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煤礦安全評價方法程序

煤礦安全評價方法程序

2024-07-13 閱讀 8520

1評價方法選用

評價方法是對礦井生產系統的危險性、危害性進行分析、評價的工具,目前已開發多種評價方法。每種評價方法的原理、目標、應用條件、適用的評價對象和工作量均不相同。常見的安全評價方法有安全檢查表法、類比法、故障類型和影響分析法、事故樹法、事件樹法等,根據煤礦企業的特性,一般選用安全檢查表法。安全檢查表法是系統安全工程一種最基礎、最簡便、最適用的系統危險性評價方法。目前,安全檢查表在我國不僅用于查找系統中各種潛在的事故隱患,還對各檢查項目給予量化,用于進行系統安全評價。對系統進行評價、驗收時,對照安全檢查表逐項檢查、打分,從而評價出系統的安全等級。

2評價單元劃分

根據煤礦安全生產實際,按生產系統、作業范圍和安全組織管理,將煤礦安全評價劃分為23個評價單元。即通風系統(權重系數016);局部通風(權重系數016);防塵系統(權重系數015);礦井防滅火(權重系數015);防治煤與瓦斯突出(權重系數015);瓦斯抽放系統(權重系數014);監(檢)測系統(權重系數015);排水和防治水(權重系數015);提升系統(權重系數015);運輸系統(權重系數015);壓風系統(權重系數013);供電系統(權重系數016);采煤工作面(權重系數016);掘進工作面(權重系數016);爆破安全(權重系數015);安全管理(權重系數015);工業衛生與職業病防治(權重系數013);礦山救護(權重系數012);生產礦井地質測量(權重系數012);采區及水平接替設計(權重系數013);采區及水平接替礦建工程(權重系數013);采區及水平接替土建工程(權重系數012);采區及水平接替安裝工程(權重系數013)。

3安全檢查表的編制

根據《煤礦安全評價提綱》的要求和評價單元來劃分,按照煤礦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條例、標準和技術規范等,編寫每個評價單元的評價內容,最后匯總成安全評價檢查表。為了使煤礦安全評價有據可依,便于在評價過程中及時對照有關法律、法規、標準、規范等,在編制安全檢查表的同時,編制安全評價依據表。

為了使煤礦安全評價及時反饋存在的問題。保證評價結果公正、準確,便于被評單位及時整改,消除隱患,編制評價結果明細表,安全評價扣分記錄表和安全評價發現問題及整改措施表。

4評價結果確定

礦井安全度值分級以各評價單元合計得分確定。各評價單元標準分為100分,但需依據每個單元在礦井安全生產中的重要程度給予權重,礦井安全評價權重以后折合總分數為1000分。被評價礦井權重后合計得分在900分以上者(不含900分),為A級安全礦井(安全級);得分在800分~900分(不含800分)者為B級安全礦井(較安全級);得分在700分~800分(不含700分)者為C級礦井(臨界級);得分在700分以下(含700分)者為不安全礦井(不安全級)。為使評價結果客觀、公正、真實,除對各檢查項目逐項打分,匯總計算總分值,確定評價結果外,對關鍵項目進行單項否決。即有下列條件之一者,為不安全礦井:礦井出現電氣失爆現象的;礦井風量不足;因瓦斯超限導致工作面停產,每日達2h以上的;提供虛假資料的。

安全評價工作在煤炭行業剛剛起步,隨著安全生產法制建設的不斷深入,煤礦安全評價工作將逐步得到普及和完善。開展煤礦安全評價,能夠有力促進煤礦安全管理工作,在全國煤礦開展安全評價,可以扭轉煤礦安全生產的被動局面,使煤礦安全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必由之路。

篇2:煤礦綜采隊安全文化素質綜合評價管理規范辦法

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必須堅持的前提,安全文化是企業安全工作的靈魂,也是企業實現安全長治久安的強力支撐。班組是企業完成任務的實體,是保證安全的基礎,也是孕育企業文化的細胞。

煤礦班組安全文化建設是企業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搞好班組管理的思想基礎和動力源泉。煤礦企業班組管理的核心問題,就是全面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共同搞好安全生產。為此我隊結合廣能黨委發(廣能委﹝2013﹞67號)制定本管理規范辦法。

一、組織機構

隊成立職工安全文化素質綜合評價管理小組。組長劉健、副組長蔣清,副隊長、技術員、班組長為成員。

二、分工

1.班組長負責對班組成員進行安全文化素質綜合基礎資料考評。

2.副隊長、技術員負責對班組長進行安全文化素質綜合基礎資料考評。

3.隊綜合評價小組負責對全隊安全文化素質基礎資料的考核評價。

三、評價內容

(一)職工:

1.現場安全確認報告執行情況

2.對安全工作的基本認識。

3.工作態度、責任心及執行力。

4.在作業過程中的經常性表現。

5.崗位工作技能水平。

6.對崗位生產現場和工藝流程中危險源的辨析能力。

7.排查、整改本崗位安全隱患的能力。

8.對安全知識安全技能學習的態度和能力。

9.對本崗位、本工種安全事故案例的了解和認識情況。

10.主動性參與班組安全管理、監督的態度和能力。

11.對安全處罰的態度和認識。

12.“三違”情況。

13.心理、性格特性對職工安全生產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

14.家庭及其他關系對職工安全生產可能產生影響的因素。

(二)班組長:

1.現場安全確認報告執行情況。

2.對安全工作的認識。

3.工作態度、責任心。

4.工作執行力。

5.執行安全規章制度的態度和表現。

6.崗位綜合技能。

7.對生產現場和工藝流程危險源的辨析能力。

8.對安全隱患的排查、整改能力。

9.對安全處罰的態度和認識。

10.團隊組織管理能力。

11.個人魄力及表率作用發揮。

12.處事公平公正。

13.加強班組員工安全意識教育、技能培訓的態度和能力。

14.主動性參與連隊安全管理、監督的態度和能力。

15.工作上的大局意識。

16.違章作業、違章指揮情況。

四、操作流程

第一步:隊每月召開一次職工安全文化素質綜合評價考核。

第二步:將定性評價和量化標準結合起來,制定職工個人安全素質評價表(根據班組工種的實際情況,對應評價內容中各條款,對所應包含的具體內容進行逐一細化,盡量達到量化標準、內容具體,使評價更加準確、科學)。

第三步:班組長(副隊長參與)每月定期對本班職工進行一次評價。

第四步:副隊長每月定期對本班組長進行一次評價。

第五步:隊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歸類匯總(填寫評價成果運用情況記錄表),找出職工隊伍中存在的帶有普遍性、共性或個性問題。

第六步:結果運用。按照制定的《職工安全素質綜合評價結果運用辦法》,根據評價反映出的職工隊伍素質狀況,制定“評價成果運用解決方案”,采取集中學習培訓、現場指導、個別幫教、重點監管等手段,開展目標指向性強的職工安全素質提升工作。

五、要求

1.考核獎懲全隊職工。

2.以評價的真實性為關鍵,力爭評價的真實、準確、客觀;以評價結果的運用為目的,充分利用好評價結果,促進基層職工安全生產綜合素養的不斷提高。

3.現場安全確認報告獲得礦、公司獎評的人員、班組,隊優先推薦為優秀員工、優秀班組、優秀班組長。隊根據礦、公司獎勵標準進行同等獎勵。

4.班組出現3名以上不合格員工,取消該班組所有推優,處罰班組長100元、不合格員工200元,對不合格員工進行停工學習3天,并要寫出深刻認識。

5.對不合格班組長,隊給予培訓、教育,并處罰200元,并取消推優;連續3次考核不合格,調離崗位。

6.隊根據相關規定制定考核辦法對副隊長、技術員進行考核。

本辦法從2013年10月起試行,不妥之處按照(廣能委﹝2013﹞67號)執行。

?

雷公山煤礦綜采隊安全文化評價考核小組

2013年10月25日

篇3:靈新煤礦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監測評價管理制度

1通風區、信息監測中心負責全礦職業危害因素日常檢測、監測工作。2通風區、信息監測中心安裝、完善全礦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監測設施及設備。負責檢測、監測設施設備的日常檢查維修工作,確保檢測、監測設施、設備的正常運行。3通風區、信息監測中心按規定配備足夠的職業危害因素檢測、監測人員。4靈新煤礦粉塵監測采樣點見下表:類別生產工藝測塵點布置回采工作面采煤機落煤、工作面多工序同時作業回風側10~15m處司機操作采煤機、液壓支架工移架、回柱放頂、移刮板輸送機、工作面爆破處在工人作業的地點掘進工作面掘進機作業、機械裝巖、人工裝巖、刷幫、挑頂、拉底距作業地點回風側4~5m處掘進機司機操作掘進機、切割聯絡眼、工作面爆破作業在工人作業地點風鉆、電煤鉆打眼、打眼與裝巖機同時作業距作業地點3~5m處巷道中部錨噴打眼、打錨桿、噴漿、攪拌上料、裝卸料距作業地點回風側5~10m處轉載點刮板輸送機作業、帶式輸送機作業、裝煤(巖)點回風側5~10m處井下其他場所地質刻槽、維修巷道作業人員回風側3~5m處材料庫、水泵房、機電硐室等處工人作業作業人員活動范圍內5靈新煤礦粉塵監測周期見下表:監測種類監測地點監測周期工班個體呼吸性粉塵采、掘(剝)工作面3個月1次其他地點6個月1次定點呼吸性粉塵1個月1次粉塵分散度6個月1次游離二氧化硅含量6個月1次6靈新煤礦化學毒物監測點及監測頻次:6.1井下所有采掘工作面、硐室、使用中的機電設備的設置點、有人員作業的地點。6.2采掘工作面每班至少檢查2次,井下停風地點柵欄外風流中的瓦斯濃度每天至少檢查一次,擋風墻外的瓦斯濃度每周至少檢查1次。5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