瀝青拌合樓:安全技術交底
一、拌合站裝載機操作規程
1、經考試合格并持有設備操作證者,方準進行操作。操作者必須嚴格遵守有關安全交接班等制度。
2、工作前嚴格按規定對轉向、走行、制動等部位認真檢查,調整、緊固、潤滑,確認良好,才能工作。
3、操作者要了解施工條件及障礙物情況和位置,服從現場指揮人員的指揮。了解裝載物比重,以免鏟斗負荷過大,造成傾倒。
4、禁止鏟斗當抓斗、推土機使用。
5、禁止在前后車體形成角度時鏟裝貨物,取貨前,應使前后車體形成直線,對正并靠近貨堆,同時使鏟斗平行接觸地面,然后取貨。
6、除散貨外,不準用高速檔取貨。
7、不準邊行走,邊起升鏟斗。
8、裝載機是用來進行裝載及短途運輸散裝物料的車輛,禁止用鏟斗進行挖掘作業。
9、駕駛員離車前,應將鏟斗放到地面,禁止在鏟斗懸空時駕駛員離車。
10、禁止用鏟斗舉升人員從事高處作業。
11、滿載后不得過份舉臂以防裝載物傾出砸壞機體。
12、用液壓缸頂車體時吊桿和大臂之間角度應在90°~110°之間,不得過大或過小。
13、行走時盡量選平坦路面,禁止轉急彎。
14、在架空管線下面作業,鏟斗起升時應注意到不要碰到上方的障礙物,在高壓輸電線路下面作業時,鏟斗還應與輸電線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
15、發動機的水溫及潤滑油溫度達到規定值時,方可進行全負荷作業,當水溫、油溫超過363K(90℃)時應停車,查找原因,待水溫低于363K(90℃)時方可作業,否則會損壞發動機。
16、在坡地短時停車,要車斗落地,并將剎車制動器移入接合位置,拉起制動桿,在輪胎或履帶下塞上障礙物。
17、工作后將裝載機駛入停車場,落下鏟斗,清除污泥,并進行保養。
18、裝載機加油時,嚴禁吸煙。
19、裝載機在出廢料、裝載機加水時,要佩戴防護手套,避免燙傷二、拌合樓安全操作規程
1、對拌合樓各種指示器及時核定,保持準確,同時經常檢查離合器、制動器、升降器是否靈活可靠,軌道是否良好,鋼絲繩有無損壞式斷裂,并經試轉全部機械達到正常后方可作業。
2、禁止任何人進入拌料倉中,更不得隨意將雜物拋入拌料倉中。每次運行前,必須對料倉進行檢查,上、下拌料倉的扶梯必須保證安全、可靠。
3、嚴禁將大石料式及其它鐵制品放入儲料倉中,并保證傳送帶的完整及正常運轉,在提升斗及傳送帶附近嚴禁站人。
4、混凝土出料倉下嚴禁行人通過,夜間施工時必須有照明設施,保證施工區域光線明亮。
5、機器要求一機一箱一閘一漏一鎖,專人負責,斷電檢修。
6、在檢查粉罐容量和瀝青罐容量時,要正確佩戴安全帶安全帽等安全防護用品,防止跌落,造成人員傷亡。
7、操作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防護用品,不得擅自離崗。
8、設備內部維修時,必須使用24伏以下的照明,嚴禁在回轉體附近,放料口下操作、穿行和停留。
9、在瀝青罐頂作業前,必須先檢查灌頂的安全防護裝置,并設專人監護。
10、必須檢查安全防護設備和周圍環境,確認安全后方可開機。
11、檢修保養設備時,必須斷電并掛安全警示牌,必要時設專人監護。
12、嚴禁在運行中檢修、保養等工作。
13、瀝青混合料拌合機操作要求:
(1)操作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隨時與本班組及相關班組人員保持聯系,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2)開機準備就緒,必須發出開機信號,待發出第二次信號后方可開機。
3)起動設備時堅持先啟動大功率電機,再啟動小的;關的時候相反4)不要隨意調動鼓風機風門和噴油嘴油門的風油比例,嚴重者可發生爆炸5)作業結束后,必須切斷電源,關閉燃油總閥門。
6)自動點火設備兩次點火不成功,應立即停機,嚴禁繼續點火。
(2)巡檢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聽到開機信號后必須離開危險部位。
2)采用裝載機供料時,清理料倉必須設專人監護。
3)必須在運行中調整的部位、部件(干燥筒、皮帶運輸機等),調整作業時必須設專人監護。
4)應隨時對設備進行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和操作工聯系并取得相應的措施。
5)每周必須檢查一次皮帶運輸機的緊急停止裝置。
6)干燥筒內有積油時,必須與操作工聯系,嚴禁點火操作。
7)觀察燃燒工況時,必須距觀察孔50cm外,并不得把身體的正面對著火焰孔。
14、瀝青拌和樓的火災爆炸事故的預防
拌和樓主要由瀝青儲油罐、導熱油爐、輸送油管和拌和設備等組成,由于瀝青遇明火、高熱可燃,在加熱過程中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因此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預防控制:
1)分析和掌握引起瀝青火災爆炸的原因。由于導熱油的燃點在300℃左右,所以引起瀝青導熱油的火災爆炸的原因可有多個方面:
a、陰雨天打雷放電所引起;
b、電器設備漏電所引起;
c、導熱油在運行中靜電所引起;
d、設備維修時電焊、氣割所引起;
e、違章吸煙所引起;
f、操作失誤和儀表失靈,導致超溫而引起等。
2)采取技術措施消除存在的隱患。由于多種原因可導致瀝青拌和樓的火災爆炸事故,所以要消除火災爆炸事故就必須首先消除產生事故的隱患:
a、架設避雷裝置,將雷電引入地下;
b、將所有的機械設備、用電器進行有效的接地,將可能的漏電和靜電引入地下;
c、嚴格執行動火制度,儲油罐和管道內有存油就不得進行電焊和氣割作業;
d、設立吸煙室,使吸煙的人員到指定的地點吸煙;
e、加強現場的巡查,發現儀器儀表有不良現象要及時查明原因,并緩緩停爐,待油溫達到安全溫度時(或停爐8小時后)進行儀器儀表的更換;
f、進入現場的車輛采取阻燃措施或與導熱油設施保持安全距離;
g、導熱油設施、儲油罐、輸送油管進行阻燃防護;
h、清除導熱油爐、輸油管道附近的雜物,以防止熱量積聚引發火災;
i、在易產生爆炸的管道位置設置安全閥,在高壓和低壓聯接點和容易發生倒流的管道位置設置止回閥;
j、操作人員經培訓后持證上崗;
k、配備滅火器材,杜絕火種進入,非工作人員嚴禁進入操作現場。
3)落實安全責任制。必須強化對安全工作的組織和領導,層層落實安全責任制,
拌和樓的主要負責人對現場的安全生產負總責,各分項管理人員負責各自管轄范圍內的責任,操作手負責作業點的責任,這樣就從時間上和空間上明確了責任范圍。
4)落實安全教育培訓。提高員工業務技能:一是確保掌握安全生產的技能,達到持證上崗的目的;二是為了提高安全防范的意識,達到杜絕違章的目的。
5)強化現場管理。堅持日常巡查。不間斷的安全檢查是預防拌和樓火災爆炸事故的重要舉措之一。項目部負責人和安全員對現場操作人員進行在崗在位和盡責情況進行檢查,現場管理人員和操作手對運行設備進行正常巡查。
6)制定應急預案。主要目的是采取預防措施使拌和樓的火災爆炸事故控制在局部范圍內,消除蔓延條件,防止突發性重大或連鎖事故發生;能在事故發生后迅速有效的控制和處理事故,盡力減輕火災爆炸事故對人、財產和環境造成的影響。
三、導熱油爐安全技術交底
1、為確保導熱油爐安全有效運行,為樹脂生產提供最佳加熱效果,操作人員必須堅守崗位,認真操作,定期對油爐加熱系統進行維護保養。保證油爐安全經濟運行。
2、導熱油爐在運行前,操作人員應做好準備工作,檢查供熱系統所有閥門開關,
是否處在工作位置,檢查高位貯油罐、低位貯油罐液位是否正常,導熱油爐體、鼓風機、引風機、循環泵進行全面檢查,正常方可開機。
3、導熱油爐無論是在備用或者工作狀態,都要保證高位貯油罐導熱油在高液位,
低位貯油罐導熱油在低液位,在工作中如遇到特殊情況,可打開冷油置換閥,供爐體緊急降溫之用。
4、導熱油爐在運行中,司爐人員必須與樹脂生產車間密切配合,根據樹脂生產工藝或者生產要求進行控制。
5、司爐人員必須經常對油爐運行情況巡視檢查,并做好有關記錄。如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報告主管領導,進行處理。
6、在操作過程中,如遇到外部供電故障突然停電等緊急情況,首先通知有關領導并立即采取措施。切斷外部供電線路,啟用自備柴油發電機進行供電,不必進行爐體降溫。如果屬于控制線路等故障停電時間較長,超過10分鐘,必須采取緊急措施進行爐體降溫,必須立即關閉爐體入口的回油閥和出口的出油閥,打開冷油置換出口閥和冷油置換進口閥,進行爐體降溫。(在此過程必須注意低位貯油罐的液位,防止導熱油溢出事故)。同時采用濕煤壓火或者清除燃煤。
7、停爐時,導熱油溫度必須降至100℃以下,循環泵方可停止運行。下班前必須檢查是否關閉好各種閥門,管道、電氣開關確認安全后,方可離開。
8、壓差、壓力表指示不穩定時,不得投入使用。
9、水冷卻循環泵運行時,冷卻水不得中斷。
10、正常工作時,高位槽內導熱油應保持高液位,貯油槽的導熱油處于低液位。
11、定期檢修各種閥門,防止泄漏,定期給運行機械加潤滑油。
12、導熱油出口溫度不得超過工作溫度,升溫速度按升溫曲線進行,不得陡然升溫或者降溫。
被交底人:
?
篇2:瀝青拌合樓安全交底
交底內容:
1、操作人員必須經安全技術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人員必須佩帶安全防護用品,不得擅自離崗。
2、設備內部維修時,必須使用24伏一下的照明,嚴禁在回轉體附近,放料口下操作、穿行和停留。
3、在瀝青罐頂作業前,必須先檢查灌頂的安全防護裝置,并設專人監護。
4、必須檢查安全防護設備和周圍環境,確認安全后方可開機。
5、檢修保養設備時,必須斷電并掛安全警示牌,必要時設戰人監護。6、嚴禁在運行中檢修、保養等工作。
6、瀝青混合料拌和機操作要求:
(1)操作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1)應隨時與本班組及相關班組人員保持聯系,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
2)開機準備就緒,必須發出開機信號,待發出第二次信號后方可開機。
3)起動設備時堅持先啟動大功率電機,再啟動小的;關的時候相反
4)不要隨意調動鼓風機風門和噴油嘴油門的風油比例,嚴重者可發生爆炸
5)運料小車是這種設備的事故常發點,要經常檢查剎車、行程開關、限位開關工作可靠性準確性
6)作業結束后,必須切斷電源,關閉燃油總閥門。
7)自動點火設備兩次點火不成功,應立即停機,嚴禁繼續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