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方工程施工:操作安全交底
1.施工前,應對施工區域內存在的各種障礙物,如建筑物、道路、溝渠、管線、防空洞、舊基礎、墳墓、樹木等,凡影響施工的均應拆除、清理或遷移,并在施工前妥善處理,確保施工安全。
2.大型土方和開挖較深的基坑工程,施工前要認真研究整個施工區域和施工場地內的工程地質和水文資料、鄰近建筑物或構筑物的質量和分布狀況、挖土和棄土要求、施工環境及氣候條件等,編制專項施工組織設計(方案),制定有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嚴禁盲目施工。
3.山區施工,應事先了解當地地形地貌、地質構造、地層巖性、水文地質等,如因土石方施工可能產生滑坡時,應采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在陡峻山坡腳下施工,應事先檢查山坡坡面情況,如有危巖、孤石、崩塌體、古滑坡體等不穩定跡象時,應妥善處理后,才能施工。
4.施工機械進入施工現場所經過的道路、橋梁和卸車設備等,應事先做好檢查和必要的加寬、加固工作。開工前應做好施工場地內機械運行的道路,開辟適當的工作面,以利安全施工。
5.土方開挖前,應會同有關單位對附近已有建筑物或構筑物、道路、管線等進行檢查和鑒定,對可能受開挖和降水影響的鄰近建(構)筑物、管線,應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并在整個施工期間,加強監測其沉降和位移、開裂等情況,發現問題應與設計或建設單位協商采取防護措施,并及時處理。相鄰基坑深淺不等時,一般應按先深后淺的順序施工,否則應分析后施工的深坑對先施工的淺坑可能產生的危害,并應采取必要的保護措施。
6.基坑開挖工程應驗算邊坡或基坑的穩定性,并注意由于土體內應力場變化和淤泥土的塑性流動而導致周圍土體向基坑開挖方向位移,使基坑鄰近建筑物等產生相應的位移和下沉。驗算時應考慮地面堆載、地表積水和鄰近建筑物的影響等不利因素,決定是否需要支護,選擇合理的支護形式。在基坑開挖期間應加強監測。
7.在飽和粘性土、粉土的施工現場不得邊打樁邊開挖基坑,應待樁全部打完并間歇一段時間后再開挖,以免影響邊坡或基坑的穩定性并應防止開挖基坑可能引起的基坑內外的樁產生過大位移、傾斜或斷裂。
8.基坑開挖后應及時修筑基礎,不得長期暴露。基礎施工完畢,應抓緊基坑的回填工作。回填基坑時,必須事先清除基坑中不符合回填要求的雜物。在相對的兩側或四周同時均勻進行,并且分層夯實。
9.基坑開挖深度超過9m(或地下室超過二層),或深度雖未超過9m,但地質條件和周圍環境復雜時,在施工過程中要加強監測,施工方案必須由單位總工程師審定,報企業上一級主管
10.基坑深度超過14m、地下室為三層或三層以上,地質條件和周圍特別復雜及工程影響重大時,有關設計和施工方案,施工單位要協同建設單位組織評審后,報市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備案。
11.夜間施工時,應合理安排施工項目,防止挖方超挖或鋪填超厚。施工現場應根據需要安設照明設施,在危險地段應設置紅燈警示。
12.土方工程、基坑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如發現有文物、古跡遺址或化石等,應立即保護現場和報請有關部門處理。
13.挖土方前對周圍環境要認真檢查,不能在危險巖石或建筑物下面進行作業。
14.人工開挖時,兩人操作間距應保持2~3m,并應自上而下挖掘,嚴禁采用掏洞的挖掘操作方法。
15.上下坑溝應先挖好階梯或設木梯,不應踩踏土壁及其支撐上下。
16.用挖土機施工時,挖土機的工作范圍內,不得有人進行其他工作,多臺機械開挖,挖土機間距大于l0rn,挖土要自上而下,逐層進行,嚴禁先挖坡腳的危險作業。
17.基坑開挖應嚴格按要求放坡,操作時應隨時注意邊坡的穩定情況,如發現有裂紋或部分塌落現象,要及時進行支撐或改緩放坡,并注意支撐的穩固和邊坡的變化。
18.機械挖土,多臺階同時開挖土方時,應驗算邊坡的穩定,根據規定和驗算確定挖土機離邊坡的安全距離。
19.深基坑四周設防護欄桿,人員上下要有專用爬梯。
篇2:混凝土方涵墊層澆注施工技術交底
混凝土方涵墊層澆注工程施工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污水處理廠工程
分項工程:工程起點-Y2(W4)
分項工程名稱:混凝土方涵墊層澆注工程
1、商品混凝土澆注時,嚴禁用加水的方法提高混凝土塌落度,必要時,由商品混凝土廠家提供減水劑,提高混凝土的和易性。
2、混凝土澆注,必須振搗密實,不得漏振或過振。
3、混凝土墊層頂標高必須符合設計要求,誤差符合標準(規范)的有關規定。
4、混凝土墊層頂面用木抹子措出麻面。
5、混凝土澆注完畢,采用塑料布養護。
交底人:參加人:
保管部門:技術質量部
保存期:長期
篇3:寫字樓土方工程技術交底
寫字樓土方工程技術交底記錄
20年7月10日
工程名稱:**小區寫字樓
分部名稱:基礎分部
分部工程名稱:土方工程
交底執行標準名稱及編號:
交底內容:
(1)施工準備。放好柱基槽石灰線.
(2)人員組織。每班8人,分為4個班組,輪流施工,且有1名電工跟班。技術員事先交好底。施工人員全面理順土方挖掘任務。
(3)施工工藝和施工操作。土方開挖宜從上到下分層分段依次進行,并隨時做好一定的坡勢。以利泄水,并不能在影響邊坡穩定的范圍內積水。
在挖土方時,可以在挖方土側放土,必須保證挖方邊坡的穩定。所棄之土堆,連接堆置,頂面應向前傾斜,要求低于相似鄰土方場地的設計標高,以防止地面水流入挖方場地。
相鄰基坑(槽)開挖時,應按照先深后淺或同時進行的施工順序,并及時做好基礎。挖出的土不得堆放在邊坡頂上或建筑物構筑物附近。基坑(槽)開挖應連續進行,并避免在雨天施工。開挖后,基土不得受烈日曝曬和雨水浸泡。根據情況,距槽底200mm暫不挖掘,待做基礎時,人工挖平。開挖過程遇到滑坡跡象。如滑動、裂縫時,應暫停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撤至安全地點,并通知設計部門提出處理措施。開挖邊坡應適應當減緩,然后用人工修整,以達到設計要求;對于邊角,隨時用人工修整,開挖基坑(槽)不得超過基底標高,如個別地方超挖時,應采用與基礎地相同的土料填補,并夯實至要求的密實度,或用碎石類土,填補及夯實,且應取得設計單位的同意。
A、量標準。①土方工程挖方允許偏差;表面標高人工清理后為±50mm;機械清理后為±100mm。②長度、寬度(由設計中心線向兩邊量),不應偏小(只能為正數,不能不負數)。③邊坡坡度,人工施工后表面平整、不應偏陡;機械施工后基本成型,不應偏陡。
B、成品保護,挖完基槽后,嚴禁車輛擾動,并嚴禁堆放毛石和料物;四周清好排水溝,以防下雨或地表水、施工用水、生活廢水流入槽中。
C、安全措施;人工挖方時,有專人觀察槽壁動向,及時指出危險動向,以防傷人;工人不能在工作中打鬧和在坑中靠坑壁以防傷人.
D、技術資料。本工程有一名專職資料員,負責全工程進程的全部技術資料和安全資料的整理工作。本土方工程的有關資料,如土方"質量驗收記錄,經監理工程師組織質量檢查員、技術員"與工長驗收后,資料員記錄并填寫表格,經有關人員簽字后存檔備查。
基槽驗收資料,即基槽驗收記錄,由建設單位邀請設計、施工單位及監理、質監站和勘察部門驗槽,驗槽后資料員填寫驗槽記錄,并請有關人員簽字,之后到有關單位蓋公章。這是一份質控資料,簽章應齊全,填表要準確。釬探記錄也要人資料員當場記錄,并繪制探點平面圖;釬探完成后,由打釬人且打釬人要在表中簽字、并放入基槽驗收記錄資料項內,班組自檢記錄和質量驗收記錄,資料員要及時檢查進行情況或填寫是否符合規定要求。資料工作,要求細心、精心且及時、準確、預檢驗收記錄也應有。
技術負責人:
交底人:
接底人: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