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測量工安全生產職責操作規程
測量工安全生產職責及安全操作規程
一、職工安全職責
1、要學習和掌握安全生產基本知識和有關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本崗位安全操作規程,具備本崗位安全操作技能要求;
2、嚴格遵守本單位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規程,服從管理,不違章作業,有權拒絕違章指揮,不冒險作業;
3、遵守勞動紀律,不脫崗、不串崗、班中不睡覺、班前四小時和班中不飲酒;
4、正確佩戴和使用勞保用品,并有權監督他人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生產工作;
5、堅持每班對所負責的區域、設備進行巡回安全檢查工作,發現隱患和險情及時報告上級領導。發現有重大險情,有權先停止生產迅速報告上級領導組織處理,并要做好防止事態擴大相關工作;
6、積極參加各級組織的安全生產活動,提出有關安全生產的合理化
建議;
7、熟悉掌握有關事故應急救援知識,對發生的各類人身事故,要首先對傷者進行搶救,并要做好對事故現場的保護和對上級報告工作,不得發生隱瞞事故或遲報事故現象。
二、安全操作規程
1.本工種操作人員必須遵守公司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和《職工安全生產守則》及其它各項規章制度,并嚴格遵守本操作規程。
2.本工種所有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嚴格技術及安全培訓,考核合格后方準上崗。
3.工作前必須穿戴好規定的防護用品。
4.本工種從業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礦山測量知識,熟悉經緯儀、水準儀基本構造和正確的操作方法,了解生產測量時的工作順序。
5.了解測量儀器的保養方法,使用測量儀器時做到輕拿輕放,防潮、防震、防塵。
6.必須熟悉各等級控制點的準確位置及點周圍的地貌情況。
7.立尺人員必須注意上方高壓線路,防止塔尺接觸高壓線。
8.炮孔測量時要了解爆區內設備情況及前排孔距采面上沿的距離。
9.測量炮孔時,應注意防止塔尺及碎石掉入孔內堵孔。
10.進行驗收測量時,跑尺人員應注意采場內礦車行車路線及電鏟位置,禁止電鏟作業時進行采面立尺測量。
11.立尺人員在采場上沿立尺時,應注意查看腳下的巖石是否牢固,在下沿立尺時應注意觀察采場料堆是否穩
定,防止滑落碎石。
12.使用光電測距儀測量時應遠離高壓輸電線路,防止因電磁干擾影響測量結果的精度。
13.雨季進行生產測量時應遠離電纜、變壓器等電氣設備。靠近采面及邊坡工作時必須先查看料堆及邊坡是否穩定,防止滑坡。
14.布設平面控制點及高程控制點時應遵守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操作規程。
15.進行工程測量和其他測量時應遵守相關的安全作業規定。
篇2:測量工程師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1、在總工程師的領導下,貫徹執行測量技術政策,負責礦山部井上下測量技術安全工作。
2、參加安全生產檢查,提出安全技術方面的問題,參加事故的調查、分析、提出技術方面的結論意見。
3、負責井上下控制測量設計,地面巖石移動觀測設計及主要巷道貫通工程測量方案的制定,誤差的預計和貫通后的總結,繪制礦圖,并做好記錄,為礦山工程施工奠定基礎。
4、負責井上下重要測量資料的審查。
5、經常了解工程部署,制定年、季、月測量工作計劃,從測量角度保證安全生產,審批作業規程。
6、檢查測量工業務完成情況及質量情況,負責測量工技術的學習與考核。
7、定期檢查校驗各種測量儀器精度,建立儀器管理臺帳及測量管理臺帳。
篇3:地測科測量工安全生產責任制
地測科測工必須在分管副科長領導下開展測量等工作。必須熟練掌握煤礦安全生產專業知識,并經過專業技術培訓的人員擔任。
一、崗位職責
第1條學習各種法律法規和地測知識,嚴格遵守礦會議精神和領導的安排;
第2條協助分管副科長、測量員做好中、腰線、導線等測量工作;
第3條建立儀器臺帳,分類保管存放儀器,嚴格執行測量儀器管理制度,不能正常使用的儀器另行存放;
第4條按規定進行掘進進尺、各掘進巷道進尺支護形式、巖性斷面驗收工作;
第5條檢查各導點、工具、儀器的完好情況;
第6條及時領取測量所需易耗品,備有合適的庫存量;
第7條未很好地完成上述工作,工作有嚴重失誤給安全生產造成影響或給企業外部形象造成影響的,負直接責任,每條罰100---300元。若造成重大事故,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給予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
第8條嚴格履行公司《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規定的其它安全生產職責。
二、責任追究
第9條未按有關規程、規定要求操作,影響安全生產的,測量工負直接責任;
第10條未按規定進行掘進進尺、各掘進巷道進尺支護形式、巖性斷面驗收工作,測量工負直接責任;
第11條不能很好地協助分管副科長、測量員做好中、腰線、導線等測量工作測量工負直接責任;
第12條未能履行好儀器和工具的維護與保養,確保性能完好,測量工負直接責任。
第13條不能及時領取測量所需易耗品,備有合適的庫存量影響工作,測量工負直接責任;
第14條未很好地協助分管副科長,工作不利,造成工作失誤、被動的,地測科測量工負直接責任。
第15條工作有嚴重失誤給安全生產造成影響或給企業外部形象造成影響的,負直接責任。若造成重大事故,應根據情節嚴重程度按照有關法律、規定及《本質安全型礦井管理條例》給予經濟處罰、追究刑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