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采礦作業安全對策措施
礦山地下采礦涉及存在的危險有害因素較多。所以,應重點采取有效的安全對策措施,消除或者減弱安全隱患。一般應考慮以下因素:
(1)礦山基建期間或基建結束后,應安排采礦方法試驗。通過試驗可以找到合適的采場結構參數、合理的開采順序。
(2)應對采場進行安全檢查(頂板穩固情況、安全出口等),然后方可作業。
(3)對于不穩固的采場頂板或掘進作業面,應采用噴錨、噴錨網等方法支護。
(4)天井、溜井等處應設明顯標志、照明、護欄和蓋板,及時封閉已結束回采的采場天井及溜井。
(5)加強頂板管理。頂板管理主要是對頂板的監測控制,就是應用各種手段和方法,對井下采礦過程中所形成的空間、圍巖,分析掌握其變形、位移等的變化情況和規律,獲得其大冒落前的各種征兆,以便制定相應的防范措施,保證作業人員和設備的安全。
(6)根據礦山地質條件、巖石力學的參數以及大量監測數據和經驗,選擇修正礦塊的結構參數、回采順序和爆破方式等,控制地壓活動,減少冒落的危害。
(7)根據采場結構、面積大小,結合地質構造,破碎帶的位置、走向、礦石的晶位高低等因素,在礦巖中選留合理形狀的礦柱和巖柱,以控制地壓活動,保護頂板。在礦柱中,必須保證礦柱和巖柱的尺寸、形狀和直立度,應有專人檢查,以保證其在整個利用期間的穩定性。
(8)及時處理采空區。
(9)礦山應對礦柱進行應力、變形觀測,當應力增加較大時,應編制與采礦計劃相應的地壓動態圖。
(10)在礦房回采過程中,不得破壞頂板;采用中深孔或深孔爆破時,應嚴格控制炮孔的方位和深度,不許穿透暫不回采的礦柱。
(11)認真編制采掘計劃,保證合理的回采順序,達到控制地壓活動的目的。
(12)加強管理,健全各項制度,充分合理地配置人、財、物。
(13)加強礦山地質管理工作,深入井下,發現和收集整理地質構造、破碎帶等的變化情況,以便指導礦山安全生產。
(14)對于采礦出現的陷坑、裂縫及可能出現的地表塌陷范圍,要及時圈定,并設置標志和采取安全措施。
篇2:露天采礦防爆破事故安全對策措施
爆破是礦山生產的主要工序之一,如礦石回采、巖石剝離以及土石方工程等均要用炸藥爆破的方法來完成。國內外礦山工傷事故統計資料表明,爆破事故在礦山傷亡事故中一般占第二位到第四位。為防止爆破事故的發生,必須認真地分析爆破事故發生的原因。因此,根據礦山爆破的工藝特點,應采取以下對策:
(1)從事爆破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爆破技術訓練,熟悉爆破器材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規程,并取得爆破作業資格證書。
(2)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gb672卜2003)的規定進行設計和操作。
(3)嚴格按照正常的爆破作業程序(施工準備、起爆體加工、裝藥、堵塞、起爆、通風、檢查等)作業。
(4)嚴禁打殘眼。
(5)爆破前的聯系工作要做好,兩個爆破點互有影響時,應當一個點先爆破,檢查完畢后,另一個點再爆破。
(6)禁止用鐵棍裝藥。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藥包或藥柱中的導火索、導爆管或電雷管腳線。如發現堵孔,在未裝入雷管前,可以用銅制金屬桿處理。無法處理的,應采取措施和其他炮孔的藥包一齊爆掉。禁止用石塊和可燃性材料填塞炮孔。
(7)爆破后,檢查有無拒爆或半爆現象。如果發現有拒爆藥包或對是否全爆有懷疑時,應先設警戒,經處理后警戒才能解除;如發現盲炮,應采取安全處理方法。爆前、爆后都必須采取噴霧灑水措施。
(8)科學地設計爆破安全距離。爆破安全距離應根據地震危害、沖擊波飛石危害和有毒氣體的擴散等因素來確定。嚴格按照設計設置爆破警戒,撤離人員和設備等。
(9)對于炸藥庫的管理,必須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gb6722一,2003)的規定,嚴防明火和能夠引起火花的不安全因素,如火柴、照明線漏電、照明線電阻大而發熱等。禁止穿帶鐵釘的鞋進入炸藥庫。
(10)在儲存和運輸炸藥時,必須遵守《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的各種規定,以防止炸藥燃燒和爆炸。
(11)對于過期變質的導火索、雷管,應及時銷毀,嚴禁發放。
篇3:煤礦露天采礦—防爆破事故的安全對策措施
爆破是礦山生產的主要工序之一,如礦石回采、巖石剝離以及土石方工程等均要用炸藥爆破的方法來完成。國內外礦山工傷事故統計資料表明,爆破事故在礦山傷亡事故中一般占第二位到第四位。為防止爆破事故的發生,必須認真地分析爆破事故發生的原因。
因此,根據礦山爆破的工藝特點,應采取以下對策:
(1)從事爆破作業的人員,必須經過爆破技術訓練,熟悉爆破器材性能、操作方法和安全規程,并取得爆破作業資格證書。
(2)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gb672卜2003)的規定進行設計和操作。
(3)嚴格按照正常的爆破作業程序(施工準備、起爆體加工、裝藥、堵塞、起爆、通風、檢查等)作業。
(4)嚴禁打殘眼。
(5)爆破前的聯系工作要做好,兩個爆破點互有影響時,應當一個點先爆破,檢查完畢后,另一個點再爆破。
(6)禁止用鐵棍裝藥。禁止拔出或硬拉起爆藥包或藥柱中的導火索、導爆管或電雷管腳線。如發現堵孔,在未裝入雷管前,可以用銅制金屬桿處理。無法處理的,應采取措施和其他炮孔的藥包一齊爆掉。禁止用石塊和可燃性材料填塞炮孔。
(7)爆破后,檢查有無拒爆或半爆現象。如果發現有拒爆藥包或對是否全爆有懷疑時,應先設警戒,經處理后警戒才能解除;如發現盲炮,應采取安全處理方法。爆前、爆后都必須采取噴霧灑水措施。
(8)科學地設計爆破安全距離。爆破安全距離應根據地震危害、沖擊波飛石危害和有毒氣體的擴散等因素來確定。嚴格按照設計設置爆破警戒,撤離人員和設備等。
對于炸藥庫的管理,必須嚴格按照《爆破安全規程》(gb6722一,2003)的規定,嚴防明火和能夠引起火花的不安全因素,如火柴、照明線漏電、照明線電阻大而發熱等。禁止穿帶鐵釘的鞋進入炸藥庫。
(10)在儲存和運輸炸藥時,必須遵守《爆破安全規程》(gb6722-2003)的各種規定,以防止炸藥燃燒和爆炸。
(11)對于過期變質的導火索、雷管,應及時銷毀,嚴禁發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