應對緊急事態的方法,在關鍵位置及明顯位置張貼警示標識,預防人為過失導致事故的發生。
3)由專人負責滅火器材的管理工作,要求所有工作人員了解各種不同火災類型應采取和使用的滅火設施及物資,會使用相關的器材設備。
4)配合酒店安全管理部門做好安防巡查工作,并填寫相關巡查表格。
5)保證安全出口、消防通道的暢通。
6)做好就餐賓客的安全告知工作,并在明顯處及所有房間內張貼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示意圖。
2、事故及響應分級
根據火災可能造成的損失、影響范圍將火災分為Ⅱ級
f)事故分級
根據火災可能造成的損失、影響范圍將火災分為3級
Ⅰ級,即重大火災指發生的火災需要立即通知消防部門協助時。由響應的上級領導部門負責指揮救援。
Ⅱ級,即較大火災指發生的火災通過本酒店全體員工的努力絕對有把握能夠控制的。在酒店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領導下開展救援工作。
Ⅲ級,一般火災指發生現場發現人絕對有把握能夠控制的火災。在餐飲部經理及酒店安全主管的指揮下開展救援。
2)響應分級
根據事故級別將響應分為3級
Ⅰ級響應,對應Ⅰ、Ⅱ級事故,啟動Ⅰ級響應。
Ⅱ級響應,對應Ⅲ級事故,啟動Ⅱ級響應
3、處置措施
a)若事故發生在本部門,現場第一人發現火情時應立即報告餐飲部經理并與撥打24值守電話與現場應救援辦公室取得聯系。必要時撥打119報警。
b)報告時應說明火災的地點、單位名稱、燃燒物的性質、蔓延趨勢、人員傷亡情況、已經采取的措施、報告人信息等。
c)部門主管及安全部經理應立即趕赴現場,根據現場的情況采取相應的滅火措施及報告決定。
d)各部門員工應保持冷靜,不得大聲喊叫,在生命不受到威脅時堅守崗位,疏散賓客,為賓客提供服務。
E)現場人員應立即采取有效的救火措施,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在救援隊伍未到達前,現場人員應根據火災的具體情況采取正確有效的消防措施,采取行動時應采取個人防護措施,以免造成次生事件的發生。
F)當指揮部啟動應急預案后,全體人員應服從組織的領導,配合救援工作。本部門內各專業組成員接到通知后,應立即做好準備趕往現場開展救援。
G)部門經理應立即組織人員,按照應急救援指揮部的部署,配合專業組做好應急救援工作,救援指揮部應下達停止營業命令時商務部經理應根據情況立即組織員工配合治安警戒組。進行包括人員撤離、轉移財物、關閉閥門、關閉門窗等工作
h)各部門服務員應該了解現場賓客的情況,確保被困人員得到及時被救助。
I)當接到疏散客人指令后,切記千萬不能使用電梯,引導客人從安全樓梯疏散。
J)客人已經撤離火災區域,必須阻止客人以任何理由重返火災區域,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k)救火的程序為救人、救火、救物。
篇3:酒店客房部火災事故應急處置預案
酒店客房部對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預案
1、客房部對火災事故的預防和監控
(1)實行三級負責制,總經理、部門經理、班組逐級委任防火責任人,對在酒店內發生的一切安全事故,實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
(2)客房應設置《請勿臥床吸煙》標志,放置《賓客安全須知》,張掛《消防疏散圖》,應提示入住客人閱讀并掌握一些自救常識;
(3)未經過酒店消防中心批準,各崗人員不得在酒店范圍內動火作業,也不得允許本部管理的外來人員動火,對管轄區域內的可燃垃圾要及時妥善清理,不得積存;
(4)客房內不準使用各類明火爐以及大功率的電氣設備,卻因需要應經酒店消防中心同意后方可使用,并做好登記;
(5)客人退房后,服務員應及時檢查房間內有無遺留火種、危險物品及其它物品。員工在清理地面和煙盅時,要及時熄滅末滅的煙頭。
(6)嚴格遵守巡樓檢查制度。樓層服務員至少每隔半小時巡查責任區域一次。檢查是否有煙火隱患,如有煙火隱患及時處理。專人專職做好客房部管轄區域消防設施設備、標識和
場所包括客房煙感裝置、自動噴淋滅火裝置、消防裝置、報警裝置、防火標志、防火通道的巡查和監控,并做好記錄;
(7)不得在充電器附近罷放易燃物品及雜物。使用易燃品前,要確保周圍沒有明火,條件適宜時才可使用;
(8)樓層服務員由責任阻攔和提示任何人不得進入"禁帶火種區"吸煙,嚴禁在休息室內用火及隨地丟棄煙頭、火柴等物;
(9)嚴禁住宿客人使用自備的電熱器具;
(10)包租客房、公寓、寫字間的長住戶,調換住宿人員應事先向飯店聲明并履行變更登記手續,不得私自留宿;使用自備的電器設備應得到店方允許,并由飯店指定電工安裝;
(11)客房區應適當配置消防逃生器具。客房樓層應設安全出口標志,備有應急照明燈,安全疏散通道不得堆放雜物;(12)通向樓外的安全門既要確保緊急疏散,又要防止無關人員隨意進入,可使用單向鎖、電磁門等。樓層管道豎井應按有關規定進行樓層封堵,檢修孔嚴禁放置雜物。
2、響應分級
根據火情的大小分為Ⅱ級響應:
Ⅰ級響應:當遇到以部門配合酒店消防中心的力量無法撲滅、控制、且有發展蔓延危險的火災,并且已經或可能造成人員的傷亡和財產安全,應由酒店應急指揮小組統一領導和指揮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
Ⅱ級響應:根據實際情況,有把握以部門和酒店消防中心的力量可以撲滅的小型火災,應由部門領導統一協調和指揮火災事故的應急處置。
3、火災應急處置程序
3.1.火情報警
◆建筑物內火災探測器(如煙感、溫感)自動向消防監控中心報火警;
◆酒店內所有的職工一旦發現火災(一人無法撲滅的火災)必須進行報警,及時通過手動報警按鈕、消防電話或其它電話向酒店消防監控中心報火警,同時報告部門經理,內線電話報警,報警電話××。說明火災發生的地點、燃燒物質種類、火勢狀況、報警人員姓名、崗位及部門。
◆如發現火情時火勢已較大,出現蔓延趨勢必須迅速報告飯店應急總指揮,經總指揮同意后才能撥打119報警電話。
◆火災事故應急聯絡電話(見附件)
3.2.火情先期處置
(1)如果一人在場,火勢很小,并有絕對的把握一下把火撲滅,就先滅火,然后再用電話通知消防中心發生火災的地點、火災撲滅的情況。
(2)如果一人在場,無絕對的把握一下把火撲滅,一定要先報警,然后再滅火。
(3)如果火勢不大,火場有兩人以上在場,由一人去報警,其余的人先進行滅火。
(4)如果說是較大,在場的人員力量不夠,應當先把發生火災區域的門窗關上,防止火勢蔓延,然后報警并同時通知部門經理,同時準備好消防器材等候后援人員到達后再進行滅火。
(5)經理到達發生火警的樓層后,如火苗處在初起階段時,根據實際情況成立客房部滅火臨時指揮小組,指揮小組設在著火的樓層。部門經理為臨時總指揮負責調集體人力、器材,組織樓層全體工作人員按照正確的滅火方式攜帶滅火搶救器材趕赴現場滅火;
(6)在酒店消防中心確認火情的基礎上,全力配合酒店消防人員一起努力控制或消滅火情,其中由電器或線路引發的火災應及時通知酒店工程部并配合滅火;
(7)客房部應準備足夠的濕毛巾,用于客人和滅火人員防煙嗆。必要時組織引導疏散局部客人,檢查清理樓道和安全門,確保樓道通暢,便于疏散客人;隨時解答客人的詢問,讓客人保持冷靜,不要驚慌。檢查尋找火源,如有被困人員,應首先配合酒店消防人員立即解救被火圍困人員,如允許可及時取走重要的文件資料。
(8)當火情由酒店自己組織力量,可以撲救時,不驚動消防機關。但事后必須報消防機關備案。
3.3.火情失控時處置措施
(1)當火情進一步擴大,以蔓延至其它樓層,本部門已無力控制火情時,部門經理應組織本部門人員在全力保護好賓客及自身的前提下,聽從酒店應急總指揮的統一領導和調度,積極配合救援人員及其它相關部門,做好火災應急疏散工作。
(2)當樓層服務人員獲悉酒店消防中心逐層下達的疏散命令后,必須立即發出疏散信號,按照正確的疏散順序,順序依次為著火層與其緊鄰的上下層、著火層的上面逐層、著火層以下逐層,在疏散組長統一的領導下,組織疏散客人,并做好客人的安撫工作。在工作人員的引導下,從最近的疏散通道撤離飯店以及不要乘坐電梯等;
(3)客房服務員負責檢查疏散情況,檢查內容包括是否有未聽到疏散通知的賓客、是否留有行動不便的賓客、是否留有未熄滅的煙頭和為關閉的燈、主要出口是否暢通。樓層服務員應迅速檢查房內有無客人,檢查完畢將門關好,在房門上做出"已檢查"標志,并做好記錄。不要遺漏。
(4)疏散可能助燃的易燃物品和煤氣罐、氧氣瓶等危險品;
(5)人員撤離疏散到安全地帶后,要集中客人,客房部派員配合前廳部、保安部進行登記,核實人數。當檢查完所有房間和公共區域并證實沒有賓客后,客房服務員立即隨其他人一道撤離。
(6)如是客房火災,滅火后派人留守警戒。
(7)如火災不是發生在客房部區域內,當班的經理和服務員應隨時待命,迅速檢查所有的通道是否暢通,并服從指揮,隨時準備通知客人疏散。
3.4.善后處理
(1)全面疏散后,客房部要清點自己的人員,檢查是否全部撤出危險區域;
(2)配合前廳服務人員做好賓客臨時生活的安置工作
(3)在酒店應急辦公室安排下做好現場的清理工作,必要時要配合公安機關保護好現場,達到取證要求。
(4)本部門應認真總結本次火災事故發生和處理的全面情況,并作出書面報告,內容包括事故經過及處理、事故教訓及今后防范措施等。
(附火災流程圖)火災應急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