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起重作業安全對策措施

起重作業安全對策措施

2024-07-13 閱讀 8499

起重吊裝作業潛在的危險性是物體打擊。如果吊裝的物體是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強的物料,若吊索吊具意外斷裂、吊鉤損壞或違反操作規程等發生吊物墜落,除有可能直接傷人外,還會將盛裝易燃、易爆、有毒、腐蝕性強的物件包裝損壞,介質流散出來,造成污染,甚至會發生火災、爆炸、腐蝕、中毒等事故。起重設備在檢查、檢修過程中,存在著觸電、高處墜落、機械傷害等危險性,汽車吊在行駛過程中存在著引發交通事故的潛在危險性。

1.吊裝作業人員必須持有2種作業證。吊裝質量大于10t的物體應辦理《吊裝安全作業證》。

2.吊裝質量妻40t的物體和土建工程主體結構,應編制吊裝施工方案。吊物雖不足40t,但形狀復雜、剛度小、長徑比大、精密貴重、施工條件特殊的情況下,也應編制吊裝施工方案。吊裝施工方案經施工主管部門和安全技術部門審查,報主管廠長或總工程師批準后方可實施。

3.各種吊裝作業前,應預先在吊裝現場設置安全警戒標志并設專人監護,非施工人員禁止入內。

4.吊裝作業中,夜間應有足夠的照明,室外作業遇到大雪、暴雨、大霧及六級以上大風時,應停止作業。

5.吊裝作業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安全帽應符合《安全帽》(GB28ll—1989)的規定。高處作業時應遵守廠區高處作業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6.吊裝作業前,應對起重吊裝設備、鋼絲繩、攬風繩、鏈條、吊鉤等各種機具進行檢查,必須保證安全可靠,不準帶病使用。

7.吊裝作業時,必須分工明確、堅守崗位,并按《起重吊運指揮信號》(GB5082—1985)規定的聯絡信號,統一指揮。

8.嚴禁利用管道、管架、電桿、機電設備等做吊裝錨點。未經相關部門審查核算,不得將建筑物、構筑物作為錢點。

9.吊裝作業前必須對各種起重吊裝機械的運行部位、安全裝置以及吊具、索具進行詳細的安全檢查,吊裝設備的安全裝置應靈敏可靠。吊裝前必須試吊,確認無誤方可作業。

10.任何人不得隨同吊裝重物或吊裝機械升降。在特殊情況下必須隨之升降的,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并經過現場指揮員批準。

11.吊裝作業現場如須動火時,應遵守廠區動火作業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吊裝作業現場的吊繩索、攬風繩、拖拉繩等應避免同帶電線路接觸,并保持安全距離。

12.用定型起重吊裝機械(履帶吊車、輪胎吊車、橋式吊車等)進行吊裝作業時,除遵守通用標準外,還應遵守該定型機械的操作規程。

13.吊裝作業時,必須按規定負荷進行吊裝,吊具、索具經計算選擇使用,嚴禁超負荷運行。所吊重物接近或達到額定起重吊裝能力時,應檢查制動器,用低高度、短行程試吊后,再平穩吊起。

14.懸吊重物下方嚴禁人員站立、通行和工作。

15.在吊裝作業中,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吊裝:

(1)指揮信號不明;

(2)超負荷或物體質量不明;

(3)斜拉重物;

(4)光線不足,看不清重物;

(5)重物下站人,或重物越過人頭;

(6)重物理在地下;

(7)重物緊固不牢,繩打結、繩不齊;

(8)棱刃物體沒有襯墊措施;

(9)容器內介質過滿;

(10)安全裝置失靈。

16.汽車吊作業時,除要嚴格遵守起重作業和汽車吊的有關安全操作規程外,應保證車輛的完好,不準帶病運行,做到行駛安全。

篇2:施工起重機械使用登記制度范本

為了確保工程項目施工現場的安全生產、文明施工,強化進場施工起重機械的安裝使用登記管理,訂立本制度。

一、按施工組織設計的要求配置進場的起重機械,滿足施工的要求。

二、進場安裝前須認真檢查超重機械的性能是否完好,不準將帶病、殘缺的起重機械投放到施工現場。

三、進場后,按施工現場的平面布置定位,并由持證上崗的安裝人員按規定進行安裝,安裝調試完畢,須經相關職能部門進行檢測、驗收,合格后方能使用,并完善檢測、驗收的簽證登記手續。

四、須由持證上崗人員專職操作,實行“定人、定機、定崗”制,無證人員不得擅自啟動、操作。

五、持證上崗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認真負責,嚴格按安全操作規范、規定、規程作業,并定期對起重機械進行檢查、保養和維修,嚴禁機械帶病轉動。認真作好臺班記錄和交、接班記錄。

六、上崗人員因玩忽職守,違章操作損壞了機械設備,或造成了安全事故和損失,應承擔相應的經濟和法律責任。

七、本制度從發布之日起實施。

篇3:塔式起重機操作人員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塔式起重機操作安全技術交底

  1. 起重吊裝的指揮人員必須持證上崗,作業時應與操作人員密切配合,執行規定的指揮信號。操作人員應按照指揮人員的信號進行作業,當信號不清或錯誤時,操作人員可拒絕執行。

  2. 起動前重點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金屬結構和工作機構的外觀情況正常;

  (2) 各安全裝置和各指示儀表齊全完好;

  (3) 各齒輪箱、液壓油箱的油位符合規定;

  (4) 主意部位連接螺栓無松動;

  (5) 鋼絲繩磨損情況及各滑輪穿繞符合規定;

  (6) 供電電纜無破損。

  3. 送電前,各控制器手柄應在零位。當接通電源時,應采用試電筆檢查金屬結構部分,確認無漏電后,方可上機。

  4. 作業前,應進行空載運轉,試驗各工作機構是否正常,有無噪聲及異響,各機構的制動器及安全防護裝置是否有效,確認正常后方可作業。

  5. 起吊重物時,重物和吊具的總重量不得超過起重機相應幅度下規定的起重量。

  6. 應根據起吊重物和現場情況,選擇適當的工作速度,操縱各控制器時應從停止點(零點)開始,依次逐級增加速度,嚴禁越檔操作。在變換運轉方向時,應將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待電動機停轉后再轉向另一方向,不得直接變換運轉方向、突然變速或制動。

  7. 在吊鉤提升、起重小車或行走大車運行到限位裝置前,均應減速緩行到停止位置,并應與限位裝置保持一定距離(吊鉤不得小于1m,行走輪不得小于2m)。嚴禁采用限位裝置作為停止運行的控制開關。

  8. 動臂式起重機的起升、回轉、行走可同時進行,變幅應單獨進行。每次變幅后應對變幅部位進行檢查。允許帶載變幅的,當載荷達到額定重量的90%及以上時,嚴禁變幅。

  9. 提升重物,嚴禁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時,可采用慢就位機構或利用制動器使之緩慢下降。

  10. 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動時,應高出其跨越的障礙物0.5m以上。

  11. 對于無中央集電環及起升機構不安裝在回轉部分的起重機,在作業時,不得順一個方向連續回轉。

  12. 裝有上、下兩套操縱系統的起重機,不得上、下同時使用。

  13. 作業中,當停電或電壓下降時,應立即將控制器扳到零位,并切斷電源。如吊鉤上掛有重物,應稍松稍緊反復使用制動器,使重物緩慢地下降到安全地帶。

  14. 采用渦流制動調速系統的起重機,不得長時間使用低速檔或慢就位速度作業。

  15. 作業中如遇六級及以上大風或陣風,應立即停止作業,鎖緊夾軌器,將回轉機構的制動器完全松開,起重臂應能隨風轉動。對輕型俯仰變幅起重機,應將起重臂落下并與塔身結構鎖緊在一起。

  16. 作業中,操作人員臨時離開操縱室,必須切斷電源,鎖緊夾軌器。

  17. 起重機的蝙蝠指示器、力矩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以及各種行程限位開關等安全保護裝置,應完全齊全、靈敏可靠,不得隨意調整或拆吹。嚴禁利用限制器和限位裝置代替操縱機構。

  18. 起重機作業時,起重臂和重物下發嚴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過。重物吊運時,嚴禁從人上方通過。嚴禁用起重機載運人員。

  19. 嚴禁使用起重機進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設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體。現場澆筑的混凝土構件或模板,必須全部松動后方可起吊。

  20. 嚴禁起吊重物長時間懸停在空中,作業中遇突發故障,應采取措施將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關閉發動機或切斷電源后進行檢修。在突然停電時,應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撥到零位,斷開電源總開關,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21. 操縱室遠離地面的起重機,在正常指揮發生困難時,地面及作業層(高空)的指揮人員均采用對講機等有效的通訊聯絡進行指揮。

  22. 作業完畢后,起重機應停放在軌道中間位置,起重臂應轉到順風方向,并松開回轉制動器,小車及平衡重應置于非工作狀態,吊鉤直升到離起重臂頂端2~3m處。

  23. 停機時,應將每個控制器撥回零位,依次斷開各開關,關閉操縱室門窗,斷開電源總開關,打開高空指示燈。

  24. 檢修人員上塔身、起重臂、平衡臂等高空部位檢查或修理時,必須系好安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