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展展會安全管理規定
根據《北京市展覽、展銷活動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及《北京市大型社會活動治安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精神,依照“誰主辦、誰負責”的大型活動安全管理原則,為確保在我館舉辦的各類展會或其他大型活動[以下統稱(展會)]的順利進行,特制定本規定。
一、依照“誰主辦、誰負責”原則,展會主辦方應當由一名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展會的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并視具體情況配備一定數量的、具備一定安全管理工作經驗的干部具體負責展會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同時,根據展會的具體情況,在展會進場前制定相應的展會安全管理制度和展會安全保衛工作方案,組織充足的安全保衛力量對展會進行日常安全巡視檢查,并與展會各施工搭建單位簽訂安全責任書,以確保展會安全。
二、根據《北京市展覽、展銷活動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及《北京市大型社會活動治安管理條例》等法規的要求,展會主辦方應當于進場前,與北京展覽館簽定《北京展覽館展覽會(活動)安全責任書》,以明確展會主辦方和場館提供方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確保展會的順利進行。
三、展會主辦方及各參展商、搭建商應當嚴格遵守有關消防安全規范,展位設計中所使用的材料不得使用可燃材料,如確因展示效果需要而使用木質、聚苯或其它可燃材料用于裝飾時,必須對所使用的材料做防火阻燃處理,并經北京市消防科研所鑒定阻燃指數達標后,方可使用。
展位搭建中禁止使用織物。
四、展會主辦方或參展商應當選擇有相關資質和施工工藝水平的搭建商進行布展施工;要嚴格按照相關安全操作規程施工,保證展架的安裝牢固可靠,防止發生展架倒塌等安全生產事故;布撤展施工過程中,搭建商要加強各項安全防護措施,確保不發生人員傷亡事故。
五、所有展區內嚴禁吸煙,嚴禁動用明火作業,嚴禁使用或存放各類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
六、所有展位的設計和搭建施工過程中,嚴禁遮擋消火栓、消防器材和堵塞、占用各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確保所有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暢通。
七、展區內各處行人通道寬度一般不得少于3.5米;在舉辦人才招聘、咨詢等活動時,展區內主通道寬度不得低于8米,輔通道寬度不得低于6米。
展位搭建高度一般不得超過3.5米,特殊情況時展位高度不得超過6米。
八、展區內使用的所有電器設備、線路的安裝必須符合《電器工程安裝標準》和其它有關技術規范的要求。
九、展區內所有電纜、電線通過通道時,必須全部采用過線橋鋪設,過橋處不得有線纜接頭;所有線路接頭必須使用接線端子,并由專人負責檢查,防止出現發熱或短路等不安全問題。
十、展區內所有展位的電器設備應當由具備有效資質的正式電工進行操作安裝;所有展位未經展會主辦方批準,嚴禁私拉電源線或超負荷用電;施工過程中嚴禁使用碘鎢燈和各類電加熱器具,電源線必須按規定使用雙護套線。
展會主辦方應當配置相當數量的專職電工,對展會現場臨時安裝、使用的各類供電線路、電氣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發現違反有關安全管理規定的不安全問題或隱患要立即進行整改。
十一、展會期間,主辦方應當對各參展商、搭建商加強安全防盜、防火安全及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教育和提示。所有貴重展品或私人物品要有專人看護,并適當采取相應的技防措施,如筆記本電腦加裝防盜鏈等措施(防盜鏈由展會現場服務中心免費提供),以減少或避免公私財物的損失。
十二、在展會開始以前,展會主辦方必須按規定接受公安、消防和北京展覽館保衛部等相關部門的安全檢查,對檢查中提出的不安全問題或隱患必須立即進行整改,直至符合有關規定。
十三、根據北京市公安局大型活動管理處關于展會和大型活動證件管理的有關要求,展會主辦方應當嚴格加強對所有進入展區人員的證件管理,要求按工作性質為相關人員辦理工作證、保衛證、參展商證和布撤展施工證等相關證件,并全部加貼照片以便于管理,嚴禁為布撤展人員辦理施工證以外的其他證件,各種證件要隨身佩帶,嚴禁將證件轉借他人,一經發現,執勤的安保人員有權將證件沒收,情節嚴重的將追究證件轉借人的相關責任。
十四、展會主辦方、搭建商和參展商要按規定時間進館和清場,布撤展及展會中間需離開展位時,應當預留足夠數量的人員看護展品及個人物品,以防發生遺失、被盜事件。
十五、展區內嚴禁存放各類可燃包裝物品或其它可燃性廢棄物,所有需重復使用的可燃包裝物品或其它可燃非廢棄物品應當于展區外安全處集中存放。
十六、本規定由北京展覽館保衛部制定并負責解釋。
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北京展覽館
二〇〇七年一月
篇2:礦業噴霧降塵管理規定
1轉載點噴霧
在裝載點安設轉載點噴霧,噴頭數量不少于1個,懸掛在轉載點的前上部600mm處,迎風流方向45°,噴霧直接對準落煤點,落煤點上部至轉載點處加設紗網防塵罩,掛牌管理,責任人為轉載點運輸司機,必須做到轉載點運行時必須開啟轉載點噴霧。
2采、掘面風流凈化水幕
礦井主要進風大巷及回風巷、采煤工作面進回風巷、掘進工作面的迎頭、噴漿機回風流下方5米范圍內都必須安裝風流凈化水幕;各采掘工作面每周必須對巷道進行沖刷一次。
2.1采煤工作面風流凈化水幕的具體位置:
a.進風巷內設置兩道全斷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口向里10-15米范圍內,第二道水幕在采煤工作面進風巷安全出口以外30米范圍內。
b.回風巷內至少設置三道全斷面水幕,第一道水幕在回風巷安全出口以外30米范圍內,第二道水幕與第一道水幕間距不得大于20米,第三道水幕在工作面回風聯絡巷口下風側10-15米范圍內。
2.2掘進工作面風流凈化水幕的具體位置:
?a.掘進工作面剛開口時在開口位置的下風側10-15米范圍內設置一道水幕。
?b.掘進工作面掘進長度超過50米不超過80米時,應在掘進巷道內設置一道全斷面水幕,距迎頭不超過50米。
?c.掘進工作面掘進長度超過80米時,應在掘進巷道內增加兩道水幕,第一道水幕距正頭不超過50米,第二道水幕與第一道水幕間距不超過20米,且第三道水幕在巷道回風口10-15米范圍內。
2.3噴霧特別管理規定
a.全斷面水幕5米范圍內巷道底板進行硬化(要求:以水幕安裝位置為起點,上風側1米,下風側4米底板進行硬化)。
b.在皮帶側挖設一個(長×寬×高=1米×1米×1米)水池用來儲存水幕流下的積水,水池內安裝一臺風泵,利用池內積水沖刷巷道、灑水降塵;多余積水由風泵導入水溝或排水管排出工作面。
3懲罰辦法:
對未安裝水幕、噴頭數量少、不能覆蓋全斷面,發現一處對責任單位處以500元的罰款;發現噴霧不開或成霧質量差,發現一次對責任單位處以200元的罰款;對巷道內積塵嚴重沒按規定時間沖刷巷道的對施工單位處以500元罰款。
篇3:礦業薄煤層采煤工作面安全質量管理規定
為了提高回采工作面安全質量現場管理水平,大力夯實我公司安全生產基礎,提升安全質量標準化水平,特制定了紅衛礦業公司薄煤層采煤工作面安全質量管理規定:
1、嚴格執行“準采證”管理制度,礦回采工作面在開工前,提前15天上報采煤作業規程。在開工前由礦自檢,確認合格后,提前3天向生產技術部上報開工申請單,由公司組織有關部室人員現場驗收合格后,發放“準采證”方可開采。
2、上、下引巷支護;兩巷超前支護不小于20米,采用單體、邊木抬櫨加強支護,巷道高度不低于1.8米,兩巷無漏包、炸包、斷梁折柱現象。
3、加強工作面進、出口管理,工作面上、下出口實行超前一刀,支護材料用單體配邊木。
4、工作面煤壁必須采成一條直線,工作面只允許留一個遞子交班。上、下安全出口要支護牢固,安全暢通,不許堆放任何材料。
5、工作面采用掛線采煤,支柱要打成直線,排距700mm,柱距700mm,最大控頂距2400mm,最小控頂距1600mm。
6、支柱不得打在浮煤矸上,見明底板必須打成麻面,工作面所有支柱必須受力,嚴禁支空心柱或缺梁少柱,必須裝有防倒裝置。
7、初次放頂前,必須沿切頂線打好密集支柱,上下安全出口靠切頂排每隔3-5米架設木垛進行加固,必須對工作面所有的支柱進行二次加液,并在上下安全出口和老塘內留設楠竹信號柱作頂板來壓預報。
8、工作面采高在600mm以上時,必須保證工作面三排兩控一控上下人,一控溜煤。
9、工作面開采順序應為自上而下,回柱放頂必須按照自下而上的順序進行,嚴禁無序開采與放頂。
10、工作面回風巷的支架回收,必須與采面切頂線放直。
11、搞好兩巷文明生產,材料碼放整齊,無污泥積水,必須懸掛標志牌,管線吊掛整齊,行人側寬0。7米。
以上各項條款請各礦認真遵守執行,凡是發現違反上述條款的回采工作面,將給予分管礦長和當班班組每次各罰款500元,對當班值班隊干給予罰款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