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現場防火一般規定:技術交底
交底內容:
1.為保障施工現場的防火安全,以利施工作業的順利進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等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市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2.本市所有施工現場均適用本規定。
3.施工單位的負責人應全面負責施工現場的防火安全工作,履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九條規定的九項主要職責;建設單位應積極督促施工單位具體負責現場的消防管理和檢查工作。
4.施工現場都要建立、健全防火檢查制度,發現火險隱患,必須立即消除;一時難以消除的隱患,要定人員、定項目、定措施限期整改。
5.施工現場發生火警開火災,應立即報告公安消防部門,并組織力量撲救。
6.根據“三不放過”的原則,在火災事故的處理提出建議,并積極落實防范措施。
7.施工單位在承建工程項目簽訂的“工程合同”中,必須有防火安全的內容,會同建設單位搞好防火工作。
篇2:住宅裝飾施工現場防火:技術交底
安全交底內容
1.施工單位必須制定施工防火安全制度,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
2.住宅裝飾裝修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要求,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GB50222)的規定。
3.易燃物品應相對集中放置在安全區域并應有明顯標識。施工現場不得大量積存可燃材料。
4.易燃易爆材料的施工,應避免敲打、碰撞、摩擦等可能出現火花的操作。配套使
用的照明燈、電動機、電氣開關、應有安全防爆裝置。
5.使用油漆等揮發性材料時,應隨時封閉其容器。擦拭后的棉紗等物品應集中存放且遠離熱源。
6.施工現場動用電氣焊等明火時,必須清除周圍及焊渣滴落區的可燃物質,并設專人監督。
7.施工現場必須配備滅火器、砂箱或其他滅火工具。
8.嚴禁在施工現場吸煙。
9.嚴禁在運行中的管道、裝有易燃易爆的容器和受力構件上進行焊接和切割。
補充交底內容:附后
篇3:消防防火安全技術交底
1、施工現場應明確劃分用火作業,易燃可燃材料堆放場地,及易燃垃圾封閉堆放,并有專人負責。
2、必須時刻保持消防通道的暢通。
3、施工現場必須保持足夠的消防器材,并指定專人負責管理,維護,保養、隨時檢查,如有破損必須立即更換,滅火器壓力表必須完好,指針必須保持在綠色區保證滅火器的正常使用。另有滅火器備用時刻保持施工現場的滅火器材的充足使用。
4、施工現場的電路電箱隨時檢查,確保無老化,一閘多用現象以免線路引起火災。
5、電氣焊工必須持證上崗,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焊前開動火證,配備看火人及器材,作業結束用火證收回,嚴禁非電氣焊工作業。
6、施工現場需要明火作業時必須申請動火審批手續,明火作業處遠離易燃易爆物品不少于30米。
7.焊、割、明火作業嚴禁與油漆、木工,防水施工等易燃易爆物品同部位及上下交叉作業。
8.焊、割、明火作業時按規定時間地點范圍作業,要對周圍易燃易爆物品進行清理,垂直作業要進行有效隔擋,如有孔洞必須封嚴防止火花下落引起火災。
9.遇有5級以上大風等惡劣氣候,高空露天焊、割、明火作業必須停止。
10.作業完畢,必須切斷電源,汽源,火源檢查現場,確定無火險后方可離開。
11.易燃工種作業,必須認真檢查作業周邊是否存在可燃物。清理作業現場周邊易燃物不得與電氣焊在十米內同一作業面及交叉作業。必須帶好滅火器材,隨時注意四周火源防止各種明火引起火災。
12.“十不燒”
1)未取焊工特殊工種操作證不能燒;
2)要害部門和重要場所未經批準不燒;
3)不了解焊結地點周圍情況不燒;
4)不了解焊結物內部情況不燒;
5)裝過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不燒;
6)可用燃料材料作保溫隔音的部位不燒;
7)密閉和有壓力的容器管道不燒;
8)焊接部位旁有易燃易爆物品不燒;
9)附近有明火作業相抵觸的作業不燒;
10)禁火區內未辦理動火審批手續完不燒。