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臨近高壓線防護措施
高壓送電是目前較為普遍的輸電方式,同時也對安全用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建筑業的迅猛發展,施工現場面臨的高壓線防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
人們往往存在這樣一種意識:只有接觸到高壓線路才會觸電,因而對高壓輸電線路附近沒有接觸高壓線卻發生了觸電的現象迷惑不解。這實際上是一種認識誤區。因為在高壓輸電線和高壓配電裝置周圍存在著強大的電場,處在此電場內的導體會因靜電感應作用而出現感應電壓,當人們觸及這些帶有感應電壓的物體時,就會有感應電注通過人體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電傷害。研究表明,人體對高壓電場下的靜電感應電流的反應更加靈敏,0.1~0.2mA的感應電流通過人體時,即使未觸及被感應物體,人也會有明顯的針刺感。當工頻電流(50Hz)通過人體時,成年男性的電場感知電流為1mA。1996年我區曾發生這樣一起事故:有一棟2層高的在建樓房,樓一側面距離平行而過10kV高壓線約2m,施工過程中未做任何防護。當一工人站在2層樓頂上從高壓線側往上傳遞一根約6m長的鋼筋時死亡,法醫鑒定為觸電死亡。事故發生后,經實地調查,高壓線與鋼筋頭均無碰撞痕跡,高壓輸電線路無任何異常,而伸出的鋼筋頭距離高壓線僅0.4m。經研究分析,此事故為靜電電擊所致。10kV高壓輸電線的最小安全距離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離為6m,當鋼筋頭伸至距離高壓線0.4m時,由于高壓輸電線路的靜電場作用而產生感應電壓,當人抓住鋼筋另一頭時,就有電流通過鋼筋流過人體入地而導致人觸電死亡。
由此可知,高壓輸電線路附近的強電場作用,可以對人體構成潛在的危害。為了確保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防止外電線路施工人員的傷害,根據建設部頒布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定》(JGJ46-88)中規定的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離。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規定的安全操作距離大于一般規定的安全距離,主要是考慮到施工現場的動態諸多因素,如搭設鋼管腳手架,配制鋼筋和電氣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鋼材長度在6m左右,安全操作距離若規定過小,易發生觸電事故,但是,施工現場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如果由于受施工現場在建工程位置限制而無法保證規定的安全距離,這時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則必須采防護性遮攔、柵欄,以及懸掛警告標志牌等防護措施。顯然,外電線路與遮攔、柵欄之間也有安全距離問題,這個安全距離正是搭設遮攔、柵欄等防護設施的依據條件。
考慮到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結合我們多年的實踐經驗,以高壓線的防護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
1.若現場搭設遮攔、柵欄的場所非常狹窄,無法實現表2中所給出的數據,即無法控制可靠的安全距離,這時即使設置遮攔、柵欄等,亦無防護意義,惟一的安全措施就是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否則,不得強行施工。
2.若現場的防護措施能夠滿足表2中所要求的安全距離,則可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采取如下幾種不同防護方法。
(1)單獨設置防護裝置
若在建工程超過超過高壓2m時,主要考慮超過高壓線的作業層掉物可引起高壓線短路且人員操作進可觸及高壓線的危險,需設置頂部防護民間障。
(2)利用腳手架體設置防護裝置
當建筑物外腳手架與高壓線距離較近,無法單獨設接地防護則可以利用外腳手架防護立桿設置防護屏隙。即:腳手架與高壓線路平行的一側必須用合格的密目式安全網全部封閉,此側面的鋼管腳手架必須至少做三處可靠接地,接地電阻應當小于10Ω。同時在與高壓線等高的腳手架外側面等長,約3~4m高的細格金屬網掛在與高壓線等高的腳手架外側,并把此網用絕緣接地外表線進行三處可靠接地,接地電阻小于10Ω。如超過高壓線的工程作業。仍需搭設頂棚防護屏障。如在搭設頂棚防護屏障有困難時,可在外架直接搭設防護屏障到外架頂部。
(3)跨越架防護裝置
起重吊裝跨越高壓線,或鋪設電纜(線)跨越攔應有足夠的則度和強度,以免發生遮攔斷裂、歪斜及變形的影響。對于搭設的遮攔要有專人從事監護管理。
(4)露天變、配電裝置的防護
室外變壓器防護要求:
①變壓器周圍要設圍欄(柵欄、網狀和板狀遮攔)高度≮1700mm;
②變壓器外廓與圍欄或建筑物外墻的凈距≮800mm;
③變壓器底部距地面高度≮300mm;
④柵欄的欄條之間間距不超過200mm,遮攔的網眼≯40×402。
(5)高壓線過路防護
在一般情況下,穿過高壓線下方的道路,其高壓線下方無需作防護。但在施工現場情況比較復雜,現場的開挖堆土、斜坡改道等情況較多,這樣使高壓線的對地距離不夠。高壓線下方就必須作相應的防護屏障,使車輛通過時有高度限制。高壓線防護屏的距離應滿足最小安全凈距。
在施工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復雜的情況,在搭設上述防護屏障時必須要注意以下問題:
(1)防護遮攔、柵欄的搭設可用竹、木腳手架桿作防護立桿、水平桿;可用木板,竹排或干燥的荊芭、密目式安全網等作縱向防護屏。
(2)各種防護桿的材質及搭設方法應按竹木腳手架施工的有關安全技術標準進行。
(3)搭設和折除時應停電作業,應有專職的電氣技術人員,金屬制成的防護屏障應用可靠接地和接零。
(4)搭設防護遮攔、柵欄應有足夠的機構強度和耐火性能,金屬制成的防護屏障應作可靠接地和接零。
總之,對高壓線輸電線路的防護,即要在思想上重視它,又要掌握一定的安全技術,并在實踐中采取正確的防護措施,以減少或避免重大電氣事故的發生。
篇2:高壓線路防護監理實施細則
建設單位:長沙市樹木嶺自然村綜合樓籌建委員會
監理單位:湖南省建設工程項目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施工單位:湖南先鋒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自然村綜合樓西側臨近高壓電線,安全距離受限,給施工單位在施工中帶來很多不便,也給施工中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為了施工單位在工程施工中不造成安全事故,我監理單位將采取如下監理措施:
一、高壓線路防護施工方案的審核
1、要求施工單位認真編制“關于對高壓線路的專項防護施工方案”;
2、審查高壓線路方案編制人的資質、審核人的資質、審批人的資質;
3、審核施工單位編制高壓線路防護方案內容的可行性;
4、認真聽取相關單位的審核意見。
二、監督施工單位的防護方案的實施情況
1、要求參與高壓線路防護實施人員的資質及持證上崗情況;
2、檢查防護方案的實施工藝;
3、檢查防護施工的質量情況。
三、驗收主控項目具體要求
1、防護架搭設要嚴格按照方案實施;
2、架體與建筑物拉接點間距、水平垂直、拉接材料和距離必須符合方案要求;
3、腳手架材質要求:應選用毛竹,材質堅硬,大小頭直徑不小于10cm;
4、懸挑長度要求:要覆蓋高壓線路范圍,懸挑間距不大于1.5米;
5、高度要求:懸挑高度要高出高壓線路2米左右;
6、搭設要求:綁扎牢固,不得有松綁現象;
7、架設安全距離:防護架不小于1.5米。
四、注意要點
1、防護設施的架設可用竹木腳手架作防護立桿和防護水平桿,可用木板、竹排或干燥的荊笆縱向防護屏;
2、各種防護桿的材質及搭設方法應遵循木腳手架施工的有關安全技術標準進行;
3、防護時應停電,并設專職安全監控員進行監控;
4、警告標志牌應設置在交通要道或人員出入多的醒目位置;
5、防護設施不易采用鋼管等金屬材料搭設。當必須使用鋼管等金屬材料時,應作良好的接地;
6、為減少高壓電磁感應電,鋼管扣件架體必須和高壓輸電線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必須保證架體各部分(尤其是接頭處)形成可靠的電氣連接(可焊接¢8或¢10圓鋼跨接線);架體必須事先可靠的接地,其接地裝置和接地電阻必須符合有關規范的要求;采用阻燃型密目安全網進行架體封閉,禁止其他臨時線路穿越,以防止意外情況使架體帶電;加強對架體的安全檢查、接地電阻值的檢測工作,確保各項安全技術措施的有效落實;
7、當架空線路在塔吊等起重機的作業半徑范圍內時,其線路上方也應有防護措施,搭設稱門型,其頂部可用5cm厚木板或相當于5cm木板強度的材料蓋嚴,也可根據現場情況搭成單邊懸挑式結構。為警示起重機作業,可在防護架上端間斷設置小彩旗,夜間施工應有紅色燈泡,其電源電壓為36V;
8、架體防護設施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外電防護屬于較危險作業范疇,必須設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監控員負責,告知危險點和安全注意事項;作業中針對發現的問題或“三違”作業及時解決或糾正,避免發生傷亡事故。安全監控人員必須經過崗位安全培訓,必須明確其職責與權限;應始終在工作現場,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9、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
10、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達到IP30級。防護設施的縫隙,能防止¢2.5mm固體異物穿越;
11、圍欄(障礙)防護,采用阻擋物進行保護。對于設置的縫隙必須防止以下兩種情況發生:一是身體無意識地接近帶點部分;二是在正常工作中,無意識地觸及運行中的帶點設備;
12、屏護措施應與以下安全措施配合使用:
a、屏護應有足夠的尺寸,與帶電體之間應保持必要的安全距離;
b、被屏護的帶電部分應有明顯的標志,表明規定的符號或涂上規定的顏色;
c、遮攔、圍擋等屏護上,應根據被屏護的對象掛上“止步,高壓危險!”、“禁止攀登,高壓危險!”、“禁止攀登!”、“當心觸電!”等標志牌或安全標志,以引起施工作業人員的注意;
d、配合采用信號裝置或聯鎖裝置;
13、對各種不同電壓等級的外電線路至各種防護設施,如遮攔、圍擋等的安全距離應符合規范要求;
五、組織管理措施
1、所有特種作業人員(架工、電工)必須持證上崗;
2、在搭設或拆除防護時,必須停電,必須設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監控員負責旁站監控,并做好監控記錄。安全監控員必須經專門培訓,考核合格,持證上崗,并明確其職責員權限。“旁站‘是指在關鍵部位或關鍵工序施工過程中,在現場進行安全監督檢查或檢驗的活動”;
3、強制性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必須履行“編制、審核、批準”程序由電氣工程技術人員組織編制,經相關部門審核及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技術負責人批準后實施;必須經審核、批準部門和使用單位共同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檢查驗收簽字人員至少3人以上。
湖南省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自然村綜合樓監理部
篇3:高壓線變壓器安全防護支塔方案
一、根據《塔式起重機安全操作規程》第三項第三十六條文規定起吊臂與起吊物必須于高低架空線路保持安全距離,(1)距離低壓供電線路水平距離不小于1.5米,(2)距離高壓線路水平距離不小于2米,垂直距離不小于3米。
二、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規定,在高壓線路下方不得搭設臨建,不準堆放材料,在高壓線一側作業時必須保證6米以上水平距離,達不到距離時,必須采取防護隔離措施,防止施工人員作業時金屬料具碰觸高壓線造成觸電事故,特制安全防護支塔方案如下。
三、塔設注意事項:
(1)塔設人員必須持證上崗,塔設人員應穿絕緣膠鞋,頭戴安全帽,身穿緊身衣,腰系安全帶。
(2)傳遞鉛絲采用繩索運送,嚴禁拋擲鉛絲和其它金屬料具,防止觸碰高壓線,變壓器或傷及行人。
(3)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執行安全交底。
(4)避開上下交叉作業,主意周邊工作人員,設置警戒區和專門巡視人員,由電工專業人員進行監護,確保安全生產。
四、材料要求
(1)杉木:禁止使用腐朽、斷裂,杉木小頭直徑小于8公分,要立桿加密,搭接長度要加長。
(2)腳手板使用平整、無腐朽、斷裂,鉛絲采用8號鉛絲。
五、具體支塔方法:
1、南、北向距離變壓器立桿2米,東、西向距離變壓器立桿2米,高度超過立桿1.5米,杉木立桿共三排,里邊兩排立桿高度為距離變壓器1米,南、北側面1排高出變壓器1.5米。立桿杉木埋入地下不小于50公分與橫桿幫扎牢固。
2、立桿縱向間距為1.5米,橫向間距為1.7米,大橫桿間距為1.2-1.5米,剪刀撐橫向每3米設置一組,與小橫桿綁扎牢固,延續到頂,。立桿、大橫桿、剪刀撐必須大小頭錯開綁扎,立桿最上一根塔接是大頭沖上。
3、踏步前每6米設置一組,搭設角度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制定,在南側面支塔踏步前與小橫桿綁牢。
4、纜風繩要求鋼絲繩直徑12毫米,并在錨處安裝花籃螺栓,調整松緊。
5、鋪腳板鋪設時要特別小心,因此北側棚頂距離高壓線1米,不小心觸碰到高壓線后果嚴重,要鋪平鋪嚴密,并用鉛絲綁牢固。
6、地貌設置采用排樁式地錨,要求調整好角度,打入地下1米,每6米設置一個地錨。
7、拋撐由于北側南立面高出高壓線1.5米而且單排,需要支塔斜撐,要求在里排腳手板往上支塔斜撐,每3米一根。
8、通道高5米、寬6米,必須支塔八字,要求雙桿并用,中間必須設置一組,反八字撐也得支塔好。
9、灰棚:在灰棚上立桿必須在棚頂鋪板,并支塔八字撐和橫向剪刀撐。
10、掛荊笆要求在南側面從上往下掛到腳手板,要求掛嚴密。
六、東側變壓器和護線架要連接在一起保證架子穩定,變壓器架子長度為11米、寬6米、高超過變壓器2米,立桿與變壓器的水平距離不小于1.2米,東西向剪刀撐不小于三道,并與小橫桿綁牢固,棚頂設置八字撐,鋪嚴腳手板,立桿縱向1.5米,橫向間距根據現場的實際情況特別處理。(2)小橫桿1.5米,最大不大于2米,大面小面都必須設剪刀撐。
七、東側架子的支塔方法,(1)長度為31米,寬度為4米,高度超過高壓線1.5米,要求三排立桿,要求靠圍墻的一排高出高壓線1.5米,里邊兩排10米高,立桿、大橫桿、剪刀撐、地錨、踏步前和北側一樣,荊笆掛到圍墻往上,支塔完成后和變壓器防護架子連接一起,攪拌機棚處支塔可以在棚頂立桿,但必須采取加固措施,此處橫向剪刀撐要加密。踏步前攪拌機棚在南北兩邊各設置一組,纜風同樣設置兩組在攪拌機棚南北兩側。也可以在棚頂設置踏步前。
八、變壓器北側高壓線護線架子,要求和東側架子,變壓器架子支塔三排立桿,高壓線下面兩排北側一排在4.5米探出1.2米下面支塔斜撐,1.5米一根,立根間距為1.5米,橫桿間距為1.5米,要求彈出的杉桿必須和東側架子和變壓器架子拉接牢固,要求東側架子靠北側一起之塔到頂,變壓器北側架子剪刀撐設置,橫向3米設置一組,縱向5跟立桿設置一組,小橫桿為1.5米,斜撐設置考慮到變壓器防護架不可能支塔15高,在變壓器棚頂設置拋撐,和北側高壓線拉接綁扎牢固。東側也可設置拋撐和北側護線架子綁扎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