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危險化學品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規范

危險化學品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規范

2024-07-13 閱讀 9706

一、填空題

1.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分為甲?、乙?兩大類。

2.危險化學品的儲存方式分為三種:隔離儲存、隔開儲存和分離儲存。

3.典型的化學反應主要有氧化還原反應、硝化反應、磺化反應、烷基化等。

4.在使用化學品的工作場所吸煙,除可能造成?火災和爆炸,還可能中毒。

5.爆炸品儲存倉庫一般庫溫控制在15-30攝氏度為宜,相對濕度一般控制在?65%-75%。

6.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建筑必須安裝通風設備來調節溫濕度。

7.為防止容器內的易燃易爆品發生燃燒或爆炸,動火檢修前應對容器內的易燃易爆品置換、吹掃、清洗。

8.毒害品根據毒性的強弱不同,分為劇毒品、有毒品、有害品。

9.修訂的《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共?八?章?102?條。

10.呼吸防護用品主要分為:過濾式和隔絕式。

11.三大公害是指大氣污染、水污染、噪聲污染?。

12.工程技術措施是控制化學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主要有以下方法治理粉塵:替代、變更工藝、隔離、通風。

13.單位臨時需要購買劇毒化學品的憑?準購證購買;生產、科研、醫療等單位經常使用劇毒化學品的憑?購買憑證?購買。

14.在發生重大化學事故,可能對廠區內外人群安全構成威脅時,必須在指揮部統一指揮下,對與事故應急救援無關的人員進行?緊急疏散。企業在最高建筑物上應設立“?風向標?”。疏散的方向、距離和集中地點,必須根據不同事故,做出具體規定,總的原則是疏散安全點處于當時的上風向。

15.受日光照射能發生化學反應的危險化學品,其包裝應該采取?避光?措施。

16.個人不得購買?農藥、滅鼠藥、滅蟲藥以外的劇毒化學品。

17.我國規定安全電壓額定值的等級為42V、?36V、24V?、12V、6V。

18.爆炸事故具有以下特點:突發性、復雜性、嚴重性。

19.預防火災的基本措施有:控制可燃物、隔絕空氣、消除點火源、阻止火勢蔓延。

20.危險化學品作業人員應掌握的事故現場應急處置的內容包括:建立警戒區域、?緊急疏散?、現場急救、泄露處理。

21.生產過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化學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22.職業中毒按發病過程可分為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亞急性中毒三種形式。

23.《職業病目錄》中規定的職業病有十大類115種,其中塵肺13種。

?24.處理事故的“四不放過”原則是:事故原因沒有查清不放過;事故責任者沒有嚴肅處理不放過;廣大職工沒有受到教育不放過;防范措施沒有落實不放過。

25.人體引起中毒三條途徑口服、吸入蒸汽、通過皮膚吸收。

26.低閃點液體,即閃點低于-18℃的液體,中閃點液體,即閃點在-18℃≤閃點<23℃的液體,高閃點液體,即閃點在23℃以上的液體,

27.自燃物品指自燃點低,在空氣中易于發生氧化反應放出熱量,而自行燃燒的物品。

28.常用危險化學品的標志設主標志16種和副標志11種。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發現其生產的危險化學品有新的危害特性時,應當立即公告,并及時修訂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

29.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國際上稱作化學品安全信息卡,簡稱MSDS或CSDS。

30.安全技術說明書要保持最新信息,每5年定期更新一次,并標注修訂日期;

31.當作業場所中有害化學品的濃度超標時,工人就必須使用合適的個體防護用品。

32.滅火器類型有泡沫滅火器、酸堿滅火器、干粉滅火器、二氧化碳滅火器。

33.職業病名單中的塵肺病共有13?種

34..燃燒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可燃物、助燃物、著火源。

35.在生產環境中,毒物常以氣體、蒸氣、煙塵、霧和粉塵等形式存在。

36.放射性物品分級分為一級放射性物品、二級放射性物品、三級放射性物品。

37.氯化工藝主要包括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

38.取代氯化分為芳環上的取代氯化和脂烴及芳環側鏈的取代氯化兩類。

39.烴的氧氯化是指飽和烴與烴在氧氣和催化劑存在下,以HCl為氯化劑進行的氯化反應。

40.氯氣是具有?刺激性氣味的?黃綠色氣體,有毒,吸入少量氯氣會刺激鼻腔和喉頭的粘膜,,引起胸部疼痛和咳嗽,吸入大量會死亡。

二、單選題。?

1.化工生產中的火災危險性分為(?D)

A.甲、乙兩類B.甲、乙、丙三類?C.甲、乙、丙、丁四類D.甲、乙、丙、丁、戊五類

2.“中閃點易燃液體”的分類判據是:(?C?)

A.0℃≤閃點<23℃B.0℃≤閃點<28℃C.-18℃≤閃點<23℃D.-18℃<閃點≤23℃

3.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者,每(?B?)年進行一次復審。?

A.1B.2C.3?D.4

4.依據《勞動法》,下列哪種情況,用人單位可以與勞動者解除合同(B?)

A.勞動者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并被確認喪失勞動能力的B.嚴重違反勞動紀律或用人單位規章制度C.女職工在懷孕、產期、哺乳期

5.我國的安全生產方針是(B?)

A.管生產必須管安全?B.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C.保障勞動者的安全與健康

6.“易燃液體”和“氧化劑”分別屬于(?B)類危險化學品。

A.4、3?B.3、5C.?5、3D.?2、7

7.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編寫規定規定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由(?B)大項組成,且大項不能隨意刪除和合并,順序不可隨意變更。

A.?8B.?16C.10?D.?13

我國國標常用危險化學品的分類及標志(GB13690-92)中將危險化學品分為(?B)類。

A.?9B.?8?C.?6?D.?7

9.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導致疾病或對物造成慢性損害的因素,稱為(?B)。

A.危險因素?B.有害因素C.風險因素?D.隱患

10.對電擊所至的心搏驟停病人實施胸外心臟擠壓法,應該每分鐘擠壓(A)次。?

A.60-80B.70-90?C.80-l00

11.下列化學品中,(D)不屬于《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的管理范圍。

A?苯B?汽油?C?農藥D?城市燃氣

12.我國危險化學品的主安全標志有(B)種。

A.14?B.?16?C.?11?D.17

13.個人不得購買下列(C)劇毒化學品。

A.?農藥?B.滅鼠藥C.試驗用藥?D.滅蟲藥

14.經營劇毒化學品和其他危險化學品的,要憑(?A)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辦理登記注冊手續。

A.?危險化學品經營許可證?B.?居名身份證

15.化學品安全標簽的內容應與(?B)同步更新。

A.?生產工藝?B.?MSDSC.?化學品的包裝

16.撲救爆炸物品火災時,(B)用沙土蓋壓,以防造成更大傷害。

A.必須B.禁止?C.可以D.最好

17.生產、貯存、使用劇毒化學品的單位,應當對本單位的生產、儲存裝置每(B?)年進行一次安全評價。

A.一B.二?C.三?D五

18、用滅火器滅火時,滅火器的噴射口應該對準火焰的(?C?)。

A.上部;B.中部;?C.根部;?D.外部;

19.發生危險化學品事故后,應該向(?B?)方向疏散。

A.下風B.上風?C.順風

?20.《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規定生產危險化學品,在包裝上加貼或者拴掛與包裝內危險化學品完全一致的化學品(A)。

?A.安全標簽?B.質量證書?C.使用說明書

?21.取得《特種作業人員操作證》者,每(?B?)年進行一次復審。?

A.1B.2C.3?D.4

?22.下列屬于行為性危險有害因素的是(?D?)。

?A.作業環境不良B.健康狀況異常C.心理異常?D.指揮錯誤

23.安全生產管理的基本對象是企業的(?B)。

A.生產資源?B.員工C.設備?D.環境

24.從安全生產的角度,(?C)是指可能造成人員傷害、疾病、財產損失、作業環境破壞或其他損失的根源或狀態。

A.危險?B.危險度?C.危險源D.重大危險源

25.根據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的理性性質,分為三項:易燃氣體、不燃氣體、(A)。

A.有毒氣體?B.助燃氣體?C.窒息氣體

26.(A)是表示易燃液體燃爆危險性的一個重要指標。

A.閃點?B.凝固點?C.自燃點

27.噪聲級別超過(?B?)分貝時就會損傷人的聽覺器官。

A.100B.140?C.200

28.發現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緊急情況,從業人員應(A?)。

A.停止作業、撤離危險現場B.繼續作業C.向上級匯報、等待上級命令

29.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主要是(?B?)

A.物的不安全因素B.人的不安全行為C.環境因素

30.遇空氣易著火的商品必須裝于(C)容器內,或用煤油浸潤,或充入惰性氣體。

A.鉛制B.敞口C.氣密封口

31.氯的危害程度屬于(A)。

?A.Ⅱ級高度物質B.低度物質

?C.Ⅲ級高度物質?D.Ⅰ級高度物質

32.氯氣液化屬于(B)過程。

?A.化學變化?B.物理變化?C.物理化學變化?D.熱交換

33.高壓、超高壓容器屬于(C)。

?A一類壓力容器B二類壓力容器C三類壓力容器D常用

34.在液氯生產過程中可能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有(D)。①液氯尾氣含氫超過4%;②液氯容器超壓;③三氯化氮超標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35.發生氯氣泄漏事故時,應向(B)風向逃生。

?A.下B.上C.氣源D.氯氣比較少的

36.車間工作場所噪音最高不得超過(B)。

?A.80分貝?B.85分貝?C.90分貝?D.95分貝

37.可以用氯氣作為漂白劑,是利用了其(A)。

A.氧化性?B.還原性C.氧化還原性D.物理性

38.液氯的密度隨溫度的升高而(C)。

A.升高B.不變C.降低D.不確定

39.電解法生產的氫氣純度一般大于(A)。

A.98%B.90%C.80%D.85%

40.在氫氣和氯氣的混合物中,爆炸極限為(C)。

A.4.5%-95%B.4.1%-74.2%?C.5%-87.5%?D.3.1-93.5%

41.在選擇閥門時,氯氣管道適宜選用(A)。

A.聚四氟乙烯襯里閥B.不銹鋼閥C.聚丙烯閥C.PVC閥

42.王水能溶解金玉鉑等貴重金屬,是利用了濃鹽酸與硝酸的混合物具有極強的(A)。

A.氧化性B.還原性C.氧化還原性

43.次氯酸鹽具有漂白作用,是因為ClO-具有(A)。

A.氧化性B.還原性C.氧化還原性D.酸化

44.液氯鋼瓶的檢驗周期為(C)進行一次。

?A.半年?B.1年?C.2年?D.3年

45.液氯鋼瓶的充裝證書有效期限是(D)

?A.半年B.1年C.2年D.5年

46.液氯廢氣中含氫量必須控制在(D)以下。

?A.≤0.5%B.≤2.5%C.≤3%D.≤3.5%

47.氯氣在工業區域內的衛生許可濃度(A)以下。

?A.1mg/m3B.3mg/m3C.1g/m3D.0.1mg/m3

48.經審查,確認符合條件,由(C)勞動部門頒發液氯充裝資格證書。

?A.縣級B.市級.地區C.省級D.國家

49.由于氯氣具有腐蝕作用,儲槽附件壓力表一般選用(C)壓力表。

A.耐震壓力表?B.耐高溫壓力表

C.耐氯壓力表D.以上壓力表都可以

50.一般情況下,液氯計量槽每(A)年清洗1次。

A.1B.2C.3D.4

51.安全標志分為四類,以下標志不正確的是(E)

A.禁止標志B.警告標志C.指令標志

D.提示標志E.說明提示標志

52.安全色分為四種顏色,不正確的顏色是(E)。

A.紅色B.黃色C.藍色D.綠色E.白色

53.化工生產過程中嚴禁“三違”,下列敘述中不屬于“三違”的是(D)

A.違反工藝紀律B.違反勞動紀律

C.違反安全紀律?D.違反國家法律、憲法。

54.液氯蒸發器使用時其器內的液氯量應保持不少于(C)。

A.1/2?B.1/3C.1/4D.1/5

55.管道、閥門和水封裝臵凍結時,只能用熱水或蒸汽加熱解凍,嚴禁使用(A)。

?A.明火烘烤B.工業水解凍C.循環水解凍D.冷凍水解凍

56.氯氣的分子式為Cl2,分子量為(B)。

?A.35.5?B.70.96?C.60?D.75

57.氯氣在常溫下是一種黃綠色氣體,具有窒息刺激臭味比空氣(B)的氣體。

A.輕B.重?C.密度小?D.黏度小

58.氯氣易溶于水生成次氯酸,對大多數金屬有強烈腐蝕性,而干氯氣對于金屬的腐蝕性(C)。

A.較強?B.相等?C.極微?D.對金屬沒有腐蝕性

59.氯氣與許多元素直接化合,與氫氣燃燒生成(A),與水在90℃時反應生成氯水。

A.氯化氫B.固體物C.液體氯?D.鹽酸

60.氯氣在常溫下時顯黃綠色的氣體,比空氣重(B)陪。

A.1.48?B.2.48?C.3.28?D.4.28

三、判斷題,請在正確的說法后面畫“√”,錯誤的說法后面畫“×”。

1.安全標簽上的應急咨詢電話可以是企業本身的應急咨詢電話,也可以委托其他專業機構代理,但對外資或進口企業,其標簽上必須提供中國境內的應急電話。(√?)

2.工作場所使用化學品的單位,應按國家有關規定清除化學廢料和盛裝危險化學品的廢舊容器。?(×)

3.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改建、擴建的無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審查批準,但設立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必須依照規定經審查批準。(×)

4.危險化學品經營單位改建、擴建、擴大許可經營范圍,應當事前重新申請辦理經營許可證。(√)

5.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實行審批制度,未經審批,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得生產、儲存危險化學品。(√?)

6.大中型危險化學品倉庫應選址在遠離市區和居民區的當地主導風向的下風方向和河流上游的地域。(×)

9.閃點是表征固體化學品燃燒爆炸危險性的重要參數,閃點越低,危險性越大。(?×)

10.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應隨化學商品流動,一旦發生事故,可撥打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上的應急咨詢電話,以及時得到處理信息。(√)

11.安全生產方針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

12.當一種危險化學品具有一種以上的危險性時,應用主標志表示主要危險性類別,并用副標志來表示主要的其他的危險性類別。(√?)

13.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極限范圍越寬,危險性越小。(×)

14.氯氣和空氣或氯氣混合,達到爆炸極限就會爆炸。(√)

15.氯氣液化過程中,液化效率越高,廢氯濃度越低。(√)

16.干燥的氣態氯和潮濕的氣態氯都對鋼鐵有腐蝕作用。(×)

17.液氯鋼瓶可以放在陰涼干燥處或暴曬。(×)

18.在氯氣管道中可以使用不銹鋼管道。(×)

19.液氯的密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

20.生產技術準備周期是從生產技術工作開始到結束為止經歷的總時間。(×)?

21.泡沫滅火器使用方法是稍加搖動,打開開關,藥劑即可噴出。(×)

22.電器設備起火用四氯化碳或二氧化碳滅火器來滅火,絕不可用水,否則反而要觸電。(√)

23.氯氣外溢,遇有急性中毒者,應立即讓其避至上風向空氣新鮮處。(×)

24.靜電可以使氫氣著火。(√)

25.干燥的氯氣與氫氣不起化學反應。(×)

26.特種設備是指國家認定,因設備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響容易發生事故,并且一旦發生事故會造成人員傷亡及重大經濟損失危害性較大的設備(√)。

27.《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規定,生產經營單位對生產監督管理部門的安全檢查,應當予以配合,不得拒絕阻撓。(√)

28.特殊危險動火作業的《動火安全作業證》和一級動火作業的《動火安全作業證》的有效期為48小時。(×)

29.在生產和使用氯氣和液氯單位,必須設臵氯氣緩沖罐和貯槽。(√)

30.液氯包裝過程中,杜絕超裝。(√)

31.壓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壓力,用于輸送氣體或者液體的管道設備。(√)

32.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

33.液氯鋼瓶可以隨意敲擊,碰撞。(×)

34.每隔半年對行車鋼繩進行一次抹油保養,并做好記錄。(×)

35.液氯鋼瓶堆放時應該用轉頭、鐵塊篩墊。(×)

36.液氯充裝時,不受環境溫度影響。(×)

37.液氯容器內部腐蝕深度超過5%時仍可以使用。(×)

38.嚴禁鐵器敲打設備,不準帶壓檢修和緊固系統設備及管道法蘭,停爐后爐溫過高不能再點爐。(√)

39.接觸酸、氯化氫操作時,必須戴上膠手套、眼鏡等勞動保護用品。(√)

40.從事特種設備作業人員,未得相應特種作業人員證書及安全教育或培訓,可上崗作業。(×)

41.易燃氣體如乙炔在無空氣或氧氣存在時,無論在何種條件下,遇火源是不會爆炸的。(?×)

42.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應隨化學商品流動,一旦發生事故,可撥打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和安全標簽上的應急咨詢電話,以及時得到處理信息。()

43.《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九條和第十一條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應進行安全評價。(√)

44.危險化學品處于生產、使用、儲存、經營、運輸、廢棄的不同環節采用相同的安全評價方法。(×?)

45.化學品安全標簽是指危險化學品在市場上流通時由生產銷售單位提供的附在化學品包裝上的標簽,是一份關于危險化學品燃爆、毒性和環境以及安全使用、泄漏應急處置、主要理化參數、法律法規等方面的警示性文件。(×?)

46.安全評價是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的核心和基礎。(√?)

47.各種物品不允許直接落地存放。應根據庫房地勢高低,一般應墊15cm以上。(√?)

48.爆炸下限越低,爆炸極限范圍越寬,危險性越大。(?√)

49.易燃固體可與氧化劑混合儲存,具有還原性的氧化劑應單獨存放。(√?)

50.危險化學品處置按《危險化學品安全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處置廢棄危險化學品,應依照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和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四、名詞解釋

1、危險化學品:化學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有腐蝕特性,對人員、設施、環境造成傷害或損害的屬于危險化學品。

2、重大危險源:指長期地或臨時地生產、加工、搬運、使用或儲存危險物質,且危險物質的數量等于或超過了臨界量的單元。

3、職業危害因素:在生產勞動場所存在的,可能對勞動者的健康及勞動能力產生不良影響或有害作用的因素,統稱為職業危害因素。

4、職業病:指勞動者在生產勞動及其他職業活動中,因接觸職業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5、氯化工藝作業:是指液氯儲存、氣化和氯化反應崗位的作業。

6、比表面積:單位催化劑的內外表面積總和叫比表面積。

7、分餾:利用蒸餾的方法將油品中各個組分相互分離的過程叫分餾。

8、危險化學品安全標簽:是指危險化學品在市場上流通時產生由銷售單位提供的附在化學品包裝上的標簽。

9、閃電:在規定的試驗條件下,液體表面上能發生閃燃的最低溫度。

10、特種作業: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生命健康及周圍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人員稱為特種作業人員。

五、問答題

1.簡述危險化學品的危險特性。

答:1.絕大部分危險化學品為易燃易爆物品,均可能導致火災事故或引發爆炸;2.相當一部分危險化學品具有毒性,除毒害品和感染性物品外,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等中的一些物質也會致人中毒;3.許多危險化學品還具有腐蝕性,能灼傷人體組織,對金屬、動植物機體、纖維制品等具有強烈的腐蝕作用。

2.常用滅火器有哪些試舉例說明。

(1)泡沫滅火器如MP型手提式泡沫滅火器,MPZ型手提舟式滅火器,MPT型推車式泡沫滅火器。

(2)酸堿滅火器如MS型手提式酸堿滅火器。

(3)干粉滅火器如MF型手提式干粉滅火器,MFT型推車式干粉式滅火器,背負或噴粉滅火器。

(4)二氧化碳滅火器?如MT型手輪式二氧化碳滅火器,MTZ型二氧化碳滅火器

3.簡述化學品安全技術說明書的作用。

答:(1)是作業人員安全使用化學品的指導性文件;(2)為化學品生產、處置、儲存和使用各環節制定安全操作規程提供技術信息;

(3)為危害控制和預防措施設計提供技術依據;(4)是企業安全教育的主要內容。

4.?簡述危險化學品的分類

答:常用危險化學品按其主要危險特性分為8類:

?第1類爆炸品;第2類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第3類易燃液體;第4類易燃固體、自燃物品和遇濕易燃物品;第5類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第6類有毒品;第7類放射性物品;第8類腐蝕品。

5.氯化工藝的主要危險特點有哪些

(1)氯化反應是一個放熱過程,尤其在較高溫度下進行氯化,反應更為劇烈,速度快,放熱量較大;

(2)所用的原料大多具有爆炸危險性;

(3)常用的氯化劑氯氣本身為劇毒化學品,氧化性強,儲存壓力較高,多數氯化工藝采用液氯生產是先汽化在氯化,一旦泄露危險性較大。

(4)氯氣中的雜質,如水、氫氣、氧氣、三氯化氮等,在使用中易發生危險,特別是三氯化氮積累后,容易引發爆炸危險。

(5)生成的氯化氫氣體遇水后腐蝕性強。

(6)氯化反應尾氣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6.氯化工藝過程中重點監控參數有哪些

(1)氯化反應釜溫度和壓力

(2)氯化反應釜攪拌速率

(3)反應物料的配比

(4)氯化劑進料流量

(5)冷卻系統中冷卻介質的溫度、壓力、流量。

(6)氯氣雜質含量(水、氫氣、氧氣、三氯化氮等)(7)氯化反應尾氣組成。

7.氯化工藝過程中典型的反應主要有哪些

(1)取代氯化(2)加成氯化(3)氧氯化(4)其他氯化工藝。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

篇2: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制度

1每個項目部必須配備足夠的特殊工種人員,禁止非特殊工種人員從事特殊作業。

2特殊工種人員如:電工、起重工、架子工、電焊工、機械工及其他按規定須持證上崗的作業人員,必須經考核合格方能持證上崗。

3從事特殊作業的人員,必須工作認真負責、身體健康、對本作業有實踐經驗和具備安全專業技術知識。

4從事特殊作業人員要由項目部集中向公司報名,經審查、體檢合格送市培訓班培訓,經實踐考核合格取得有關部門發的操作證后,方準獨立操作。

5取得操作證的特殊作業人員中除機動車駕駛員每年進行年審外,其他特殊作業人員每兩年進行一次,復審進行體檢、復試本工種安全理論和實際操作能力,檢查違章違紀情況。

篇3:特種設備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

《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已經2010年4月26日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局長辦公會議審議通過,現予以公布,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12日原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發布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培訓

第三章考核發證

第四章復審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六章罰則

第七章附則

特種作業目錄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工作,提高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水平,防止和減少傷亡事故,根據《安全生產法》、《行政許可法》等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生產經營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及其監督管理工作,適用本規定。

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對有關特種作業人員管理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的安全健康及設備、設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業。特種作業的范圍由特種作業目錄規定。

本規定所稱特種作業人員,是指直接從事特種作業的從業人員。

第四條特種作業人員應當符合下列條件:

(一)年滿18周歲,且不超過國家法定退休年齡;

(二)經社區或者縣級以上醫療機構體檢健康合格,并無妨礙從事相應特種作業的器質性心臟病、癲癇病、美尼爾氏癥、眩暈癥、癔病、震顫麻痹癥、精神病、癡呆癥以及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三)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四)具備必要的安全技術知識與技能;

(五)相應特種作業規定的其他條件。

危險化學品特種作業人員除符合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第(四)項和第(五)項規定的條件外,應當具備高中或者相當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第五條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專門的安全技術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作業操作證》(以下簡稱特種作業操作證)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六條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實行統一監管、分級實施、教考分離的原則。

第七條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以下簡稱安全監管總局)指導、監督全國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

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以下簡稱煤礦安監局)指導、監督全國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含煤礦礦井使用的特種設備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以下統稱考核發證機關)可以委托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實施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

第八條對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發證、復審工作中的違法行為,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向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和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設區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舉報。

第二章培訓

第九條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接受與其所從事的特種作業相應的安全技術理論培訓和實際操作培訓。

已經取得職業高中、技工學校及中專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從事與其所學專業相應的特種作業,持學歷證明經考核發證機關同意,可以免予相關專業的培訓。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從業的特種作業人員,可以在戶籍所在地或者從業所在地參加培訓。

第十條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的機構(以下統稱培訓機構),必須按照有關規定取得安全生產培訓資質證書后,方可從事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

培訓機構開展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應當制定相應的培訓計劃、教學安排,并報有關考核發證機關審查、備案。

第十一條培訓機構應當按照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制定的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大綱和煤礦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大綱進行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

第三章考核發證

第十二條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包括考試和審核兩部分。考試由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負責;審核由考核發證機關負責。

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分別制定特種作業人員、煤礦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標準,并建立相應的考試題庫。

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應當按照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統一制定的考核標準進行考核。

第十三條參加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填寫考試申請表,由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用人單位持學歷證明或者培訓機構出具的培訓證明向申請人戶籍所在地或者從業所在地的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提出申請。

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收到申請后,應當在60日內組織考試。

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考試包括安全技術理論考試和實際操作考試兩部分。考試不及格的,允許補考1次。經補考仍不及格的,重新參加相應的安全技術培訓。

第十四條考核發證機關委托承擔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考試的單位應當具備相應的場所、設施、設備等條件,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并公布收費標準等信息。

第十五條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承擔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考試的單位,應當在考試結束后10個工作日內公布考試成績。

第十六條符合本規定第四條規定并經考試合格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向其戶籍所在地或者從業所在地的考核發證機關申請辦理特種作業操作證,并提交身份證復印件、學歷證書復印件、體檢證明、考試合格證明等材料。

第十七條收到申請的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對特種作業人員所提交申請材料的審查,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決定。能夠當場作出受理決定的,應當當場作出受理決定;申請材料不齊全或者不符合要求的,應當當場或者在5個工作日內一次告知申請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逾期不告知的,視為自收到申請材料之日起即已被受理。

第十八條對已經受理的申請,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在20個工作日內完成審核工作。符合條件的,頒發特種作業操作證;不符合條件的,應當說明理由。

第十九條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為6年,在全國范圍內有效。

特種作業操作證由安全監管總局統一式樣、標準及編號。

第二十條特種作業操作證遺失的,應當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經原考核發證機關審查同意后,予以補發。

特種作業操作證所記載的信息發生變化或者損毀的,應當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提出書面申請,經原考核發證機關審查確認后,予以更換或者更新。

第四章復審

第二十一條特種作業操作證每3年復審1次。

特種作業人員在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內,連續從事本工種10年以上,嚴格遵守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經原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同意,特種作業操作證的復審時間可以延長至每6年1次。

第二十二條特種作業操作證需要復審的,應當在期滿前60日內,由申請人或者申請人的用人單位向原考核發證機關或者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提出申請,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社區或者縣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健康證明;

(二)從事特種作業的情況;

(三)安全培訓考試合格記錄。

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屆滿需要延期換證的,應當按照前款的規定申請延期復審。

第二十三條特種作業操作證申請復審或者延期復審前,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參加必要的安全培訓并考試合格。

安全培訓時間不少于8個學時,主要培訓法律、法規、標準、事故案例和有關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等知識。

第二十四條申請復審的,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在收到申請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完成復審工作。復審合格的,由考核發證機關簽章、登記,予以確認;不合格的,說明理由。

申請延期復審的,經復審合格后,由考核發證機關重新頒發特種作業操作證。

第二十五條特種作業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復審或者延期復審不予通過:

(一)健康體檢不合格的;

(二)違章操作造成嚴重后果或者有2次以上違章行為,并經查證確實的;

(三)有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并給予行政處罰的;

(四)拒絕、阻礙安全生產監管監察部門監督檢查的;

(五)未按規定參加安全培訓,或者考試不合格的;

(六)具有本規定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規定情形的。

第二十六條特種作業操作證復審或者延期復審符合本規定第二十五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四)項、第(五)項情形的,按照本規定經重新安全培訓考試合格后,再辦理復審或者延期復審手續。

再復審、延期復審仍不合格,或者未按期復審的,特種作業操作證失效。

第二十七條申請人對復審或者延期復審有異議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第五章監督管理

第二十八條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忠于職守、堅持原則、廉潔自律,按照法律、法規、規章的規定進行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復審工作,接受社會的監督。

第二十九條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加強對特種作業人員的監督檢查,發現其具有本規定第三十條規定情形的,及時撤銷特種作業操作證;對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罰的安全生產違法行為,按照有關規定依法對生產經營單位及其特種作業人員實施行政處罰。

考核發證機關應當建立特種作業人員管理信息系統,方便用人單位和社會公眾查詢;對于注銷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及時向社會公告。

第三十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發證機關應當撤銷特種作業操作證:

(一)超過特種作業操作證有效期未延期復審的;

(二)特種作業人員的身體條件已不適合繼續從事特種作業的;

(三)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負有責任的;

(四)特種作業操作證記載虛假信息的;

(五)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

特種作業人員違反前款第(四)項、第(五)項規定的,3年內不得再次申請特種作業操作證。

第三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核發證機關應當注銷特種作業操作證:

(一)特種作業人員死亡的;

(二)特種作業人員提出注銷申請的;

(三)特種作業操作證被依法撤銷的。

第三十二條離開特種作業崗位6個月以上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重新進行實際操作考試,經確認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

第三十三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應當每年分別向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報告特種作業人員的考核發證情況。

第三十四條培訓機構應當按照有關規定組織實施特種作業人員的安全技術培訓,不得向任何機構或者個人轉借、出租安全生產培訓資質證書。

第三十五條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加強對本單位特種作業人員的管理,建立健全特種作業人員培訓、復審檔案,做好申報、培訓、考核、復審的組織工作和日常的檢查工作。

第三十六條特種作業人員在勞動合同期滿后變動工作單位的,原工作單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扣押其特種作業操作證。

跨省、自治區、直轄市從業的特種作業人員應當接受從業所在地考核發證機關的監督管理。

第三十七條生產經營單位不得印制、偽造、倒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特種作業人員不得偽造、涂改、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

第六章罰則

第三十八條考核發證機關或其委托的單位及其工作人員在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和復審工作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三十九條生產經營單位未建立健全特種作業人員檔案的,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條生產經營單位使用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特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的,責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的,責令停產停業整頓,可以并處2萬元以下的罰款。

煤礦企業使用未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特種作業人員上崗作業的,依照《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定》的規定處罰。

第四十一條生產經營單位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非法印制、偽造、倒賣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第四十二條特種作業人員偽造、涂改特種作業操作證或者使用偽造的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罰款。

特種作業人員轉借、轉讓、冒用特種作業操作證的,給予警告,并處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三條培訓機構違反有關規定從事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的,按照有關規定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章附則

第四十四條特種作業人員培訓、考試的收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會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統一制定,報同級人民政府物價、財政部門批準后執行,證書工本費由考核發證機關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第四十五條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和負責煤礦特種作業人員考核發證工作的部門或者指定的機構可以結合本地區實際,制定實施細則,報安全監管總局、煤礦安監局備案。

第四十六條本規定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1999年7月12日原國家經貿委發布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原國家經貿委令第13號)同時廢止。

附件

特種作業目錄

1電工作業

指對電氣設備進行運行、維護、安裝、檢修、改造、施工、調試等作業(不含電力系統進網作業)。

1.1高壓電工作業

指對1千伏(kV)及以上的高壓電氣設備進行運行、維護、安裝、檢修、改造、施工、調試、試驗及絕緣工、器具進行試驗的作業。

1.2低壓電工作業

指對1千伏(kV)以下的低壓電器設備進行安裝、調試、運行操作、維護、檢修、改造施工和試驗的作業。

1.3防爆電氣作業指對各種防爆電氣設備進行安裝、檢修、維護的作業。

適用于除煤礦井下以外的防爆電氣作業。

2焊接與熱切割作業

指運用焊接或者熱切割方法對材料進行加工的作業(不含《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的有關作業)。

2.1熔化焊接與熱切割作業

指使用局部加熱的方法將連接處的金屬或其他材料加熱至熔化狀態而完成焊接與切割的作業。

適用于氣焊與氣割、焊條電弧焊與碳弧氣刨、埋弧焊、氣體保護焊、等離子弧焊、電渣焊、電子束焊、激光焊、氧熔劑切割、激光切割、等離子切割等作業。

2.2壓力焊作業

指利用焊接時施加一定壓力而完成的焊接作業。

適用于電阻焊、氣壓焊、爆炸焊、摩擦焊、冷壓焊、超聲波焊、鍛焊等作業。

2.3釬焊作業

指使用比母材熔點低的材料作釬料,將焊件和釬料加熱到高于釬料熔點,但低于母材熔點的溫度,利用液態釬料潤濕母材,填充接頭間隙并與母材相互擴散而實現連接焊件的作業。

適用于火焰釬焊作業、電阻釬焊作業、感應釬焊作業、浸漬釬焊作業、爐中釬焊作業,不包括烙鐵釬焊作業。

3高處作業

指專門或經常在墜落高度基準面2米及以上有可能墜落的高處進行的作業。

3.1登高架設作業

指在高處從事腳手架、跨越架架設或拆除的作業。

3.2高處安裝、維護、拆除作業

指在高處從事安裝、維護、拆除的作業。

適用于利用專用設備進行建筑物內外裝飾、清潔、裝修,電力、電信等線路架設,高處管道架設,小型空調高處安裝、維修,各種設備設施與戶外廣告設施的安裝、檢修、維護以及在高處從事建筑物、設備設施拆除作業。

4制冷與空調作業

指對大中型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安裝與修理的作業。

4.1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作業

指對各類生產經營企業和事業等單位的大中型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的作業。

適用于化工類(石化、化工、天然氣液化、工藝性空調)生產企業,機械類(冷加工、冷處理、工藝性空調)生產企業,食品類(釀造、飲料、速凍或冷凍調理食品、工藝性空調)生產企業,農副產品加工類(屠宰及肉食品加工、水產加工、果蔬加工)生產企業,倉儲類(冷庫、速凍加工、制冰)生產經營企業,運輸類(冷藏運輸)經營企業,服務類(電信機房、體育場館、建筑的集中空調)經營企業和事業等單位的大中型制冷與空調設備運行操作作業。

4.2制冷與空調設備安裝修理作業

指對4.1所指制冷與空調設備整機、部件及相關系統進行安裝、調試與維修的作業。

5煤礦安全作業

5.1煤礦井下電氣作業

指從事煤礦井下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巡檢、維修和故障處理,保證本班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的作業。

適用于與煤共生、伴生的坑探、礦井建設、開采過程中的井下電鉗等作業。

5.2煤礦井下爆破作業

指在煤礦井下進行爆破的作業。

5.3煤礦安全監測監控作業

指從事煤礦井下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的安裝、調試、巡檢、維修,保證其安全運行的作業。

適用于與煤共生、伴生的坑探、礦井建設、開采過程中的安全監測監控作業。

5.4煤礦瓦斯檢查作業

指從事煤礦井下瓦斯巡檢工作,負責管轄范圍內通風設施的完好及通風、瓦斯情況檢查,按規定填寫各種記錄,及時處理或匯報發現的問題的作業。

適用于與煤共生、伴生的礦井建設、開采過程中的煤礦井下瓦斯檢查作業。

5.5煤礦安全檢查作業

指從事煤礦安全監督檢查,巡檢生產作業場所的安全設施和安全生產狀況,檢查并督促處理相應事故隱患的作業。

5.6煤礦提升機操作作業

指操作煤礦的提升設備運送人員、礦石、矸石和物料,并負責巡檢和運行記錄的作業。

適用于操作煤礦提升機,包括立井、暗立井提升機,斜井、暗斜井提升機以及露天礦山斜坡卷揚提升的提升機作業。

5.7煤礦采煤機(掘進機)操作作業

指在采煤工作面、掘進工作面操作采煤機、掘進機,從事落煤、裝煤、掘進工作,負責采煤機、掘進機巡檢和運行記錄,保證采煤機、掘進機安全運行的作業。

適用于煤礦開采、掘進過程中的采煤機、掘進機作業。

5.8煤礦瓦斯抽采作業

指從事煤礦井下瓦斯抽采鉆孔施工、封孔、瓦斯流量測定及瓦斯抽采設備操作等,保證瓦斯抽采工作安全進行的作業。

適用于煤礦、與煤共生和伴生的礦井建設、開采過程中的煤礦地面和井下瓦斯抽采作業。

5.9煤礦防突作業

指從事煤與瓦斯突出的預測預報、相關參數的收集與分析、防治突出措施的實施與檢查、防突效果檢驗等,保證防突工作安全進行的作業。

適用于煤礦、與煤共生和伴生的礦井建設、開采過程中的煤礦井下煤與瓦斯防突作業。

5.10煤礦探放水作業

指從事煤礦探放水的預測預報、相關參數的收集與分析、探放水措施的實施與檢查、效果檢驗等,保證探放水工作安全進行的作業。

適用于煤礦、與煤共生和伴生的礦井建設、開采過程中的煤礦井下探放水作業。

6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作業

6.1金屬非金屬礦井通風作業指安裝井下局部通風機,操作地面主要扇風機、井下局部通風機和輔助通風機,操作、維護礦井通風構筑物,進行井下防塵,使礦井通風系統正常運行,保證局部通風,以預防中毒窒息和除塵等的作業。

6.2尾礦作業

指從事尾礦庫放礦、筑壩、巡壩、抽洪和排滲設施的作業。

適用于金屬非金屬礦山的尾礦作業。

6.3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檢查作業

指從事金屬非金屬礦山安全監督檢查,巡檢生產作業場所的安全設施和安全生產狀況,檢查并督促處理相應事故隱患的作業。

6.4金屬非金屬礦山提升機操作作業

指操作金屬非金屬礦山的提升設備運送人員、礦石、矸石和物料,及負責巡檢和運行記錄的作業。

適用于金屬非金屬礦山的提升機,包括豎井、盲豎井提升機,斜井、盲斜井提升機以及露天礦山斜坡卷揚提升的提升機作業。

6.5金屬非金屬礦山支柱作業

指在井下檢查井巷和采場頂、幫的穩定性,撬浮石,進行支護的作業。

6.6金屬非金屬礦山井下電氣作業

指從事金屬非金屬礦山井下機電設備的安裝、調試、巡檢、維修和故障處理,保證機電設備安全運行的作業。

6.7金屬非金屬礦山排水作業

指從事金屬非金屬礦山排水設備日常使用、維護、巡檢的作業。

6.8金屬非金屬礦山爆破作業

指在露天和井下進行爆破的作業。

7石油天然氣安全作業

7.1司鉆作業

指石油、天然氣開采過程中操作鉆機起升鉆具的作業。

適用于陸上石油、天然氣司鉆(含鉆井司鉆、作業司鉆及勘探司鉆)作業。

8冶金(有色)生產安全作業

8.1煤氣作業

指冶金、有色企業內從事煤氣生產、儲存、輸送、使用、維護檢修的作業。

9危險化學品安全作業

指從事危險化工工藝過程操作及化工自動化控制儀表安裝、維修、維護的作業。

9.1光氣及光氣化工藝作業

指光氣合成以及廠內光氣儲存、輸送和使用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一氧化碳與氯氣反應得到光氣,光氣合成雙光氣、三光氣,采用光氣作單體合成聚碳酸酯,甲苯二異氰酸酯(TDI)制備,4,4'-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制備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2氯堿電解工藝作業

指氯化鈉和氯化鉀電解、液氯儲存和充裝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氯化鈉(食鹽)水溶液電解生產氯氣、氫氧化鈉、氫氣,氯化鉀水溶液電解生產氯氣、氫氧化鉀、氫氣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3氯化工藝作業

指液氯儲存、氣化和氯化反應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取代氯化,加成氯化,氧氯化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4硝化工藝作業

指硝化反應、精餾分離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直接硝化法,間接硝化法,亞硝化法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5合成氨工藝作業

指壓縮、氨合成反應、液氨儲存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節能氨五工藝法(AMV),德士古水煤漿加壓氣化法、凱洛格法,甲醇與合成氨聯合生產的聯醇法,純堿與合成氨聯合生產的聯堿法,采用變換催化劑、氧化鋅脫硫劑和甲烷催化劑的“三催化”氣體凈化法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6裂解(裂化)工藝作業指石油系的烴類原料裂解(裂化)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熱裂解制烯烴工藝,重油催化裂化制汽油、柴油、丙烯、丁烯,乙苯裂解制苯乙烯,二氟一氯甲烷(HCFC-22)熱裂解制得四氟乙烯(TFE),二氟一氯乙烷(HCFC-142b)熱裂解制得偏氟乙烯(VDF),四氟乙烯和八氟環丁烷熱裂解制得六氟乙烯(HFP)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7氟化工藝作業

指氟化反應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直接氟化,金屬氟化物或氟化氫氣體氟化,置換氟化以及其他氟化物的制備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8加氫工藝作業

指加氫反應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不飽和炔烴、烯烴的三鍵和雙鍵加氫,芳烴加氫,含氧化合物加氫,含氮化合物加氫以及油品加氫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9重氮化工藝作業

指重氮化反應、重氮鹽后處理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順法、反加法、亞硝酰硫酸法、硫酸銅觸媒法以及鹽析法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10氧化工藝作業

指氧化反應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乙烯氧化制環氧乙烷,甲醇氧化制備甲醛,對二甲苯氧化制備對苯二甲酸,異丙苯經氧化-酸解聯產苯酚和丙酮,環己烷氧化制環己酮,天然氣氧化制乙炔,丁烯、丁烷、C4餾分或苯的氧化制順丁烯二酸酐,鄰二甲苯或萘的氧化制備鄰苯二甲酸酐,均四甲苯的氧化制備均苯四甲酸二酐,苊的氧化制1,8-萘二甲酸酐,3-甲基吡啶氧化制3-吡啶甲酸(煙酸),4-甲基吡啶氧化制4-吡啶甲酸(異煙酸),2-乙基已醇(異辛醇)氧化制備2-乙基己酸(異辛酸),對氯甲苯氧化制備對氯苯甲醛和對氯苯甲酸,甲苯氧化制備苯甲醛、苯甲酸,對硝基甲苯氧化制備對硝基苯甲酸,環十二醇/酮混合物的開環氧化制備十二碳二酸,環己酮/醇混合物的氧化制己二酸,乙二醛硝酸氧化法合成乙醛酸,以及丁醛氧化制丁酸以及氨氧化制硝酸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11過氧化工藝作業

指過氧化反應、過氧化物儲存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雙氧水的生產,乙酸在硫酸存在下與雙氧水作用制備過氧乙酸水溶液,酸酐與雙氧水作用直接制備過氧二酸,苯甲酰氯與雙氧水的堿性溶液作用制備過氧化苯甲酰,以及異丙苯經空氣氧化生產過氧化氫異丙苯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12胺基化工藝作業

指胺基化反應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鄰硝基氯苯與氨水反應制備鄰硝基苯胺,對硝基氯苯與氨水反應制備對硝基苯胺,間甲酚與氯化銨的混合物在催化劑和氨水作用下生成間甲苯胺,甲醇在催化劑和氨氣作用下制備甲胺,1-硝基蒽醌與過量的氨水在氯苯中制備1-氨基蒽醌,2,6-蒽醌二磺酸氨解制備2,6-二氨基蒽醌,苯乙烯與胺反應制備N-取代苯乙胺,環氧乙烷或亞乙基亞胺與胺或氨發生開環加成反應制備氨基乙醇或二胺,甲苯經氨氧化制備苯甲腈,以及丙烯氨氧化制備丙烯腈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13磺化工藝作業

指磺化反應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三氧化硫磺化法,共沸去水磺化法,氯磺酸磺化法,烘焙磺化法,以及亞硫酸鹽磺化法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14聚合工藝作業

指聚合反應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聚烯烴、聚氯乙烯、合成纖維、橡膠、乳液、涂料粘合劑生產以及氟化物聚合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15烷基化工藝作業

指烷基化反應崗位的作業。

適用于C-烷基化反應,N-烷基化反應,O-烷基化反應等工藝過程的操作作業。

9.16化工自動化控制儀表作業

指化工自動化控制儀表系統安裝、維修、維護的作業。

10煙花爆竹安全作業

指從事煙花爆竹生產、儲存中的藥物混合、造粒、篩選、裝藥、筑藥、壓藥、搬運等危險工序的作業。

10.1煙火藥制造作業

指從事煙火藥的粉碎、配藥、混合、造粒、篩選、干燥、包裝等作業。

10.2黑火藥制造作業

指從事黑火藥的潮藥、漿硝、包片、碎片、油壓、拋光和包漿等作業。

10.3引火線制造作業

指從事引火線的制引、漿引、漆引、切引等作業。

10.4煙花爆竹產品涉藥作業

指從事煙花爆竹產品加工中的壓藥、裝藥、筑藥、褙藥劑、已裝藥的鉆孔等作業。

10.5煙花爆竹儲存作業

指從事煙花爆竹倉庫保管、守護、搬運等作業。

11安全監管總局認定的其他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